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北京長安街地標建築之一國際俱樂部啟動原址擴建,其背後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也浮出水面——有誰知道,這幢只有兩三層的建築曾見證了新中國的外交歷程?
新中國對外開放的標誌性窗口——北京國際俱樂部
成立時間:1987年
國際俱樂部的前身是1878年東交民巷的西紳總會,1911年後成為在臺基廠大街7號為外國人提供娛樂活動的北京俱樂部。新中國成立後,北京俱樂部被外交部接管,才改稱「北京國際俱樂部」。
使館區拔地而起新建國際俱樂部提上日程
上世紀70年代初,與新中國建交的國家越來越多,大批使館在建國門外拔地而起,但外交官們還缺少一個輕鬆交流的大型活動場所,於是新建國際俱樂部提上日程。
1971年到1975年,北京國際俱樂部、外交公寓和友誼商店三個大項目同時設計和建設。北京國際俱樂部的這片建築個頭不高,卻因為中西合璧的獨特風格而令人過目難忘。可在特殊在特殊年代設計出這樣風格的建築並不容易。
黃色的馬賽克立面,白色的窗框,再加上黑色的窗欞,這三種色彩搭配起來就像是中國人的臉龐一樣,講究「眉清目秀」,亮眼美觀。可就是這三色中的黑色,當年差點惹出事來。「那時候有個說法是『刮黑風』,所以不能用黑色,但不用黑色就不好看了,怎麼辦?」設計師吳觀張想了個辦法,9桶黑漆兌1桶綠漆,顏色上差別不大,有人較真起來,就說是墨綠,這到最後才過了關。
見證「網球外交」副總理過招老布希
緊挨長安街的是網球館,東來西往都能瞅見。這是國內第一座對外運營的室內網球館,也陪伴不少老北京網球迷的成長。網球館名聲遠揚得益於一件事。1985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萬裡在此和來訪的美國副總統老布希交鋒,這場「中美網球雙打對抗賽」後來被人評價成「網球外交」。
而在1974年,老布希飛抵北京,出任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主任,任期13個月。這13個月裡,老布希先生經常到臺基廠大街7號的國際俱樂部打網球。
而網球外交還能追溯到更早:1957年,錫蘭(現斯裡蘭卡)國家網球隊來華交流,比賽地點就是設在當時位於臺基廠大街7號的國際俱樂部。這支網球隊,也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支與我國網球隊交流的外國球隊。當時,在臺基廠大街的國際俱樂部門前,周總理、賀龍和十幾位網球運動員站成一排拍照留念。
原址再建一棟99.9米高的大廈 預計2018竣工
擴建後的國際俱樂部,除接待大量的政府來訪團、承接諸多官方國際會議外,還將為具有特殊外交功能的駐京使團、國際組織、半官方機構等提供辦公服務。 根據計劃,國際俱樂部將在原址再建一棟99.9米高的大廈,預計2018年8月竣工。
眼下,擴建工程已經開工,地上23層、地下3層的新樓將在南北各設置裙房,其中南裙房所在的位置就是1971年建設的網球館。按規劃部門的要求,外立面將復建為網球館歷史原貌,而主樓大廈及北裙房外立面則採用石材和玻璃幕牆結合的形式。建成後的主樓及南裙房將為辦公區域,北裙房一層為千餘平方米的大宴會廳,二層為網球館。
其實要說北京的俱樂部,那就不得不提京城四大俱樂部,坐擁京城繁華,雲集名流富豪,得天獨厚背景與資源,讓它們更平添神秘色彩。然而在閱不盡的滄桑繁華之後,它們也以獨特的視角見證了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遷。
「中國第一富人俱樂部」——京城俱樂部
成立時間:1994年
上世紀90年代,私人會所悄然登陸京城。四大俱樂部中,京城俱樂部於1994年10月首先成立,由中國中信集團和美國國際會所管理集團共同創建,主要服務國內外商界人士以及各國駐華使節和國際名流。李澤楷、許榮茂均是其會員。
電梯一分鐘直達50層俱樂部
京城俱樂部位於朝陽區新源南路6號京城大廈50層。一分鐘直達50層的俱樂部專用電梯是京城俱樂部最為自豪的地方,而「頂級」俱樂部的別稱也正是由此而來——京城俱樂部的公司介紹冊就名叫「頂級的展望」(A view from the top)。站在這樣的高度俯瞰北京城,你很難不會在瞬間升騰起徵服一切的壯志雄心。
