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無皇帝」鹹豐帝:貽虎為患

2020-12-14 雨晴麻麻看書

鹹豐帝,愛新覺羅·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20歲登基,在位11年,政治上一事無成,被後人譏諷為無遠見、無膽識、無作為、無才能的「四無皇帝」,生前無所作為,死後卻給大清留下了一位禍患無窮的慈禧太后,加速了清王朝的滅亡。

鹹豐帝為道光第四子,與異母同胞兄弟奕訢一起長大,二人年齡相仿,關係密切。但奕訢才能天資均在鹹豐之上,兩人同為皇儲爭奪有利人選。道光帝尤喜奕訢,認為其有祖父治國之能。可以說,在皇位繼承人上,鹹豐帝比其弟奕訢相比,並無優勢。

鹹豐帝能登上皇位多虧其老師杜受田的幫助。在文武道試中,杜受田知道鹹豐帝不佔優勢,便教其藏拙守孝之道,以「萬物繁衍,不忍射殺」為由,認為治理國家應當寬厚愛民、仁懷天下。一下子戳中了道光皇帝的淚點,深深感動了皇帝,下定決心立其為儲君。

鹹豐帝登基元年,國內爆發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國外英法聯軍不滿既得利益,想要進一步擴大在華權益,不時派兵入侵。面對內憂外患,鹹豐帝無力改變現狀,便開啟了破罐破摔模式。

1860年,英法聯軍再次大舉入侵,鹹豐帝以.「木蘭秋獮」為由,帶著一眾妃子逃亡熱河(今河北承德),留奕訢在朝處理洋人事務。自己則縱情歌舞、犬馬聲色、酗酒吸鴉片,完全一副國事與我無關模樣。

自己專心享樂,政事則交給寵妃打理,給了後來慈禧太后把持朝政的機會。病危之際,給兒子載淳留的的肅順、載垣等八位顧命大臣,同時又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掌管),結果八位顧命大臣,瞬間被自己的老婆秒殺成丟命大臣。從此大清王朝被慈禧太后把持朝政達半個世紀之久。不得不說,慈禧把持朝政,是鹹豐帝一手造成的。

1861年,逃難在外的鹹豐帝病死,再也沒能活著看到大清國都。年僅31歲就龍馭賓天,留給大清的是一個6歲幼主和雄心勃勃的女人。而這位女人以摧枯拉朽之勢,「不負重託」,以一己之力把大清王朝送上了斷頭之路。若鹹豐帝泉下有知,估計無臉見自己的列祖列宗!

