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人造人」NEON之父P博士:「讓機器更人性化」是我的專業追求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回顧今年的 CES2020,合計有超過 3000 家科技公司展出數以萬計的產品與項目。而現場的幾個小高潮,除了索尼造車,最吸引人氣的莫過於三星推出的人工智人項目 NEON。

該款由人工智慧驅動的「人造人」(Artificial Human)產品,由三星旗下獨立研發機構 STAR Labs 推出,鈦媒體在(揭秘全球首個「人工智人」NEON誕生記:不是複製你,而是創造一個新的人 | CES 2020)文中已經對現已披露的信息作出了詳盡報導。

NEON是一種由人工智慧(AI)所驅動的虛擬存在,擁有和真人一致的音容、笑貌和言談舉止,擁有表達情感和智慧的能力。

基於 Core R3、SPECTRA 兩大引擎,NEON在對人物原始面部、聲音等數據進行捕捉並學習之後,可以自主創建未錄入過的新表情、新動作、新對話,甚至能說其他語言。

NEON可以成為人類的朋友、合作者以及同伴,並且「會在與人類的互動中,不斷地學習、發展、形成記憶」。在應用行業上,STAR Labs希望NEON將來可以在服務業與娛樂業大展拳腳。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這次發布的小型滾動移動機器人 Ballie 和廚房智慧機器人 Bot Chef ,還有搭載了人工智慧的 Family Hub互動冰箱。也都是P博士的傑作。(「體驗時代」,三星在打造人類未來十年的生活方式)

其中,Ballie受到全球廣泛關注,Ballie 是一款搭載 AI 技術的小型滾動移動機器人,含有多個感應器,擁有陀螺儀,測距儀,3D景深攝像頭等,可以同時作為健身助手和行動裝置,隨時為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尋找解決方案。在三星今年提出的「體驗時代」概念下,Ballie 不光是一個跟隨主人到處走的機器人,它更像是人在家庭場景下的」陪伴者「,三星甚至希望Ballie將成為未來人們的寵物。

Ballie

在這些技術與產品的背後,自然有高人參與其中。

普拉納夫·米斯特裡(Pranav Mistry,下文簡稱「P博士」),這位享譽全球的計算機科學家和發明家,他創造且主導了這一切。

僅在CES2020上這些高光產品中,你就可以看出,「人與機器的關係」,是P博士所有科技產品背後所探尋的內核。

NEON 項目發明者,STAR Labs 總裁兼執行長普拉納夫 · 米思特裡(Pranav Mistry)

普拉納夫 · 米思特裡是誰?為什麼他能做到連續創新?技術背後又有哪些故事?他如何看待科技與人類的關係?

一個發明,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

1981 年,米思特裡出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i)的小城鎮帕拉恩普爾(Palanpur)。小時候的他,並未展現出和其他小孩的與眾不同,直到 2000 年,一個小小的發明,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也讓他如今成為計算機領域的著名科學家和發明家。

事實上,我們一直生活在布滿很多物品的環境當中,與物品進行互動與接觸,成為了大多數人的日常行為。使用某些物品,會存在一定的寓意和含義,比如說在春節放鞭炮,寓意對新的一年的美好嚮往;印度人互相打招呼時雙手合十,可能代表著尊重某人等等。

將實體物品與數字世界進行互動和結合,成為了米思特裡之後研究的課題之一。

當時的印度,政府才剛剛開始重視經濟發展,基礎條件還比較落後,在當時,誰家能有一臺「大鍋蓋」式的電腦,可以說是非常有錢了。

而此時,看著笨重的機箱和滑鼠鍵盤,米思特裡卻有著一個想法,為什麼沒有滑鼠和鍵盤,我就沒辦法使用計算機?為什麼和計算機溝通,不能和實體世界溝通一樣?

所以他立即開展了第一個發明實驗——「簡易傳感機械手套」。

簡單來說,當時的滑鼠產品,下面都有一個彈簧圓球和兩個滾輪,當移動滑鼠的時候,滾輪會告訴計算機,球滾動的方向。

他在探尋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交互中,做了一個這樣的機械手套,戴在手上就可以在電腦(虛擬世界)裡模擬人手部的運動(真實世界)。市面上類似功能的機械手套是用很複雜很昂貴的技術來實現的,而他只是用了兩個滑鼠的部件和一些電線巧妙地實現了,成本就幾美元。