俱樂部最有特色的莫過於其 360 度的環形迴廊,迴廊將這家 4300 平方米的頂級的私人俱樂部包圍起來,站在迴廊上俯瞰京城萬丈繁華,那種奇妙的尊貴感覺頓時油然而生。但進入360環形迴廊參觀是有限制的,並非參加公司年會就可進入。
商務私密性成為特色
京城俱樂部號稱「中國第一富人俱樂部」, 地處北京東部CBD附近,而且接近使館區,這裡雲集了全球500強部分中國公司的總裁和相當數量的駐華大使。李澤楷、許榮茂是其會員代表。入會費方面,個人會籍10萬元,公司會籍12.5萬元。
由於幾乎每位會員身後都有公司背景,他們的一舉一動似乎都攜帶商業機密。為避免不必要的猜測和誤會,企業家會將很多重要的私人會見和商務交流安排在俱樂部。他們更多考慮的是商務的私密性。
正是因為有了如此多高級別的會員,京城俱樂部的商務特色也非常明顯。俱樂部進門左手是一排商務宴會為主的功能廳,名字也分別取作「香港廳」、「澳門廳」等。很多會員把公司的董事會都在這裡開。
據京城俱樂部官網所示,進入俱樂部需穿著商務類服裝進入。據稱,進入360環形迴廊參觀也是有限制的,並非參加公司年會就可進入。
古建築之中的高級會所——中國會
成立時間:1996年
中國會位於北京西絨線胡同51號,1996年開業。這裡是康熙皇帝第二十四子誠恪親王后裔溥霱的府邸,已有400多年歷史。
來賓級別無人可比
中國會的前身是北京著名的餐飲老字號四川飯店。1959年國慶期間,根據川籍老帥朱德、陳毅等人的提議,由周恩來總理親自命名並批准,四川飯店在位於西絨線胡同的霱公府舊宅開張。此後,四川飯店承擔了多次重要的外事接待任務,鄧小平、陳毅、賀龍、楊尚昆等人都是四川飯店的常客。
1995年,香港商人鄧永鏘修繕了這座400年前的王府,與北京首旅合作在此創辦北京天府俱樂部之中國會。當年流失的王府物品也儘量尋回,原汁原味保留了其古樸的風貌。據稱僅裝修就耗資800萬美金,用時9個月。
中國會開張的情形堪稱盛宴,出席的有當紅好萊塢巨星凱文科斯特納、在諾蘭版《蝙蝠俠》系列中扮演管家的英國老戲骨麥可凱恩爵士、英國前首相邱吉爾的孫子國會議員邱吉爾等各界名人。
正是因為這種獨特的中國風味,中國會接待過無數外國元首(席哈克、鮑威爾、柴契爾夫人等),會員中70%—80%也為各界外籍人士,包括全球知名的政治家、企業家、藝術家、皇室成員等,消息稱幾乎所有的外資銀行最高層管理人士也都是它的忠實擁躉。據說當年法國總統席哈克在北京籤署《中法聯合聲明》後,神秘消失了數小時,其實這位總統,就是跑到中國會感受中國帝王生活去了。
近二十年來,中國會往來的都是這樣「神秘的」嘉賓會員,外人一律被擋在門外。
會所整治中黯然退場
2013年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後,京城大量紅極一時的高級會所陷入寒冬。中國會在客戶增加服務費的前提下開始接受非會員的預訂,但是價格不菲,一瓶礦泉水85元。客房每間住一晚5000到8000元。
2015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廳字【2014】52號文件精神及北京市文物局通知要求,中國會停止經營。
52號文件是《關於嚴禁在歷史建築、公園等公共資源中設立私人會所的暫行規定》。規定稱公共資源中設立私人會所,侵佔群眾利益,助長不正之風,應嚴禁以自建、租賃、合資、合作等形式設立私人會所,對現已設立的私人會所依法依規整治。規定所稱的歷史建築,包括各級各類國有文物保護單位,而霱公府在1989年就被列為北京市西城區文保單位。
京城最豪華的私人會所——長安俱樂部
成立時間:1996年
如果不是「京城最豪華的私人會所」的名號,相信沒有誰會留意到它:簡約甚至有些陳舊的樓體,跟對面雄偉的北京飯店形成鮮明對比。
政商界巨賈雲集之所
長安俱樂部是香港富華集團董事長陳麗華在北京投資的第一個項目,總投資4.5億。毗鄰天安門廣場,位居東長安大街,佔得是北京紫禁城前最精華地塊,比後來李嘉誠拿到的東方廣場還靠近天安門。
坊間傳言,長安俱樂部的會員中政府官員佔比重較大,而商界會員則大多來自傳統產業,包括不少知名央企和外資企業的高管。李嘉誠、霍英東、楊元慶、段永基、鄭裕彤等都是其座上貴賓。
