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又開始搞小動作了,汪文斌:希望澳方能夠反躬自省

2020-12-16 青鏡臺
撰文 | 青鏡臺

今年以來,煤炭、大麥、銅礦石及銅精礦、食糖、木材、葡萄酒和龍蝦等澳大利亞大宗商品,接連被中國買家停止採購。此舉讓「心高氣傲」的澳大利亞有些緊張、心慌。

尤其是近日傳言中國將限制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一事,澳大利亞表示希望澳中雙方就此事「咱們談談吧,可以無條件進行。」

然而,澳大利亞一邊釋放所謂的「善意」,一邊背後不斷搞小動作。

據澳大利亞新聞集團報導,束手無策的澳大利亞近日竟然想到了和「五眼聯盟」其他成員抱團取暖,以反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限制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前任資源部長馬特·卡納萬12月13日還大放厥詞,建議澳大利亞對輸華鐵礦石加徵1%的關稅,號稱要讓中國「付出代價」。不過,此事已被澳高層緊急「滅火」,稱不會予以考慮。

為什麼澳大利亞敢跟隨美國在後面跑,在不斷拋出炒作「中國威脅」「中國滲透」之後,又與「五眼聯盟」積極推動對中國華為5G設備的限制,而且還在美日印澳「四方同盟」中,全力配合美國想升級成對抗中國的軍事集團,現在又想抱團取暖,應對中國的貿易限制?

原因就是澳大利亞國內有一些頑固派認為,「如果現在不對中國加以遏制,最後的窗口就將關閉」,跟隨老大美國走,絕對不會錯,再說,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澳大利亞優勢的資源和產品。比如,澳洲鐵礦石質優價廉,運輸成本低,難以找到替代品,對中國的經濟建設來說是剛需,只要鐵礦石基本盤不動,其他損失都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這些自以為是的政客萬萬沒有想到,中國的反應這麼強烈,還真的出手了。

為此,澳大利亞一些政要、專家、媒體呼籲,中國對澳大利亞很多行業具有「重大影響力」,與中國經濟脫鉤,是國家性的自戕行為,不要去尋求帝國主子的指點

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芮捷銳11月2日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中表示,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將不會改變,除非澳大利亞人願意接受生活水平的下降。在芮捷銳看來,中澳兩國經濟互補性非常強,「不管我們喜歡與否,我們需要中國,比他們需要我們更多。」

澳大利亞國防軍前司令安格斯·休斯頓10月中旬曾就中澳關係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目前澳大利亞的做法是錯誤的,中國是澳大利亞的夥伴而非敵人。「因為澳大利亞的經濟經過幾十年已經融入了中國的經濟,兩國需要有效地合作。」

中澳商會CEO兼執行董事尼克·柯伊爾近期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直言,他無法想像澳大利亞失去中國市場的情況。「中澳合作這對兩邊是互贏互惠的。」

儘管有芮捷銳、安格斯·休斯頓等不少人士不斷發聲呼籲,但澳大利亞國內的頑固派不以為然,竟然想到了和「五眼聯盟」其他成員抱團取暖,企圖聯合起來對中國產品實施「報復性制裁」,以反擊中國對澳大利亞的貿易限制。

據澳大利亞新聞集團12月13日報導,「五眼聯盟」目前討論出兩個辦法,以應對中國。第一個辦法是,由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加拿大和紐西蘭各自對中國商品出臺制裁措施;第二個辦法是澳大利亞對來自中國的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如果中國考慮從其它地方彌補損失,美、英、加、新這四個盟國將拒絕從中國購買相關產品,以支持澳大利亞

該計劃的核心是,只要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商品的每一項實施制裁措施,那麼「五眼聯盟」的安全機構都將進行聯合評估,如果有關措施被認為是「出於政治目的」向澳大利亞施壓,「五眼聯盟」就將實施「報復性制裁」。

