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場了!敦煌》呈現「飛天」多元美感 年輕力量守護千年文化

2020-12-21 光明網

  11月25日,由愛奇藝出品,劍南春冠名,知了青年聯合製作的聚焦敦煌的原創全景式人文探索節目《登場了!敦煌》第二期正式播出。這一次,在敦煌探索團團長汪涵的帶領下,THE9-謝可寅、錢正昊、李浩源三位敦煌實習生以及敦煌有緣人孟佳、張雪菡開啟了一場探尋敦煌「飛天」的神秘之旅。進窟欣賞「雙飛天」、認真學習敦煌舞、和中學生一起跳敦煌舞課間操、克服困難演繹飛天舞臺劇……這一期的節目真可謂精彩不斷。

  用真實感受傳達敦煌文化內核,探索團被千年壁畫震撼!

  當敦煌探索團以及敦煌有緣人隨著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講解員陸帥洋一同走進了莫高窟321窟,當壁畫中的「雙飛天」的畫面映入眼前的時候,引發連連讚嘆。這幅「雙飛天」壁畫分別是乾達婆和緊那羅,即天歌神和天樂神,是天龍八部的護法。還有個鮮為人知的關於飛天的「冷知識」,那就是在敦煌莫高窟壁畫當中,坐著的要比站著的地位高,站著的要比飛著的地位高。

  雖然「飛天」人物形象在整個壁畫「天國」體系當中地位最低,但是也正是由於沒有人物形象的規定和束縛,讓千年前的壁畫創作者有了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技法表現上也更加高超,才會有今天栩栩如生的飛天形象。同時,正因為如此「飛天」元素才能在敦煌C位出道。如今,在敦煌眾多融合了「飛天」元素的路牌、街道、建築、藝術品隨處可見,儼然成了敦煌的城市標籤。

  節目裡,對探索團而言「探窟」是一個重要的體驗環節,能夠親眼目睹洞窟內美輪美奐的壁畫,切身感到敦煌壁畫帶來的視覺震撼。於觀眾而言,節目裡的探窟也成為他們近距離感受敦煌石窟壁畫藝術的渠道。首期節目裡歷經千年著色依然豔麗無比的帝王圖,這一期節目中321窟栩栩如生的「雙飛天」,在節目紀錄片式的拍攝手法下更好地呈現在大眾面前。

  深度詮釋守護精神,用青春之力重現敦煌文化高光時刻

  在探窟之後,他們又來到了敦煌舞蹈教學創始人高金榮教授指導下,學習敦煌飛天舞。在高金榮看來,敦煌舞不僅僅是「舞」,更要與「神」相融合,即身姿動作與眼神要融於一體。正是這種專注與認真,才有了今天的敦煌舞藝術流派。如今,高金榮教授創作的教學曲目《妙音反彈》、《大飛天》、《憑欄仙女》、《彩塑菩薩》等均已成為敦煌舞教育教學的重要曲目,引領了無數學子進入敦煌舞蹈藝術的殿堂。

  從婁婕老師對完美復刻敦煌壁畫的孜孜不倦,到治沙人邱飛十幾年如一日的「枯燥」治沙;從李雲鶴先生64載修複壁畫堅守敦煌,到高金榮老師50餘年對敦煌飛天舞的不斷探索,一批批敦煌的守護者們用自己的青春與熱愛詮釋了「擇一事,終一生」,身體力行地守護著國之瑰寶。

  除了在傳統舞蹈中被完美呈現外,敦煌飛天也融入到校園生活與現代藝術當中。探索團團長汪涵,帶領錢正昊、李浩源以及新加入的有緣人張雪菡一同走進敦煌中學,感受青春之力下的敦煌舞課間操。有些「超綱」的動作,在錢正昊、李浩源、張雪菡努力學習下,得到了編撰課間操的張夢婷老師點讚。謝可寅和孟佳則在來到鳴沙山拍攝時尚感十足的敦煌飛天大片,現代時尚元素融入到傳統古典的飛天舞蹈當中,傳統美與現代美在此刻完美融合。

