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女王,不少人想到的應該都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但是對於歐洲人民來說,還有一位存在感極強、個性鮮明多才多藝的女王: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兩個月前,瑪格麗特二世才度過了她的80大壽,由於疫情原因,慶祝儀式沒能按照計劃舉行,但是也有一些暖心的祝賀方式出現。
比如女王倡議,比起以前她收到公眾送出的生日花束,她建議大家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將鮮花送給其他面臨著困難的老人們。
儘管沒能像預想的一樣和家人們聚會,女王的家人們也十分可愛地準備了祝賀的視頻,祝福這位依舊光彩照人的奶奶,健康長壽。
民眾也在家裡看著女王講話的同時,為女王送上了諸多祝福,畢竟瑪格麗特二世憑自己的本事收穫了諸多王室粉絲,深受大家喜愛。這位是怎麼個圈粉法呢?
首先,外型上優雅大氣,美麗且有氣質,從小好看到大。
在她身上常常能看到古典和現代風格的碰撞,身高一米八,行走的衣架子,穿衣風格也很大膽,嬉皮且時髦,稱為王室貴婦圈裡的穿搭icon也不過分。
一襲金色暗紋修身禮服,綴以綠色暗紋和紅色包包,有種低調的華貴。
粉色露肩禮服有時性感中帶著些俏皮。
裙擺的花卉像是畫龍點睛之筆,行走之間花瓣飛舞。
亮黃色搭配明豔花朵元素,女王就是這條街上最靚的崽。
湛藍花裙搭配粉色披肩,頭髮上再點綴一朵花,嫻靜中帶著幾分嬌嗲。
當然好看是遠遠不夠的,瑪格麗特二世還是位學霸,基本就等於學校裡的校花,白富美不說,還成績好。
曾就讀於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及奧胡斯大學,後來還到法國巴黎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進修。
她的才華並不僅限於學習上,而是全方位發展。會畫畫會刺繡,辦過多次藝術展,2012年的一次展上,女王一次性展出了130多幅水彩畫。
魔戒丹麥文版的插畫繪圖也是女王畫的。
她還會設計。參加過多部丹麥舞臺劇、芭蕾舞劇,還有安徒生童話電影的服裝及布景設計。
給自己設計了很多衣服,並且一度以色彩鮮豔、風格特別而為人矚目,女王的婚禮禮服也是她設計的。
甚至還設計了自己百年後安眠的棺木,對待死亡都如此浪漫且坦然。
由於精通丹麥語、瑞典語、英語、法語和德語等五國語言,女王還是一名優秀的譯者,據說她參與過《魔戒》的丹麥語翻譯。
還會跳舞。
如此才華橫溢並且頗具藝術家氣質的女王,活得還很自由很接地氣。
提著個小筐筐就上街逛,看上去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和藹老奶奶。
看比賽的時候,也並不是微笑點頭拍掌那種固定套路,完全沉浸其中跟著心走,激動的樣子讓我們看到了自己。
是出了名的資深菸民,在丹麥沒有禁止在公眾場合抽菸之前,沒事就來一根,絲毫不避諱。
喝酒,也是拿著瓶來。
在超市門口也能偶遇她在喝著蘋果汁、吃熱狗。
什麼萌萌的帽子都要試著戴一戴,滿臉寫著快誇我。
吃起東西來也好可愛啊!
一度被稱為世界上最酷的女王,被描述為:即使在七八十歲的年紀,也拒絕放棄自己的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仍然穿著五顏六色的長袍穿梭於各個場合,在鏡頭前大笑;抽起煙來像個煙囪。
這樣的女王受歡迎也是在意料之中了。
不過,瑪格麗特二世對於丹麥的意義可不僅僅於此。並且她為世人稱道的,還有令人感動的愛情故事。
1940年4月16日,瑪格麗特二世出生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阿馬林堡宮。
對於彼時被德國入侵、慘遭戰火侵襲的丹麥,瑪格麗特的出生對於人民來說,就像劃破黑暗、冉冉初升的太陽,是象徵希望的存在,因此也鼓舞了民心。
由於瑪格麗特只有兩個妹妹,父親沒有男性子嗣,在瑪格麗特13歲也就是1953年時,她的父親弗雷德裡克九世國王提出修改王位繼承法案,允許女性繼承王位,這個提議得到了絕大多數丹麥人的贊同,身為長女的瑪格麗特成為了王位第一繼承人。
在這之後,瑪格麗特接受了嚴格的教育,起初在王宮裡接受教育,而後還前往歐洲各國學習考古學、社會學以及政治學等等。
親身去現場考過古,不怕髒累,認真嚴謹。
也穿過軍裝參過兵,英姿颯爽。
從小就明確自己是王室繼承人的身份,瑪格麗特生活的全部也一直是為著有朝一日能夠承擔起君主職責而努力,她不得不縮減花在自己喜歡的藝術上的時間,去學習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知識,去培養君主應具備的能力。
