快4歲的靖靖(化名),說話詞彙量少,不喜歡和爸爸媽媽交流,看診時,媽媽告訴我們,孩子只會說「baba、mama」,其他什麼也不說。
因為語言問題比同齡孩子差了一大截,靖靖至今也沒上幼兒園。
媽媽著急的說,其實為了孩子的語言問題,自己找了各種方法在家教,但效果都不大。
後來靖靖媽媽找到的我院的徐文娜主任。
通過評估後,靖靖被診斷為語言發育遲緩,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語言訓練。
根據全面評估情況,徐主任給靖靖制定了個體化的語言訓練方案。
徐文娜
方案內容一、口肌訓練
定期的口腔肌肉訓練,在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吹氣訓練、口肌按摩、口肌強化訓練等。
▽口肌訓練後
孩子舌頭靈活度有明顯提高
方案內容二、言語邏輯訓練
通過言語訓練題和邏輯訓練題,在加上一些口讀訓練,訓練孩子的口語能力,再結合言語表達訓練,改善言語表達。
方案內容三、語言表達能力訓練
經過評估,找出孩子語言表達比較欠缺的方面,再加以針對性的康復治療,比如故事接龍、鼓勵指導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口語訓練等。
現在,靖靖已經上了3周的語言訓練課,我們來看看他有哪些變化:
★ 剛來的時候,孩子語言能力、注意力、規則感、觀察力都比較差。
★ 訓練這段時間後,靖靖已經能說一些日常的2字詞語了。
如牛奶、吃糖、刷牙等。除此之外,孩子的注意力也有所提高,能遵守紀律,也能比較好的配合訓練。
當然,在後期,孩子的語言能力,基本認知以及概念理解能力都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看到醫生這樣的反饋,非常為靖靖高興。假以時日,相信他很快就能追上同齡孩子啦!
語言的改善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的是耐心和恆心。
更重要還有信心,我們需要給孩子不斷的支持與鼓勵,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陪著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好啦,這是今天的康復案例分享,孩子在訓練中的改善非常樂觀,希望孩子早早的從膽怯到大方,從表達困難到脫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