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價低走銷量,價高走質量,而做生意盈利是首要的。作為老闆,肯定想的是自己的產品可以賣出更高的價格賺取高利潤,同時銷量也好,但是這樣兩全其美的事能有多少。
那麼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農村小夥如何通過「一個電熱水壺」,改變生意慘澹 局面,營業額相比過去至少翻了五倍之多。
【1】背景:
宋珏,重慶人,還是一個志氣滿滿,心有溝壑的農村小夥,但是跟農村人覺得學習才是改變命運的出路不一樣,他從小奉信的是「學習無用論」,認為學習並沒有什麼用,只有真掙錢才是硬道理。
他沒有像自己的哥哥一樣努力讀書,以清華北大為目標,而是初中的九年義務教育讀完後,就跟隨同灣的人先跑去深圳後又輾轉跑去廣州惠州打工,幾年時間一直就沒回來過,每次打電話也一直說自己過得很好,直到收到哥哥結婚的消息這才回家。
宋珏,這次一回家,就不想走了,在外久了終究還是想著家的,畢竟年紀尚輕就跑出了家。在加上家裡人也不願意他在出去,他也就順從心意留了下來,只是他特不想呆在這僻遠的家,於是在家裡呆了半年左右,宋珏就到了重慶的沙坪垻開始新生活。雖然最終還是離開了,到底還是在同一座城市中。
而剛到重慶的他什麼都沒有,還是全靠這邊的親戚幫忙安頓下來的。不過待適應之後宋鈺又開始迷茫了,難道自己還要進廠麼,繼續那日復一日的工作。當他在路上看著面前那老爺爺推著一個爐子賣烤紅薯,他突然有了個想法。
於是他就跑到朝天門和菜園壩去批發了些小商品,然後每天起早貪黑開始擺地攤,雖然苦是苦了點,但也存了不少錢。後面地攤受到限制,他便就直接找了個門面,開了個小型超市。
可是雖然在擺地攤的時候生意不錯,在開超市卻不一樣了。
開業那期間全場7折顧客可是不少,可是隨著活動的結束顧客也隨之減少。更甚至有時候一天進店的顧客才十個左右。這讓宋珏產生了危機,認為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了。
故而,他冥思苦想了一個活動,也正是因為這個活動,這家超市的生意開始好轉,營業額相比過去至少翻了五倍之多。
那麼,他是怎樣做到的呢?
【2】具體方式:
感恩回饋活動:5元購電熱水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