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篇】
我是一個自制力極差的人。
2013年至今,我在家宅了5年零5個月。墮落期間除了睡眠之外,時間基本花在了煲劇、玩遊戲、刷知乎和虎撲上。每一天我都想改變自己,不想渾渾噩噩地再繼續下去,但幾乎每一天都只是想,只能是想,偶爾有行動也無法維持到第二天。我曾經無法改變,一努力就感到痛苦,所以只能通過娛樂來麻痺自我,打發時間。其實我在做這些事時,也並不開心,很多時候都是帶著複雜的情緒去打遊戲和刷動態,但我無力改變,只能重複著年復一年的孤獨生活。每一天我都懷揣著希望,認為自己可以在第二天改變,然而事與願違。我當時看了許多關於如何改變、如何努力之類的回答,可是都不適合我。
2013年,因為電腦配置不足,所以我只能玩《爐石傳說》,在隨後的幾年間一共玩了近兩萬場(含數千場金幣號),簡直到了一想起這個遊戲,都會有心理上反感的程度。
由於實在是難以忍受玩《爐石傳說》時的枯燥與焦慮,我在2015年秋痛下決心,用在網吧打暑假工的錢買了一張獨立顯卡,為的是在《英雄聯盟》的虛擬世界中大殺四方,睥睨聯盟。彼時的我,只是不屈白銀。
經過一年多2000+場次,平均每日十小時的奮戰,我終於從不屈白銀穩定在了華貴鉑金,甚至一度連勝到了鉑金Ⅱ。不過好景不長,我的排位分數一降再降,最終在賽季結算時定格在了鉑金Ⅴ。連勝使我產生了能夠衝擊璀璨鑽石的錯覺,而現實的打擊又是那麼強烈……
我常常會玩得右手酸痛不已,也因敗局而極度沮喪,並發誓自己第二天絕對不碰這垃圾遊戲。可是,誰也逃不脫真香定律。翌日,在飽眠之後,我的精力再次恢復,情緒也有所好轉,酸痛感也逐漸消失。我再一次拿起我的鍵盤馳騁於深綠色的峽谷之中。峽谷的天空還是那麼明淨,河道的水也很清澈,寄居蟹仍在悠然自得地爬行著。
就這樣到了2016年,我的心態在某一天突變。我想,既然我無法改變,為什麼不享受墮落呢?為什麼要在每一天帶著自責與不甘去娛樂呢?於是我徹底放開了手腳,並且拓展了新的娛樂項目——看美劇。這一放開,至少在大部分娛樂時間裡,我都是享受的。雖然前途無亮,但我甘願做一條鹹魚。
我的人生轉機發生在2017年4月中旬。當時我正在練習馬老師的三角形中單,而家母由於實在難以忍受我每日的頹廢,便衝入房間與我大吵一架,並錘擊了我的電腦顯示器。這一錘下去,電腦屏幕就像遇襲的冰塊一樣朝著四面八方裂開了,而我眼見顯示器已損壞,在激動情緒的加持之下,也對其進行了第二次重擊。這樣一來,顯示器就完全不顯示了。
從這一天起,我真正地開始了改變。
從不思考的我開始了思考;從不學習的我開始了學習;從不閱讀的我開始了閱讀……
好像那一錘直擊到了我的靈魂深處,敲碎了我內心的惡魔,顯露出了另一個真實的我。
我從2017年4月中旬到現在,每天都會記錄突如其來的靈感與深入思考的內容(這些記錄大部分為我個人的所思所得,共有30多萬字,包含電腦中的記錄),並且由此創建了至少一套較為完善的理論體系,而其中的一套理論便是我改變的核心。像我這樣自制力真·極差的人都能真·自救,你大概率也能改變。
無論時間過去多久,我都會是一個自制力極差的人,但每一個自制力極差者都能通過正確的方法變得勤奮。
【理論與實踐篇】
自制力極差的人如何自救? 處於優質緩速狀態Ⅱ先進行準備工作,再行正事。
什麼是緩速狀態Ⅱ? 以過程的享受為核心基礎,以內心真實感受為基準,通過降低一定的思考或行動速度,來換取多種效果的狀態。(在乎過程,不注重結果)
緩速狀態Ⅱ的進入標誌是什麼? 嘴唇粘連。
為何進入標誌是嘴唇粘連? 當我在閱讀/觀影/遊戲時,若產生了沉浸感,總會不自覺地達到嘴唇粘連,我相信你也有此體驗。可以理解成嘴唇粘連是剛達到過專注或沉浸的效果。但是,閱讀、觀影、遊戲不滿足進入最佳狀態的三高性質。
什麼是三高性質? 高效性、高可行性、高穩定性。
一個實踐型乾貨優質與否,可通過三高性質來判斷。
如何進入緩速狀態Ⅱ? 先進行負面反饋大掃除,再以自然節奏行事。