簡易傳感機械手套

在這個小小的發明靈感背後,米思特裡的研發理念也在逐漸成形——他一直希望,將實體的東西(包括生活中日常產品)帶進數字環境裡,將直覺性的實體物品帶到數字世界裡,讓計算機接口更加人性化。

2006年,25 歲的米思特裡離開了印度故鄉,踏上了美國劍橋徵程,在六年碩博學習中,他陸續完成了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藝術與科學碩士、博士學位,並且成為媒體實驗室團隊的核心成員之一。目前,他擁有計算機科學、設計、媒體藝術和科學的學位。

2009 年,兩個名為「第六感科技」(The Sixth Sense Technology)的 TED 演講讓米思特裡第一次為世人所熟知。

「第六感科技」是他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MIT)所開創的一個研究項目,該研究引領了人機互動、 增強現實(AR)、虛擬實境(VR),以及機器人視覺等前沿領域的發展。

而這時的米思特裡,就像開了掛一樣,在團隊的協作下,陸續發明了更多的作品,一戰成名。包括在數字設備之間複製粘貼數據的新穎方法 Sparsh;Blinkbot - 凝視和眨眼控制的機器人;可以充當實體世界 Google 的公共地圖,可以將電腦或手機中 YouTube 的視頻,直接投射到紙張等。

米思特裡團隊的一項發明:將電腦或手機中 YouTube 的視頻,直接投射到紙張

不僅如此,其獨創而充滿人性的思考也為普拉納夫贏得了諸多世界級的榮譽。

2009 年,米思特裡獲得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頒發的 35 歲以下的全球最佳 35 名創新人士(簡稱 TR35)獎項,並且也得到了當年《福布斯》印度年度人物的提名。其技術在 TED 上進行公開展示,被廣泛關注,此時的他,名聲大噪。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流媒體界面專家 Pattie Maes教授曾表示,米思特裡的發明和研究給 「第六感科技」 技術帶來了名氣,他也希望,「第六感科技」 所做的研究,不只是引起人們的驚奇,而是將科幻小說裡面的研究帶到現實場景中。

2009 年的夏天,米思特裡和 「第六感科技」 團隊開始與三星工程師合作,將其中的一個投射發明,內嵌至三星公司的新款智慧型手機中,其手機將具備內置投影功能。他們希望,隨著算法的的進一步改進,讓發明研究落地,造福更多手機用戶。

2010年前後,米斯特裡又開始著手研發「Mouseless」項目,這是一個沒有實體形態的虛擬滑鼠,和本次CES上三星發布的虛擬鍵盤有異曲同工之妙。

「Mouseless」是通過在電腦框上裝兩個小雷射發射器,在電腦附近形成一個雷射區,每次手動作時就會影響到這個雷射區,通過識別手在這個區域內的動作(真實世界)形成指令輸送給電腦(虛擬世界)。從而達到不需要實體滑鼠,也能完成一樣的功能。

NEON項目,再度探索人與機器的關係

過去,米思特裡曾在 Google,CMU,Microsof,UNESCO,日本科學技術署等地方工作。但是,在 MIT 已經畢業的他,需要思考下一個研究方向,這時三星投來了橄欖枝,成為米思特裡下一個創新想法的實踐地。

2012 年,三星電子宣布,普拉納夫 · 米思特裡(Pranav Mistry)加入該公司,擔任研究總監,兼任三星全球副總裁職務。2013 年 9 月,他第一次登上三星發布會舞臺,正式發布了改變智能手錶行業的產品—— Galaxy Gear Smartwatch。

可以拍攝照片,跟蹤鍛鍊,允許用戶接聽電話,並從手腕接收簡訊,這些功能是否似成相識呢?

兩年後的 Apple Watch 才將這些功能帶到手錶上,而三星卻早在 2013 年,就通過 Galaxy Gear 系列智能手錶,進軍可穿戴式市場。如今,可穿戴式設備市場也成為了三星和蘋果的必爭之地。

米思特裡展示 Galaxy Gear Smartwatch 產品

P博士也是Gear VR眼鏡和Gear 360 VR攝像頭的負責人,曾和扎克伯格一起發布三星的VR眼鏡和Gear 360 家用VR攝像頭。

在這背後,不僅僅是三星的工程師團隊的辛苦成果,還有米思特裡的功勞。時任三星研究院美國研究部負責人的他表示,該表「融合了未來十年的技術」。如今再看這款產品,依舊經典。

