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北調,和諧共鳴,第六屆「方錦龍•深圳(福田)民族民間音樂周...

2021-01-20 澎湃新聞

9月11日晚19:30,第六屆「方錦龍·深圳(福田)民族民間音樂周」開幕式在深圳音樂廳拉開帷幕,以生動活潑、雅俗共賞的「《北方有佳音》——方錦龍和琴島國樂團音樂鑑賞會」,贏得了觀眾熱烈掌聲和歡呼聲,取得圓滿成功。

福田區文化大使、國樂藝術家、樂器收藏家、當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錦龍作為音樂周創辦人、總策劃,自2013年以來在深圳已舉辦了數十場音樂會,也出席了許多不同的藝術活動,可說是深圳人民的老朋友了。每年一度的音樂周,既是一場方錦龍進一步打造深圳成為民族音樂前沿陣地的國樂盛宴,也是一個方錦龍和新老樂迷朋友之間歡快、溫馨的藝術嘉年華,每一年,方錦龍都請來全國、全世界各地的名家、名樂團加入到這場歡聚裡,給觀眾帶來一次又一次的新鮮、驚喜體驗。

 音樂的樂,快樂的樂

「《北方有佳音》——方錦龍和琴島國樂團音樂鑑賞會」的全場氛圍,就是這樣一次歡樂聚會。

琴島國樂團來自美麗海濱城市青島,這個年輕的樂團一向以保留傳統絲竹樂的精髓並從中發展創新的特色而聞名。

音樂會上,他們的一曲《算盤響》令人耳目一新,將算盤當作樂器,把我國傳統智慧融入音樂中,不僅大膽創新,更是以音樂的方式傳承著民族文化的精髓,與方錦龍這位音樂玩家」身邊萬物皆可成樂器「的理念可謂不謀而合。算盤成樂加上一句粵語」恭喜發財「的祝福,頓時讓臺上臺下情感互通,觀眾無不歡呼。

琴島國樂團藝術總監劉錫鋼改編的《新百鳥朝鳳》,更是打破了這首名曲一以貫之的獨奏形式,由五位演奏家合作,在其中穿插了鬥樂、逗樂,甚至是演奏家從觀眾席中出現等生活化的幽默情節,讓觀眾仿佛置身於派對中。

「西方音樂悅耳,中國悅心,音樂的樂,就是快樂的樂。」方錦龍這樣說。

 精妙技藝,中國氣息

琴島國樂團一直努力嘗試通過對音樂多形態、多角度的精妙展現,推動世界對國樂的熱切關注,他們對樂器的選擇與音色的把握,總是在高超的樂器配合和個人演繹中,給人一股撲面而來的獨特的中國氣息。

二胡演奏家王雲飛以二胡演奏改編的嗩吶曲《一枝花》高亢嘹亮,悲壯激越,既有哀怨憂傷之感,又有蒼勁鏗鏘的俠義之感,別有一番韻味,墜琴獨奏的《誇山東》曲調歡快,鄉土氣息濃鬱,把山東人特有的淳樸、粗獷、善良、憨厚的性格及質樸的濃鬱鄉情,豁達的情懷表現的淋漓盡致;古箏演奏家羅旻演奏的《包愣調》歡快、流暢,具有齊魯傳統箏曲的風格特點,以連續的快速託劈等高難度演奏技巧,展示了箏的獨具魅力,觀眾無不報以熱烈掌聲。

樂團合作演奏的劉錫鋼原創作品《嫚兒嫚兒你快扭》歡暢熱烈,《九兒隨想曲》則像一曲壯麗恢宏的交響樂,帶來了極其豐滿的視聽享受。

 三代協作,攜手傳承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會上,方錦龍和琴島國樂團合作演奏了他的兒子、原創音樂人、騰訊視頻和河北衛視《鄰家詩話》節目音樂總監方頌評的作品《照亮》。

