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兇猛:一半拼多多,一半好市多

2020-12-21 騰訊網

文/陳紀英

設計/麥子

來源:財經故事薈(微信號:cjgshui)

兩點間有無數條曲線,但只有一條完美直線。企業界也是同理,長青的公司總有相似之處,倒下的公司則死法各異,名創優品不是拼多多,也不是好市多,但卻融合了拼多多和好市多的雙重優勢,堪稱零售行業的混血新物種。

在美國,有Costco的地方都有沃爾瑪——後者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前者排名全球第七。

洛杉磯的那家沃爾瑪門店很是氣派,3萬平方米,10萬SKU,但卻顧客寥寥。

人們驚訝的發現,對面的好市多(Costco)人頭攢動,儘管只有13000平方米,3000個SKU。

從全球來看,零售規模更大、門店數量更多、店鋪面積更大的沃爾瑪,單店年均營業額是3億,而好市多的這一數字則是15億。

在零售行業,無數企業仰望好市多的供應鏈,也有無數公司對標拼多多的價格戰。

有沒有哪個公司,能夠疊加好市多的嚴選爆品、拼多多的極致性價比?

在美國,這家公司是美國最大的美元店、折扣連鎖零售商達樂——市值超過500億美金的上市公司;在中國,這家公司就是葉國富2013年創辦的名創優品——北京時間9月24日,名創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書,擬以「MNSO」為代碼在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

北京時間10月7日晚間,名創優品更新F-1招股書,擬發行3040萬股ADS(美國存託股)。同時,名創優品賦予承銷商456萬股ADS超額配售權,IPO定價區間為16.5-18.5美元/ADS,擬融資額度為(包含超額配售權)5.76億-6.47億美元。連同超額配售權發行股份,以17.5美元的發行區間中值計算,名創優品估值約為54億美元。

很快,這兩家原本平行的公司將在紐交所相遇。

過去兩年間,沃爾瑪的市值上漲不到三成,而達樂的市值已經翻番——融合了好市多與拼多多混合基因的零售新物種、中國版「達樂」名創優品,能否打動華爾街,勾畫一路上行的市值曲線?

雙輪渠道,七年登頂

如何定義名創優品?

在招股書中,名創優品自稱「全球第一的自有品牌生活方式產品零售商」,從業績來看,這樣的稱號並非虛美。

獨立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的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自有品牌綜合零售GMV達520億美元,名創優品以27億美元(約合190億人民幣)佔比5.2%,規模第一。

七年登頂,源於名創優品對速度的極度痴迷。

招股書顯示,2020年名創優品的門店數量超過4200家,其中超過1680家位於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美國等80個國家和地區。可以作為對比的是,沃爾瑪開業第9年,才有15家門店。

更小的門店,更密的布點,更高的便利度,也是達樂成功的秘密——GlobalData Retail統計,美國75%的人口到達任一家達樂只需5分鐘時間,而僅有37%的人口居住在沃爾瑪門店的5分鐘生活圈之內,這也是華爾街更為青睞達樂的原因。

疫情,也未能阻止名創優品一路逆行。

疫情之後,追求高性價比的理性消費漸成主流——渣打銀行的一份調查顯示,疫情之後,82%的受訪者表示要更加理性消費,在購物決策時更為注重性價比,這將導致名創優品、達樂等零售商長期受益。

當奢侈品上市公司今年業績集體腰斬時,達樂卻一路向上,今年第一財季,達樂淨利潤同比大增68.94%;營業收入同比上漲27.56%。

這種預見性,也讓名創優品有了更為充足的底氣逆勢擴張。疫情衝擊之下,不少線下門店倒閉,大量物業閒置,租金顯著下降,正是抄底良機。

疫情還加速了名創優品的數位化轉型,疫情之前,名創優品的銷售主場原本在在線下門店,雖然早就啟動數位化轉型,但線上是補充,營收貢獻率此前只有1%左右。

疫情一來,線下門店遭受重創,名創優品關店率一度高達50%,開業門店業績一度下跌了95%。

線下受損,線上回血,名創優品加速打造數位化新主場,發力社群營銷,把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粉絲納入私域流量池,分群管理;以門店為依託,通過掃碼入群的方式,將附近三公裡的消費者納入私域流量池;以小程序打開裂變分銷的新增量;孵化網紅KOC試水直播帶貨等;疫情期間,聯手餓了麼、美團、順豐、京東到家等推出「無接觸配送」,「同城急送」服務。

