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1月19日電 (記者 許婧)在著名女建築師羅小未迎來90歲生辰之際,匯集她數十年在相關領域學術研究成果的《羅小未文集》19日在同濟大學舉行了新書發布會。
畢業於聖約翰大學建築系的羅小未,長期在同濟大學建築系從事西方建築史的教學工作,是眾國著名的建築歷史理論家和建築教育家。在60多年的事業生涯中,她一直致力於建築歷史、建築理論、建築評論以及近代建築遺產保護的教學與研究,特別是在西方現代建築史以及後現代建築思潮的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學生,在國內建築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同時,也長期推動國際間的學術合作,對促進中外建築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
該書主要是學術論文及著作節選,分為「現代與後現代建築思想」、「建築歷史教學與史學思考」、「建築歷史與建築創作的多維視野」、「城市文化與遺產保護」以及「聖約翰大學建築教育回顧」五個部分,並結合她在各個階段的工作與生活照片,以及有關教學和社會活動、指導研究生論文和參與或指導建築工程項目的歷史回顧,儘可能全面展現她的事業歷程,同時透過這些學術成就,再度認識了同濟建築教育及學術思想的獨特性影響力及其對中國現代建築發展的貢獻。
由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與同濟大學出版社主辦的羅小未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同日舉行,來自上海市建築學會、上海民盟和其他兄弟院校的代表圍繞羅小未的教育、建築理念進行了深入探討。
羅小未的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鄭時齡介紹說,羅小未是同濟建築系唯一被稱為「先生」的女教師,她不僅教給學生淵博的學識,還有她的睿智、教養、研究方法和大家風範。
羅小未還是中國第一個開設外國近現代建築史課、最早將西方近現代建築理論介紹到中國的人,在她的學生心目中,羅小未更是比肩世界建築大師的「女神」。
不少參加活動的學生告訴記者,即使現在閱讀羅小未的文章,依然收穫匪淺,比如她對建築設計和質量的追求,在1977年便提出因技術和質量等因素「對採用玻璃幕牆要慎用」。
事實上,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建築質量安全一再引發世人的高度關注。
中國中冶所屬上海寶冶集團剛剛斬獲4個中國建築業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其承建的珠海十字門會展商務組團一期國際展覽中心工程和鄂爾多斯市體育中心工程,參建的北京日出東方酒店工程和郴州市國際會展中心工程4項工程因技術先進、質量上乘、外形美觀成為行業標杆。
上海寶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市場競爭激烈,打造精品工程不僅能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對企業經營發展亦有一定好處。特別是全國各地正在不斷建設中,高樓大廈、橋梁隧道隨處可見,加上眼下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為建築企業走出國門提供了機遇,這反映了社會事業的興旺發展和建築科技的不斷進步,而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建築安全質量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