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參觀遲重瑞的府邸,突然被眼前的座椅吸引,並輕輕愛撫。
郭德綱是識貨的人,認定這座椅肯定不簡單。遲重瑞在旁邊解釋:座椅是價值不菲的紫檀木所做,價值300多萬。
郭德綱雖然猜出不簡單,但還是被驚豔了一把,並開玩笑似的說:反正我買不起。
與其說郭德綱在那種場合說得是人情世故,倒不如說他是在謙虛,以他現在的身價買肯定是能買得起。
不過買得起和決定買是兩碼事,因為決定權不在郭德綱,而在於妻子王惠手中,因為王惠才是德雲社的法定責任人,郭德綱充其量是藝人或稱為打工人。
2005年之前,幾乎沒有人願意花錢去德雲社聽相聲,因此德雲社慘澹經營,甚至是虧本買賣。
而郭德綱又愛惜人才,見著相聲好苗子就收做徒弟,然後把他們領回家當兒子養,剩下的吃穿用度全部交給妻子王惠料理。
本來就是入不敷出,如此更是雪上加霜。日子更不好過,王惠不得不把新買的汽車賣掉以用來維持家庭開支,郭德綱得知後,感動莫名,娶如此賢惠之妻,夫復何求!
從此以後,郭德綱只是編寫段子說相聲,其他一切事務全權交給妻子王惠,公司就歸屬在她的名下。
連兒徒燒餅都說,喜歡師娘多於師傅。因師娘有零錢給他花,而師傅的兜裡比臉都乾淨。
偶爾一次,師娘給師傅200元錢,師傅花50,給燒餅50,剩下100再還給師娘。
2005年之後,德雲社突然就火了,德雲社小劇場人滿為患,門外還站著200號人進不去。
郭德綱的光景越來越好,掙錢也越來越多,但是他仍然不過問,繼續琢磨段子,教育徒弟,說讓觀眾樂呵的相聲。
其他一切照常是王惠來辦,如嶽雲鵬結婚,何雲偉結婚,徒弟們吃穿用度,成家立業等等。
當然還有某金大鬧郭德綱生日宴,師娘在眾徒弟面前驚人一跪,徒弟們眼含熱淚紛紛跪倒一片,他們任誰都不敢忘卻師娘王惠的各種好。
這就是王惠的人格魅力,外柔內剛,最後挽德雲社大廈於將傾,才有如今德雲社的風光無限好。
王惠曾說,我已經失去了京韻大鼓,再不能讓郭德綱失去相聲,那是他的命。
常言說夫妻合心,其利斷金,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合心則孕育愛,愛便滋養出無窮無盡的力量,生活中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坷,邁不過去的困難。
在此,不得不再推薦郭德綱的《過得剛好》一書,郭德綱四十年的坎坷不平的人生,讀此書能知曉許多人生哲理,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