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這個在創作中普世的題材,司空見慣的情節,落在歌詞寫手的筆下為什麼總不容易出彩呢?
我想,這是因為你一直站在愛情的平面,用紛繁的眼光,零亂捕捉的手法去描述這個具像浪漫的千年命題。這樣寫作雖然為數不少,但多屬蜻蜓點水,始終沒有沉身到愛情最深邃的湖底去尋珠採寶,充其量只能是池塘裡的浮萍,當個飼料而已。
最近,我看到一首寫愛情的上乘詞作,女詞家林紅寫的作品《心兒在等你》。作品是ABAB結構,結構很工整,遣詞造句也考究。
結合這首作品,咱們不涉及乾澀的理論、技法,只說一說直覺。我覺得一首好詞,首先要有合乎情理的想像、有與想像相媲美的畫面、最後再自然地導出所要表達的意境。這樣的歌詞大多會舒展、自然、合理、唯美。
林紅在這首作品的第一個A段用了四句話「邀一縷風兒傳遞信息,把我的心事悄悄告訴你。你的照片有我思念的淚滴,日夜盼望你的歸期!」就把我前面所說的想像、畫面、意境幾個環節運用的活色生香。
你看,她在前二句把風當作朋友傳遞信息,把心事告訴遠方的你,就充分發揮了作者想像。然後第三句順理成章就有了生動的畫面,「你的照片有我思念的淚滴」。有了這三句的鋪墊,第四句的升華水到渠成,營造出日夜盼望歸期的意境。
想像、畫面加意境的創作構思使第一個A段歌詞的語境如湖水的漣漪一環接一環地向外圍擴展。
我們再看第一個B段,歌詞作者很智慧地使用了民歌中經常出現的設問修辭法來渲染「心兒在等你」的主題。她先把夏季當作設問的目標,然後自問自答「是否還記得那個夏季?沙灘留下了甜蜜的足跡。」設問和回答都很唯美。但作者並沒有到此止筆自我陶醉。沿著沙灘留下的回憶,她繼續寫下了「如今我在痴痴地等你,等你續寫愛的美麗!」的詞句,讓寫實的場景富有詩化的延伸。
在第一個AB段落中,林紅已經展現了自己設計構思、組織文字的功力。這裡我想再多講一個細節,就是她把通感的寫作手法也運用的恰到好處。什麼是通感?通感又叫移覺,是把某個感官的感覺轉移到另一個感官上。
請看「軟軟沙灘留下甜蜜足跡」這一句,在通常的寫作中「甜蜜」一般不會與足跡聯繫在一起,這種味覺的名詞在這裡與行走的足跡組合在一塊,就極其準確地豐富了「愛的美麗」所蘊含的期許。
好的詞作家會照顧到創作的下一道工序,讓作曲家譜曲有舒服的感覺。有了前面精彩的開頭,成熟的作者會把接下來的作品語句結構保持在一個統一的工整排列之中。
所以,《心兒在等你》的第二個AB段仍然保持著前面的句式結構。
在第二個A段,作者把想像轉移到天上的白雲,「扯一片白雲寫滿愁緒,把我的秘密偷偷寄給你……」。那麼後面應該有的畫面呢?很自然的推演成「我的嫁衣繡滿幸福的期許」。有了前面想像和畫面的鋪墊,緊接下來的意境就水到渠成流淌出「靜靜等待你來迎娶。」的心聲。至此,這位姑娘的愛情心語一氣呵成。
我們一起琢磨一下,在林紅的筆下,是不是二個A段的想像、畫面和意境都比較豐滿,形成了一股足以穿透內心的詩情畫意。為二個B段的創作構思勾勒出萌發馨韻的紮實底蘊。
咱們接著往下看,第一個B段的第一句作者寫的是「是否還記得那個夏季?」到了第二個B段的第一句作者就寫成了「是否還記得那個夜晚?」別看這僅是夏季和夜晚的二字之差,作者可是別具匠心,她在讀者不經意間把設問給悄悄的具體化了,有了這個夜晚的具象挖掘,後來的「月光如水醉了喃喃愛語」的詞句就如同溫潤玉石的光澤一樣,非常細膩的把欲說還羞的愛意呈現出來。
我們還可以注意觀察林紅在兩個B段自問自答的精巧用心。第一個B段她用了「痴痴地等你」,第二個B段她用了「傻傻地等你」。從「痴痴地等」到「傻傻地等」這是情感形容的一次遞進。如果說「痴痴地」是一種迷戀,執著的表情和態度,那麼「傻傻地」簡直就是一種沒有條件,自嘲智障的守候。
我們常講,陷入深愛的人智商是零。林紅用精巧的筆觸使用了從痴痴到傻傻的文字過渡,就讓一個純真女孩忘情相戀的畫面脫框而出。
好的歌詞作品一定要有血有肉有筋骨。這首《心兒在等你》的作品,作者沒有濫用或者浪費日積月累在心中的材料。她把每個字、毎個詞彙、每一句話、每一個段落都精緻準確的表達出來。這是作者的功力,也是作者的專注,更是作者對作品的尊重。
可以這樣說,每一位詞作家不管有多高的天賦,多大的才氣,他都無法保證自己的作品字字珠璣,首首經典。一首好的,或者較好的作品問世,一定是作者的心血付出,從這個意義上講,林紅對自己鍾情的作品做到了「心兒在等你」。
附林紅歌詞: 《心兒在等你》
邀一縷風兒傳遞信息,
把我的心事悄悄告訴你。
你的照片有我思念的淚滴,
日夜盼望你的歸期!
哦…哦…哦…
是否還記得那個夏季?
軟軟沙灘留下甜蜜足跡。
如今我在痴痴地等你,
等你續寫愛的美麗!
扯一片白雲寫滿愁緒,
把我的秘密偷偷寄給你。
我的嫁衣繡滿幸福的期許,
靜靜等待你來迎娶。
哦…哦…哦…
是否還記得那個夜晚?
月光如水醉了喃喃愛語。
如今我在傻傻地等你,
等你圓滿愛的結局!
劉建全:著名詞作家、編劇、世界華人合唱藝術聯合總會副主席、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海南省音樂文學學會會長、多座院校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