8 年的三星工作生涯,讓他成為全球最具創新人物之一。而他也從未停止思考人類與機器的關係。

2019 年,米思特裡找到了下一個陣地。9 月,米思特裡正式宣布,擔任三星成立實驗室的獨立實體 STAR Labs(三星技術與高級研究實驗室)總裁兼執行長,開始正式進行「人造人」項目NEON的研發。

在今年 CES 上,米思特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為了 NEON 項目,他可以奉獻自己的生命,「我一直以來的專業追求,是使機器更加人性化」。

8 年的三星工作生涯,讓米思特裡成為全球最具創新人物之一。

在NEON項目上,P博士對人與機器的關係進行了更深刻的探討:如何定義「助手」?人工智慧一定要「完成任務」一般來服務人類嗎?人工智慧有沒有可能擁有智慧、擁有獨立的人格,成為人類真正的數字幫手和伴侶?

而NEON就被寄予了這樣的希望。據了解,NEON 主要利用 Core R3、SPECTRA 兩大引擎來「造人」, NEON 可以構建強大的學習模型,支持連接到任何第三方增值服務,為虛擬人們提供像人腦一樣的長期記憶。

與其他科技公司的數字人產品不同,NEON 雖然基於真實的人進行建模,但數字人所呈現在人們面前的行為都是完全原創的,能做到像人一樣,去笑,去哭,去表達,是被創造出來的一個「數字人」。

此外,與之前的數字人技術不同,NEON的反應是實時的。STAR Labs 戰略負責人 Bob Lian這樣解釋 NEON 發明的初衷:「我們也不想照搬你的特徵,在數字世界打造一個同樣的『你』。我們的目的不是去複製,而是創造一個新的『人』。」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這次發布的小型滾動移動機器人 Ballie 和廚房智慧機器人 Bot Chef 也都是P博士的傑作。

在他自己的 Twitter 帳號上,他說:「我為我的團隊感到驕傲。恭喜Think Tank Team(P博士一手建立起來的直屬團隊)讓 Ballie 做到了這樣。」

而 Ballie 和 Bot Chef 也希望能成為人們在家庭場景下的「伴侶」,而絕非冷冰冰的任務型機器。

米思特裡在推特上感謝團隊

而另一個值得令人關注的現象是,出現在CES大展上的PPT概念產品越來越少了,與NEON類似的虛擬人項目也在不斷推出,逐漸落地。「人造人」將不止停留在科幻小說當中,將更多地成為現實。

100% 真實、不會疲倦、永遠精力充沛將是虛擬人最大的優勢。

在今年 CES 上,Star Labs 方面表示,預計 NEON 在 2020 年底發布 beta 版本,而 Ballie 確定會在「近期」上市。NEON 將率先用於服務業和娛樂業,100% 真實、永遠熱情服務將是商用虛擬人最大的優勢。

剛剛誕生的 NEON 和 Ballie,對於大眾而言僅是一個初生的嬰兒,但 ta 註定將在 2020 年引發科技界的持續關注。(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林志佳,編輯/趙宇航)