但線上線下兩個渠道,並非完全割裂替代的關係——門店客流恰恰是線上引流的最大客源。截至2020年6月30日,在中國市場,覆蓋了智慧門店系統的1500多家名創優品門店的進店客流量超過4.16億人次,進店購買率達30%以上。

面對面的線下服務提升了信賴度,線上引流手到擒來;豐富的品類則達成了一站式家庭服務的可能性;密集的線下布點,又打下了快速配送到家的基石,可以從門店送貨到家實現單對單的服務。

綜合來看,儘管疫情短期內讓名創優品業績受挫——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2020財年,名創優品營收89.8億元,相比2019財年的93.9億元略有下降,但疫情之後,理性消費成為主流,因此,於名創優品來說,疫情是短期挑戰,更是長期利好。

逆勢擴張,也是名創優品募資的主要目標之一,招股書顯示,名創優品此次所募資金將用來擴張全球門店和零售網絡、升級倉儲和物流網絡、以及提升數位化運營系統等。

產品為王:三高三低

儘管從線下起家,但在葉國富看來,所謂的線上線下渠道,並非零售行業的本質,「而是以產品為中心,如果產品做不好,什麼戰略都是白搭,都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名創優品的產品哲學就是打造高性價比的產品。

其方法論則是一以貫之的「三高」與「三低」。其中,「三高」是指高顏值、高品質、高頻率,「三低」是指低成本、低加價、低價格。苛刻自律之下,款款引爆成為確定性的常態。

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財年中,在中國市場,名創優品超過95%的產品零售價格低於50元人民幣。

很多人就此認為,名創優品的制勝法則是低價,但要知道,其門店通常布局於城市的繁華地帶,比如,北京的第一家門店,就開在寸土寸金的西城區商業區,這裡的顧客習慣了品質消費,如果質量上不得臺面,即便低價也難有吸引力;相反,一旦名創優品達成了優質低價的小目標,周邊門店的高價暴利產品,就會越發凸顯其性價比優勢。

所以,名創優品的低價,並非低質低價,而是建立在高品質基礎上的高性價比。

以風口正勁的盲盒為例,泡泡瑪特儘管營收利潤一路上漲,但其高價暴利模式也飽受詬病,甚至有痴迷者因此傾家蕩產,高價也讓盲盒的顧客圈層難以走向大眾主流。

名創優品則開拓了「平價盲盒」的新模式,盲盒本身是具有陪伴和娛樂屬性的IP玩偶。2016年開始建立IP庫的名創優品,恰好是行家裡手,其IP庫的豐富度讓泡泡瑪特也望塵莫及。

從2019年11月正式上線產品,不到一年,名創優品就與迪士尼、 三麗鷗、櫻桃小丸子、寶可夢、 KAKAO Friends等多個全球知名IP達成合作。名創優品入場後,盲盒才真正破圈走向大眾市場,平均定價僅為29.9元的名創盲盒。

聯手知名IP的好處在於,名創優品能在保持優質低價的前提下,提高整體毛利水平,招股書顯示,2019財年公司毛利率為26.7%,2020財年則增至30.4%。

29歲在北京大望路CBD就職的金融白領王小安,是新光天地奢侈品門店的常客,曾經非大牌不買不用,但從去年開始,她愛上了樓下的名創優品門店,「拼多多的價格,大品牌的質量,名創優品19.9元的產品,能用出99.99元的體驗,拿出去一點不掉份兒」。

如今,越來越多高收入年輕人正在成為名創優品的鐵粉,歸根結底,優質低價,才是打動所有消費圈層的最大公約數。

決勝供應鏈

一路狂飆的名創優品,是個異於同類的「矛盾體」。

為了加快開店速度,其採用了加盟方式,而且業務遍及全球——但罕見的是,加盟並沒有傷害名創優品產品和服務品質的一致性。

在傳統零售行業,低價、低毛利和高質、高顏值如同南北極一般,互相排斥,名創優品是如何做到兩者兼得?