  將傳統文化融於現代綜藝,構建古今文化溝通橋梁

  「我永遠都在,我是你低頭看見的大路無邊,我是你抬頭看見的星辰萬點」。在汪涵、錢正昊、李浩源觀看了沉浸式實景舞臺劇《又見敦煌》時,敦煌以及飛天帶來的震撼更加強烈。在一代代敦煌守護者默默守護敦煌的同時,敦煌如同母親一樣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當探索團們親自上陣,扮上舞劇中的角色,致敬飛天、致敬敦煌、致敬所有守護者。從最初1979年的大型民族舞劇《絲路花雨》,到如今王潮歌導演的大型實景舞臺劇《又見敦煌》,以敦煌舞為核心的經典舞蹈、劇目正在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其優美的舞姿、所承載的文化內核也得到了國外觀眾的認可,敦煌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走入人們的視野。

  在綜藝的鏡頭之下,敦煌文化以更年輕化、現代化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愛奇藝《登場了!敦煌》用綜藝化的視角,紀錄片質感,將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完美融合。藉助年輕人的青春、時尚之力,用體驗、致敬等多元手法打通當代年輕人們了解敦煌的「任督」二脈。以此建立起以古今文化的溝通橋梁,賦予沉寂千年的敦煌文化以青春、時尚、潮流的現代藝術氣息。

[ 責編:張曉榮 ]

