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數據由python抓取,數據來源於某直聘網站,還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的崗位招聘信息,獲取了「數據產品經理」這個崗位的2250條數據,來看看數據產品經理崗位的招聘情況是怎樣的?有哪些影響因素。
我想從網際網路產品向數據產品轉崗,對於數據分析的技能掌握,我還是個初學者,為了提升學習效率,嘗試以這種輸出倒逼輸入的模式,將自己的學習思路和學習內容分享出來,希望能與更多的產品人多多交流,大家多評論、多留言哈。
2.0改版心得:
下面正式開始文章內容
註:數據由python抓取;可視化由tableau製作;僅供學習交流,不可商用,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之前的文章講過,我爬取了某直聘網站,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大城市的[數據產品經理]崗位招聘信息,共計2250條;
獲取的數據有「職位名稱、工作地點、公司名稱、薪資、工作經驗、學歷要求、行業、融資情況、公司人數、職位吸引標籤、福利及職位描述等」
那麼,在這些數據中,我們能得到哪些有價值的信息呢?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
1. 影響崗位數量的因素有哪些?
1.1、不同城市及地區,對崗位數量有哪些影響?
1.2、不同行業,對崗位數量有哪些影響?
1.3、不同公司規模,對崗位數量有哪些影響?
2. 影響薪資的因素有哪些?
2.1、不同城市及地區,對薪資有哪些影響?
2.2、不同行業,對薪資有哪些影響?
2.3、不同公司規模,對薪資有哪些影響?
2.4、不同學歷,對薪資有哪些影響?
2.5、不同工作經驗,對薪資有哪些影響?
3. 公司福利到底有哪些?哪些福利出現次數最多?哪些福利吸引力最大?
4. 職位吸引標籤有哪些?公司招聘中,是拿什麼去吸引你投簡歷的?
5. 數據產品經理崗位,到底在招什麼?職位描述中都寫了些什麼?
1.1 不同城市及地區對崗位數量有哪些影響?

細心的朋會問,圖表中怎麼既有市,又有區呢?這是因為有些崗位信息中沒有寫明是具體哪個區,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得知:北京的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海澱區、朝陽區;上海的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浦東新區;廣州的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天河區、番禺區、海珠區;深圳的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南山區、福田區;杭州的招聘崗位主要集中在:西湖區、餘杭區、濱江區;這些地區也是網際網路公司聚集的地區,軟體園和大廠較多;
為什麼網際網路公司喜歡聚集扎堆呢?我想這跟當地的市場環境、供應鏈環境、人才環境、政策環境有關,這也是為什麼做手機都喜歡扎堆在深圳,因為深圳的整個手機供應鏈及上下遊環境非常成熟,對企業更友好;
企業聚集扎堆,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有什麼影響呢?下面,我們結合行業一起來看;
1.2 不同行業,對崗位數量有哪些影響?

如果你是某個行業的從業者,看到上面的圖表,你會更加清楚,你所在的行業在當地城市中,數據產品的崗位招聘情況,如果招聘數量較多,說明你所在的行業在當地有著不錯的生態,有著較多的同類企業,如果招聘數量較少,也不用沮喪,關注所在行業中,招聘數量佔比較多的城市,你做市場分析和競品分析的時候,會用得上的,招聘數量較多的城市,要麼當地存在著該行業中top級別的公司,要麼當地同類型的公司特別多;
回答上一個問題,企業聚集扎堆,對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企業扎堆,有利於整個行業生態更活躍,而一個大公司能養活很多個做相關產業的中小公司,如阿里之於杭州,出現了「四通一達」,以及服務於阿里生態的眾多公司;
1.3、不同公司規模,對崗位數量有哪些影響?
公司人數及融資規模

