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集:
媚娘把給孩子準備的衣服玩具都燒掉,高陽以為媚娘是不想見到這些,準備離開,承諾要為媚娘安排,不料媚娘竟然打算留下來,她要查出殺害孩子的真兇。李治喝了悶酒,衝動之下去找媚娘,訴說對她的情感,兩人隔門流淚,李治呢喃著不想失去媚娘。
高陽勸說李治,把媚娘變成他的女人,留下媚娘,李治心中的渴望被高陽的話點燃。當夜,李治將王皇后當成媚娘,寵幸了王皇后。
媚娘仔細查自己周圍所用的東西,在高陽的誤打誤撞下終於發現「帝女花」織錦有問題。媚娘將織錦送去給太醫,太醫發現織錦被浸染過蕪花,配上皇后調製的茶,造成了媚娘的中毒流產。原來真兇真的是王皇后。
長孫無忌看出李治不打算送媚娘回感業寺,準備再次上奏。
王皇后遞來消息,表示也願意為媚娘離宮一事聯合後宮盡綿薄之力。媚娘把查出的結果告訴高陽,高陽鼓動媚娘成為李治的女人,留在後宮,把王皇后最在乎的後位和李治的寵愛都奪過來,為孩子報仇。媚娘不願背叛李世民,心中糾結痛苦。高陽在李治處發現先帝遺詔,偷走它拿給媚娘。媚娘對李世民的薄情難以置信,愛情的信仰崩塌。
媚娘心痛難當,來到甘露殿主動投入李治的懷抱
朝臣與王皇后、蕭淑妃都興奮的準備奏請李治送媚娘離開,不料李治先於他們封了媚娘為昭儀,所有人都大為震驚。李恪得知這個消息,也愣住了。這一決定,引起了前朝和後宮的震動。老臣們無法坐視不理,長孫無忌授意裴行儉可以以死相諫。
高陽以為媚娘被送出宮,李治要立媚娘為昭儀的消息傳來,高陽明白自己第一步計劃已成功,兩人終於在一起了,高陽喜出望外。
第六十二集:
裴行儉在朝堂上逼迫李治收回成命,李恪挺身而出,指責裴行儉此舉是要陷李治於不義,說的裴行儉啞口無言。長孫無忌主動請求把裴行儉貶於西域邊陲。
媚娘獲封后,並沒有高興,反倒陷入迷茫。蕭淑妃聽說裴行儉以死相諫反被貶,對這樣的結果瞠目結舌。蕭淑妃明白再難動媚娘,決心韜光養晦。
長孫無忌探望裴行儉,裴行儉感謝長孫無忌兵行險招幫自己原了投筆從戎的夢。
李恪雖在朝堂上幫助了李治,心裡卻不認為他可以和媚娘在一起,對媚娘也略有失望。李治去找媚娘,媚娘不在居所。
獨孤及向李治匯報調查李恪身世的結果,並告知朝中已有言論,說李恪氣度舉止頗有先帝風範,李治心中對李恪頗為忌憚。
李治和高陽都找不到媚娘,媚娘在淨初池畔救上了不慎落水的皇長子李忠,並見到李忠的母親劉侍女。媚娘很得劉氏的好感與信任。為穩固後位,長孫無忌要王皇后挑選一個皇子認為兒子,並把他推上太子之位,王皇后挑中了李忠。
高陽和媚娘商討接下來的計劃,二人推斷王皇后會為了鞏固地位奪人子嗣。
李義府通過瑞安傳話給媚娘,他一定會誓死效忠於媚娘。瑞安向李義府轉達媚娘的想法,她要李義府去幫她網羅可靠的寒門官員,並透露媚娘會保許敬宗回長安的消息。
李恪入宮教李忠劍術,見到了媚娘。李恪為媚娘的決定感到痛惜。媚娘詢問李恪如果皇后想過繼一個兒子會選擇誰,李恪沉思片刻,說出會選擇李忠。
第六十三集:
王皇后派人接李忠到宮中,給李忠換上了錦衣華服,還給他好吃的點心,王皇后勸李忠留在自己宮中,李忠卻牽念母親,沒有答應王皇后。李忠被貴族子弟嘲笑欺負,王皇后為李忠坐鎮,李忠將欺負自己的孩子揍了回去。李忠品嘗到了權力的滋味,王皇后安撫情緒失控的李忠,告訴他只要留在自己身邊,就不會再被人欺負。李忠的心被強烈動搖。王皇后向劉氏要李忠,劉氏不給,得罪王皇后。
宮中關於李恪和媚娘關係曖昧的流言多了起來,李治嚴厲鎮壓。然而李治心裡也在嫉妒,他派人監視媚娘。
