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芳香療法的學習和應用中,皮膚系統一直是最為被關注的。今天來梳理一下皮膚系統的基本知識,以及常見的皮膚問題和對應精油的應用。
皮膚基本結構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外圍器官,其重量約佔人體總重量的16%,其厚度約為0。4~4毫米,成人皮膚總面積約為1。5~2平方米。
皮膚可分為兩大部分,即皮層部分和皮膚的附屬器官。皮層可分為表皮,真皮,皮下組織。皮膚的附屬器官可分為皮脂腺,汗腺,毛髮和指(趾)甲。
表皮:
是皮膚最外面的一層,具有保護作用,沒有血管,但有神經末梢。表皮由外向內可分為五層。
①角質層: 有死亡的角化細胞所組成,過厚會影響膚色和吸收及堵塞毛孔,過簿會造成乾燥和敏感。
②透明層:由扁平無核的透明死細胞所組成,只位於手掌和腳掌,可抗靜電及抗摩擦。
③顆粒層: 由接近死亡正在蛻變成角化細胞的細胞所組成,內含晶樣角素,可折射紫外線。晶樣角素只存弱酸及保溼的環境。
④有棘層:由多角細胞所組成,內含感覺神經末梢可感受外界刺激,是表皮最厚的一層,參與創傷的修復。
⑤基底層:由基底細胞和黑色素細胞所組成。基底細胞構成了表皮各層,是表皮的生化之源。基底細胞從生成到成熟,衰老,死亡,脫落的過程叫表皮的角質化過程,也稱為表皮的新陳代謝周期。正常人約為28天。30歲以後新陳代謝周期逐年延長。具體計算方法:年齡加十天。
⑥皮脂膜: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汗水在皮膚的表面經過空氣的乳化,形成弱酸性的保護膜。它有保溫,保溼及抑菌的作用。
真皮:
位於表皮的下方,由纖維組織(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及網狀纖維)和基質組成。有維持皮膚彈性和韌性及儲存水份的作用。亦有調節體溫的作用。
①乳頭層:主要由膠原纖維構成,內含毛細血管與感覺神經末梢。
②網狀層:主要由膠原纖維和網狀纖維構成,內含毛細血管,淋巴,神經,肌肉。
皮下組織:
由脂肪細胞和疏鬆的結締組織組成。是真皮與骨之間的部位。有緩衝外力及保持體溫作用。
皮膚的功能
保護功能:
①防禦機械性刺激(衝,撞,擠,壓等);
②防禦物理性刺激(冷,熱等);
③防禦化學性刺激(酸,鹼等);
④防禦生物性刺激(微生物,寄生蟲)。
調節體溫功能:
①通過血管調節;
②通過汗腺的排放調節。
感覺功能:
觸覺,痛覺,熱覺,冷覺及壓力覺。
分泌與排洩功能:
※汗腺分泌汗液,皮脂腺分泌油脂可滋潤保護皮膚;
影響分泌的因素:
①內分泌:雄性激素及腎上腺素可使皮脂腺腺體肥大,分泌功能增加;
②溫度:氣溫越高,分泌越多;
③溼度:溼度越高,分泌越多;
④年齡:青春期分泌高,兒童及老人分泌低;
⑤飲食:油膩及刺激性的食物可刺激分泌。
※汗液可幫助身體排放新陳代謝的毒素。如尿酸,尿素等。
呼吸功能:
通過毛孔,汗孔進行呼吸,呼吸量佔肺的1%。
吸收功能:
選擇性的吸收營養物質。
⑴吸收途徑:①毛孔和汗孔;②細胞間隙;③細胞膜直接滲透;
⑵吸收能力:脂溶性物質最易吸收; 動物油〉植物油〉礦物油脂溶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
⑶影響因素:①角質層的厚薄; ②皮膚的含水量;③毛孔的開放狀態;④局部皮膚的溫度。
新陳代謝功能:
脂肪和水可為機體提供能量以供給皮膚新陳代謝需要。晚10點到凌晨2點最為活躍。
皮膚的類型
正常的皮膚根據皮脂腺分泌油脂量的多少可分為中性,乾性,油性,混合性。
①中性皮膚: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量及汗腺分泌的水份適中,皮膚不油不乾燥;皮膚細膩紅潤有光澤,無瑕疵;多見兒童及發育前期的少女,正常成年人極為罕見。
②乾性皮膚: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量和汗腺分泌的水份量少,無法潤澤皮膚;皮膚紋理細緻、毛孔細小,乾燥缺乏彈性,易生皺紋及斑。