相關焦點

  • 純粹人生的典範:「人造細胞之父」加拿大華人張明瑞
    1957年作為麥吉爾大學的本科生,成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粒人造細胞,被譽為「人造細胞之父」。引發「人造細胞」在納米醫學、納米生物技術、基因治療、(幹)細胞治療、癌症治療、再生醫學、血液代用品、肝臟支持等方面的應用,對諸多領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11年,他被評為麥吉爾大學190年歷史上最傑出人物。
  • 龍珠:人造人十六號,比幼體期的沙魯強大,蓋洛博士原來這麼聰明
    龍珠中,人造人都是由蓋洛博士製造出來。其中最強的無疑就是沙魯了。在吞噬十七號和十八號之後,實力已經達到超一的巔峰了。加上自爆恢復之後,已經是可以達到超二的水準了。然而,不知道大家是否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蓋洛博士既然可以製造出十七號和十八號,而沙魯又是把他們吞噬之後才可以變成完全體。為何一開始的時候,就把十七號和十八號體內的零件取出來。直接安裝在沙魯的體內不就行了。這樣也不至於沙魯在未來世界殺死特南克斯,搶了時光機器來到現代尋找十七號和十八號。
  • 龍珠:兩位最強智商,蓋洛博士和布瑪,沙魯和時光機器誰更勝一籌
    說到智商二字,估計看過龍珠的朋友第一時間肯定會想到布瑪和蓋洛博士。可以說,他們兩人是龍珠中的最強大腦,一個製造了時光機器,一個製造了沙魯。就你就得,誰的製造更勝一籌。畢竟各有各的千秋。因為時光機器的出現,改變了龍珠原本的劇情。如果沒有時光機器的話,悟空在沙魯篇的時候就因為心臟病而死。而比克等人也因為被人造人殺死,那麼死去的人就不會被復活。即便還有一個特南克斯活了下來。
  • 揭秘百年前日本「人造人」秘史,能像人表達感情
    對於西村來說,他更擔心的是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關係畸變,進而違背自然規律。目睹機器人奴隸現狀,決心發明「人造人」除了小說的觸動,西村還親眼目睹了小說是如何在人類世界出現變為現實的跡象,這也加劇了他對機器人奴隸現狀的擔憂。
  • 《七龍珠》中人造人18號會不會出現機器故障?
    且聽娓娓道來《七龍珠》中的人造人18號其實她的這個名字是有一些歧義的,會讓人產生誤解,首先她並不是人造人,格羅博士(人造人20號)曾經說過,除了16號以外,17、18、19、20號都是以人類身體改造的,也就是人類改造人,16號才是純機器人。
  • 在龍珠Z中,蓋洛博士製造的人造人實力該怎麼排?
    眾所周知蓋洛博士是龍珠Z裡數一數二的科學家。蓋洛博士精通機械學、人體工程學、仿生學等諸多高端學科。他沉迷於製造人造人,在龍珠早期的時候,他便造出了人造人8號。但是人造人8號是失敗之作,他居然對主人黑綢軍倒戈相向。
  • 三星「人造人」Neon背後:願意犧牲功能 著重個性
    Neon的目標很遠大,該項目的Twitter帳號資料上寫著「人造人」。這可能意味著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或是完整的機器人。CES前發布的宣傳視頻顯示,Neon可能接近於前者。本周Neon開始展示自己的技術。實際上,這只是數字虛擬人物,但真實感很強。CES的參觀者還無法與Neon互動,而該公司目前的演示也非常粗淺。不過,這個概念和相關技術仍然令人感興趣。
  • 《七龍珠》人造人強大的原因是本身還是改造?
    《龍珠》中的人造人有很多,而他們本身的實力也天差地別,最強的人造人可以輕鬆毀滅星球,而最弱的人造人也只是強於普通人的機器人。關於人造人的實力問題,主要是看類型。格羅博士製造人造人時,有兩種類型。第一種就是純機械型人造人,這種人造人完全有機器部件組成,除了一層類似人類皮膚的外表之外,整個都是機械軀幹,早期格羅博士都是生產這類人造人.不過早期的人造人基本都很弱,比如13號之前的人造人大概都跟8號一個水平。除了8號外,其他人造人也都報廢了。
  • 計算機之父的傳奇人生,圖靈的《模仿遊戲》,用機器打敗機器!
    在這個人工智慧時代,很多人可能刷著手機,都不知道自己手上這玩意兒的祖先是誰。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這部電影——《模仿遊戲》,裡面的機器可以算得上是計算機的太上祖了。而創造這臺機器的,正是被譽為「計算機之父」的偉大科學家、數學家——圖靈。時光穿梭,重溫二戰。
  • 為什麼蓋洛博士將最強人造人16號視為失敗之作?
    在龍珠裡,有一個科學家堪稱無敵,那就是蓋洛博士。蓋洛博士有著天下無雙的頭腦,他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發明,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便是他的人造人技術。他的人造人技術處於宇宙領先地位,他不僅製造出像17、18號這種無限動力的人造人,還能製造出19號、沙魯這種靠吸收來不斷進化的人造人。在這其中沙魯是蓋洛博士人造人技術的最強結晶。當然,沙魯有一個弱點,那就是他的成長周期特別長而且還需要吸收17號和18號這兩個人造人才能進化完全。
  • 龍珠:現代科技發達,能製造出龍珠世界的人造人嗎?