李恪把有毒的戒指交給媚娘,得知媚娘是要用戒指去害人,對媚娘十分失望。
李治與李義府議事,言語間透露出想要李恪離開長安的念頭,李義府雖未反對,李治卻看出了他的不贊同。李恪前來向李治請辭劍術教頭一職,李治同意。
李治與李恪比劍,言語中提醒李恪遠離媚娘。當夜,李恪和朋友們痛飲,並把當年被媚娘的弓弩射出梅花印痕的長劍送予朋友。深夜,一個蒙面的太監潛入劉氏屋子,將一包毒藥倒入劉氏的茶水中。
媚娘還是過不了良心那一關,決定接李忠母子到自己宮中,然而媚娘晚了一步,當她趕到劉氏居所的時候,劉氏已經中毒。
周太醫為劉氏診治,發現劉氏的毒已深入五臟六腑,難以回天,媚娘要周太醫對外宣稱劉氏是病死的。劉氏自知命不久矣,求媚娘在她過身後好好看顧李忠,媚娘答應。劉氏願意以自己的性命助媚娘扳倒王皇后。媚娘把藏毒的戒指給了劉氏。劉氏假意同意把李忠過繼給王皇后。
第六十四集:
劉氏暗中叮囑李忠讓他趁機出去把戒指埋在王皇后宮苑的泥土裡。劉氏帶李忠到皇后宮中,把戒指中的毒下在茶水裡,又把戒指掃落在李忠懷裡。李忠藉機提出出去玩耍,按照劉氏的指示把戒指埋在皇后的宮苑中。媚娘把李治引到皇后宮中,正碰上服毒的劉氏聲嘶力竭的質問皇后為何要謀害自己,兩人配合的天衣無縫。李治以為皇后殺了劉氏,大怒。
戴青查案,發現罪證都指向王皇后,長孫無忌適時趕來,駁斥戴青的證據,雙方爭執不下,皇帝看到站在一旁的李忠,讓他說實話。媚娘沒想到百密一疏,期盼李忠能圓謊。然而李忠幾經掙扎,向權勢屈服,居然說出了劉氏讓自己埋下毒戒指的事,拆穿了劉氏的計劃。媚娘功虧一簣,對李忠的選擇感到不解又失望。
長孫無忌和王仁恕查出媚娘與劉氏來往密切,明白一切都是媚娘的設計,兩人決定當務之急,是要讓李治趕緊立李忠為太子,以此穩固皇后地位。吳王府書房裡,楊長史得知李治對李恪不再一如既往的信任,勸李恪與李績聯手,以求自保。王德來請李恪入宮。王皇后夢見劉氏索命,內心驚悸難安,披衣起床去看望李忠。媚娘受劉氏之託照拂李忠,也去看望李忠,卻遇到了王皇后。
王皇后夢見劉氏索命,內心驚悸難安,披衣起床去看望李忠。媚娘受劉氏之託照拂李忠,也去看望李忠,卻遇到了王皇后。
李忠在王皇后面前裝弱小,博得王皇后的真心憐愛。
瑞安向李治回報媚娘的行蹤。
第六十五集:
李治擔心媚娘,決心出去找她。
媚娘信步走至承慶殿,於朦朧燈火中看到了舞劍的李恪,酷似李世民,媚娘上前,與他共舞,兩人心意相通舉止親密,這一切被李治看在眼裡。媚娘說出若能重頭來過,不會選擇進宮的話,李治失望離去。李恪感慨越來越看不透媚娘,媚娘告訴李恪,李治召他入宮的真正用意就是因為不希望宮中因吳王請辭而生出流言。
李治嫉妒心痛下寵幸了蕭淑妃。
長孫無忌奏請立李忠為太子,朝堂上老臣結成一派,呈現一邊倒的趨勢。李恪找到李績,與他建立聯盟關係,不遠處的馬車內,楊長史和高陽公主看著這一切,十分滿意。兩人聯手,達成共識,誓要離間李恪與李治的感情,推李恪坐上帝位。
蕭淑妃重新獲寵,春風得意。蕭淑妃下決心要為素節謀劃一個大好的將來。王仁恕讓秀珠傳話給王皇后,宮內外關於媚娘的流言遍布,王仁恕要她抓緊時機把媚娘趕出宮。
媚娘再次來看望李忠,碰上王皇后來接李忠。李忠雖華服在身,內心卻明白,母親的死是王皇后下毒,武媚娘設計,李忠將兩人視為仇敵,發誓一定要當上太子,登上帝位,為母親報仇。
王皇后帶李忠離開,媚娘期盼李忠能看自己一眼,李忠卻對她視若無睹。
媚娘在密室點起宮燈,李治到來,兩人因嫉妒和隔閡大吵了一架,媚娘情緒激動暈倒在地,李治頓時慌亂。
