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此前剛被美國「拉黑」,什麼信號?

2021-01-10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

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日前,中芯國際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從北京時間2020年12月4日開始的60天後,美國人士不可買入公司證券;365天後,美國人士不可交易公司證券。

中芯國際12月4日早間公告表示,公司是獨立營運的國際性企業,投資人、客戶等利益相關方遍及全球。本公司一直堅持合法合規經營,並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其服務和產品從未涉及任何軍事用途,皆用於民用及商用。公司強烈反對美國國防部的決定,此舉反映了美國國防部對本公司業務與技術最終用途的根本誤解。公司會繼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積極的交流溝通。

投資近500億加碼12吋晶圓製造

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於2020年12月4日(交易時段後),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合資企業的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各自同意出資25.5億美元、12.245億美元和12.255億美元,分別佔合資企業註冊資本51%、24.49%和24.51%。

合資企業的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技術測試;集成電路相關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及設計服務;銷售自產產品(對須根據相關法律審批的項目,將按照相關機構核定的審批內容開展業務活動)(受限於市場監管機關最終審批及備案的內容)。

合資企業的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

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於2019年10月註冊成立,透過股權投資,主要投資於集成電路產業的價值鏈,其中以集成電路晶片生產、晶片設計、封裝測試以及設備及材料為主。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有27名基金投資者,包括中國財政部(為單一最大股東,持有11.02%持股權益)、國開金融(持有10.78%持股權益)、成都天府國集投資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重慶戰略性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有7.35%持股權益)、武漢光谷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中國菸草總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浙江富浙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7.35%持股權益)及一組19名股東(各持有少於7%持股權益,當中包括公司、合夥企業及華芯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亦莊國投創立於2009年2月,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審計局全資附屬公司。作為一家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而成立的國有投資公司,亦莊國投可提供創新金融服務以滿足當地企業發展需要。通過長周期戰略投資,同時搭建全流程的母基金體系,並依靠其市場實力,發展多元化的產業投資及金融服務,旨在促進集成電路發展,以創造智能產業集群。於本公告日期,亦莊國投持有中芯北方5.75%股權。

「本公司認為,成立合資企業可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和客戶需求,有助本公司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精進晶圓代工服務,從而推動本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中芯國際在公告中表示。

美國封鎖再加碼

日前,中芯國際被美國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後,美國對公司的封鎖進一步加碼。

12月4日早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表示,被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後,美國人士將被限制對中芯國際所發行的有價證券及其相關的衍生品進行交易:從北京時間2020年12月4日開始的60天後,美國人士不可買入本公司證券;365天後,美國人士不可交易本公司證券。關於具體法規限制,請參照美國總統於2020年11月12日發布的行政命令。

中芯國際稱,被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對本公司運營沒有重大影響,並重申,本公司是獨立營運的國際性企業,投資人、客戶等利益相關方遍及全球。本公司一直堅持合法合規經營,並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其服務和產品從未涉及任何軍事用途,皆用於民用及商用。本公司強烈反對美國國防部的決定,此舉反映了美國國防部對本公司業務與技術最終用途的根本誤解。本公司會繼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積極的交流溝通。

集成電路國產替代加速

近兩年來,受到國際貿易形式變化等影響,國內對於集成電路產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從產業發展上看,國產替代的腳步正在加速。

開源證券分析師劉翔指出,中國集成電路未來將保持高速發展。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統計,2018 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最大的三類應用市場為網絡通信領域、計算機領域及消費電子領域,合計佔比 79%。未來隨著汽車智能化、電子化、自動化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物聯網、5G 等新興領域的不斷擴展,集成電路的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應用領域將不斷延伸。據中芯國際投資者關係報告披露數據,中國集成電路 IC設計/IC製造/IC封測市場規模預計將由2009年的39.52億美元/40.51億美元/72.94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857.33億美元/864.17億美元/590.13億美元。

劉翔表示,近年來,國內也相繼出臺產業政策,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國家也越來越重視集成電路產業。2014 年 6月,國務院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明確了集成電路產業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 16/14nm 製造工藝實現規模量產,2030年集成電路產業鏈環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企業進入國際第一發展梯隊,實現跨越發展。

