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金歲月》這幾天的劇情,走到了蔣南孫、朱鎖鎖這兩位小姐妹命運的轉折點。過去追求陽春白雪的蔣南孫背負起蔣爸爸遺留的債務,以及照顧蔣奶奶的責任。
她很清楚自己不再是過去「有情飲水飽」的天真富家女,再加上經歷了「鳳凰男」章安仁這個前車之鑑,以致她對王永正有所隱瞞,讓兩人的戀情蒙上了一層陰影。
朱鎖鎖則陷入楊柯、葉謹言之間的龍爭虎鬥,她本以為楊珂是這場博弈中被欺壓的弱者,不曾料想,在公司與眾多美女鬧了不少緋聞的楊柯,竟與外貌平平無奇的財務總監潘老師玩了四年地下戀情,他還將兩人的戀情比作郭靖與黃蓉,這一下把她整懵了。
索性兩家公司都不選,最關鍵的是她發現自己喜歡上了葉謹言,他給予了朱鎖鎖從小到大缺失的父愛,就像謝宏祖所說的戀父情節。
我超愛倪妮飾演的朱鎖鎖,她為人真誠,仗義,懂得感恩,且有為人處事的原則、底線。她清醒而現實的活著,像荒地中野蠻生長的一株「野玫瑰」,充滿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在這部以女性角色為主的大戲裡,楊祐寧、楊玏、田雨、王驍、陳道明、張晨光等一眾實力派男演員甘當「綠葉」,但他們也用實力塑造了形象鮮明的男性角色。
這些男性角色的身份,涵蓋了校園、家庭以及職場,其中對兩位女主人格塑造影響最深的是來自家庭的父親角色,他影響了女兒的擇偶觀。
巨嬰父親,女兒心中的反面教材
蔣爸爸,可以說從一開始就不討觀眾喜歡,也不討女兒蔣南孫的喜歡。
在小姨戴茜的房子裡,蔣南孫和男朋友遇見了蔣爸爸。她語氣有些疑惑地問他怎麼在這裡,且勾住了章安仁的手臂,在父親面前刻意彰顯兩人的親密關係,因為她知道章安仁不符合爸爸的擇婿標準。從語調、動作到站位,都顯示出這位富家女對父親的反抗意識。
無論是她說的「正好介紹一下」,還是在父親問男朋友問題時的突然打斷,以及她很不耐煩的表情,對父親的當面反駁等等,都散發著蔣南孫發自內心地不認同父親的意味,這是對父親權威地位的蔑視,
「你說要見我爸,現在見到了,也見識到了,可以了,我們走。」
雖說蔣南孫是被富養長大的女兒,她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帶有非黑即白的天真,也有不識人間愁苦的公主調調。但蔣家有個重男輕女的老太太,「南孫」音譯「男孫」,與招娣、來娣等名字有相近的意思,她在家也很經常直接表達出輕視、嫌棄兒媳、孫女的態度。
「養個女兒,花了錢,白養,最後都送給別人去了。」
再反觀對蔣父的態度,蔣奶奶明知蔣父對股票投資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敏銳的覺察力,靠的全是所謂的「內部消息」,說得好聽點是盲目投資,說實話就是夢想一夜暴富的豪賭。即使蔣父將家產敗光,被追債的堵上門,就因為他是兒子,她一如既往地慣著。
蔣爸爸就是這樣被蔣奶奶以溺愛的方式養育到年過半百,他自始至終都處於母親的兒子的狀態,即所謂的「媽寶男」,這樣子的蔣父沒有獨立生活工作的能力。
正因為蔣父沒有脫離原生家庭,進入到為人夫、為人父的階段,他的內心和行為方式始終保持著孩童的天真幼稚,缺乏身為家裡頂梁柱的勇氣與擔當,甚至可以明確地說,他比蔣南孫更小公主。
面對蔣奶奶的重男輕女,蔣父並無作為,只是嘴上輕飄飄地說著要對女兒好的話,面對整日沉默,以打麻將逃離這個家的妻子,蔣父也並不關注,對於蔣南孫的感受,蔣父也不關心。以上種種都落入了蔣南孫的眼裡、心裡,並在潛移默化中建立出一種認知:父親不可靠!