太醫給媚娘診出喜脈,孩子的到來讓兩個人重歸於好。太醫給媚娘診出喜脈,孩子的到來讓兩個人重歸於好。蕭淑妃聽說媚娘有喜。
第六十六集:
蕭淑妃趕緊拜見王皇后,並委婉提醒王皇后媚娘的孩子會威脅到李忠地位,可以請道人方士進宮,詛咒媚娘落胎。
李忠被冊封為太子,大禮過後,王仁恕並長孫無忌舊事重提,以李淳風當日佔卜的預言為由要處死媚娘,李治堅定地一力維護。翌年,媚娘順利為李治產下一子,取名為弘,名字中隱含了李治對他的期待。到了此刻,媚娘因有了可以爭奪儲君之位的子嗣,而成為蕭淑妃與王皇后共同的敵人,兩人不得不暫時摒棄前嫌,攜手對付媚娘。
長安的街道上,一輛滿載糧食的馬車撞上了巡邏的羽林衛,被發現糧食下藏的全都是甲冑和兵器,長孫無忌嚴審馬車夫。高陽與楊長史一同收到消息,有馬車夫拉著兵器與甲冑去李恪的莊園被截獲,楊長史認為這是長孫無忌在使手段構陷李恪,為保李恪,楊長史決定鋌而走險……
李治頭疼嚴重,媚娘得他這是家族遺傳的風疾之症,無法醫治。
房遺愛、柴令武、薛萬徹三人在李恪府相聚,楊長史到來,告知李恪已然大禍臨頭。
媚娘聽說王皇后在找術士,傳令讓許敬宗和李義府進宮。
楊長史以李恪遭到構陷為例,試圖讓李恪相信李治對他已經信任不再,李恪仍然願意相信李治。李治駕臨李恪府,提出給李恪安排禁軍要職。李恪欣喜,以為李治是顧念兄弟之情,沒想到李治竟支吾說出想給媚娘封妃一事,李恪失望,拒絕李治的要求。
第六十七集:
長孫無忌審出馬車是要去往李恪別莊,集結羽林軍去李恪府。楊長史決定除掉李治,不惜用鴆酒鴆殺李治,李恪看出端倪,拆穿計謀,楊長史自盡,李恪悲痛萬分。長孫無忌本想藉機治李恪的罪,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李恪變成救駕的功臣,無從下手。
許敬宗和褚遂良同時回到長安,許敬宗向媚娘表忠心,媚娘交代了許敬宗和李義府兩件事……
許敬宗上奏宋州都督告老還鄉,李治派李恪接替這個職位。
高陽怕媚娘產子後失去鬥志,前來試探。
高陽發現媚娘依然想報仇,稍微放心。柴令武等人在李恪府為李恪餞行,房遺愛按照高陽公主所教,表示願意效忠追隨李恪,其他人在房遺愛的帶動下,也紛紛表態,李恪動容。
李義府密見媚娘,原來李義府發現李恪與李績在城外樹林相會,便隱匿在樹林中偷聽兩人的談話,並把聽來的對話告訴媚娘。媚娘得知李恪與李績早已攜手,最後李恪向李績提出了一個要求。
李恪離開,高陽前來送行,李恪仿佛看到了楊長史在樹林深處望著自己,定睛看去卻什麼也沒有……李恪帶著幾分悵然離開了長安。日子飛快的過去,轉眼已是永徽五年,媚娘為李治生下了一個小公主,封號為安定。高陽喜歡安定公主,整日抱著愛不釋手,高陽聽說皇后最近又推薦了一名神醫給李治治病,媚娘對此十分淡然。
道士明崇儼為李治治病奏效,李治宣布留宿於皇后宮中。明崇儼有心在皇后面前顯露才能,說出自己最擅長的其實是巫蠱和厭勝之術。明崇儼施展道法,猜中蕭淑妃最恨之人的姓氏,獲得王皇后和蕭淑妃的信任。
第六十八集:
李恪自從到了宋州,就開始屯田練兵,收買軍心,長孫無忌提醒長孫衝一定要盯緊李恪。長孫無忌聽說王皇后不成器的手下居然真的找到了能治風疾之症的人,覺得事情十分古怪,他讓長孫衝調查明崇儼。
李治與王皇后久未在一起,兩人相對無言,王皇后向李治誇獎李忠用心讀書習武,卻發現李治在走神。李治告誡王皇后不要學蕭淑妃搬弄是非惹人生厭,王皇后感到委屈。王皇后憶起李治為維護她皇后的尊嚴,執起她的手,從那時起,王皇后就對李治產生了真情。李治動容,卻不信王皇后如她自己所說那般多年來問心無愧。