事實上,中芯國際等國產半導體企業近兩年經營確實體現了比較好的趨勢。

中芯國際三季度單季營業收入76.3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71%,環比增長12.99%;單季歸母淨利潤約16.94億元,同比增長105.54%。晶圓生產製造為公司主營業務,營收佔比約85%-90%,其中超過50%收入來自55/65納米與0.15/0.18微米兩類晶圓。公司先進位程工藝水平穩步提升,產能轉化業績能力不斷增強,下遊5G及AIoT領域增量發展帶給公司業務增長廣闊空間。

東吳證券分析師王平陽分析,目前,中芯國際在先進位程方面已取得長足的進步,但距離業界頂尖企業還有一定技術差距。對標業界龍頭臺積電,中芯國際未來有望在先進位程研發、先進設備配套和資本支出等方面進一步突破,從而提升公司在全球晶圓製造產業的市場地位和份額。中芯國際處於半導體產業鏈的晶圓製造環節,其上遊包括各類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環節,下遊為半導體封測環節。未來,中芯國際在先進位程研發、先進設備配套和資本支出等方面的推進,也有望推動我國半導體產業鏈的完善。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 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 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人民幣),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 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斥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什麼信號?
    原標題:中芯國際聯手國家隊斥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什麼信號?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約500億
  • 中芯國際又有大動作:斥資500億投建12吋晶圓製造
    對於美國新的制裁名單, 中芯國際昨天回應稱,對本公司運營沒有重大影響 。本公司重申,本公司是獨立營運的國際性企業,投資人、客戶等利益相關方遍及全球,而目前公司營運和採購如常。  12nm工藝相比14nm電晶體尺寸進一步縮微,功耗降低20%、性能提升10%,錯誤率降低20%。  現在, 中芯國際又公布來一項重大動作,那就是狂砸500億元,用來投建12吋晶圓製造。
  • 中芯國際就聯合大基金「豪擲」500億元 擬投建12吋晶圓製造
    來源:財聯社原標題:剛被美國「拉黑」,中芯國際就聯合大基金「豪擲」500億元,擬投建12吋晶圓製造12月4日晚間,中芯國際發布公告,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大基金二期)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
  • 中芯國際投資500億建廠,專注12英寸晶圓技術
    並且在最近投入了500億元,用來投建12吋晶圓製造。日前中芯國際正式成立了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此外,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在新公司中分別持股24.51%、24.49%,是第二、第三大股東。
  • 狂砸500億!剛被「拉黑」大跌 2000億晶片巨頭就有大動作!國家大...
    原標題:狂砸500億!剛被「拉黑」大跌 2000億晶片巨頭就有大動作!國家大基金也出手了!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其中,中芯控股出資25.5億美元,國家大基金出資超12億美元。
  • 中芯國際:全資附屬子公司參與投建12吋晶圓製造廠
    中證網訊(記者 楊潔)中芯國際12月4日晚公告稱,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已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總投資額為76億美元,業務範圍包括生產12吋集成電路晶圓及集成電路封裝系列等。
  • 我國再添「猛將」:12吋晶片廠正式投產
    在美國新規之下,我國晶片製造屢遭「卡脖子」。但中國晶片行業化壓力為動力,在高新技術領域不斷突破。繼中芯國際晶片製造技術逐步追上臺積電、三星等全球頂尖晶片巨頭後,我國晶片製造行業又添一員「猛將」。據證券時報12月21日最新報導,士蘭微宣布,該公司斥資170億元投建的12吋晶片生產線,已於今日(12月21日)正式啟動生產。
  • 「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8吋擴到12吋,晶圓代工短缺成啥樣?
    近期晶圓代工產能(特別是8吋產能)緊缺問題已經引發了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普遍關注,因為其已經引發了下遊眾多的相關晶片的缺貨、漲價問題,比如電源管理IC、面板驅動IC、CMOS圖像傳感器、部分功率器件及MCU缺貨和漲價問題都非常嚴重,甚至部分車廠因缺「芯」而遭遇了停產危機,足見事態之嚴重。