《照亮》創作於疫情期間,是方頌評勇敢前行的所有人而作。方錦龍曾經用9種不同國家的樂器演奏這首曲子,感動了無數人,被央視頻等諸多媒體報導,許多全國性公益節目都邀請了方錦龍老師和方頌評一起演出。就在9月10日,父子二人還在2020「點亮福田」第七期深圳中心區燈光秀大型活動「教育照亮福田國樂點亮福田」活動中演奏過。

當晚,方錦龍用五弦琵琶與琴島國樂團合作演奏的《照亮》,是由劉錫鋼親自配器的版本。劉錫鋼是方錦龍早年加入濟南軍區戰士歌舞團時的前輩老師,方頌評作曲、方錦龍演奏、劉錫鋼配器,這三代人的合作,讓人們看到了民族音樂傳承的脈絡,清新動聽的旋律,也撫慰了現場所有人的心靈。

南音北調,和諧共鳴

北方特色民族音樂與廣東音樂同臺,也是這場音樂會的巧妙構思。

紮根廣東三十多年的方錦龍一直熱情推廣廣東音樂,音樂會中,他特別策劃融入了廣東音樂名曲《倒垂簾》、《旱天雷》。

結尾部分突然「畫風一轉」,方錦龍一人演繹了琵琶、二胡、大鼓,與樂團合作《順流逆流》、《晚秋》、《滄海一聲笑》等著名經典粵語歌,把全場氣氛推向了高潮。

南音北調,和諧共鳴,正是深圳這座海納百川、活力十足的城市的氣質。

據悉,第六屆「方錦龍·深圳(福田)民族民間音樂周」接下來於12日上演的「《紅色中國粵韻飛揚》廣東音樂精品音樂會」和13日上演的「《眾樂樂》——方錦龍和他的朋友們音樂鑑賞會」同樣各具鮮明特色,值得期待,音樂愛好者可前往深圳音樂廳官方網站進一步了解。

