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杜虹曉 濟南報導
近日,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公布第四批全國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單位名單,其中山東濟南17家單位列入其中。加上前三批已公布名單的8家,濟南市已有25家全國環保設施開放單位。
以制度建設促進規範化管理。濟南市高度重視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濟南市生態環境部門聯合水務、城管部門下發《全市環保設施和城市汙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工作實施方案》,不斷規範環保設施開放工作。加強開放單位解說員上崗培訓,設置規範的參觀路線,開發適合的宣傳品,保障預約渠道通暢,完善「雙向教育」功能,既能接待公眾來參觀,又能主動走出去,配合生態環境部門深入學校、社區進行宣傳教育。
以數位化建設促進環保設施「雲開放」。在全國人民頑強抗疫的大背景下,開展別具特色的「雲開放」公眾開放參觀宣傳活動。搭建「雲平臺」,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在「泉城藍」、濟南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各設施單位微信公眾號和官網上刊登並傳播科普宣傳內容,宣傳線下預約渠道,保障開放工作的順利開展。繪製「雲資料」,組織專業團隊精心製作了「雲開放、看環保」的系列環保設施開放宣傳科普視頻,拓寬了市民知情環保、參與環保的渠道。開啟「雲參觀」,利用「雲開放」活動,將「雲開放、看環保」的宣傳視頻相關資料及近期新聞內容發布在各大媒體以及政府和企業微信公眾號中,方便公眾查找,可隨時點擊觀看。
公益組織助力環保設施開放。號召市內相關環保公益組織和志願者參與到環保設施開放的工作中來,以「體驗式、遊戲化、在地化」原則,設計活動課件和活動方案,提升環保設施公眾開放活動參與性和吸引力。
截至目前,濟南市25家單位通過「線上+線下」兩種形式實現全部開放,已達到四類設施全部開放要求,範圍涉及全市,開放比例達到100%的目標。共組織線下開放活動937批次,共接待25583人;線上開放點擊率達到212207批次,開發線上產品25個,調動了濟南市民參與生態環境行動熱情,提升了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