  • 晶圓製造行業深度報告:供需協同發力,晶圓製造國產化迎時代機遇
    以 5nm 技術節點為例,其投資成本超 150 億美元,是 14nm 工藝的兩倍以上,28nm 工藝的四倍左右。資本的投入和生產的管理,不僅晶圓製造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環節,更是晶圓製造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的重要保證。
  • 一片晶圓到底可以切割出多少的晶片vv數目?
    目前業界所謂的6寸,12寸還是18寸晶圓其實就是晶圓直徑的簡稱,只不過這個吋是估算值。實際上的晶圓直徑是分為150mm,300mm以及450mm這三種,而12吋約等於305mm,為了稱呼方便所以稱之為12吋晶圓。國際上Fab廠通用的計算公式:聰明的讀者們一定有發現公式中 π*(晶圓直徑/2)的平方 不就是圓面積的式子嗎?
  • ...與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及亦莊國投成立合資企業 開發12吋晶圓...
    該項目指在北京開發12吋晶圓生產設施。於2020年12月4日,中芯控股(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合資企業的註冊資本為50億美元,中芯控股、國家集成電路基金II和亦莊國投各自同意出資25.5億美元、12.245億美元和12.255億美元,分別佔合資企業註冊資本51%、24.49%和24.51%。
  • 投資500億 中芯國際成立中芯京城:專注12英寸晶圓技術
    中芯國際又一個重大項目已經開始了,據企查查信息,日前中芯國際正式成立了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這就是之前傳聞的500億元投資的新晶圓廠。中芯京城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12月7日,法定代表人為姜鐳,註冊資本為500000萬美元,也就是50億美元。
  • 是什麼原因促使臺積電在美國設置新晶圓廠?
    而不只是Thurston,其他人也認為臺積電的美國新晶圓廠是用來向美國政府交換優惠待遇的一個籌碼,讓他們能被允許繼續為海思生產晶片。SBoednc美國商務部在上周宣布「透過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與軟體在海外設計並製造其半導體組件的能力,來維護美國國家安全之計劃;」但臺積電被預期能找到方法解決商務部禁令。
  • 美國晶片「難產」?1642億補貼杯水車薪,英特爾「喊話」新政府
    產能不到12%,美國晶片產業「痛點」顯露!鮑勃·斯旺之所以會提出這項建議,與美國晶片產業的「痛點」——製造領域嚴重「掉隊」有關,半導體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有超過80%以上的產能都在亞洲,美國僅佔不到12%。作為參考,1990年,美國這一佔比數據為37%。
  • 傳廣州海芯12吋晶圓廠已停擺...
    消息最早在12日傳出,有媒體報導稱,張汝京在今年3月參與開工動土儀式的廣州海芯集成半導體項目傳出「暴雷」信號,新建的12吋廠房僅動工建設數月,就傳出停擺消息,具體原因不明。
  • 一周「芯」聞精選:老羅「開錘」文曄科技,ST歐洲晶圓廠大罷工……
    華為起訴美國政府16個部門,勝算幾何?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導,華為已在美國提起訴訟控告美國政府16個部門,要求公開多份涉及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被捕的文件。這些文件包括美國多個部門之間以及與白宮就此案相關的通訊紀錄,以及美國執法者在拘捕行動前與加拿大騎警、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的通訊紀錄。
  • 中信建投:8英寸晶圓代工景氣度較高 建議關注具備晶圓產能優勢的...
    中信建投指出,在線經濟及5G需求旺盛,加上供應商加大備貨力度,中芯國際轉單效應等促進,帶動全球8寸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從三季度開始,PMIC、MOFET、IGBT、屏下指紋、CIS、Driver IC、MCU等細分品類有供需偏緊趨勢,預計四季度晶圓代工報價有望漲價10%-15%,21年報價有望繼續上漲,預計供不應求的情況將持續到21H1。華虹半導體和中芯國際三季度營收均創新高,同比環比高速增長,彰顯晶圓代工環節較高景氣,8寸滿載,12寸產能利用率持續提升。
  • 美國出口管制之下,中芯國際擴產受限!客戶並未轉單?
    相比之下,臺積電、聯電、華虹半導體等晶圓代工廠的股價則出現了一波持續的上漲。那麼,中芯國際到底有什麼「問題」,在眾多利好刺激之下,股價仍萎靡不振?這或許與美國出口管制之下,「半導體設備進口受限」導致擴產受限、「客戶轉單」等傳聞以及四季度業績預期環比下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