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晚19:30,第六屆「方錦龍·深圳(福田)民族民間音樂周」開幕式在深圳音樂廳拉開帷幕,以生動活潑、雅俗共賞的「《北方有佳音》——方錦龍和琴島國樂團音樂鑑賞會」,贏得了觀眾熱烈掌聲和歡呼聲,取得圓滿成功。
福田區文化大使、國樂藝術家、樂器收藏家、當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錦龍作為音樂周創辦人、總策劃,自2013年以來在深圳已舉辦了數十場音樂會,也出席了許多不同的藝術活動,可說是深圳人民的老朋友了。每年一度的音樂周,既是一場方錦龍進一步打造深圳成為民族音樂前沿陣地的國樂盛宴,也是一個方錦龍和新老樂迷朋友之間歡快、溫馨的藝術嘉年華,每一年,方錦龍都請來全國、全世界各地的名家、名樂團加入到這場歡聚裡,給觀眾帶來一次又一次的新鮮、驚喜體驗。
音樂的樂,快樂的樂「《北方有佳音》——方錦龍和琴島國樂團音樂鑑賞會」的全場氛圍,就是這樣一次歡樂聚會。
琴島國樂團來自美麗海濱城市青島,這個年輕的樂團一向以保留傳統絲竹樂的精髓並從中發展創新的特色而聞名。
音樂會上,他們的一曲《算盤響》令人耳目一新,將算盤當作樂器,把我國傳統智慧融入音樂中,不僅大膽創新,更是以音樂的方式傳承著民族文化的精髓,與方錦龍這位音樂玩家」身邊萬物皆可成樂器「的理念可謂不謀而合。算盤成樂加上一句粵語」恭喜發財「的祝福,頓時讓臺上臺下情感互通,觀眾無不歡呼。
琴島國樂團藝術總監劉錫鋼改編的《新百鳥朝鳳》,更是打破了這首名曲一以貫之的獨奏形式,由五位演奏家合作,在其中穿插了鬥樂、逗樂,甚至是演奏家從觀眾席中出現等生活化的幽默情節,讓觀眾仿佛置身於派對中。
「西方音樂悅耳,中國悅心,音樂的樂,就是快樂的樂。」方錦龍這樣說。
精妙技藝,中國氣息琴島國樂團一直努力嘗試通過對音樂多形態、多角度的精妙展現,推動世界對國樂的熱切關注,他們對樂器的選擇與音色的把握,總是在高超的樂器配合和個人演繹中,給人一股撲面而來的獨特的中國氣息。
二胡演奏家王雲飛以二胡演奏改編的嗩吶曲《一枝花》高亢嘹亮,悲壯激越,既有哀怨憂傷之感,又有蒼勁鏗鏘的俠義之感,別有一番韻味,墜琴獨奏的《誇山東》曲調歡快,鄉土氣息濃鬱,把山東人特有的淳樸、粗獷、善良、憨厚的性格及質樸的濃鬱鄉情,豁達的情懷表現的淋漓盡致;古箏演奏家羅旻演奏的《包愣調》歡快、流暢,具有齊魯傳統箏曲的風格特點,以連續的快速託劈等高難度演奏技巧,展示了箏的獨具魅力,觀眾無不報以熱烈掌聲。
樂團合作演奏的劉錫鋼原創作品《嫚兒嫚兒你快扭》歡暢熱烈,《九兒隨想曲》則像一曲壯麗恢宏的交響樂,帶來了極其豐滿的視聽享受。
三代協作,攜手傳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會上,方錦龍和琴島國樂團合作演奏了他的兒子、原創音樂人、騰訊視頻和河北衛視《鄰家詩話》節目音樂總監方頌評的作品《照亮》。
《照亮》創作於疫情期間,是方頌評勇敢前行的所有人而作。方錦龍曾經用9種不同國家的樂器演奏這首曲子,感動了無數人,被央視頻等諸多媒體報導,許多全國性公益節目都邀請了方錦龍老師和方頌評一起演出。就在9月10日,父子二人還在2020「點亮福田」第七期深圳中心區燈光秀大型活動「教育照亮福田國樂點亮福田」活動中演奏過。
當晚,方錦龍用五弦琵琶與琴島國樂團合作演奏的《照亮》,是由劉錫鋼親自配器的版本。劉錫鋼是方錦龍早年加入濟南軍區戰士歌舞團時的前輩老師,方頌評作曲、方錦龍演奏、劉錫鋼配器,這三代人的合作,讓人們看到了民族音樂傳承的脈絡,清新動聽的旋律,也撫慰了現場所有人的心靈。
南音北調,和諧共鳴北方特色民族音樂與廣東音樂同臺,也是這場音樂會的巧妙構思。
紮根廣東三十多年的方錦龍一直熱情推廣廣東音樂,音樂會中,他特別策劃融入了廣東音樂名曲《倒垂簾》、《旱天雷》。
結尾部分突然「畫風一轉」,方錦龍一人演繹了琵琶、二胡、大鼓,與樂團合作《順流逆流》、《晚秋》、《滄海一聲笑》等著名經典粵語歌,把全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南音北調,和諧共鳴,正是深圳這座海納百川、活力十足的城市的氣質。
據悉,第六屆「方錦龍·深圳(福田)民族民間音樂周」接下來於12日上演的「《紅色中國粵韻飛揚》廣東音樂精品音樂會」和13日上演的「《眾樂樂》——方錦龍和他的朋友們音樂鑑賞會」同樣各具鮮明特色,值得期待,音樂愛好者可前往深圳音樂廳官方網站進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