相關焦點

  • 慈禧是鹹豐帝的寵妃嗎?
    道光帝死了以後,他的第四子即位當了皇帝,年號「鹹豐」,歷史上稱鹹豐帝。鹹豐帝生於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初九日,即位時二十歲。起初,這個年輕的皇帝還想有所作為,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以後,他覺得無力改變國家「內憂外患」的局面,於是,日益沉溺在美色之中,對於國家大事,漸漸地很少過問了。
  • 歷史的拐點:一個書生助攻四阿哥成了皇帝,間接亡了大清
    其實,該為清朝覆滅負責的人有很多,比如說鹹豐帝就是排得上號的人,當然,鹹豐帝是直接負責人,不過說到鹹豐,還得說到一個書生,這個書生在毀滅清朝上那可是禍首一位。這位書生名叫杜受田,在後世的記載中評價,杜受田一生謙虛正直,低調廉潔,是出了名的一代帝師。是什麼帝的師呢?
  • 鹹豐帝唯一的女兒,鹹豐死後,慈禧下旨賜婚,一年後暴死房中
    在清朝皇宮的每一代皇帝中,似乎都隱藏著各種各樣的秘密。清朝皇帝一共有十二位,其中短命皇帝很少,除了中炮身亡的順治帝之外,其餘幾位短命皇帝多少都和慈禧帶點關係。而慈禧這個掌握了清朝後期命運的女人,在後世也頗為各位文人騷客詬病。
  • 為什麼鹹豐帝的顧命八大臣鬥不過一個26歲的女人慈禧?原因何在?
    鹹豐帝死前共留下八位顧命大臣來輔佐六歲的同治皇帝,但是沒曾想這顧命大臣不給力,在鹹豐帝屍骨未寒的時候就被慈禧等人聯手拿下,這場為時不過半年的政變史稱「辛酉政變」1860在清政府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英法聯軍便直接率軍逼近北京城,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時的鹹豐帝急忙帶著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以及一眾親信前往熱河避難。
  • 尼古拉斯凱奇將主演《養虎為患》劇集
    時光網訊 新冠疫情讓美國人都呆在家,也讓Netflix播出的紀錄片《養虎為患》成為全民話題,很多人都在討論到底誰在劇情電影或劇集中扮演男主角喬·野生比較合適,最近答案揭曉:尼古拉斯·凱奇!這將是曾經的奧斯卡影帝第一次出演電視劇。
  • 靜太妃養育鹹豐帝15年,一言不慎生芥蒂,太后被降格的背後
    道光二十年(1840年)四月二十五日,對於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是個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她被晉封為皇貴妃。早些時候,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病逝,後宮無主,道光帝冊封其為皇貴妃,總攝後宮。
  • 如何評價清朝鹹豐皇帝?
    鹹豐帝: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怎奈生不逢時,錯當天子。《火燒圓明園》中鹹豐皇帝劇照道光皇帝在人生暮年,曾經為皇儲一事,猶豫不決。在他心目中有兩個人選: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論才能,老四不如老六;論內斂,老六差了點。
  • 尋找北京的王爺後代,有人珍藏著祖上的虎槍,有人為夢想放棄富貴
    當初,他率軍與明朝打仗,屢立戰功,被弟弟順治皇帝封為承澤親王。直到他的長子博果鐸承襲王爵後才改號為莊親王。其實,碩塞的兒子博果鐸才是第一個被封為莊親王的。不幸的是,博果鐸活了74歲,最後連一個男嗣都沒留下。為了能讓莊親王的爵位承襲下去,需要從宗室中選一位男嗣來繼承。當時已是雍正時,宗人府提請讓康熙皇帝的第十六子允祿過繼給博果鐸,承襲王爵。當然,這也是雍正皇帝的主意。
  • Netflix紀錄片"養虎為患"比電影精彩
    《養虎為患》說的就是這些事。  人們常說老虎生性兇猛,但人心才擁有最狠的獸性。  《養虎為患》雖說是紀錄片,但完全可以當商界題材的美劇來看。且人設和角色背景,簡直比你看過的所有美劇,還要抓馬。  都說,現實遠比電影精彩,好萊塢的製片人,已經瞄準了《養虎為患》的故事。據說,20世紀福克斯正打算將《養虎為患》開發成電影,打算找奧蘭多·布魯姆出演喬·野生。   不過,也有人認為布拉德·皮特更適合演喬;一號老公本人表示,希望「錢老闆」查寧·塔圖姆可以演他;「梅姨」目前是卡羅呼聲最高的扮演者。
