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狗多是養在院子裡看家護院,很多都不被允許走進屋子裡,一年到頭除了餵食也沒什麼機會與人近距離互動。但是現在狗狗越來越多是作為寵物在飼養,跟人的生活越發密切,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現並重視狗狗的寄生蟲問題。
在幾種比較常見的寄生蟲問題當中,蜱蟲算是常見又最危險的一種,那麼這次我們就來解答一下這個關於蜱蟲的問題。(為了避免閱讀不適,所以不會出現密集、可怕的蜱蟲圖片)
【一】蜱蟲是一種怎麼樣的寄生蟲?
蜱蟲也叫草爬子、扁蝨,它的品種其實很多,全世界有800多種,而我國目前發現了100多種。蜱蟲可以在草原、灌木叢、森林、半荒漠等等地方生存,尤其是狗狗喜歡跑去玩的小草叢裡面比較常見。
蜱蟲的體型大多都是很小的,深圳這邊常見的蜱蟲也就2毫米左右的大小,但是當它們吸飽了血液之後,可能會膨脹到差不多花生米那麼大,可見其嗜血與貪婪。如果光是吸血的話,好像也不算多麼可怕,畢竟蚊子也還咬人吸血呢,所以下面我們來分享一下蜱蟲的行為模式和傷害。
蜱蟲的若蟲(可以理解為幼蟲)一般會爬到草葉上面,不停的伸出前足晃動。它們的前足上長有一個可以感知氣味的器官叫做「哈式器」,以此來感知宿主的到來,然後趁機爬到宿主身上吸血。吸飽了血的若蟲會自己脫落,消化血液發育為具有生殖能力的蜱蟲成蟲,然後它們會再次去找尋新的宿主,吸取更多的血液為繁殖做準備。蜱蟲的一生除了蛻皮和產卵之外,它們一直都在找宿主吸血,而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就可能會給宿主帶來巨大的傷害。
【二】蜱蟲可能會帶來的傷害
主要傷害之一:營養不良
蜱蟲純粹以宿主的血液為食,有了足夠的血液就會開始繁殖,如果放任蜱蟲叮咬狗狗,那麼時間長了狗就會有失血過多、營養不良的情況。
主要傷害之二:巴貝斯蟲感染
巴貝斯蟲的體型肉眼基本不可見,只有4到5微米(頭髮一般60到80微米粗),這是一種主要通過蜱蟲叮咬傳染的寄生蟲病,就跟蚊子叮咬可能會傳染心絲蟲病是一樣的。巴貝斯蟲感染會破壞狗狗的血紅細胞,被感染的狗狗可能會出現高燒、貧血、黃疸等等問題,如果治療不及時死亡率還是很高的。
主要傷害之三:森林腦炎
這是一種主要由全溝硬蜱傳播的疾病,也被叫做蜱傳腦炎,腦炎病毒可以在這種蜱蟲的身體裡保存很久,通過叮咬、吸血的過程傳染給其他動物。主要表現為被蜱蟲叮咬之後出現發熱、乏力、頭痛、肌肉痛、嘔吐、昏迷、癱瘓等等,同樣是比較危險的疾病。
主要傷害之四:其他細菌感染
蜱蟲的種類非常多,它們生存的環境也比較複雜,可能攜帶的細菌種類自然也很多,很多細菌可以在這些小蟲子體內保存1到2年之久,所以難免有時候會出現一些其他的細菌感染疾病。而且蜱蟲咬傷的創口如果處理的不妥,也可能會有感染、發炎的可能。
【三】如果發現狗狗身上有蜱蟲了,要怎麼處理?
蜱蟲雖然也是吸血為生,但是跟同樣吸血的蚊子不同,蜱蟲不吸飽了是不會鬆口的。而且它們吸血的方式非常的特別,是通過特殊的口器和螯肢切開宿主的皮膚,然後將整個頭部的口器全都伸進去向裡推掘,直到血管處再開始吸血。在這個過程中蜱蟲會很「貼心」的分泌一些有麻醉作用並且能導致皮膚組織溶解的酶,讓宿主感受不到叮咬的痛楚,而且它還會注射一些抗血凝的物質,讓自己的吸血進食過程變得更順暢。
所以蜱蟲不僅不會像蚊子那樣吸一口就跑,它們反而會死死的釘在宿主的皮膚上,就算是扯都輕易扯不掉。而且蜱蟲的口器上長有很多倒刺結構,硬扯很有可能把蜱蟲的身體扯斷了,它的頭部就會有一部分留在宿主皮膚的創口裡,可能會帶來一些比較麻煩的感染。而且這種比較粗暴的方式,可能會刺激蜱蟲釋放出它體內的毒素和細菌。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去醫院給專業醫生解決,在他們手裡這比從喉嚨裡取魚刺還簡單,而且還能順便進行專業的殺菌消毒。如果客觀條件不允許的話,那麼可以用凡士林、液體石蠟或者酒精之類的塗抹,讓蜱蟲麻痺、死亡,然後用鑷子將它整個捏出來。注意:捏取的時候不要捏它的肚子,要去捏它貼近宿主皮膚的頭部,避免有害物質回流、頭部口器折斷在皮膚當中。
如果被蜱蟲叮咬之後出現發熱、頭暈、乏力等身體不適反應,那麼請一定及時去醫院就診,跟接診醫生說明情況,千萬不要耽誤。
【四】日常的防蟲操作
蜱蟲的叮咬是比較危險的,所以最好是儘量避免,而不是在被叮咬了之後再想辦法處理它,在日常生活中就有一些比較有效的防範措施。
⑴按時使用驅蟲藥
這算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方法了,其實家裡的寵物狗如果保持每個月1到2次的洗澡清潔,飼養環境乾淨衛生的話,它們是不太容易被其他體外寄生蟲叮咬的,所以可以選擇主驅蜱蟲的體外驅蟲藥。
⑵不要讓狗狗留戀在草地中
狗狗對於草地有著一種迷之嚮往,很多狗狗一看到草地就會興奮的衝進去,然後四處瘋跑、滿地打滾,但是這無疑就給了蜱蟲一個絕佳的寄生機會。所以雖然狗狗喜歡去草地,但是也不能讓它們玩的太瘋了,而且切記不要在炎熱、潮溼的時候去草地,那個時段是蜱蟲最多發的時候。
⑶每天梳毛
每天梳毛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不僅可以保持狗狗的乾淨整潔,還可以溝通、培養感情,更重要的是主人可以借著梳毛的機會檢查它們的皮膚狀態,看看有沒有皮膚病的早期情況,有沒有被寄生蟲叮咬。這些問題都是越早發現解決成本就越低,越是拖著,到最後就要付出越高昂的代價。
總結一下:
蜱蟲叮咬是比較危險的,千萬不要直接用手去拔,可以用抹酒精、凡士林等方式先麻痺、殺死蜱蟲,然後再用鑷子夾住頭部拔出來。
相比較叮咬之後的處理來說,日常的防護手段是更重要的,要定期做驅蟲、儘量少去草地、灌木叢,經常給狗狗梳毛檢查皮膚狀態。
長期專注於解答各種寵物問題,分享相關知識和有趣的寵物內容,懇請關注、點讚、轉發、評論支持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