相關焦點

  • 敦煌研究院聯合騰訊QQ 讓散花飛天 「破壁」進入年輕次元
    近日,敦煌研究院與騰訊QQ聯合推出首個「散花飛天」虛擬形象裝扮,用戶可在QQ釐米秀裡換上敦煌裝扮,「秒變」飛天,還可在聊天框中發送散花動作祝福好友,以最年輕的方式,體驗千年敦煌之美。
  • 敦煌壁畫元素融數字創意 民眾DIY供養千年文化
    臨近新年,敦煌研究院與騰訊推出數字創意活動——敦煌詩巾,民眾在線上可以通過DIY自己的專屬敦煌絲巾,生成個性化的文創創意,以供養千年敦煌文化,同時亦可下單定製實物絲巾作為新年禮物。 鍾欣 攝中新網蘭州12月28日電 (記者 徐雪)臨近新年,敦煌研究院與騰訊推出數字創意活動——敦煌詩巾,民眾在線上可以通過DIY自己的專屬敦煌絲巾,生成個性化的文創創意,以供養千年敦煌文化,同時亦可下單定製實物絲巾作為新年禮物。近年來,以敦煌文化為主的文創產品越來越受到民眾的青睞。敦煌研究院近期推出的2000份限量「守護敦煌」年禮亦受到民眾的歡迎。
  • 敦煌看展!關山月作品、韓國飛天都有
    新華社蘭州7月14日電(記者張玉潔)關山月上世紀40年代西北寫生與敦煌臨畫專題展,近日登場敦煌莫高窟。同時舉辦的還有「中韓緣·佛教藝術展」。兩個展覽均將持續至今年8月。1943年,著名畫家關山月從廣東出發,前往甘肅敦煌,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考察、臨摹。與嶺南完全不同的西北景色及精湛的敦煌古代藝術,點燃了他的激情,為他的創作注入了活力。關山月美術館館長陳湘波介紹,展覽中的「向西遠行」「敦煌燭光」等部分,還原了關山月的西北之行,講述了他在抗戰時期堅持行萬裡路、深入學習民族藝術的故事。展覽由敦煌研究院和關山月美術館主辦。
  • 《魔域口袋版》敦煌新品:大漠飛天霓裳衣 古韻悠揚秀華服
    駝鈴聲聲,奏響遠古神佛傳說;黃沙滾滾,鋪展曼妙飛天壁畫。敦煌,這顆絲路上的明珠,中西方的文化在此得到了串聯,兩千年的風沙在這裡都有了油墨的色彩。我們愛敦煌,愛那獨特的綺麗之美,也愛那悠長的赤軸黃卷。絕美飛天盡顯千年古韻,紅衣倩影撩起異域風情雲紋飄帶,踏月九霄,已逾千年的絕美飛天,可謂敦煌文化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 敦煌「新年禮」觸網熱銷:傳統文化「隔空」歸巢
    從一年前限量版「新年禮」的供不應求,到今年「觸網」熱銷的「敦煌有禮」,承載著千年中華文化的敦煌元素,折射傳統年味歸巢。幾天前,豆瓣網友「迷特波魯」收到了被其稱為「一份最為驚豔的驚喜」的敦煌「新年禮」。他說,打開快遞箱的一瞬間,包含有莫高窟、飛天、九色鹿等諸多栩栩如生元素的這份禮包顏色祥和飽滿,精緻的文化質感撲面而來,勾起了他對遙遠敦煌心嚮往之的眷戀,也讓春節瀰漫著「文化氣息」。
  • 國妝品牌鶴禧覺色傾力呈現「致敬敦煌」系列口紅
    頌揚敦煌文化 傳承絲路美學曾出品風靡全網「故宮美妝」的國妝品牌「鶴禧覺色」重磅推出「致敬敦煌」系列口紅。該系列秉承「根植傳統文化」、「致敬中華藝術精髓」的理念,從敦煌壁畫中提取女供養人和飛天形象以及服飾色彩作為設計靈感。
  • 把敦煌千年壁畫穿在身上,到底有多潮?
    這款禮服所採用的是長裙的變形,下面裙身是仿照壁畫中服飾的外罩薄紗,完美展示出燦爛的敦煌飛天藝術文化神韻。,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敦煌千年的華麗盛景和絢爛文化。」的時裝秀上,「時尚教母」熊英,將穿越千年的敦煌菩薩、飛天等元素,設計到仙氣十足的禮服上,將中國風發揮到極致。
  • 國妝品牌鶴禧覺色傾力呈現「致敬敦煌」系列口紅
    頌揚敦煌文化 傳承絲路美學曾出品風靡全網「故宮美妝」的國妝品牌「鶴禧覺色」重磅推出「致敬敦煌」系列口紅。該系列秉承「根植傳統文化」、「致敬中華藝術精髓」的理念,從敦煌壁畫中提取女供養人和飛天形象以及服飾色彩作為設計靈感。
  • 又見敦煌,一舞夢飛天,望千年一瞥!
    敦煌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位於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十字路口,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節點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是世界遺產莫高窟和漢長城的邊境玉門關、陽關所在地,國家史文化名城。「敦煌」一詞最先見於《史記·大宛列傳》「始月氏住在敦煌祁連之間」,公元前111年,漢代正式設置敦煌郡,「敦,大也,煌,盛也,」「敦,大也。 因為在那個大範圍內開闢西域,所以很有名。
  • 大話×敦煌博物館聯合文創初章「執手飛天」保溫杯,一飲東方神韻
    一杯東方氣韻,一手大美敦煌!今天,大話×敦煌博物館聯合文創的首件精品周邊,「執手飛天」保溫杯正式與大家見面。作為大話「國風復興計劃」2019的全新篇章,此次大話與敦煌博物館的合作,將讓大家通過數位化手段親近敦煌千年文物,沉浸於古老東方色彩的錦繡中。
  • 在抖音直播,14萬人一起探險敦煌千年石窟
