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臺灣、臺南林百貨近百年的風華、見證府城超過一甲子的歷史。
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行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
林百貨,人稱五棧樓仔。在一九三0年代,從臺南車站經明治公園到臺南運河之間的大正町通、末廣町通,是城市裡最繁華的地段,林百貨與鄰近的小出商行現今中正路47、49、51號,獨領一時風騷。一九一一年,臺南實施市區改正,因此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及新興市容;一九二七年,臺南市的日本商人成立共同興築店鋪建築的速成會組織,決議在末廣町通的南北兩側,建造仿歐風的洋樓,最後規劃連接店鋪二十七戶,店鋪最低為三層樓,一部分是五層樓,如小出商店,而林百貨最高,是六層樓。
林百貨於一九三一年十二月開始興建,當時由日人林方一出資,臺南州地方技師兼臺灣建築會臺南州支部長梅澤舍次郎設計督建,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五日開幕。林方一在林百貨開幕幾日後因病辭世,便由當時三十八歲的妻子林擔任社長。
林百貨是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大樓,位於末廣町通的第一家,正面為十字路口,深具都市建築地標形象。內部一樓至四樓為賣場,販售商品有洋服、吳服、皮鞋、化妝品、日式糕餅、玩具文具等,四樓的一部分與五樓作為食堂,六樓則為頂樓神社與機械師、展望臺。當時在五樓廣場還設有電動投幣式的木馬,以及撈金魚的攤位。由於第六層樓的面積縮小,一般人從街道看去,只能辨識五層樓的高度,所以才以五棧樓稱呼。
末廣町通的店鋪,經營販售的都是價格高檔的華洋商品,當時臺南人視為東京銀座,所以,末廣町通又有銀座通之稱。
林百貨在當年可說是臺南最潮的地方,末廣町銀座的商品,都是從安平港進口,由大阪組轉運,然後上櫃販售,而林百貨便是選購高檔舶來品、買辦嫁妝的高級名店。每日開店時間為上午八點至晚間六點,每逢年節和慶典,沿街都會擺設菊花與極品,店家還會從五樓向人群拋灑銅錢及點心,一時萬頭攢動,熱鬧非凡。
當時能入得其門消費的,非富即貴;能在百貨樓工作的員工,也必須有相當的學經歷,可說是高級服務業。大樓裡更有當時所稱的流籠,是二次大戰前臺南市唯一具有現代化電梯設備的百貨大樓,與坐落臺北市榮町的菊元百貨,並稱為日治時期南北兩大百貨店。
幾經滄桑,華麗轉身。一九四五年,林百貨因戰爭炮火而歇業,二戰結束後,日本商人被遣送回日,此樓便陸續作為臺灣製鹽總廠、省糧食局、鹽務警察局保三總隊、空軍防炮部隊等單位使用,及至保三總隊遷往臺北之後,林百貨便陷入了長期閒置。幾經滄桑,梁柱、牆面頹圮且破敗不堪,裡頭漆黑陰暗,靜默地蜷曲在城市一隅。
小編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請在留言區留言一下,小編會為大家一個好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