報導稱,該計劃實施的依據是將參考北約第五條款有關「集體防禦」的承諾,即對一個盟國的攻擊可視為對所有盟國的攻擊。

但這樣的計劃能實施嗎?「五眼聯盟」口口聲聲支持澳大利亞,背地裡卻都在竭儘可能地跟澳大利亞公司搶生意,努力爭搶澳大利亞空出的中國市場份額。12月1日,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亞太農業定價副總監阿加皮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採訪時稱,中國在進口小麥、玉米和大豆等農作物上已經找到了替代供應來源——澳大利亞的「夥伴國」美國。

此外,加拿大的自然資源公司也看中了中國的煤炭市場,正在利用澳大利亞煤炭船「在中國港口滯留」這一機會,計劃明年向中國出口約750萬噸煉焦煤。

英國和紐西蘭也在蠢蠢欲動,意欲搶佔澳大利亞「丟失」的市場,其中,紐西蘭的最新表態充分暴露出其「兩面派」的嘴臉。據路透社報導,紐西蘭新任外長納納婭·馬胡塔當地時間15日表示,紐西蘭願意幫助陷入不斷升級的貿易和外交爭端的中澳兩國協商「休戰」

一邊密謀與中國打群架,一邊充當和事佬,紐西蘭也「夠聰明的」。

現在看來,在利益面前,「五眼聯盟」也不是鐵板一塊。未來,它們能不能實現這一計劃,目前還是未知數,

但是,只要「五眼聯盟」敢對中國搞貿易霸凌,不光嚇不倒中國,而且一定會遭到中國強力反擊,小心五隻眼被戳瞎一隻。

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2月15日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近期中方屢屢聽到澳方以所謂「受害者」自居,不斷對中方進行影射、指責,這完全是混淆視聽、倒打一耙。「中方對此絕不接受」。中方「希望澳方能夠反躬自省、言行一致,切實為中澳各領域務實合作提供良好條件和氛圍,而不是相反。」