相關焦點

  • 多民族童聲唱響特區 第二屆深圳(福田)民族童聲合唱節落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29日訊(記者 潘潤華 實習記者 樂佳鑫 陽佳玲)清脆的童聲悠揚,純真的笑臉燦爛。12月28日晚,第二屆深圳(福田)民族童聲合唱節在深圳圓滿落幕。500餘名少年兒童唱響特區,6大類獎項頒發據悉,第二屆深圳(福田)民族童聲合唱節以「民族音樂共聚力、童聲合唱頌祖國」為主題,邀請了來自廣西、雲南、內蒙、海南、四川、貴州等省份的9個少數民族少年兒童合唱團隊,及湖南安化、安仁貧困縣的合唱團,與深圳「飛越彩虹」多民族童聲合唱團、荔園小學合唱團、東海小學小腳丫合唱團等合唱團同臺演出,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的和諧社會氛圍
  • 深圳福田公布2020年「文化菜單」,40項品牌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你會得到很多答案:去音樂廳聽一曲動人的古典樂,去文化館品一段經典的折子戲,去市民中心賞一場精美的燈光秀……福田「文化菜單」將為其增加更多選項。6月2日,福田正式發布2020年「文化菜單」,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福田建區30周年的重要時間節點,為市民「端上」40道品牌文體活動「大餐」,涵蓋音樂、戲劇、語言藝術、籃球等多個門類,等候市民「大飽口福」。
  • 2020深圳市第六屆福田瑜伽節 千人健身瑜伽球展演格外壯觀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 11月8日,「2020深圳市第六屆福田瑜伽節」在深圳市福田體育公園舉行。該活動由中共福田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市瑜伽協會和市社區建設促進會聯合承辦,由深圳市福田區宣傳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
  • 第六屆深圳公共雕塑展在深圳舉行
    2020年11月27日,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辦、深圳市公共藝術中心(深圳雕塑院)承辦的第六屆深圳公共雕塑展在福田區中康路梅豐社區公園拉開帷幕。「35日生長」是第六屆深圳公共雕塑展的展覽主題,「35日」在日常口語中有「三五日」之用法,具備不確定、短暫的含義。本次展覽提出的「35日生長」是對第五屆深圳公共雕塑展「嫁接」的話題延伸,是繼上一年藝術進入社區試驗的延展。上一屆的展覽讓藝術在中康路萌生,此屆「生長」是對「中康藝術長廊」這個空間進行激活與「再生」,讓中康路這條現代都市中充滿人情故事的街道與藝術再次碰撞與對話。
  • 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落幕
    12月17日晚,第三屆「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大師與未來之星暨閉幕式音樂會在深圳音樂廳舉行。通訊員供圖第三屆呂思清深圳福田國際弦樂藝術周立足深圳、律動中國,旨在通過具有高規格、國際水準的評選為中國匯聚最優秀弦樂人才,匯集一流的音樂學習及教育資源,讓未來的弦樂之星集聚在深圳福田的土壤上書寫激昂的藝術青春。
  • 音樂周||第九屆中國—東協音樂周閉幕式音樂會
    交響詩《拓》獲第七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鋼琴與大提琴《龍舟暢想》獲文化部第十七屆文化獎,民族管弦樂《圍屋情懷》獲第四屆中國民族管弦樂作品徵集獎,民族管弦樂《客家新春》獲文化部青少年作品徵集優秀作品,舞蹈音樂《老火靚湯》《飛翔的夢》獲第六屆第十屆中國群星音樂創作金獎,歌曲《銀色的鴿子》選定為第二屆金雞百花獎主題曲。
  •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樂器的發展
    按照表演形式民族樂器可以劃分為獨奏樂器和合奏樂器,最開始民族樂器主要是用來演奏我國各民族的特色音樂。民族樂器一共可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獨奏樂器有吹奏、彈撥和拉弦三大類,民族樂器中打擊樂一般很少作為獨奏樂器,合奏樂器有清鑼鼓樂、吹打樂、弦索樂和絲竹樂等。
  • 民樂分中心線上課堂 | 民族音樂賞析之 琵琶
    民族樂器即中國的獨特樂器。現一般流行的有琴、箏、簫、笛、二胡、琵琶、絲竹、嗩吶、鼓等,是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今天給大家介紹民族樂器:琵琶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
  • 「2020深圳兒童音樂節」落幕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劉丹青)12月20日,「2020深圳兒童音樂節第五屆『星斑馬獎』超級盛典」在福田區One Avenue卓悅中心外廣場圓滿落幕。這場兒童界的文藝盛會,於2020年9月啟動,歷時3個月,收到近兩千名選手的報名,經歷了層層選拔的小選手們在「星斑馬獎」超級盛典上盡情綻放,閃耀專屬光芒。
  • 親自然城市從深圳出發——第六屆亞洲環保創新論壇主題研討會舉辦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亞洲環保創新論壇11月29日下午,第六屆亞洲環保創新論壇「親自然城市與可持續創新」主題研討會在深圳福田建科大樓舉辦。本次研討會由亞洲環保創新支持網絡與大自然保護協會(TNC)等多家機構和平臺聯合舉辦。
  • 第六屆河北音樂金鐘獎比賽、評選活動謝幕[圖]
