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遊戲反哺現實賽事的一天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足球場上,兩支球隊的比賽已經接近白熱化,場館內山呼海嘯、掌聲雷動,但當直播鏡頭切到現場,卻發現只有落滿灰塵,空無一人的觀眾席。
這不是什麼奇怪的「陰間新聞」,不久後,這樣的場景即將發生在全球最受歡迎的足球賽事——英超賽場上,而這一切,還得從疫情帶來的影響說起。
這種影響是全方位的,各類傳統體育的運動員們,也正在體驗從未有過的「無觀眾賽事」。
常規體育項目的場館往往座位擁擠、人流量大,在疫情依舊嚴峻的形式下無疑是致命的。因此年初,在各大賽事紛紛延期的情況下,就有不少球迷和主辦方開始提議取消現場觀看,改為使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呈現比賽,也就是所謂的「無觀眾賽事」。
在一定程度上,「無觀眾賽事」確實能緩解停賽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和時間安排上的困難。上周,網球賽場就剛剛誕生了世界首位「無觀眾賽事」冠軍:
網球名將科維託娃在一項表演賽中奪冠,成為首個「無觀眾賽事」冠軍
球迷們在「雲歡呼」,同樣,選手們也在努力適應沒有觀眾的比賽。就連這位冠軍在奪冠後也表示:「在打出精彩球時聽不到人們的喝彩聲,這確實很奇怪。」
為了解決賽場上沒有歡呼的尷尬,昨日英國體育廣播公司Sky sport就宣布將與遊戲公司EA合作,在轉播無觀眾的英超聯賽時,引入《FIFA20》中的觀眾音效以提升現場氛圍。據悉,這個功能還能根據每個不同球隊定製特有的音效。
簡單地說,下次當你打開直播時,聽到的可能就是預先設置好的,來自足球遊戲《FIFA20》的虛擬喝彩聲。
這並不是英超主辦方腦子一熱做出來的迷惑行為,在真正的球賽中,「觀眾反應」一直是常被忽視,但又非常重要的元素。
今年三月,德甲的一名裁判在判罰了一場「無觀眾賽事」後就表示:「氣氛很詭異,人們缺乏激情,我很難在這樣的比賽集中注意力。」
為了緩解觀眾和球員的尷尬,各大賽事的主辦方都絞盡腦汁。不久前,德甲的一支俱樂部就在觀眾席上擺放了大量「紙片人」以營造氣氛:
相比之下,韓國聯賽則更加有想像力,為了營造真實感,首爾FC俱樂部就在比賽時往觀眾席裡放置了大量的「實體娃娃」:
當然,使用這種手段難免會遭到其他人的非議,在比賽結束後,俱樂部相關人員還特地跑出來聲明:這些假人只是單純的假人,絕不是大家想的什麼「性玩具」。
現在疫情仍未結束,不管是球員還是球迷,可能還要習慣很長一段時間的無觀眾比賽,至於這次英超在直播中新推出的「模擬人聲」,我倒覺得是件好事,因為一定程度上它確實增添了氣氛,但如果更進一步,比如在觀眾席上打出觀眾的全息影像什麼的,可能我們就離真正的「賽博看球」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