首先,從前端的門店來看,名創優品的策略是「收放自如,千店千面」。

所謂收放自如——指的是名創優品的加盟模式下,加盟商其實是財務投資人,而店鋪的人員招聘、產品供應、服務運營等均由名創優品操盤,如此一來,一方面,利用加盟商的資金,撬動更大的資金槓桿,以較輕模式加速開店;另一方面,「中央廚房」模式下的統一供貨、統一運營、人才輸出、遠程巡店系統模式等,又確保了產品和服務品質的穩定,提升開店成功率,最終,又反哺加盟商,實現了雙贏。

如今,名創優品的門店網絡遍布全球,顯然,「一店走天下」難以奏效,為此, 千店千面的戰略順勢出爐,所處城市不同、位置差異,都會影響到SKU的配置和銷量——在前端根據產品消費數據實時調整,形成千店千面;後端則通過數位化中臺精準採購補貨,快速周轉。

而把低價、低毛利和高質、高顏值捏合在一起的,則是名創優品高效運轉的供應鏈——隱藏在後端的供應鏈,才是零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幾乎每一次零售業態的迭代,都是基於供應鏈的重構。

如果說名創優品在定價上看齊拼多多,那麼在供應鏈的打造上,名創優品堪稱好市多的忠實學徒。

好市多商品的毛利率基本維持在14%之下,超過這個上限,要經CEO特批,相比之下,亞馬遜的毛利率高達23%,如此低毛利下,好市多卻保持了持續的盈利。

名創優品的打造高效供應鏈的基石,則是充分發揮了中國製造業大國的優勢。

罕為人知的是,儘管美國是沃爾瑪的第一大市場,但早在2001年,沃爾瑪就把其全球採購中心落戶在了深圳,就是看上了中國具備全球獨一無二的供應鏈。

現在,名創優品每周7天會從10000個產品創意裡百裡挑一,推出大約100個新SKU,這被稱為「711理念」;上述核心SKU,絕大部分從600多家供應商直接採購。

一方面,依託全球化市場,和款款引爆的產品能力,名創優品可以向供應商一次性下達海量訂單,同時把回款周期從3個月縮短到15天,以此說服廠商給予最優價格,攤薄平均生產成本。

另一方面,名創優品通過數位化手段,反向賦能賦能全球供應商,以需定產,免除廠家庫存壓力,砍掉不必要環節,實現了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實現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兼得。

為了保障產品品質,名創優品挑選供應商時,傾向於上市公司和一線品牌,同時,與供應商聯合開發,買斷版權,形成獨家貨品,這種「以量定價 + 買斷定製 + 不壓貨款」的合作模式,是名創優品高效供應鏈的核心秘密——壓縮貨品周轉率,全國七大倉配中心,門店配貨平均為兩天一次,甚至每天一次。

把中國供應鏈優勢應用到極致,也是名創優品全球化的底氣——放眼全球,很難找到比中國市場更低的製造成本,更完善的製造體系,這意味著,當名創優品出擊海外市場時,其「三高三低」的優勢,相比國內市場更為凸顯。反過來說,全球化布局帶來的超大規模訂單,又能進一步提升成本優勢,比如,相比總部位於美國的達樂,依託中國資源的名創優品,在供應鏈上的優勢可能更上層樓。

全球化也是分散風險的方式。比如今年疫情期間,中外疫情接替出現,當中國疫情暴發時,全球疫情尚在潛伏,全球疫情肆虐時,國內疫情已被控制,市場開始反彈復甦,如此,名創優品就有了騰挪回血的生息之機。

就如同兩點間有無數條曲線,但只有一條完美直線。企業界也是同理,偉大的公司總有相似之處,倒下的公司則死法各異,名創優品不是拼多多,也不是好市多,但卻融合了拼多多和好市多的雙重優勢,堪稱零售行業的混血新物種。