在融資規模與人數對比中,我們發現:在B輪及以下公司,人數規模大多處在100-499人之間;C輪之後,公司人數擴招會比較多;逐漸破千;
從融資規模來看,上市公司的崗位招聘數量最多;值得注意的是,不需要融資的公司崗位招聘數量僅次於上市公司,且遠遠超過其他融資階段的公司;且在1000人以下規模的公司中,招聘數量最多;
我們在投遞簡歷的時候,不一定非得盯著上市公司、非大公司不投,其實還有很多盈利能力不錯、悶聲發大財的公司,這類公司有些不需要融資,我了解的就有一些,雖然名氣比不上一些網紅明星公司,但是盈利能力非常強,產品也不錯;
當你在網紅公司吭呲吭呲的加班,為怎麼應對用戶退押金,而絞盡腦汁掉頭髮的時候,也許這個時候所謂的不知名公司又實現了一個「小目標」;當然,這個純屬YY哈,就是舉個例子,雖然不大恰當;理想現實兩難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堅守;
聊完影響崗位數量的因素有哪些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影響薪資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2.1 不同城市及地區,對薪資有哪些影響?
崗位薪資;
北京:20k以上佔比67.11%;15k以上佔比96.44%,帝都的大公司資源、優質教育資源以及優秀人才的扎堆,這個數字在意料之中;
上海跟深圳的薪資結構差不多,20k以上佔比分別為52.89%、54.22%;15k以上佔比分別為86.67%、84%;主要都集中在15K以上;
杭州:20k以上佔比47.33,15k以上佔比82%;主要都集中在15K以上;
廣州:20K以上佔比25.78%,15k以上佔比77.11%;其中15k-20k佔比達51.33%,主要集中在10k-20k之間;
廣州可能沒有其他城市那麼多的超級大公司和獨角獸公司,跟廣州的網際網路環境有一定的關係,而且離深圳很近,企業和人才被分流;
2.2 不同行業,對薪資有哪些影響?

排序越往上,崗位招聘的數量越多;25K以上佔比最多的是網際網路金融,果然是離錢越近的越掙錢哈;20K以上佔比超過50%的行業有:網際網路、網際網路金融、O2O、社交網絡、通信/網絡設備、人力資源服務、貿易/進出口等;這些行業的公司在人才吸引上,給的薪資是很可觀的;
在找工作投遞簡歷的時候,選擇排序靠前的行業,相對來說,工作機會更多一些;同時也是當前非常熱門的行業;
2.3 不同公司規模,對薪資有哪些影響?
融資情況與薪資

天使輪與A輪公司,15k以下佔比分別為44.74%、28.66%;
B輪公司,15-20k佔比達52.46%;20k以上佔比35.24%;
C輪公司,15-20k佔比達39.63%;20k以上佔比43.9%;
D輪及以上公司,15k以上佔比達90.8%;20k以上佔比56.49%;
上市公司,15k以上佔比達90.02%;20k以上佔比54.92%;
從融資情況來看,相比而言,初創公司的薪資待遇較低;B輪的時候,跳槽進入獲得的薪資相對較高;D輪公司薪資相對而言增幅是最高的;公司發展越大,會擴大對高級人才的需求;
從公司人數與薪資圖表中,可得公司人數越多、規模越大,高薪資的佔比會越來越高,企業對高級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中小企業的薪資待遇分布佔比呈橄欖形,薪資待遇相對而言要低;
2.4 不同學歷,對薪資有哪些影響?
本科在崗位要求中佔絕大部分;
大專:10-20k佔比達70%;
本科:15k以上佔比達86.07%;
碩士:20k以上佔比達64.06%;15k以上佔比達93.75%;
博士:25k以上佔比達100%;
市場的態度的確表示著,相比而言,更高的學歷獲得的薪資會更高;
2.5 不同工作經驗,對薪資有哪些影響?