要知道,在一個家庭中,父親的角色往往代表著像山一樣的安全感,但在蔣南孫這裡,父愛是缺失的,奶奶是不喜歡她的,母親反而需要她來保護,她唯一的靠山就是自己。對有同病相憐的朱鎖鎖,她會產生天然的親近感,兩人的姐妹情深便是由此而來。
所以在蔣父敗光家產,懦弱地以自殺的方式逃避責任,還把巨額債務留給家人的時候,蔣南孫能順利地完成從被呵護的「豌豆公主」,到保護家庭、捍衛愛情的「花木蘭」的身份轉變,這是受不可靠的父親影響而形成的自立自強的內在屬性。
在選擇婚姻對象方面,蔣南孫也是深受父親的影響。很明顯她是以蔣父作為反面對照組,要求對象腳踏實地,不炒股不炒房,第一任男友章安仁滿足這一關鍵性要求。
再而到對王永正的改觀與交往,也是因為蔣南孫看到了他的腳踏實地。在松江酒店項目中,王永正要求安裝不合格的射燈全部卸下重裝,在工人不配合的情況下,他拉上南孫親自動手。
在義大利的相處中,她親眼看到了王永正深夜畫圖工作的狀態。這才明白,在王永正遊戲人間的外表下,他踏實、負責任、有擔當。
而于小偉飾演的李一梵,對蔣南孫來說是教父型人物角色,好比韋小寶對陳近南「不是父親勝似父親」的師徒之情,李一梵也是以超越父親的身份教導蔣南孫,也拯救了蔣南孫。
在我看來,李一梵真的挺適合蔣南孫。但他從一開始就類似師傅的定位,註定了兩人不存在發展進一步關係的可能性。
對蔣南孫而言,在認知到父親不可靠的時候,她就建立起了靠自己的想法,想要的安全感由自己給,所以才能在看清章安仁的時候抽身而退,才會對王永正有所隱瞞,才會對李一梵組建家庭的想法無動於衷。
某種程度上來說,蔣南孫的內心比朱鎖鎖更強大,因為她有得到愛,她渴望的是蔣父身上缺失的像山一樣的依賴感與安全感。
缺席父親,女兒尋尋覓覓的缺憾
朱鎖鎖的原生家庭環境相比蔣南孫而言更糟糕,這讓她極度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家,渴望被愛。
朱鎖鎖從小沒見過母親,被寄養在舅舅家,父親只是每個月寄筆生活費回來,此時舅舅的存在可以說是暫代了她生活中的父親一角。
寄人籬下的生活並不好過,8歲開始幫忙做家務,要笑臉對人,要嘴甜地討人喜歡,要學會察言觀色。漸漸地,她明白上天賜予的美貌是她最鋒利的武器。朱鎖鎖一身嫵媚的無袖紅裙,閉眼仰頭甩髮,騎上摩託車時,就是她身披「戰袍」的模樣,真的美到我了。
而幼年時,舅舅一家曾全都一起出去吃喜宴,唯獨留朱鎖鎖一人在家。她在此刻感受到了孤獨,她忍不住設想,倘若那時家裡著一場火,那這世上沒人知道她在那裡。這件事給她幼小的心靈刻下了一個認知:這不是我的家。
所以表哥駱佳明可以說是從一開始就被出局了,看到他,朱鎖鎖就會想到寄人籬下的痛苦,選擇他,則意味著永遠無法擺脫寄人籬下的心理狀態。
歷數朱鎖鎖身邊的三位男性長輩:蔣爸爸,朱鎖鎖爸爸和舅舅,三位父親角色的代表都未能帶給她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朱鎖鎖只能自救,抓緊來自金錢的安全感。
馬先生作為第一個對象,其實朱鎖鎖並不愛他,她喜歡的是馬先生能帶她脫離舅舅家,能為她提供一份精言的好工作。所以當他們逛街買衣服的時候,朱鎖鎖拒絕直接接受禮物,而是選擇自己花錢購買一份回禮。
當她知道馬先生不是葉謹言的左右手,而是司機馬師傅的時候,她不接電話且直接斷絕兩人的關係,她所傷心不是失去這份感情,而是自己受到了欺騙,精言的那份工作無法兌現,她沒錢脫離舅舅家。
朱鎖鎖是很清醒又現實的女孩,對謝宏祖是有一點的好感,但走不到喜歡的地步。因為她很清楚兩個人不合適,一方面是謝宏祖媽媽肯定不會同意的態度,另一方面則是謝宏祖只會吃喝玩樂,對未來沒有任何規劃,性格中帶著天真幼稚,這樣的他無法帶來安全感,他的喜歡與追求就像是空中閣樓。
而陳道明飾演的葉謹言給她親和又不失威嚴的感覺,他是朱鎖鎖渴望的教父型角色。在鎖鎖穿著露肩裝上班時,他看似漫不經心地說道:
「以後來公司上班,最好穿得嚴實點。」
鎖鎖為了多掙一份佣金,私下和他的朋友談換房時,葉謹言嚴厲地罵了她一頓,在了解到她這樣做都是為了閨蜜之後,通過買下蔣家的房子,為她解決閨蜜的困擾,還讓她繼續留了下來。
當謝母以更優惠的價格合作作為籌碼,要求葉謹言將鎖鎖調離的時候,他不僅拒絕,更直接取消了雙方的合作……
葉謹言的威嚴、保護、關照、金錢等等,都在朱鎖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但他一方面是出於戴茜提出的關照之語,另一方面則與朱鎖鎖出生年月日有關,他對朱鎖鎖有一種長輩對晚輩的關愛,沒有任何越界的痕跡。
但對朱鎖鎖而言,葉謹言是最甜蜜的毒藥,那是她尋尋覓覓許久的缺憾,那是她渴望得到的愛與安全感。
在我看來,原著中的朱鎖鎖其實是被本我控制的人,她太渴望擁有愛了,為此願意無視價值、善惡與道德的存在,這是原著中體現出來的「撈金女」本質,好在劇版改編了這一點,讓她停留在自我的層面,成為現在我最愛的模樣!
結語
依據美國作家卡羅爾·S·皮爾遜的理論,蔣南孫、朱鎖鎖都是12原型中的孤兒,意味著無法從父親身上獲取到安全感。
當女兒未能從父親角色身上得到足夠的安全感時,她們就只能依靠自己,或尋求其他的安全感;她們最大的優點就是腳踏實地,自立自強自省;她們是最適合做主人公的角色!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