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坪有一家不足10平米的店鋪以及兩部既富有年代感的大頭貼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
這家被稱為是「楊家坪最後的大頭貼」,勾起許多人的回憶,不少人前往體驗打卡,重拾一把青春。
面積6平方米:兩臺機器復古感十足
從軌道交通2號線楊家坪站A口出站,往九龍坡區人民醫院方向前行,從博浪西郊購物城入口處下階梯,問及大頭貼店鋪的位置,入口處的坐著的中年人隨手一指,「喏,左轉二十米就是。」
店面不起眼,隱在一堆服裝店、雜貨店中間, 如果不是有人指路,很容易就走過。
門口沒有人排隊,走近一看,招牌上寫著「酷樂數碼影像」,牆壁上貼出一張紅底紙片「童年的記憶『網紅打卡地』」,門口的桌上擺著十來本貼紙背景圖冊本子,圖案樣式很多,有非主流的、卡哇伊可愛風格、時下流行元素,影視系列……顧客可以隨意挑選。
選好貼紙背景圖案,就用鉛筆寫下序號交給老闆排號,大頭貼照分為8張或12張一版,一張列印紙是15元。
老闆說,店裡只有六平方米,店裡的「半壁江山」被兩臺復古感的大頭貼機器佔據,有上世紀九十年代遊戲機的感覺。這臺機子還可以調節白平衡、飽和度等,根據顧客的需要調試出不同風格,堪比美顏相機裡的的濾鏡功能。
老闆熟練地在大頭貼機器上快速輸入相框圖案序號,就可以開始拍照模式了。
顧客拍照時拉上帘子,就是一個私密的小空間。老闆不時在外面指點,「想怎麼拍就怎麼拍,拍大頭貼,表情就是要做得誇張點。」
不過,這種機器最多重拍兩次,沒有腳踩功能,之前老闆會很耐心地告訴你,哪裡是重拍鍵,哪裡又是刪除鍵。顧客擺好造型,雙擊確認鍵,一組拍照搞定,又進入下一組造型,拍出來的大頭貼照,自帶磨皮和復古濾鏡,老闆再裁剪成單張裝袋,似乎一切穿越回以前的舊時光……
最紅火的年代:楊家坪有十幾家大頭貼照店鋪
這是一家開了11年的店鋪,老闆徐先生是位60多歲的男士,家住九龍坡。他說,以前的店開在解放碑,因為家住楊家坪,店鋪就搬到這裡。每天營業從早上9點到晚上7點。
機器是2009年買的,現在已經絕版了,而大頭貼的圖案模板每年都要從網上更新,現在有90幾萬個,足足有10多本。
「最紅火時,光楊家坪有十幾家大頭貼店鋪。」2000年左右是拍大頭貼照最盛行的年代,老闆買下了兩臺機器,共花了3萬元左右。隨著智慧型手機照相的普及,大頭貼逐漸淡出市場,一起做大頭貼生意的同行們轉行的轉行,歇業的歇業,老闆還是堅持下來,這裡成了楊家坪最後一家拍大頭貼照的店鋪。
老闆低調而有親和力,會對拍攝提出指導性意見,比如,想把臉拍小一些,要靠近面前的燈光拍。
和他的交談中,我們得知,他年輕時開始搞攝影,有時也要出去拍攝搞創作,現在多數時間在店裡拍照,「耍得好的朋友喊的話,也要幫忙去拍一下。」可能是這種與攝影揮之不去的情結,讓他守住這家小店。
除了拍大頭貼,這家店還提供拍攝登記照、數碼衝洗、老照片翻新等業務。來拍登記照的都是多年的老顧客,登記照15元一版,2寸的結婚登記照25元一版。老闆相信,店鋪的競爭力在於產品質量,還有就是即拍即得,價格合適,「物美價廉,顧客當然會來。」
拍出青春回憶:店外排隊一兩小時
讓老闆想不到的是,今年七月起,店裡生意一下子火爆起來。很多學生模樣的來「打卡」,有一部分三十多歲的人相約而來,還有拖著箱子說普通話的外地人,有的甚至不惜排隊一小時,為著這份青春的回憶而來。
有網友還製作了拍復古大頭貼的攻略,比如建議拍大頭貼,以純色衣服為主,配飾可以復古一點,搭配復古機器和復古的質感。
老闆推測,可能是有顧客拍照了發到網上,為了方便網友們能找到, 在門口專門製作了「童年的記憶」的指示牌。
人最多的時候,門口還排起了長龍,為了讓客人「稍安勿躁」,老闆專門準備了十幾根塑料板凳。
「風靡一時的大頭貼,是很多80後、90後的青春記憶,這是我第一次拍大頭貼的地方。」從楊家坪中學畢業的夏女士告訴記者,中學時代,同學朋友之間最流行的合影方式,就是約著拍上幾套大頭貼。
今年8月,夏女士休年假專門回來找回憶,當天是周四,當她到達時,店門口早已堆滿了等候拍照的顧客,也許是為了這難得的青春記憶,夏女士和大家一樣秩序地等待,等了一小時才輪到號。
老闆說,這家店繼續經營下去,「也不打算擴大,就這樣開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