    敦煌石窟中的雕塑、繪畫藝術   為世人帶來莫大的震撼   敦煌石窟中記錄下的歷史、文化故事   更讓人忍不住想去探究、了解   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這一天   敦煌研究院在抖音上進行了一場直播   在趙聲良院長的循循引領下   十數萬網友對敦煌研究院下屬一院六窟中
  • 當西餐邂逅敦煌,必勝客敦煌主題餐廳登陸西安
    「璀璨的敦煌藝術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屹立千年的敦煌文化是古老的,也是年輕的。」12月15日,一場主題為「年輕人眼裡的藝術敦煌」展覽暨青年領英人物文化分享沙龍,在西安必勝客太華萬達餐廳華美來襲。巴洛克藝術演繹的極樂系列,浮華奢靡,色調明豔,天衣飄揚;而混搭朋克重金屬插畫風格的飛天系列則讓飛天戴起了墨鏡,彈起來吉他。同時餐廳內還展示巨幅敦煌畫卷,用細膩筆觸還原狂野藝術。如此6幅以西方藝術賦予敦煌藝術全新活力的作品和巨幅畫卷,盡顯敦煌藝術的自由奔放,靈動飛揚。
  • 推鮮果月餅,講治沙故事 良品鋪子多維度弘揚敦煌文化
    9月26日,良品鋪子在敦煌舉辦捐贈儀式,向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捐款,用於生態防護林的建設,助力莫高窟風沙災害防治,讓千年敦煌文化可以延續更久、傳承更久。今年,是良品鋪子加入敦煌文化保護與傳承者之列的第二年。2019年,良品鋪子與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合作,捐贈了首筆公益慈善款。
  • 敦煌,隨著飛天的飄帶起舞!20:00【穿越絲路的花雨 2】
    居住在北京的人們紛紛傳說,古老的敦煌也已隨著這個神奇春天的降臨而復活!但那群自敦煌幽深洞窟中剛剛走出來的甘肅藝術家們,卻還在擔心著,自己對敦煌施展的「復活」奇術,是否能為廣大觀眾所接受?第一次的演出終於拉開帷幕,古老的飛天首次以絕美而鮮活的舞姿,舞動在人們的眼前。
  • 「遇見」敦煌 必勝客這次跨界很「年輕」
    厚重的玻璃門上,曼妙的飛天、靈動的九色鹿,由必勝客與敦煌博物館聯手打造的敦煌藝術風格掛畫,儼然打開了一扇親近敦煌文化的窗口。簡潔而充滿現代氣息的餐廳內,各色敦煌元素裝點其間,餐桌上6大系列敦煌主題餐墊,結合波普藝術、扁平插畫、街頭藝術、重金屬朋克、巴洛克藝術及現代藝術6種西方藝術手法,讓敦煌藝術在時代的碰撞與融合中形成了全新的年輕風格,令人耳目一新。
  • 《一夢江湖》(原《楚留香》手遊)敦煌聯動開啟飛天之旅
    與敦煌開啟的特別主題聯動尤為驚豔。漫天黃沙下,蹉跎行人間。當古老的敦煌文化來到江湖,帶給玩家體驗的是那些沉寂千年的神秘故事背後,掩藏的燦爛文化。【一夢江湖 大夢敦煌】敦煌是絲綢之路的節點,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敦煌的壁畫與雕塑,給人們極具震撼力的藝術衝擊。漫漫江湖路,溯沙看敦煌。
  • 敦煌壁畫裡的千年舞蹈文化
    如在印度佛教聖地阿旃陀石窟高高的石壁、石柱上,他們相依相偎,並坐在天際雲端,與敦煌、雲岡、麥積山等石窟體呈 V 形的飛天較相近似,但遠不如隋唐時代的飛天那樣輕盈飄逸,體態優美。 飛天壁畫 中國的「飛天」一詞,最早見於《洛陽伽藍記》 元代宮廷樂隊《樂音王隊》中,有扮成飛天像的舞者是中國的緊那羅與乾達婆,也是敦煌壁畫中最富舞蹈美感的形象之一。
  • 「敦煌飛天」「吃豆人」走進西餐廳 跨界吃飯可以這麼好玩
    圖說:敦煌藝術展走進必勝客西餐廳 採訪對象供圖 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在西餐廳裡既可以欣賞敦煌藝術展,享受文化大餐,也能重溫童年經典遊戲,拍照打卡「吃豆人」元素。為了迎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傳統餐飲品牌牽手文化IP,用跨界合作讓吃飯這件事變得更加好玩。「以青春視角,看千年敦煌的活力湧動;以時代觸覺,感受餐飲與文化的東西方文化碰撞」。昨天,「年輕人眼裡的藝術敦煌」展覽在必勝客上海新世界餐廳開幕。展覽以「中西融合」為設計理念,延續了敦煌中西交融的態度與包容的個性,將西方巴洛克藝術、波普藝術等世界藝術手法與敦煌壁畫跨界碰撞。
  • 把敦煌藝術搬進西餐廳:敦煌「藝術展」亮相上海首家必勝客「都會...
    「以青春視角,看千年敦煌的活力湧動;以時代觸覺,感受餐飲與文化的東西方文化碰撞」。12月10日,「年輕人眼裡的藝術敦煌」展覽,在必勝客上海新世界餐廳內華美來襲。當「東方遇見西方」,傳統中國文化和現代藝術將會在西餐廳上演怎樣一場大秀?又會讓距離敦煌千裡之外的上海消費者領略到怎樣的藝術盛宴?
  • 《魔域口袋版》敦煌再上新:飛天少女明眸皓齒 仙氣白鹿漫步而來
    九色神鹿降臨凡塵,飛天少女萌動上線,兩款風格迥異的外觀,揭示敦煌多變的藝術底蘊。九色神鹿踏塵而來,飛天少女舞動霓裳九色神鹿源自莫高窟壁畫《鹿王本生圖》,集美學藝術與佛教經義於一身,勸導世人行善戒惡,是世界壁畫藝術的代表佳作,展現著敦煌神秘綺麗的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