優質緩Ⅱ的基礎是什麼? 高質量睡眠。
自然舒適節奏。
弱負面反饋水平及環境。
負面反饋掃除有何意義? 清除負面反饋等同於休息。
清除負面反饋便是清除負面情緒,兩者同消同長。
若不清除負面反饋,而是直接行事,自己每時每刻都得承受多餘的負面反饋所帶來的無意義的苦痛,行事效率也因此下降。承受的負面反饋越多,越發痛苦。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更加不可估量。(我的失敗便是典型案例)
是否一定要進行完整的負面反饋大掃除? 不一定。在管理嚴格的學校或軍營中,即便自己只進行部分掃除項目,也能認真行事,因為氛圍嚴肅,自己會不自覺地認真起來。(但是進行完整的大掃除更好)可是在家時,懶散的氣息瀰漫於整個屋內,自制力極差者便容易頹廢,此時必須進行完整的大掃除,再行正事。
負面反饋大掃除有哪些常規項目? 洗手 洗臉 洗頭 沐浴
進食 飲水 刷牙 睡眠
如廁 剃鬚 進入賢者時間(可選,視激素水平而定)
如何進行負面反饋大掃除? 根據常規項目排列組合,找尋適合自己的掃除流程。
你的負面反饋大掃除流程是怎樣的? 長睡之後:如廁→洗手→刷牙→沐浴→行瑣事→進入賢者時間→用餐→短睡。(有時可將沐浴替換成洗頭→洗臉)
你的負面反饋小掃除流程是怎樣的? 常規流程一:如廁(可選)→衝腳(可選)→洗手→洗臉→以自然節奏行事。
關於負面反饋掃除有哪些說明? 男性每1-2天剃鬚一次。
購買長浴條可減少不少的沐浴時間。
一般而言,每日僅需進行一次大掃除,但小掃除需要多次進行。
當你找到屬於自己的大掃除流程時,若有一項未完成,可能會像停滯的99%進度與0%進度一樣,都是未完成狀態。所以當你進行了90%的大掃除,卻依然狀態不佳時,看看自己少了哪個項目未完成。
我每天在家要花4小時進行負面反饋大掃除。看似很多,其實是把事情集中到一起做了。比如短睡,大家一般是在長睡甦醒後5-7小時才短睡,但我是在用餐後就短睡。反正每日也僅需一次短睡,而且首次用餐後本就會睏倦,所以我選擇提前短睡。
為何我清除了負面反饋,依然狀態不佳? 純飲用了酸味飲料。這會產生口腔不適感。
處於非弱負面反饋環境中,比如環境嘈雜,氣溫炎熱等。
進行了清除行為,但質量不高。如短睡20分鐘後,仍睏倦。
有隱藏項目未完成,如短睡。很多時候以為自己在用餐後不困,於是認為自己不用午睡。可就是不想學習,或者在看書時反而變困了。這說明自己其實需要短睡。在進行高質量的短睡後便無此問題。
忍不住喝碳酸飲料怎麼辦? 每日外出扔垃圾時,順便去附近商店購買一瓶300ML的碳酸飲料。一邊用餐一邊飲用。(另外兩餐可飲用原味豆奶或AD鈣奶,並且購買整箱)
什麼是自然節奏? 顧名思義,是自然的、不額外施加力、增加速度的節奏。
關於自然節奏有哪些說明? 自然節奏的構成:停頓、力度、速度、幅度、消耗度、準確度。
在進行負面反饋大掃除後,再進入自然節奏,便是進入了自然舒適節奏。
同速節奏之間的速度相同。如較慢/偏慢閱讀節奏的速度=較慢/偏慢思考節奏的速度。
不同狀態下的自然節奏舒適度不同。處於焦躁狀態,自然節奏為自然不適節奏;處於優質緩速狀態,自然節奏為自然舒適節奏。
只有在清除了負面反饋後,自然節奏才會下降。很多時候我感到懊惱,就是因為我Hold不住節奏,比如當我焦急時,以至少中速節奏說話,必定是語無倫次,錯字連篇的。正因為我Hold不住,所以才要通過負面反饋掃除來降低自然節奏。
不同狀態下的自然節奏不同。處於焦躁狀態,我的自然思考節奏偏快,此時腦子裡像有一團漿糊,難以思考;處於優質緩速狀態,我的自然思考節奏較慢,此時可以進行長時思考。焦躁狀態下自然節奏的提升就好比你聽到自己家裡著火了,焦急萬分,此時自己的說話、行走、呼吸等節奏都會自然地加快。
關於舒適節奏有哪些說明? 記錄你部分行為節奏的舒適節奏及範圍。
我(普通人)的舒適閱讀節奏以偏慢節奏為主。
我(普通人)的舒適思考節奏以較慢和偏慢節奏為主。
我(普通人)的舒適行走節奏以較慢、偏慢和中速節奏為主。
