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水無塵
01
《山河故人》裡有這麼一句臺詞:過去,現在,未來,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沒有人能陪你走到最後,他們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過了這段路,你會遇見新的人,和新的生活。
女人結婚時,沒有人不帶著憧憬走進婚姻。她們渴望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深情,也渴望歲月靜好的溫馨。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女人都發現婚後是事與願違。
女人結婚時,你以為找的是依靠,結婚後才發現找的是拖累。你以為對方可以為你遮風擋雨,沒想到後來所有的風雨都是他帶來的。
也難怪,幾年前六六就一針見血的在《雙面膠》中寫過一個段子:結婚是錯誤,離婚是覺悟,再婚是謬誤,復婚是執迷不悟,生孩子是犯個大錯誤,一個人過什麼都不耽誤。
那麼,人到中年已經離婚的女人,到底是選擇再婚還是繼續單身下去呢?聽聽兩位當事人怎麼說。
02 讀者,小芳,44歲,婚齡10年
讀者小芳初中畢業,16歲不到就去深圳打工了。與一般的打工妹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同,小芳顯然是車間裡的一個異類,因為她很有想法。
小芳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每個月只有600多塊錢。但她每個月只留下幾十到100的零花錢,其餘全部寄回老家蓋房子。那時小芳最大的愛好,就是所有下班的時間,都留在宿舍啃書本。
後來小芳因為工作勤奮,學習上進步很大,先後被提升為車間組長,主管,工資翻了一番。不過,與事業上的蒸蒸日上相比,小芳的婚事一直是個老大難。
農村的女孩一般到了20歲,就要結婚了。可小芳是在26歲那年,才經親戚朋友介紹,認識了同個鎮上的孫強。
要說孫強家境還可以,工作也不錯,也沒有什麼吃喝嫖賭抽的惡習,是農村人眼裡典型的「老實人」。但就是這麼個老實人,差點讓小芳在婚姻裡崩潰。隨便舉幾個例子說明你就懂了:
場景一:小芳月經痛,身體都快抽搐了,孫強看到了冷著臉,自顧自吃早飯,上班,全程沒有說一個字。
場景二:小芳生孩子,羊水都破了,打電話讓孫強趕緊回來送她去醫院。結果等小芳孩子都生下來了,孫強還沒來,打電話過去,說他在外面釣魚,忘記了。
場景三:小芳兒子三歲的時候,半夜高燒不退,小芳喊孫強一起送孩子去醫院。結果孫強把房門反鎖,任小芳喊破喉嚨,他硬是不去醫院,沒辦法小芳只好一個人到處攔車帶孩子去醫院。
都說,樹葉不是一天變黃的,人心不是一天變涼的。小芳說她離婚後,從來沒有這麼輕鬆愉快過。自己掙錢自己花,自己做飯自己吃,再也不要想著討好那個「活死人」了,別提有多輕鬆了。
當然小芳說她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餘生把兒子培養好。等孩子大了,她就可以停下掙錢的腳步,歇一歇了,然後和幾個閨蜜出去旅旅遊,老了就去養老院。
至於再婚,小芳想都懶得想。用她的話說,三口之家未必全,她和兒子兩個人就挺好的。
03 表姐 米爾 48歲 婚齡15年
說起來,表姐米爾還是我們家族裡最早的大學生。表姐年輕時青春貌美,家境又好,是很多小夥子的夢中情人。
可偏偏表姐選中了她的學弟,一個家裡兄弟姐妹眾多的農村鳳凰男。其實當時家裡人對表姐的婚事是很不滿意的,但耐不住表姐的絕食,以死相逼,只好勉強同意了。
婚後表姐辭去了中學老師的工作,一心在家裡照顧老人,孩子,而表姐夫一心闖事業,奔前程,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歲月靜好。
可所有平靜的水面下,都有可能是波濤暗湧。就像那句話裡說的,我陪你走過窮山惡水,你卻把柳暗花明給了旁人。辛辛苦苦一場,到頭來才發現是為別人做嫁衣裳。
表姐做夢也沒想到,當她在家裡嘔心瀝血的伺候老人,照顧孩子時,表姐夫其實已經早就在外面家外有家了。
但表姐畢竟不是普通的農村婦女,得知表姐夫家外有家後,她沒有大吵大鬧,也沒有委屈求全。而是以給兩個兒子買房為由,讓表姐夫掏了不少錢出來。之後,表姐又以老人養老的名義,又掏了表姐夫不少錢出來。
現在的表姐,兩個兒子都已經大學畢業,而表姐在社區找了一份會計的工作。業餘養花,做美食,跳廣場舞,日子過得簡直不要太舒心。
偶爾有人提起給表姐介紹個老伴,表姐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說這輩子伺候別人伺候得都厭了,餘生只想一個人好好過日子。
清水結語:不得不說,現在的女人已經越來越不需要婚姻了。特別是當婚姻給她們都是負面的東西時,實在很難說服女人再走進婚姻。
張愛玲說過:所有的女人終有棲息之地,不是他人,唯有自己。
這也再次提醒了女人們,無論是做職場女性,還是選擇做家庭主婦,都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唯有經濟獨立,思想獨立,我們才能越過越好,不必把幸福寄托在男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