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米見園、300米見綠」「會呼吸、會喝水」的「超大型綠色海綿」,「四季有花、絢麗多姿、美麗如畫」……去年,深圳首個「公園城市」理念社區公園群現身福田區景田北片區,總體規模全市最大、主題最全、生態最優。公園城市作為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發展高級形態,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是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相宜、自然經濟社會人文相融的複合系統,是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是新時代可持續發展城市建設的新模式。
近年來,福田區按照深圳打造世界著名花城部署安排,搶抓「雙區」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新建改造精品名園17個,轄區公園總數達125個,「百園福田」規劃願景成為現實。
提升空間品質,
鋪就宜居宜業最美底色
從「城市公園」到建設「公園城市」,福田區致力於消除物理邊界,不斷提升城區空間品質,讓福田家園更美麗。
近年來,福田區加大綠化品質提升投入,對標紐約、倫敦、新加坡等世界著名城市,以「繡花精神」雕琢城市空間打造環境新標杆,圓滿完成了迎春花市、詩園禮園、城市工匠、中心區第五立面美化、北中軸簕杜鵑花展、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整體環境提升、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綠雕氛圍營造等一批幸福民生工程。這一幅幅大氣磅礴的城市畫卷,書寫著城市主場的優美風光,也展示著福田的「中心定位」。
一個個如詩如畫的公園在福田的土地上星羅棋布,像一顆顆綠色明珠,構成了深圳最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鋪就了深圳市民宜居宜業的最美底色。
景田北二街公園根據功能性合理收放空間,植入更多生活化的社區配套功能區,形成視野通透、精緻現代的綜合性社區花園;中康公園挖掘公園文化歷史特色,通過片植梅花、運用梅花元素體現獨特的梅文化,為居民提供了散步、慢跑、休憩、交流場所。僅2019年,福田區就新建、改建了景田北二街、中康、福虹、福安、蓮花二村5個社區公園,以及禾鐮坑水庫梅花主題特色種植園,讓市民期望轉化為城市美景的時間不斷縮短。
兼具人文美觀,
打造花漾街區街心花園
移步換景,走在福田不同街區,多彩美景映入眼帘。僅2019年,福田區就完成了皇庭廣場、卓越中心等10條花漾街區打造,共打造了詩園、福安、通新嶺、國創中心等20個街心花園。
位於城市北中軸東側的詩園,與其他三園組成了「詩、書、禮、樂」城市會客廳,以開放的姿態,深厚的文化內涵迎接世界賓朋的到來。詩園若山區域提取古典園林掇山的傳統造景手法,轉化現代演繹,核心鋪裝以深圳地圖為原型,挑選了12處富有深圳發展特色的山圖,在網格樹種小葉欖仁基調下,選取香樟、海紅豆、樸樹等傳統詩文化特色的樹種,取意傳統山水國畫的意境。獨具匠心的設計,精雕細琢的工藝,兼具人文與美觀。
秉持創新理念,
發展立體綠化新技術
面對高度建成區土地資源緊張的現實情況,福田區秉持著生態創新的理念,不斷突破創新,不斷發展立體綠化新模式新技術。
2019年福田區相繼完成了深業上城東線人行天橋、萬科瑧山府屋頂花園、紅嶺中學高中部屋頂、安託山小學屋頂、下沙小學屋頂等公共建築立體綠化建設。
一園一街皆有心,濃妝淡抹總相宜。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美麗深圳福田建設已初見成效。遍布福田的125座公園、36個花漾街區、58個街心花園、8條景觀大道已然成為「美麗深圳」的最硬核展現。
聚合市民智慧,
共繪福田未來公園新畫卷
未來公園怎麼建?福田居民說了算。2019年12月,「『未來公園』創意徵集——福田特色公園建設·主題創意徵集平臺」上線發布會在香蜜公園自然展覽廳舉行。此舉標誌著福田特色公園建設主題創意徵集平臺正式上線。
據悉,該創意平臺由線上徵集平臺和線下主題創意儲備池組成。今後市民朋友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將自己對福田未來公園選址、主題、功能等等提出自己腦洞大開的idea,經平臺審核、專家把關後,即可進入主題創意儲備池。此外,為吸引更多的市民參與,福田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每年將會組織專家小組,對主題創意進行了評選,優秀項目不僅能獲獎,還將作為未來福田區公園建設項目予以正式實施,真正將市民創意由想法變為現實。
當前,福田區正在加快推進「文化交流中心」建設,而以公園為代表的城市公共空間正是文化交流活動的最佳發生地,為此,福田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以「讓每個公園都有主題,讓每個公園都充盈文化基因」為目標,變「千園一面」為「特色特質」,聚合公共娛樂、文化功能。福田區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堅持提升公共服務產品供需精準匹配為導向,變「關門搞管理」為「開門共治理」,推動公眾參與方式變革,藉助深圳市民參與公共事務熱情高的特點,委託社會組織開發了「『未來公園』創意徵集——福田特色公園建設·主題創意徵集平臺」,讓市民共建共治共享美麗福田美好家園,推動形成人以城為「家」,城以人為「本」的城市可持續發展共建共治共享先行示範「福田樣本」。
對標世界一流,
高標準打造深港合作區公共空間
福田區立足「雙區驅動」戰略,對標世界一流,高起點實施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功能完善和環境品質提升工程,將原本封閉單調的工業區環境創新改造成為開放現代的嶄新公共空間,為推動深港科技創新與合作創造優質的外部環境,得到各方高度讚譽。
深港融合引領,高端謀劃頂層設計。聘請香港大學中國建築與城市研究中心、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等一流城市規劃研究機構開展整體規劃設計,從空間活化、風格營造、綠化提升、功能完善等方面實施空間再造,系統打造與合作區定位相匹配的國際一流硬體設施和視覺景象。
港式風格濃鬱,人文凸顯特色鮮明。對標香港科技園「低密度規劃、低純度色彩」風格,多維度營造港式氛圍,凸顯跨境合作特色。統一規劃園區色彩,改變原有空間色彩雜亂跳躍視覺界面,塑造層次分明色彩秩序感;以香港市花紫荊花為主,精心打造市花路等一批花海長廊,製造自然溫馨的城市歸屬感。
大膽創新實踐,空間再造環境迭代。打破紅線藩籬,創造性融合園區內私有空間和公共區域,將園區整體打造為一個開放通透公共空間;升級道路功能,將功能單一綠化帶升級為功能豐富設施帶;最大限度拓展慢行系統,為深港科創合作提供一流戶外體驗和休憩空間。
視覺秩序重構,第五立面灣區樣板。參考國際著名抽象畫《百老匯爵士樂》經典視覺效果和深圳河對岸香港魚塘田埂及色塊,通過屋頂翻修、屋面植綠、仿真草皮鋪裝等方式,大範圍綠化美化106棟建築第五立面,重構空中視覺秩序,勾勒完整空中矩陣,打造22萬平米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第五立面。
未來,福田區將繼續對標「雙區」戰略,按照市委市政府「世界著名花城建設」的部署要求,比肩世界一流,以全區品質提升和風貌塑造為視角,精雕細琢城市環境和公共空間,不斷升維福田城市主客廳能級,在更高起點上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主客廳,成為展現深圳「世界著名花城」的最佳承載地,讓市民的幸福感可感知、可擁抱、觸手可得。
統籌:張馨怡
文:張馨怡 劉克寧
圖:張馨怡 劉克寧
製版:向麗宇 鄒虹香 黃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