時代滾滾先前,進化永不停歇。

相關焦點

  • 名創優品上市前阿里要開"1元店" 拼多多股價漲8%
    (原標題:名創優品上市前阿里要開「1元店」 拼多多當日股價漲8%)
  • 名創優品的尷尬:好的生活,真的不便宜
    而且,創始人葉國富曾在2019年名創優品的主題年會上驕傲地宣布:「名創優品在2018年……營收高達170億元。」你發現問題沒?比對葉國富當時的說法和現在的招股書,名創優品2019財年(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營收數字,將將超過2018年的一半,像是大滑坡。
  • 爭搶中國版Costco寶座,名創優品的全球零售野望
    無數中國企業都在仰望好市多的供應鏈,也有無數公司對標拼多多的價格戰。 有沒有哪個公司,能夠疊加好市多的嚴選爆品、拼多多的極致性價比? 過去兩年間,沃爾瑪的市值上漲不到三成,而達樂的市值已經翻番——融合了好市多與拼多多混合基因的零售新物種、中國版「達樂」名創優品,能否打動華爾街,勾畫一路上行的市值曲線?
  • 名創優品的尷尬:即將赴美上市,但僅有不到3%的門店是完全自營
    而且,創始人葉國富曾在2019年名創優品的主題年會上驕傲地宣布:「名創優品在2018年……營收高達170億元。」 你發現問題沒?比對葉國富當時的說法和現在的招股書,名創優品2019財年(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的營收數字,將將超過2018年的一半,像是大滑坡。
  • 名創優品的品質革命:價廉如何也能物美?
    拼多多的強勢逆襲收穫了大量用戶,但是其拼團低價的方法論現在卻顯得不那麼中用,反而加強了供應鏈和品質的深耕。化妝品也是這樣,依託線上流量用低價收割年輕市場的獨角獸完美日記,市場強烈看好,但卻在這兩年卻迎來了增長瓶頸,固步不前。 那麼,為什麼過去低價這套行之有效的打法,在現在卻行不通了?名創優品的發展歷程或許能夠解答這個疑問。
  • 7年市值近500億,名創優品有多野?
    但業界不免好奇,名創優品和阿里巴巴會短兵相接嗎?假以時日,名創優品會否如今日的拼多多,撕下阿里的一大塊版圖?上市當晚接受媒體採訪時,葉國富表示,「歡迎阿里進入高性價比賽道,說明這個賽道很好,而且也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很好奇阿里的『1元店』到底怎麼做?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希望它早點開業,我們也好好學習,看看一塊錢人民幣可以做出什麼好東西。」
  • 狠人葉國富:名創優品「不讓老實人吃虧」
    2013年,名創優品誕生。眾所周知,做零售有兩種模式,直營和加盟。直營開店慢、成本高,而加盟難把控質量,是二者難解的矛盾。名創優品也想到了這一點,便取二者之長自創了「名創優品合伙人」模式。簡單來說,一個合伙人只需找好鋪位、準備開店的資金,再和名創優品籤訂協議即可,後續的管理交給名創優品,合伙人相當於「財務投資商」,名創優品把加盟店當作直營店來管理。
  • 營收縮水3成,開在老佛爺旁邊的名創優品為什麼在出「血」?
    "10元店"——名創優品發布了自10月上市以來的首份財報。美東時間12月18日盤前,名創優品發布了2021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報。營收同比縮水3成,調整後淨利潤同比漲幅達140%,18日收盤收跌1.24%。上市之後,名創優品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並不佳。上市首日,名創優品股票上漲僅4.4%,發行價20美元,收盤股價20.88美元。
  • 營收縮水3成,開在老佛爺旁邊的名創優品為什麼在出"血"?
    截止美股研究社發稿,名創優品每股報24.10美元,總市值為72.65億美元。 與名創優品走"高性價比"路線不同,其同行無印良品搶佔的中高端市場,至少在國內市場是如此,而這也帶來二者在毛利率上的差距。在泡泡瑪特港交所上市之際,名創優品也推出了其盲盒系列——TOPTOY,並展開獨立經營。此舉很明顯是在向泡泡瑪特"挑釁",名創優品真有實力與泡泡瑪特正面剛嗎?
  • 致癌、山寨、P2P……名創優品在爭議中走向成功
    而上市前夕,名創優品已經果斷剝離了跟P2P的關係。名創優品的互金業務主要通過其法定代表人林宗友、創始人葉國富共同設立的廣東賽曼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賽曼投資」)及其子公司展開。早在2017年,就有媒體質疑分利寶輸血名創優品。
  • 買入名創優品的最大風險並不是產品質量