我(普通人)的舒適手機碼字節奏以偏慢節奏為主。
我(普通人)的舒適電腦碼字節奏以偏慢和中速節奏為主。
只有在進行負面反饋掃除後,才能進入穩定的舒適節奏。
同一狀態下的舒適節奏不同,但同一事項的舒適節奏相同。
以低消耗的自然舒適節奏行事。這是保持長期、持續、穩定的努力的關鍵。
在運動時,可能無長時舒適節奏,因為消耗度高,如跑步時。但在進入優質狀態後運動,即便消耗度高,也能堅持到合適目標點。對自制力極差者而言,不進入優質狀態,難以開始行動。
自然舒適節奏容易受到壓力影響。當你在部隊中生活時,聽到鈴響,不可能以慢節奏穿衣,一定是迅捷的。此時不存在自然舒適節奏。所以自然舒適節奏主要是針對弱壓力狀況。當你在弱壓力環境中進行長時行為時,應處於自然舒適節奏,而不應自行加速至不適節奏。
關於消耗度有哪些說明? 一般而言,處於最適節奏幾乎不消耗,處於非最適節奏消耗明顯。
非必需節奏消耗的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幾乎不消耗,一種是消耗明顯。
我的最適閱讀節奏以偏慢節奏為主。當我以偏慢節奏閱讀世界名著時,我可以進行無限閱讀(不考慮基礎消耗),狀態好時連續閱讀一小時也不覺勞累;而當我將閱讀節奏提升至中速,短時間內消耗度變化不大,可以堅持。但過了10分鐘,消耗將會明顯上升,而中速節奏不比偏慢節奏快多少。就像新手在中長跑時,前半段進行加速跑,感覺自己並不太累,隨隨便便就能跑到第一。可是到了後半段,消耗感急劇上升,到了最後100米衝刺時,雙腿有如被灌了鉛一樣,超級難受。而那些在前半段穩步前進的人,在最後衝刺時早已超過了他,並且不會雙腿癱軟到站不起來,要人攙扶。
節奏之間的速度差距有多大? 特慢與較慢節奏相差0.5檔。
較慢與偏慢節奏相差0.25檔。
偏慢與中速節奏相差0.25檔。
什麼是偏慢閱讀節奏? 與此GIF速度相同的節奏。(時長大概為11.68s)
什麼是較慢思考節奏? 與此GIF速度相同的節奏。(時長大約為14.76s)
什麼是較慢行走節奏?
什麼是偏慢行走節奏?
在進行過完整的負面反饋大掃除,但緩Ⅱ仍被破壞時,應該如何調整狀態?1) 飲用熱水→繼續行事。
2) 飲用熱水→刷10分鐘抖音→繼續行事。
3) 進行常規流程一→飲用熱水→繼續行事。
說明:
在夏季飲用溫熱水,其它季節飲用熱水。
如何隨時喝到熱水? 購買電熱水壺+≥1.6L保溫壺+≥450ML保溫杯。
保溫壺的保溫時效更高,開水保溫24小時後仍能喝到熱水。
一刷抖音就停不下來怎麼辦? 當我未進行負面反饋大掃除時刷抖音,一刷便是數小時,想停也停不下來。
當我進行過負面反饋大掃除,但並未定時地刷抖音,一刷便是數十分鐘,在意識到時間流逝不少時才能停止。
當我進行過負面反饋大掃除,並且定時10分鐘,一刷便只是10分鐘。
如何便捷地倒計時? 小米用戶直接點擊首頁時鐘,再點計時功能,然後設置時間。
非小米用戶可下載錘子時鐘app,點擊計時器,下拉圓環設置時間。(可將app置於首頁)
何時飲水? 口渴時。
在感受到嘴唇粘連時飲水。
為何要在感受到嘴唇粘連時飲水? 多飲水有益健康。此舉令我每日飲水量在1.8L左右。(含用餐時的飲水量,不含食物水分)
非短時間有意識地保持非弱嘴唇粘連是負面反饋。若持續專注時間不短,即便嘴唇粘連程度為中等亦可。
如何不痛苦又不糾結地起床? 使用霧溼-聆音法。
何為霧溼-聆音法? 使用噴霧儀向眼部噴灑清水,再用溼巾擦拭,最後單手握持手機聆聽音樂的方法。
用何手勢握持手機,聆聽音樂? 將手機揚聲器湊近耳邊,仔細聽微信語音時的手勢。
有何歌單推薦? http://music.163.com/playlist?id=2431768171&userid=61060342[網易雲音樂]
為何使用噴霧儀,而非噴霧瓶? 噴霧儀噴霧柔和,噴霧瓶噴霧猛烈。
噴霧儀可以自動噴霧,而噴霧瓶需手動多次噴霧。
關於霧溼-聆音法還有何說明? 使用基礎:達標的睡眠質量。
購買盒裝溼巾,而非包裝溼巾。
