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nba的自由球員市場裡,湖人拿下上賽季的「最佳第六人」哈雷爾,2年1900萬美元。
快船招徠去年的冠軍內線伊巴卡、2年1900萬美元。
凱爾特人賽季最大的補強特裡斯坦·湯普森,同樣2年1900萬。
這還是今年自由球員市場上最搶手的三位內線,基本代表了當前聯盟對於該位置非頂級巨星以外的大體估價。更別提上賽季還是15分14籃板、年薪2700萬、31歲仍在身體巔峰的懷特塞德只在國王掙了個底薪合同。
作為一名nba內線工作者,如果你沒有約老師那樣的天賦和技巧,或者自己的獨門絕技(亞當斯的卡位、大洛的三分、努爾基奇的高位策應),這就是目前市場上的中鋒行情。
那麼錢去哪裡了呢?
奇才續約貝爾坦斯,5年8000萬;
籃網續約喬哈裡斯,4年7500萬;
老鷹搶下博格達諾維奇,4年7200;
都是在如今聯盟中數得上號的投手,可以說在這個時代,投射能力就是最稀缺的天賦,你有一手好的三分籃子,就不愁在這個聯盟找不到飯碗。
那麼現在這個聯盟各位置哪些類型的球員才最吃香呢?
一、後衛——功能特性>組織功底
休賽期老鷹以一紙2年1500萬的合同將冠軍後衛隆多請來「技術扶貧」、作為特雷·楊們的貼身技術指導,對於一名年過34的老後衛來說已經是莫大的肯定。
可是很快啊,雄鹿就甩給了同樣已經33的老後衛D.J.奧古斯丁一紙3年2100萬的合同。
奧古斯丁何許人也,一個生涯從沒有進過全明星,12年職業生涯呆過8支球隊的1米83小後衛。
但是他生涯三分命中率是精英級別的37.9%、場均得分9.9,近三個賽季全部得分上雙,上賽季擋拆佔比53.8%聯盟第二。
即一個自主攻擊力強、擅長擋拆、有一手過硬三分的小後衛。
其實上賽季聯盟30支球隊的首發一號位算得上傳統核心控衛的也只有盧比奧(太陽)、保羅(雷霆)、薩託蘭斯基(公牛)、康利(爵士)、球哥(鵜鶘)、穆雷(馬刺),剛好五分之一。
其餘的要麼是像布拉德利(湖人)、貝弗利(快船)這樣的3D尖兵,要麼就是特雷·楊(老鷹)、莫蘭特(灰熊)這樣得分組織一把抓的球隊老大,要麼就是沃克(凱爾特人)、洛瑞(猛龍)這樣球隊的副攻手。
在這個詹姆斯、東契奇、哈登、字母哥等其他位置頂級巨星掌握大量球權的「大持球者」時代,傳統以組織串聯為生的核心後衛們的地位正在不斷下降。
上賽季聯盟「持球巨星」身邊的組織後衛都是功能性極強的非典型控衛
隨之而來的就是身價的下跌,除非你擁有像克裡斯·保羅那樣「點石成金」、能把擺爛的雷霆都帶到西部第五的滔天本領,否則在如今的球隊中只能將球權和指揮權都讓給個人能力更強的球隊老大。
而當你的身邊有這樣一號巨星時,你所需要做的就是防好自己的對位球員、投進空位的三分、或者在老大休息時接管好球隊的組織進攻。
這樣的情況下,組織後衛們的身價又能高到哪裡去呢?
克裡斯·保羅是傳統頂級控衛裡最後的守望者
二、鋒線——「不三不四」最有市場
今年休賽期掘金的傑裡米·格蘭特3年6000萬加盟活塞、熱火的克勞德3年3000萬加盟太陽,看來對抗詹姆斯不但能拿總決賽mvp,還有助於拿大合同。
但考慮到詹姆斯一直以來的攻防搖擺和全知全能,也間接逼迫著聯盟各支球隊在鋒線上多儲備一些攻防兼備、能夠扛炸藥包的3D鋒線。
更何況詹姆斯、字母哥、萊昂納德、杜蘭特、塔圖姆甚至最新的錫安、東契奇們都是2米以上的外線全才。常規賽中,各隊大概平均五、六場就要碰到一個這樣身材好大、卻又擁有著後衛技巧的鋒線全能怪,誰會不為自己準備一塊紮實盾牌呢?
