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城市,它的GDP在我國只排36位,但它卻是世界上的一線城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隨著我國城市不斷發展,城市建設日趨完善,許多城市也在不斷努力向前,在國際上的聲望也越來越大,許多國家的國際性大城市,如東京、倫敦、紐約等國際舞臺上的郵票,這些國際性大城市的經濟實力都很強,中國這個城市的gdp就是36位世界一線城市,
這座城市是中國的臺北,也是臺灣省的省會,我覺得大家對這座城市都很了解,即使沒有到過臺灣,在臺灣的電視劇裡也很熟悉,臺北,光是2017年 GDP就高達5412億6500萬元,這類經濟落後於中國內陸地區,甚至一些二線城市都不如,不如北京,上海。雖然臺北的經濟總量不高,但卻被選為世界一線城市,尤其是在世界排名上比廣州更高,可見一座城市的發展, GDP並不重要,其他因素也要考慮在內,中國大陸許多城市經濟總量很高,但產業結構並不理想,臺北也是高樓大廈林立,許多建築都很破舊,但這些建築都是很久以前建造的,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
雖然臺北的GDP總量不高,但臺北是個有「質」的城市,特別是人均GDP,已經碾壓了中國的內陸城市,臺北的人均GDP只有19萬左右,別說大陸的普通城市,就連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都被臺北擠在門外,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是因為臺北人口稀少,但臺北面積也很小,看來臺北仍然是一個實力雄厚,名副其實的發達地區,因此一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不僅要考慮GDP,還要考慮各方面,例如人文、幸福指數、發展指數等等,臺北的建築大多都很老,但停下來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臺北的另一面。
不管是閱讀還是旅行,靈魂和身體,一定會在路上,讀完這篇文章,你學到了什麼?留言區告訴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