高標準,嚴要求之下,瑪格麗特從全國的小希望,成長為高學歷高顏值,又多才多藝的公主,而愛情也就這樣不期而至了。
1965年,當時在倫敦學習的瑪格麗特參加了一場晚宴,在那裡她遇見了一名法國外交官,亨裡(Henri Marie Jean André de Laborde de Monpezat)。
這位亨裡,長相英俊,談吐不俗,他出生於法國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一名法國伯爵(儘管這個頭銜有點爭議),他們家在越南有家產,所以亨裡童年在越南度過,他還學習過中文,並且在香港上過大學。(亨裡中文說得很好,也很喜歡中國文化)
亨裡於1962年加入法國外交部,而後於1963至1967年間在倫敦大使館工作。
也就是這份工作,使得他和瑪格麗特相識。
那次晚宴上,瑪格麗特並沒有對亨裡留下深刻印象,只是覺得這是個很可愛的人,後來在傳記裡,瑪格麗特寫道:我覺得是他注意到了我,而不是相反的。
但緣分就是妙不可言,一年之後的蘇格蘭,他們在一次婚禮上再次相遇,並且在返回倫敦的飛機上還坐在了一起,一路上開始了更多的交流,旅程結束後亨裡說:我要再次見到你。
隨後,他們在倫敦也開始了更多的見面,瑪格麗特逐漸發現,自己愛上了這個男人。那個瞬間,她覺得自己的天空爆炸了。
後來,亨裡曾說:我曾那麼努力讓她明白我愛她,直到她意識到這點,我便不假思索地表白了。
確定了彼此的心意之後,他們開始了約會,為了不被媒體注意到,他們用不同的名字呼喚著彼此,並且帶上朋友作為掩護。
直到後來,他們訂了婚。訂婚之前,亨裡前往丹麥,瑪格麗特來到機場迎接自己的未婚夫,兩人的甜蜜溢於言表。
為了這場婚姻,亨裡頂住了父親的反對:彼時亨裡的外交官生涯正處於上升發展期,再加上家裡不缺錢,前往丹麥就等於放棄事業做了上門女婿,父親並不贊同這門婚事。
亨裡還將自己將他的法國名字亨裡Henri改為對應的丹麥名字亨裡克Henrik,原本是天主教徒的他也改信了丹麥的國教。
並且儘管瑪格麗特會說法語,亨裡還是很快學會了丹麥語,連婚禮發言都是直接用丹麥語,足以顯現對於瑪格麗特的尊重。
婚禮現場兩人的對視也是愛意滿滿,原來真正愛一個人,眼睛是藏不住的。
在後來的日子裡,兩人的生活也是十分恩愛,於1968年和1969年迎來了他們的長子王儲弗雷德裡克(Frederik)和二兒子約阿基姆王子。
1972年,瑪格麗特的父親弗雷德裡克九世去世後,她於1月14日登基,成為丹麥歷史上第一名真正意義上執政的女性君主,也是在位第二長的丹麥君主。
而始終陪伴在她身邊的亨裡也像婚禮時所承諾的那樣,努力讓瑪格麗特幸福。
他會給瑪格麗特寫詩,將骨子裡的法國浪漫貫徹到底,愛你不是說說而已但也不會不說出口。
他會在紀念日的時候送上各式禮物,甚至是自己設計的雕塑,這大概就是擁有藝術細胞的人如何談戀愛吧。
他會在和妻子一起出席趴體的時候,穿上熊貓玩偶服,一方面響應慈善主題,一方面也要來到妻子身邊,給她一個可愛驚喜。
他會和瑪格麗特穿著情侶裝,像任何一對熱戀中的情侶一樣。
王儲弗雷德裡克(Frederik)曾說:「他們就像兩塊拼圖一樣,被完美切割,因此彼此匹配。」
但他們的關係也並非沒有低谷。亨裡能夠接受自己永遠走在妻子身後,兒子不隨自己姓也沒有關係,自己經常被民眾調侃也無妨,但是他也會抱怨自己與瑪格麗特的不平等。
他說在公眾眼裡,自己就像是跟在瑪格麗特身後的一隻小狗,因此他提出,自己不希望被冠以親王稱號,希望能被冠以國王稱號,能和瑪格麗特在同一水平線上。
講話直來直去的性格使得亨裡再度成為丹麥人民的群嘲對象:就他?想要被封為國王?想要改變傳統?笑話!
亨裡沒有獲得這個稱號,卻也實打實的因此生氣,還一度耍脾氣跑回了法國,遠離了一陣子王室生活,委委屈屈地說自己感覺被拋棄在一旁,被輕視和侮辱,自尊心受到傷害。
這種倍感不平等還使得亨裡曾在晚年時說過不願意和瑪格麗特合葬,因為親王和女王不是一個級別的氣話。
但是2018年,被診斷患有痴呆、並因肺部感染住院最終去世的亨裡,卻在生命的盡頭,對他此生最愛的女孩最後說了一次「我愛你」。
亨裡早早策劃了自己的葬禮,那是他這輩子給瑪格麗特的最後一個驚喜。葬禮現場用花圈和花束擺出了一個小型的花園,以此向他多年的伴侶表白。
因為在當年他們的婚禮上,亨裡曾將丹麥形容為一個百花盛放的花園,但他深情說著,在這之中最美麗的是他的新娘。
如今在這樣一個道別的時刻,瑪格麗特從這個「花園」中走過,仍是他眼裡最美的女孩。
按照亨裡的遺願,他最終被火化。一半的骨灰撒在了在丹麥的水域中,另一半則埋在弗雷登斯堡城堡(丹麥王室最常居住的宮殿),留在她的身邊。
如今,瑪格麗特已經80歲,她說自己可能不再會迎來下一個十年,但她仍然會盡職盡責地擔當好女王這個角色。
這一生,為伴侶寵愛,為子嗣敬愛,為民眾愛戴,活得酷且美好的瑪格麗特二世,真心希望她能夠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