憑藉季後賽與詹姆斯、萊昂納德對位時的表現,格蘭特在自由球員市場掙得了一份大合同
所以像格蘭特、克勞德、考文頓、阿里扎這樣的既可以在三、四號位搖擺,又有一手三分能夠拉開空間的大個鋒線如今就是各支球隊都競相爭搶的「居家必備良藥」。
與此同時,30歲的海沃德從喬老闆那裡拿到了4年1.2億的「超級養老合同」,32歲的「義大利炮」加裡納利也有老鷹奉上3年6150萬美元的「全明星級別的合同。
原因無他,像這樣進攻端的鋒線全才雖說各個方面都不算頂級,但運傳投擋各種技能都在聯盟平均線以上。
他們在防守時可能會遇到防矮的太慢、防高的太軟的尷尬,但是在進攻端卻是真正的萬金油,不但能作為副攻手有效減輕球隊核心們的進攻壓力,更是可以作為軸心組織調度讓球隊整體進攻更為順暢。
海沃德這樣技術全面、經驗老道的前鋒如今依然很有市場
這種依靠頭腦和技巧打球的全能鋒線,等到年齡上漲、體能下滑的時候,恰恰就是依靠意識和經驗在場上收取年輕後生們的「智商稅」。
三、中鋒——不搞點副業,是真的活不下去了
上賽季季後賽,「大帝」恩比德場均30分12.3個籃板3.8次助攻的數據不可謂不漂亮,但是在面對凱爾特人以塔圖姆、杰倫·布朗為首的前鋒群無休止地突破和夾擊也是頭昏腦脹,場均4個失誤,球隊也是被0-4橫掃。
聯盟最好的防守型中鋒、兩屆最佳防守球員戈貝爾,複賽後先是被濃眉單場砍了42分,接著季後賽又被場均37.5分的多諾萬·米切爾的長打得暈頭轉向、球隊也首輪被淘汰。
在面對濃眉這樣新時代的全能中鋒時,戈貝爾防守有效範圍只局限于禁區的弱點就暴露無遺
甚至如今被湖人球迷們大呼「真香」的小加索爾,在東部半決賽是面對凱爾特人時最後三場比賽只平均上場16分。
沒辦法,缺乏機動能力的中鋒在如今的nba高端局中就是行走的沙包。
現在的nba,需要的中鋒是像濃眉、阿德巴約那樣防守端進可擴防三分線盯小個、退可封蓋補位護籃筐的「禁區大蜘蛛」,進攻端可以沒有背身技巧,但不能不會擋拆吃餅。
要是再有一手拉開空間的中遠距離投射,那就是完美的奪冠基石。
但是這樣的中鋒尋遍整個聯盟也不過濃眉、大帝、阿德巴約等寥寥幾人。
約老師是憑藉聯盟歷史上中鋒位置首屈一指的組織詭才和細膩手活「彎道超車」才成就了如今的地位,一般人想學也學不來。
亞當斯之所以能在鵜鶘又拿下一份2年3500萬美元的合同,是他強壯的身體能夠提供頂級的卡位和拼搶能力,實在是錫安、英格拉姆等青年才俊心無旁騖刷數據的「趁手兵刃」。再說貌似海王的他,今年也才27歲,正是中鋒身體能力的巔峰。
亞當斯聯盟頂級的卡位拼搶能力讓他成為了巨星積攢數據的得力幫手
大洛佩斯在生涯中期硬是練出了一手三分,再加上和字母哥「一星四射」體系的完美適配,才又為自己在聯盟拼出了一段前程。
其他的即使吃餅能力、運動天賦強如卡佩拉、哈雷爾,在巔峰期也頂多就混一份全額中產罷了(1000萬)。
更極端一點的說,在近年來季後賽分區半決賽以後的高端對局中,又有幾個2米10以上的巨人能夠在生死時刻還留在場上呢?這就是如今nba世界巨人們的悲哀。
nba的「小球時代」,註定就是曾經統治聯盟的巨人們的「諸神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