    當地時間11月25日,名創優品(MNSO.N)終於傳出了有關開店進展的新消息,受此鼓舞,該公司股價當天大漲10.99%,回升到了一個多月前的IPO發行價20美元。 據報導,名創優品重新加快了在全球市場的擴張速度,11月,剛剛在馬德裡開業了其位於西班牙的第四家門店;10月以來,在亞洲、非洲、美國開設了20多家新店,其中包括位於洛杉磯和新德裡的門店;年底之前,還計劃再有幾家新店迎客。 回顧在紐交所IPO之後的短短六周,名創優品已經兩次經歷了先跌破發行價、再隨利好消息反彈的過程。
  • 少了「創」和「優」的名創優品,我為什麼要買?
    這是2018年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對名創優品抄襲事件的回應。模仿是名創優品的「靈魂」,也是名創優品的「人設」,低配版的「無印良品」,遠處觀望的「優衣庫」。能負擔200多萬元起步資金的投資者畢竟不多,於是葉國富想出了一個「絕招」,給加盟商提供貸款。2015年9月,分利寶上線,目標受眾主要是加盟商。有業內人士認為,分利寶是為名創優品量身定做的P2P平臺。加盟商用實體店或者自有資產做擔保,然後通過分利寶融資開店,融到的資金再以品牌使用費、保證金等形式回流到名創優品。
  • 名創優品的老故事不靈了
    然而真正麻煩的是,疫情不僅會繼續對名創優品的已有布局形成壓力,還讓其增長邏輯變得「失靈」。「資本偵探」曾在《IPO開盤大漲22%,但名創優品的故事越來越不好講》一文中介紹過名創優品的商業模式,簡單來說,名創優品的收入大部分來自商品銷售收入,業績增長等於「賣更多貨」。門店單店效益總有天花板,要想維持增長,名創優品能做的就是不停開新店。
  • 阿里入局,名創優品赴美上市……你看不上的「1元店」「10元店...
    名創優品的競爭者官網顯示,名創優品由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和中國青年企業家葉國富於2013年共同創辦。成立以來,名創優品的發展勢不可擋。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門店,門店數量超過4200家,其中直接運營129家。
  • 阿里入局,名創優品赴美上市...你看不上的「1元店」「10元店...
    名創優品的競爭者官網顯示,名創優品由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和中國青年企業家葉國富於2013年共同創辦。成立以來,名創優品的發展勢不可擋。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門店,門店數量超過4200家,其中直接運營129家。
  • 名創優品的「野望」
    現在的名創優品,已經在全球開出3800多家店鋪,其中國內2300多家,海外1400多家。取得現在的輝煌成績,葉老闆表示名創優品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極致的性價比和高頻上新。誠然,名創優品就是靠著這樣的方式來不斷吸引著消費者。
  • 年輕人的「窮精緻」,能不能靠名創優品實現?
    截至2020年6月30日,名創優品在全球逾80個國家和地區共有超過4200家門店——中國市場擁有超過2500家門店,餘下的1680多家門店遍布海外市場。名創優品的零售網絡在全球鋪展開來。然而,「低價好貨」的背後所暴露出的種種問題——門店滑坡、質量危機、營銷成本水漲船高,始終讓名創優品立於危險之境。
  • 名創優品:中國企業or日本企業?招股書違規or企業虛假宣傳?
    來源:9月30日的名創優品中文版官網信息「2013年,品牌創始人葉國富攜家人前往日本旅行時,發現當地有很多生活家居專營店,這類店鋪銷售的日用生活百貨不僅質量好、設計美觀,價格還很實惠,而且絕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
  • MINISO名創優品
    名創優品發展速度2017年,名創優品兩年時刻開了1100多家店鋪。名創優品獲高瓴資本和騰訊戰略投資10億,5年內已經將3500家門店開向全球79個國家和地區,年營收180億。MINISO名創優品的波浪本子、CirXquare圓方小風扇、U型風扇和便攜U型枕4款產品獲得紅點獎榮譽。名創優品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
  • 名創優品登陸美股,網友:我居然把「10元店」買上市了!
    經過多年的發展,名創優品的門店數量不斷在增多。截至 6 月 30 日,名創優品在全球已經有 4200 多家門店,其中在中國市場有 2500 多家門店。當然,在發展過程中也少不了資本的青睞。2018 年 9 月,騰訊、高瓴資本與名創優品籤署了約 10 億元的戰略投資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