裴行儉擊潰西藩叛軍,立下大功,長孫無忌在朝堂上為裴行儉請功,李治同意長孫無忌提議,讓裴行儉出任軍中要職。李績與長孫無忌在朝堂上向來秉行軍權與政權互不幹擾原則,長孫無忌此舉無疑觸到了李績的底線,李績心裡不滿。李義府奏請重修《氏族志》,主張不論門第,凡得五品官以上者皆入士流,並收天下舊志焚之。李義府一言既出,朝堂上一片譁然。
大家都以為李義府要離開長安了,不料李義府早有準備,請王德儉提交奏疏給李治,果不其然,李治看了奏疏,要賞李義府。
媚娘把編纂好的《內訓》送給王皇后和蕭淑妃,二人對媚娘大大不滿,這時又有李義府奏請廢后被封賞的消息傳來,王皇后被激怒,終於決定對媚娘出手。
第六十九集:
李治為中宮之事召朝臣進宮商議,李績仍不願參與其中,避而不見。李治以皇后無子為由向長孫無忌、褚遂良開炮,長孫無忌搬出先皇來壓制,許敬宗卻翻出了王皇后為奪李忠,弒殺劉氏的事。王皇后和蕭淑妃傳召明崇儼,在宮中針對媚娘施行厭勝之術。前朝為廢后立後的爭執已經進入白熱化,媚娘派人來稟報李治,代王李弘病了。
李治來看望李弘,說起一定要立媚娘為後,媚娘卻突然暈倒。
長孫無忌和褚遂良分析廢后一事,發現媚娘親撰《內訓》的目的竟是要激怒皇后。
蕭淑妃得知媚娘暈倒,安排後招,命人去找太史局侍郎常孝通。媚娘昏迷不醒,李治焦灼,常孝通說出媚娘中了厭勝之術。
長孫大人派人通知王皇后要她冷靜,皇后卻知道為時已晚。是夜,大批羽林衛湧入皇后寢宮,開始搜查。劉孝來到藏匿壓勝傀儡的床前,在地上摸到了血漬…蕭淑妃正為自己一石二鳥的計策沾沾自喜,卻被搜出了本屬於王皇后的厭勝人偶,蕭淑妃大驚失色。李治痛恨蕭淑妃害媚娘,把蕭淑妃打入了掖庭獄。
明崇儼與許敬宗相見,可惜精心布局卻沒能扳倒王皇后,功虧一簣。媚娘到掖庭看望蕭淑妃,蕭淑妃仍試圖挑撥媚娘和李治的感情。王皇后回憶起之前羽林衛搜宮的情形,原來她早已看出蕭淑妃的計劃,於是索性將計就計,除掉了蕭淑妃。
第七十集:
宮女突然來稟,李治頭疼病發作,暈倒在蓬萊殿,王皇后急匆匆趕到蓬萊殿,卻只看到了媚娘剛生下的小公主。秀珠得知李治並不在蓬萊殿,主僕二人感覺事有不對,趕緊離開,兩人誰也沒發現屋內屏風後還藏著一個女人。
媚娘從掖庭回來,卻發現安定公主已經被掐死了。媚娘發現安定的脖子上有飛鳳印記,回想起和高陽在一起的一幕幕,媚娘呆住了。李治看到公主搖籃內遺落的皇后的絲巾,終於下決心廢后,並把王皇后和蕭淑妃關在一起,永不許出掖庭。長孫無忌得到消息,哀嘆廢后一事已無可挽回。
安定死後,媚娘把自己關了起來,李治來陪媚娘,媚娘卻因為再次失去孩子的打擊而質疑李治的真心,李治十分難過。房府花園裡,高陽男寵繞膝,醉生夢死,卻苦於辯機再也不曾入過她的夢……
長孫衝重查當年李恪私運兵器進長安的事情,尋到了蛛絲馬跡。長孫無忌和李治為李恪重返長安的事發生爭執,長孫無忌始終忌憚李恪身份和野心,李治卻一如既往相信李恪,執意要李恪回長安。
李恪回長安,李治親自相迎,兄弟二人闊別多年再次相見,手足情深。
媚娘調查高陽,意外發現高陽和吳王府的聯繫。為儘快證實內心所想,媚娘邀長孫無忌一敘,向長孫無忌保證李忠絕不會受廢后一事的牽連而被廢太子位,用以得到吳王的情報。
黔州傳來廢太子薨逝的消息,李治和李恪不約而同去祭拜廢太子。兩人回首往昔,四顧茫然,李恪問李治,如有一日自己不在了,他是否會用同樣的方式來祭奠,李治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