  • 大清皇帝選秀女,秀女:大清就要亡了!皇帝:你可以回家了!
    清朝皇帝后妃主要來源就是選秀女,清朝的選秀分為兩種,一種是八旗選秀,秀女多來自八旗世家,另一種是宮女選秀,秀女主要來自內務府三旗包衣。
  • 帝國日落與王朝詛咒:鹹豐皇帝是如何掙扎於內憂和外患之間的?
    如何評價鹹豐帝,太多的歷史作品都只表現了鹹豐帝疲憊虛弱的一面,可是把這個人真的放回歷史,你就會發現,中國的那句老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和「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那麼的恰如其分。
  • 清朝皇帝生育能力大比拼,康熙乾隆超能生,同治光緒宣統太丟臉
    但依舊戰績不菲,十個兒子,四個女兒。估計後來的鹹豐帝都得羨慕死。再接下來的乾隆爺,是清朝第二能生的皇帝,17個兒子,10個女兒,也是絕對的家大業大。▲清朝皇帝群如果清朝皇帝群聊的話,需要挨罵的肯定是鹹豐帝了。鹹豐帝是開始,生兒子數量驟減,鹹豐帝生了三個孩子,倆兒一女。
  • 她是道光皇帝的寵妃,13歲就入宮,還被冊封為皇貴妃
    在我國古代一直有著一夫多妻制,古代稍微有點權勢的男子都可以擁有三妻四妾,古代身份地位最高的男子就是皇帝,皇帝更是有著後宮佳麗三千人。在古代皇帝的後宮嬪妃不是一次性有那麼多人的,在古代皇帝會定期地舉辦選妃,為自己充實後宮。在古代許多女子都會想要嫁給皇帝,但是想要入宮成為妃子,那麼就得參加選秀。
  • 兄弟鬩牆,反而為慈禧的上位提供了契機?!
    在王朝時代,一個君主如果具備仁孝的潛能,就會被廣大臣民視為大幸。道光帝晚年,帶著諸多皇子前往南苑打獵。皇六子耿直,一展才華時,獵物最多。皇四子兩手空空而回。道光帝問其原因,皇四子回答說:「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道光帝生病,宣兩個兒子前去覲見。
  • 慈禧太后上位後,將皇帝的寵妃做成了人彘
    獮 為名倉皇逃亡往承德避暑山莊居於煙波致爽殿內與此同時其六弟恭親王奕訴負責駐守北京籤訂一系列議和條約日子久了鹹豐帝竟愈發眷戀承德風景不願迴鑾奕訴幾次上書求見>好在皇后一向宅心仁厚不喜紛爭只是勸麗妃謹慎行事以免再生事端轉眼來到次年六月初九適逢鹹豐帝壽辰以戶部尚書肅順為首的軍機重臣齊聚避暑山莊為皇帝祝壽
  • 清朝皇帝可以分為三個檔次?是按什麼劃分的
    可以說皇太極在位17年的一系列文治武功是相當不錯,為清朝入關打下了堅實基礎,可惜他的運氣並不怎麼好,猝死於明朝滅亡前夕的1643年,若是多活幾年,帶領清朝入關,使清朝由割據政權過渡成為全國性政權,那麼他的歷史評價就將是另一個樣子了。
  • 紀錄片《養虎為患》開拍電視劇版!尼古拉斯·凱奇或將出演男一號
    眼看《養虎為患》如此受歡迎,Imagine Television Studios和CBS Television Studios 就宣布他們將會以《養虎為患》的故事製作一部電視劇,未知電視劇又能否如紀錄片般受歡迎呢?
  • 為何鹹豐皇帝沒活過32歲?原來他這3大嗜好太致命,年輕人要注意
    歷史上短命的皇帝有很多,但是到了清朝的時候,很多皇帝都是比較長壽到,甚至還一度提升了清朝皇帝的平均壽命,不過這中間卻有一個掉鏈子的,他在位了10
  • 鹹豐帝去世後多年,慈禧被把出有孕脈?沒人敢點破
    慈禧是鹹豐皇帝的妃子,這點想必大家也知道,而鹹豐皇帝又匆匆離世,當時的慈禧也只是年僅28歲,卻從此走上了漫長的守寡道路。 後來在1882年,那年慈禧48,卻有一天突感不適,然後請來太醫為其把脈看病,太醫把完脈後,其實已經知道,慈禧是有身孕了,但是這件事情如果說出來的話,恐怕要把滿朝的文武百官要嚇壞了
  • 同為靜貴妃撫養的奕詝和奕訢,為何最終關係發展得如此惡劣?
    公元1850年,道光皇帝病危,根據雍正年間確立下來的秘密建儲制,傳位於皇四子奕詝,是為鹹豐皇帝,這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七位皇帝。所謂的秘密建儲制,是指皇帝將手書的儲君名字,密封在錦盒之內,然後放置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待皇帝大行後,由親貴大臣開啟錦盒當眾宣讀,完成權力的順利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