在使用噴霧儀後,可直接由睡眼惺忪變為清醒。
音樂越好聽,自己越想聽,方法的運用難度越低。
把噴霧儀放在觸手可及處。——不將噴霧儀置於枕頭邊,而是置於大腿旁。
使用噴霧儀變得清醒後,再用溼巾擦拭眼部,還不足以達到起床要求,只是完成了一半步驟。
個人冬季作息表(模擬): 04:35-10:15睡眠
10:15-10:30起床
10:30-10:35如廁
10:35-10:40洗手→刷牙
10:40-10:42找尋衣褲
10:42-11:00沐浴
11:00-11:05穿好衣褲
11:05-11:25生活瑣事
11:25-11:30外出購物
11:30-11:32常規流程一
11:32-11:35事前準備
11:35-12:15進入賢者時間
12:15-12:20清理→常規流程一
12:20-12:25手機瑣事
12:25-12:35餐前準備
12:35-13:00用餐
13:00-13:05睡前準備
13:05-13:10躺床行手機瑣事
13:10-13:25手機閱讀
13:25-14:00午睡
14:00-14:10起床
14:10-14:15穿好衣褲
14:15-14:17常規流程一
14:17-14:20事前準備
14:20-19:00正事
19:00-19:10餐前準備
19:10-19:35晚餐
19:35-19:37常規流程一
19:27-19:30事前準備
19:30-23:45正事
23:45-23:50加熱食物
23:50-23:52常規流程一
23:52-00:00瑣事
00:00-00:05餐前準備
00:05-00:30夜宵
00:30-00:45沐浴
00:45-00:50穿好衣褲
00:50-03:30正事
03:30-03:50躺床行手機瑣事
03:50-04:25手機閱讀
04:25-04:35閉眼入睡
說明:深夜入睡,對人體無益,不應效仿。因為休息時間不固定,所以未列出,它包含在正事時間中。我在冬季每日有6至9小時20分鐘行正事。(含手機閱讀50分鐘,部分時間會被T1的比賽和淘寶、支付寶的新活動及臨時瑣事所佔用。)準備工作的第一步是什麼? 創造一個舒適的學習或工作空間。(若在臥室學習或工作,可只需改動臥室)
如何創造一個舒適的空間? 必選:空間大掃除——清理及分類衣櫃、清掃垃圾(包括床底)、清理桌面、吸塵、剷除地面黏物、拖地、擦窗、擦鏡等。
可選1:空間美化與隔音——貼桌紙、牆紙、牆體隔音棉、門窗隔音棉等。
可選2:更換物件——床單、被褥、鍵盤、滑鼠、音箱、座椅、顯示器、電腦桌等。
對電子產品與通信網絡有何要求與說明? 擁有高速穩定的寬帶。
擁有至少中低配置的電腦。
擁有至少中低配置的水桶式手機。
電腦可不購買獨立顯卡。(視需求而定。若不買,可至少節省700元)
可去虎撲數碼區精華帖中找尋適合自己的配置,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RS玩機社,避免被宰。
為何要擁有至少中低配置的手機與電腦? 手機和電腦是強大的學習和工作工具。
現在中低配置的手機和電腦已算比較流暢。
使用卡頓的手機或電腦會影響狀態而且耽誤時間,這一點我每天都深有體會。
準備工作的第二步是什麼? 清理手機。
有哪些應該清理的手機項目? 清理及分類手機應用。
關閉手機通知。(除了音樂播放器)
將手機內存清理至≥6GB,因為手機內存低會卡頓。
刪除或屏蔽微信和QQ中的微商、刷屏者、負能量者、雞湯患者等。
準備工作的第三步是什麼? 列行事清單及分檔。
如何列行事清單?1. 在手機上創建一個便籤/在電腦上創建一個文檔/準備一張不小的白紙。
2. 輸入或寫上你打算做的事,能寫多少寫多少,想到新的就補充。
3. 對它們進行分檔——T1、T1.5、T2等。
4. 根據自己的努力時間分配任務。比如每天努力8小時,可以分配成1小時的閱讀,4小時的寫作,3小時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