在校和應屆生們注意啦,本科應屆與碩士應屆在薪資上有多大差距呢?是6-10k與10-15k的差距;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結合上圖學歷對薪資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相比而言,同等工作經驗,更高的學歷獲得的薪資更高;
當然,也不要洩氣,學歷與工作經驗,都只是代表過去的成就,更高的學歷及更長的工作經驗,只是幫助公司來判斷你未來產出價值的一個數據指標;就如同數據是用來量化和衡量業務現象一樣;我們不會只根據一兩個數據就斷定業務的表現;
數據產品經理崗位的福利信息共計186798個字;
分詞完,累計38098個短詞;


公司的福利到底有哪些?
這也是我們非常關注的一件事情;
我們看到,年終獎出現3524次;佔比9.25%;
股票期權出現2060次;佔比5.4%;
值得注意的是,雙休福利出現次數為18次,不排除有些公司雙休但是沒有寫上去;總的來看,雙休的工作佔比偏少;從我自己的工作經驗和身邊朋友的例子來看,雙休佔比也是偏少的;
住房免息貸款出現16次,這個福利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對於出現的頻次較少,但很有吸引力的福利有哪些?公司配mac累計出現了6次;健身房出現2次;美女如雲出現4次;氛圍出現8次;
職位吸引標籤共計61042個字;
分詞完,去除標點符號和換行等,累計11447個短詞;

數據分析、sql、數據挖掘、數據倉庫、hive、python出現頻次非常高,產品人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
職位描述詳情共計1774170字;
分完詞,去掉不相關的詞語及標籤符號等,累計78724個短詞

從圖表中,我們看到,數據產品經理不僅要會產品經理需要會的技能,還需要對數據分析、數據挖掘、python、數據倉庫、大數據產品、數據可視化有了解;
影響崗位數量的因素跟地區有關係,網際網路公司聚集的地區,受市場環境、供應鏈環境、人才環境、政策環境的影響;
跟行業有關係,總體來說,網際網路相關行業,對數據產品的招聘需求量更大;
跟公司規模有關係,相比而言,人數較多或融資級別更高的公司,對數據產品的招聘需求量更大,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不需要融資的公司對崗位的需求量也比較大,這類中,存在不少盈利能力非常強、產品也非常優秀的公司;
影響薪資的因素跟城市及地區有關係,相比而言,北上深杭的薪資相對較高,廣州的薪資相對較低,跟廣州的網際網路環境有一定的關係,而且離深圳很近,企業和人才被分流;
跟行業有關係,總體來看,網際網路相關行業薪資相對較高,網際網路金融的高薪資佔比最高;在找工作投簡歷的時候,針對數據產品崗位來說,選擇網際網路相關行業,工作機會更多一些;
跟公司規模有關係,相比而言,人數較多或融資級別更高的公司薪資相對更高;
跟學歷有關係,本科學歷要求達91.09%,市場的態度的確表示著,相比而言,更高的學歷獲得的薪資會更高;
跟工作經驗有關係,相比而言,更長的工作經驗獲得的薪資更高;
我們也不用太深究這些因素,學歷與工作經驗,都只是代表過去的成就,更高的學歷及更長的工作經驗,只是幫助公司來判斷你未來的產出價值;就如同數據是用來量化和衡量業務現象一樣;你的能力與崗位的招聘需求匹配,就是最好的選擇;
公司的福利我們可以看到,高頻出現的福利都是我們所熟知的,其中有一些福利還是挺有吸引力的,如果你特別在意某一些福利,可以有針對性的投遞對應的公司;
職位吸引標籤公司在發布崗位招聘信息的時候,為了提高我們搜索與崗位的匹配度,會設置一些標籤吸引我們去關注該崗位,我們發現,數據分析、sql、數據挖掘、數據倉庫、hive、python出現頻次非常高,這也是市場需求的呼聲吧;
職位描述都寫了些什麼從圖表中,我們看到,數據產品經理不僅要會產品經理需要會的技能,還需要對數據分析、數據挖掘、python、數據倉庫、大數據產品、數據可視化有了解;
最重要的是數據思維,再利用這些數據工具和方法去輔助業務,指導實踐;
希望大家多留言,多交流,謝謝
本文由 @阿白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