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和吳女士玩網路遊戲時相識,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兩人互有好感,很快步入了婚姻。
公婆特別高興,給小夫妻舉行了隆重的婚禮。拍婚紗照時,婆婆選了200多張照片,她的房間裡,擺滿了兒子兒媳的婚紗照。
婚後,吳女士考慮到她要工作,婆婆可以幫忙做飯。雖然有婚房,她還是選擇和公婆住在一起。
吳女士在藥店上班,陳先生沒有穩定工作。他靠著打遊戲賺錢,每天的收入時好時壞。
大概因為長期沉迷在網絡中,陳先生沉默寡言,生活起居也需要別人的照顧。
每天吃飯,婆婆都不停地給陳先生夾菜,兒媳吳女士說:「讓他自己吃吧。」
婆婆說:「不給夾菜,他就會餓死,他自己不會吃飯。」
陳先生每天穿得衣服,也是婆婆幫他準備好。陳先生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需要母親精心地照顧。
吳女士勸丈夫,應該出門找份穩定的工作,陳先生一句話都不說。他就像一座沉默的雕塑,無論吳女士多麼苦口婆心,他都無動於衷。
這些年來,陳先生在遊戲裡賺了點錢,又全部被他花掉,家裡一點積蓄都沒有。吳女士求助婆婆,婆婆說:「我兒子不能吃苦,你不要強迫他。萬一惹他生氣了,你會後悔的!」
一天,陳先生因為打遊戲虧了100多元錢,吳女士生氣得回了娘家。她在娘家住了20多天,陳先生沒有打過電話,更沒有來接她。
最後,還是婆婆打電話讓吳女士回家。吳女士覺得太累了,每天面對少言寡語的丈夫,她就像面對一堵牆。心裡有無數的話,但卻說不出口。
吳女士提出了離婚,陳先生還是沒表態。婆婆忍不住了,她請電視情感節目《尋情記》和社區調解。陳先生這才說,他不想離婚。吳女士卻說,實在過不下去了。這對夫妻該何去何從?
從節目裡可以看出,陳先生的生活能力比較差,大家稱這種人為「媽寶男」。母親的過多關照,讓一個成年男子還像小孩子一樣。
父母不放心孩子可以理解,但還是有必要放手讓他去飛一飛。畢竟,父母不可能永遠陪在孩子的身邊,他們總要學會長大。
這裡給陳先生和父母提兩點建議:
第一、陳先生的母親要學會放手了
陳先生的母親對兒子太溺愛了,這讓他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陳母不是寵孩子,而是在害孩子。懷胎十月,母親愛著孩子,願意照顧他們一輩子。可是孩子要長大,父母要學會放手。
父母要教給孩子正確的三觀,教給他生存的技能,培養他成為正直、勤勞、善良的人。剩下的人生,還需要孩子獨立行走。
第二、陳先生應該多和妻子交流,給她一些安全感
陳先生應該知道,妻子吳女士對他是一片真心,否則也不會嫁給他,更不會苦口婆心的勸。陳先生的語言能力沒問題,只是不願意交流。這就讓吳女士很難受了,有心無力,就像打在棉花上。
節目裡,陳先生表示他不願意離婚,那就好好和妻子交流。哪怕在她說話時,給她一點點回應。如果陳先生不喜歡出去工作,覺得打遊戲賺錢適合自己。
那麼,他可以和妻子一起做好事業的規劃,他要給對方更多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