    付志軍/供圖  長城網5月27日訊(賀宏偉 付志軍)經過十餘天的緊張角逐,第六屆河北省音樂金鐘獎比賽、評選活動於5月26日在石家莊市人民會堂圓滿謝幕,來自全省各地的近500名選手參加了比賽,中央音樂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及省內專家擔任了評委。
  • 第三屆深圳華強北科技藝術節閉幕
    11月28日晚,第六屆華強北好聲音總決賽在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步行街上演。過關斬將出現的2支樂隊和13名歌手,在這裡進行最後的角逐。激烈又精彩的競賽,為第三屆華強北科技藝術節畫上了精彩的句號。「華強北直播間」更是開展了10場網紅直播帶貨,利用5G技術無時差直通高交會展館福田展區和華強北的3C數碼時尚電子產品,讓時尚乘上科技的翅膀;「繽紛·華強北」的藝術板塊中,開幕晚會上光影藝術、程控無人機、電子與音樂舞蹈深度融合,呈現出的炫酷科技感讓人記憶猶新;閉幕式第六屆華強北好聲音總決賽首次按照樂隊、歌手兩個組別,角逐出了金銀銅歌手、十佳歌手和獲獎樂隊,也在華強廣場圈粉無數。
  • 第六屆晨星杯科幻文學獎深圳頒發 科幻電影《深空》試映
    立足夢想,砥礪前行 ——科學與幻想成長基金的下一個五年馬國賓先生表示:「未來五年,科幻基金將秉承『激發大眾想像力,提升民族創造性』的核心價值驅動,致力於將晨星杯打造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幻品牌;同時,助力建設「深圳出品」的科幻產業基地。」
  • 第15屆SIUF深圳內衣展7月11-13日深圳(福田)會展中心舉行
    核心提示:「第1 5 屆S IUF 中國(深圳)國際品牌內衣展暨中國內衣文化周」和「深圳國際內衣面輔料及縫製設備展」 檔期正式確定,將在2 020 年7月 11 - 13 日 於深圳會展中心(福田) 正式開幕!
  • 第六屆中國藝術節獲獎名單 - 新聞中心
    第六屆中國藝術節獲獎名單一、中國藝術節大獎戲曲類京劇《駱駝祥子》江蘇省京劇院川劇《金子》重慶市川劇院川劇《變臉》四川省川劇院京劇《貞觀盛事》上海京劇院京劇《宰相劉羅鍋》(一、舞蹈類民間歌舞《好一朵茉莉花》江蘇省歌舞劇院大型樂舞《珠穆朗瑪》西藏自治區歌舞團舞劇類舞劇《阿炳》無錫市歌舞團舞劇《月牙五更》瀋陽歌舞團舞劇《虎門魂》廣州軍區政治部戰士歌舞團舞劇《幹將與莫邪》蘇州市歌舞團民族舞蹈詩《長白情》延邊歌舞團
  •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音樂的概念與特點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音樂是舞蹈音樂的一個分支,它的概念狹義地說是指那些在人民群眾中廣為流傳,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的音樂,包括用民間樂隊演奏的器樂曲牌,民歌小調和歌、舞、樂相結合的歌舞音樂。廣義的說也包括那些按舞蹈藝術的規律,為民間舞教材和民間舞劇目而編創的音樂。即從廣場到課堂到劇場,或從民間到教材到劇目這樣一個完整的體系。
  • 創意之光點亮生活萬象 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以「創意先行,續寫...
    在本屆「創意十二月」中,書畫、曲藝、音樂、戲劇、電影等藝術門類在創意加持下輪番登場。主題為「家園與共生」的深圳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中,將展出來自五大洲61個國家的275件油畫作品,共論傳統水墨藝術在都市文化中的轉機;在精品戲曲名師傳承計劃中,不同劇種的戲曲名家將對深圳本土民間戲曲團體進行授課與美學引領;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新媒體短片節將結合科技與視頻,以「線上+線下」形式促進新媒體短片交流發展。
  • 深圳福田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暨鄉情文化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福田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和各鄉情文化基地聚焦展示深圳和福田發展成果,將打造成為帶動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團結香港同胞共圓中國夢的特色平臺。福田將繼續主動作為,在推動 " 一國兩制 " 新實踐中體現福田擔當,在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相互合作方面作出福田貢獻;全力以赴建設好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兩大核心引擎,進一步完善便利香港居民在福田的發展措施,為加快推進 " 雙區 " 建設提供堅實保障、貢獻福田力量;雙創社區和各鄉情文化基地將聚焦展示深圳和福田的發展成果,努力打造成為帶動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團結香港同胞共圓中國夢的特色平臺。
  • 「南音女王」王安娜:天生好嗓,外柔內剛
    一登上舞臺,她就是全場的焦點,當之無愧的女王,她是國家一級演員,斬獲第二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包攬眾多比賽金獎。花蕊夫人,李清照、王昭君,眾多千古才女,在她的演繹下,宛如重生。音樂舞劇《南音魂》劇照難以想像,成為南音班學生之前的王安娜,竟完全不知南音為何物,甚至在學校期間,對「一個字老唱那麼長」的南音,根本提不起興趣,當是「哼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