檔次定在這裡,有錢在這兒還真不一定好使。長安俱樂部的會員甄選規則:一是會員推薦;二是審核。想要加入的會員必須有一個完整的目的,而且能經常使用會所,並且能夠跟其他會員順暢交流,如果說你單純地想社交,或是鍛鍊,那麼你的目的就不是很完整。
當會員人數達到1000人後,俱樂部將不再對外發售會籍卡,據傳目前擁有長安俱樂部會籍身份的會員已超過900位,不過現有的會員可把它的會籍資格進行轉讓。
低調神秘的「頂級尊榮」之家
對大眾而言,這家俱樂部無疑是奢華的:一樓大廳,金碧輝煌的龍椅、紫檀木雕的屏風;入口處,讓男人心動的女服務員如同公主般微笑著向客人鞠躬,猶如皇家宅邸。
俱樂部的所有服務生都可以輕鬆叫出所有會員的名字,甚至像家裡人一樣熟知他們的飲食嗜好。
按創始人陳麗華的話說:「北京開放了,各個國家都來,高到非常豪華有錢的老闆,他沒有會所,所以我們北京剛開始,應該有個會所。有個會員之家,但是這個會員之家一定要建得好,讓誰來誰感到放心。」
繳納高額會員費後,這裡的很多消費並不是特別高,有很多活動是免費的。有些時候會員可能就是過去打個球,吃碗麵,喝點水。這是一個重要的平臺,贏利可能還在其次。
改造調整——老牌俱樂部也得順應潮流
北京私人會所已有20多年的歷史,直到現在「京城四大會所」的會員頭銜仍然是身份甚至權力的象徵。
即便如此,一些細枝末節的變化也讓人不禁感嘆:處在金字塔頂端的頂級會所的長安俱樂部也在為順應潮流而做出妥協。比如,在進入新世紀以後,長安俱樂部解除了對會員年齡的限制;它還一直擔心自己的外形過於普通甚至老舊,今年4月起開始的「氣質裝修」已是第三次調整。自1993年成立至今已有23年,以經典穩妥著稱的長安俱樂部似乎也在尋找更多的生存空間。
新貴們的樂園——美洲俱樂部
成立時間:2002年
美洲俱樂部成立於2002年,位於建國門西北角的華潤大廈頂層,目前會員數量三四百人左右,不同於李嘉誠、霍英東等老一輩商界大佬固守的長安俱樂部等京城老牌俱樂部,美洲俱樂部更傾向於吸收年輕一代的商界人士。
海歸、新貴們的樂園
「十幾年後,劉京偉在北京美洲俱樂部事事兒地請我喝下午茶,給我看他恆溫保溼的私人雪茄屜裡陰莖一般粗細長短不等的COHIBA。」著名作家馮唐在《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一書裡,曾這樣描述北京美洲俱樂部。
據北京美洲俱樂部官網顯示,其會員主要來自投資、法律、能源、醫藥、保險、IT通訊、汽車、建築、高端服務以及駐華大使館等行業和機構。搜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張朝陽、ATA公司執行長孫振耀等行業大佬都是北京美洲俱樂部會員。
美洲俱樂部更加傾向於明朗、簡潔的美式風格,強調美洲特色,由夏威夷設計師設計裝修,內部極盡奢華。不僅如此,作為高端的精英俱樂部,美洲俱樂部對會員的著裝也有要求,包括不能穿牛仔褲、短褲和運動褲進入俱樂部。
美洲俱樂部的國際屬性還體現在他的海量互惠俱樂部名單中,遍布全球的100多家互惠俱樂部讓會員在商務和休閒旅行中,隨處可以享受和其會員同等的優質私人定製服務。
大環境下的轉型
前幾年,有媒體報導稱「華潤欲出售美洲俱樂部」,但目前看來,華潤還沒有明確表示要剝離美洲俱樂部。作為一個較新的俱樂部,美洲俱樂部自成立以來也遇到了一些成長的煩惱,比如新市場的拓展、新環境的適應。
例如從2014年第二季度起,美洲俱樂部會員雜誌的版式在從過去的英文內容在前調整為中文在前。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後,從2014年底開始,中紀委就要求美洲俱樂部陸續封存會員卡,華潤總公司還針對此事下發了《關於停止使用北京美洲俱樂部會員卡的通知》,要求各單位立即按照一般會員退會程序退會。在經歷了2015年中央第二輪巡視後,中國華潤總公司交出了巡視整改成績單。2016年1月25日,中紀委官網發布了《中共中國華潤總公司黨委關於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其中,華潤總公司內部所持的52張美洲俱樂部會員卡已全部清理完畢,並留存了退會手續。
策劃:王立立執行:李紅英 巢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