    導語在龍珠中有一個人造人篇章,這個篇章的反派全是格羅博士製造的人造人,而且型號各異,互有不同,他們的戰鬥力和製作難度都很高,代表著龍珠世界最前沿的科技。那麼,以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能否製造出龍珠中的人造人呢?
  • 三星「人造人」Neon 背後:可與女性人物互動,她也會疲倦
    Neon的目標很遠大,該項目的Twitter帳號資料上寫著「人造人」。這可能意味著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或是完整的機器人。CES前發布的宣傳視頻顯示,Neon可能接近於前者。本周Neon開始展示自己的技術。
  • 龍珠:人造人十八號,為什麼能夠生孩子?
    ,因為龍珠之中的人造人種類有好幾種,每種都還不一樣,所以就十八號能夠生孩子這一點來說,應該不必過於驚訝,因為十八號並不是機器改造人。十九號,是格羅博士製造的半機械改造人,體內加裝了吸收能量的裝置,在機械零件的基礎上保留了一部分人類器官的能力,比如說大腦之類的關鍵器官。二十號也是如此,二十號就是格羅博士本人,他先是改造出了十九號,然後借十九號之手把自己也改造成了這種半機械半人體的人造人,使得格羅博士的腦子得以保留,和十九號一樣具備吸收能量的能力。
  • 攜手「胜肽之父」卡爾·林特納博士 水密碼科技護膚再添新力量
    日前,享有「胜肽之父」之譽的卡爾·林特納博士(Dr.Karl Lintner)正式加盟「水密碼·科技名人堂」,擔任水密碼專研科學家。WETCODE PRO水密碼·專研系列,再一次攜手世界領先的科學家,突破新的功效護膚領域,為顧客帶來高效的肌膚問題解決方案。
  • 人造奶油的成分是什麼_揭秘人造奶油的危害!
    奶油蛋糕,很多熱人都喜歡吃,但是吃多了會長胖的。所以今後您在挑選蛋糕的時候,可要看仔細了哦。因為不少蛋糕用的都是人造奶油,人造的奶油吃多了,對身體非常不利。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人造奶油的危害有哪些吧。當我們在吃餅乾、麵包時,在我們沉醉於蛋糕時,我們就要面對奶油的誘惑。
  • 人造肉月餅走紅?吃人造肉可以補充植物蛋白?揭秘自然陽光的看法
    在一眾月餅中,爆紅的人造肉月餅又是什麼味兒?今天,我們就跟隨自然陽光揭秘「人造肉」。植物肉這個概念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興起,直到今年植物肉才正式出現在各個餐廳以及飲食品牌的菜單中。比如吃貨們喜愛的星巴克、肯德基和奈雪的茶等餐飲連鎖都推出了各色植物肉產品,如植物肉漢堡、植物肉炸雞塊,還有符合中國飲食習慣的植物肉月餅、植物肉醬擔擔麵……近年,植物肉在市場中愈演愈熱,很多人認為它是健康、環保的飲食,可以為身體補充植物蛋白。那麼國內消費者以及膳食營養補充類企業是如何看待它的呢?下面就為大家揭秘自然陽光對植物肉與健康的看法。
  • 《龍珠》:最強的人造人並不是沙魯,而是人造人21號!
    在龍珠系列中一共有8個人造人,18號也不是唯一的女性角色。21號人造人就是一個女性角色,她不僅比18號漂亮,還是所有人造人之中最強的人物。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說說這些人造人。人造人8號是龍珠動漫出現的第一個人造人,這個人物出現在大戰紅緞帶軍團期間。
  • 快訊|三星公布「人造人」NEON助手;日本政府推動「AI婚介」;3D列印...
    三星公布「人造人」NEON助手  三星方面強調稱:"NEON更像是一個數字朋友而非語音助手。"NEON具有 "與人類情感交流的能力、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以及形成新記憶的能力"。NEON可以被分配某項任務,也可以充當 "個性化的老師、個人理財顧問、醫療服務提供者或禮賓員"。NEON也可以是演員、代言人或電視主播。NEON可以是我們的朋友、合作者或夥伴。
  • 痘博士如何?痘博士祛斑日常小方法,揭秘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秘密
    我們就一起看看痘博士如何?痘博士祛斑日常小方法,揭秘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秘密。痘博士如何?痘博士祛斑日常小方法,揭秘很多人不知道的小秘密。以上的小方法因每一個人的膚質不同,導致的我們最終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希望大家可以根據我們的肌膚狀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來進行祛除。
  • 《七龍珠》最強的地球人集團是格羅博士率領的人造人、你同意嗎?
    小林和龜仙人的實力在地球人之中也基本排在前5之外,如果與前5交戰的話很可能第一回合就領便當,如果只看漫畫版《七龍珠》魔人布歐篇之前的人造人篇結束之後,「地球人」中實力最強的順序依次是人造人16號、人造人17、18號、人造人20號和人造人19號,也就是說,在人造人篇中,格羅博士和他率領的人造人軍團代表了地球的最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