③油性皮膚:皮脂腺分泌的油脂量大,毛孔粗大易堵塞,易長粉刺及痘。皮膚紋理粗糙,膚色偏黑。
④混合性皮膚:「T」字部位呈現油性皮膚的特徵,而兩頰部位呈現乾性皮膚的特徵。人群中絕大多數為此類型皮膚。
問題性皮膚
在正常皮膚的基礎上又可出現斑,痘,敏 ,皺,黃等問題性皮膚。
黑斑皮膚
形成機理: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受到外因或內因的刺激,大量的分泌黑色素顆粒,黑色素顆粒游離在皮膚中無法快速代謝,融合成片,就形成了肉眼所見的黑斑。
形成原因:
外因—紫外線、輻射、化妝品等;
內因— 遺傳、內分泌、內臟疾病,口服避孕藥,生活作息,年齡等。
分類:
定性斑—雀斑、胎記、老年斑等。
活性斑—黃褐斑、曬斑、藥物斑等。
治療原則:①預防②抑制③分解④代謝⑤保溼
輔助治療:口服VC加VE。
精油治療:花類及果皮類,如玫瑰、茉莉、橙花、檸檬、甜橙等。
粉刺痘痘
形成機理:
黑頭粉刺:皮脂腺分泌過多的油脂在毛囊口處不易排出,與角化的死細胞及灰塵混合,形成小的栓塞。
白頭粉刺:過厚的角質層覆蓋住毛囊口,使得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無法順利排出,堵塞在毛囊口處與角化的死細胞混合,形成小的栓塞。
痘痘:在粉刺的基礎上加上細菌感染,形成的紅、腫、熱、痛等炎症現象。
形成原因:
外因—角質層過厚、清潔不當、化妝品使用不當等;
內因—青春期、內分泌、生活作息、腸胃功能、淋巴循環不暢等。
治療原則:①消炎殺菌②抑制油脂分泌③收縮毛孔④淡化色印⑤修護凹洞和疤痕
輔助治療:口服VA及複合VB。
治療精油:葉類,茶樹、尤加利、天竺葵、薰衣草、依蘭、苦橙葉等。
敏感肌膚
當外界的致敏物質與皮膚接觸或外界劇烈的溫差變化,引起皮膚紅、腫、熱、痛、癢等一系列不愉快反應稱為過敏反應。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皮膚稱為敏感性肌膚。
形成機理:①皮脂膜不健全②細胞受損③血管壁脆弱
形成原因:
外因—環境、氣溫、紫外線、化妝品等;
內因—體質、精神壓力、飲食、生活作息、藥物等;
分類:
血管性敏感—血管壁彈性較弱,收縮及擴張能力差,對冷熱等物理性刺激反應明顯,面部可見微細血管上浮現象。
基因性敏感—與遺傳基因及抵抗力弱有關,面部無明顯特徵。
治療原則:①修護皮脂膜②修護細胞③修護血管
輔助治療:口服VAD及VB
治療精油:花類,如洋甘菊、薰衣草、玫瑰等。
老化皺紋
形成機理:①皮脂腺和汗腺分泌減少②基質及膠原合成減少③新陳代謝緩慢④纖維組織倒塌或斷裂
形成原因:
外因—紫外線、環境、氣候、保養不當等;
內因—年齡、內分泌、內臟疾病、生活作息、不良飲食習慣等。
分類:
光老化——由於紫外線的長期照射而使纖維組織變性及斷裂;
自然老化—由於新陳代謝緩慢,體內產生大量的自由基不斷損失細胞及機體;
假性皺紋—真皮層的纖維組織因缺水形成倒塌或長時間的擠壓而造成,經保養很快恢復,又稱缺水紋或擠壓紋。
真性皺紋—真皮層的纖維組織變性和斷裂而形成,雖經保養恢復原狀很難,又稱定性皺紋。
治療原則:①補充水份及適當的油份 ②補充膠原蛋白③加強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④防曬
輔助治療:口服VE及VA和VC。
治療精油:樹幹及樹脂、種子類,檀香、乳香、沒藥、茴香等。
萎黃皮膚
形成機理:①角質層過厚②淋巴循環不好③皮膚含氧量低④膽紅素過高⑤脾胃功能不好
形成原因:外因—環境、護理不當等;
內因—缺乏運動、內臟機能、飲食不當、便秘及宿便等。
治療原則: ①去除過厚角質②改善皮膚呼吸功能③加強淋巴循環④促進脾胃功能⑤通便
輔助治療:口服VA及VC
治療精油:果類及葉類,如尤加利、天竺葵、馬鬱蘭、迷迭香、檸檬、甜橙等。
▼
《最精油》芳療讀書分享會
10月17日再次啟動
芳療的人體九大系統
持續九個星期學習分享
最精油VIP會員微信群
再掀芳療學習熱潮
點擊頁尾「閱讀原文」
加入最精油會員後聯繫
客服微信:13521488778
等你來一起來
向遠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