所以,目前擺在澳大利亞面前的道路只有一條,立即糾正非常不理智的對華政策。

相關焦點

  • 汪文斌:中方再次敦促澳方一些人反躬自省
    Q「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1月6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針對有報導稱中方對澳大利亞輸華產品採取限制措施,你可否證實或提供一些細節? A汪文斌:這兩天我多次回答了有關問題。我也注意到,近期澳方一些人士對中方有關舉措提出了一些質疑,有的還指責中方有關措施違反國際貿易規則等等。我要告訴大家的是,2018年以來十多個中方赴澳投資項目都被澳方以模稜兩可、毫無根據的「國家安全」為由加以拒絕,包括禁止中國企業參與澳大利亞5G網絡建設,甚至還包括基礎設施、農牧業領域。
  • 澳大利亞要去WTO告中國,汪文斌勸其反躬自省丨北京觀察
    外交部:澳方應認真對待中方關切在今天的外交部記者會上,有外媒就澳方向WTO尋求仲裁一事提問。汪文斌指出,關於中澳之間的貿易個案,可向中方的主管部門了解。「我想強調的是,澳大利亞政府應當認真對待中方關切,採取實際行動,糾正針對中國企業的歧視性做法。」
  • 外交部:澳方以所謂「受害者」自居 中方絕不接受
    在今天(15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主管部門近來依法依規對一些澳大利亞輸華產品採取相關措施,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也是對中國國內產業和消費者負責任的行為。今年3月、6月,澳方連續修改外商投資法,大幅加強對外資所謂「國家安全審查」,澳大利亞自己國內媒體解讀為這就是針對中國,完全背離《中澳自貿協定》中有關雙方應為對方投資提供便利、不斷降低投資審查門檻的承諾。正是由於澳方針對中國企業採取的一系列歧視性做法,中國企業對澳大利亞投資自2017年起連年大幅下降,去年投資額較2016年下降85%。
  • 澳方頭鐵向中國打出狠招,汪文斌給澳方指出明路
    一段時間以來,中澳關係日益緊張,澳大利亞不斷針對中國,在疫情問題上抹黑中國,但在經濟貿易上其又想與中國合作,但澳屢次做出的不當行為已經傷害到中國。非要自取其辱?澳方頭鐵向中國打出狠招,汪文斌給澳方指出明路。
  • 澳大利亞開始寫中文舉牌「自救」,澳方改口:澳大利亞歡迎你
    自從中澳關係出現僵化後,澳大利亞進出口貿易受到極大影響,留學產業也因為此事,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影響。澳方政府無視這些從業人員和企業家的利益,所以這群人決定以自己的方式,爭取到最大的權益,為中澳雙方關係的修復,奉獻一些力量。
  • 外交部:澳大利亞等國家應反躬自省 停止借人權問題幹涉別國內政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翟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澳大利亞等有關國家應反躬自省,停止借人權問題幹涉別國內政、搞政治操弄。 據報導,澳大利亞軍方日前公布的調查報告證實,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澳軍人涉嫌戰爭罪,製造了多起殺害囚犯和無辜平民事件。
  • 澳學者「叫屈」:在澳大利亞,總有一種害怕被美國拋棄的恐懼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開始叫屈了?「隨著中澳關係惡化,澳大利亞擔心會被拜登領導下的美國拋棄。」當地時間8日,美國福克斯新聞以此為題援引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的話稱,隨著川普任期即將結束,「在澳大利亞,總有一種害怕被(美國)拋棄的恐懼」。
  • 一邊告中國,一邊說「談談吧」,澳大利亞安的什麼心?
    在前段時間,中國遵循中國的法律法規和國際慣例,向澳大利亞大麥等進行反傾銷調查,並且加收關稅。為此,12月16日,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曾表示,將於當天晚些時候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上訴,針對的是中國決定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高額關稅一事。可是在12月14日,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曾呼籲澳中雙方「談談吧」。
  • 澳方頭鐵向中國出招,汪文斌給澳方指出一條明路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956字,閱讀約需2分鐘澳大利亞為了討好自己的"老大哥"美國,想盡了一切辦法,當美國川普政府開啟了種種反華政策後,即使澳洲和中國沒有歷史問題或者現實衝突中國原本期待合作共贏,但澳洲莫裡森政府卻要保持敵對,非要自取其辱,那中國就不客氣了,即使澳洲頭鐵向中國出狠招,中國也有辦法對付澳大利亞,汪文斌已經給澳洲指出一條明路,剩下的就要看莫裡森政府有沒有那個覺悟了。
  • 開始勾搭?澳大利亞無計可施,將視線轉向臺灣地區
    澳大利亞正在輕舉妄動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政府於近段時間將視線盯向臺灣地區,想藉此來替代中國大陸市場。同時,澳前資源部長卡納萬提議,澳大利亞政府應與臺灣地區進行合作貿易。為了達成這一目的,近幾周,貿易部門官員聯繫「臺灣當局」進行商議,商議內容就「如何促進雙方經貿往來」進行展開,同時,「臺灣當局」還向澳洲友好地表達誠意,希望能早日促成合作。對此,澳媒《雪梨先驅晨報》表示,在中澳關係嚴重緊張的時刻,澳方清楚與「臺灣當局」達成任何經濟協議的舉動,都將可能加劇中澳雙方的矛盾,惹怒中國。
  • 澳方這一整天的表現,讓世界人民大跌眼鏡,您感覺澳方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國防部已經是經過調查確認,澳達利亞一部分軍人在阿富汗犯下虐待當地平民致死的罪行。中國對於此事發出嚴厲的譴責,沒想到澳大利亞總理十分惱火,竟然要求為正義發聲的中國對澳達利亞道歉。澳方極端人員煽動群眾抵制中國產品面對事情在國際輿論上面的不斷發酵,澳大利亞採取了相對的措施,就是對於譴責者裝無辜,並且偽裝成自己也是受害者的模樣,希望可以獲得全世界的同情,以及西方盟友和自己站一隊,共同抵制中國。
  • 【網絡闢謠】澳大利亞海產品被延緩通關?外交部:中國海關依法實施...
    【網絡闢謠】澳大利亞海產品被延緩通關? 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記者許可)針對澳大利亞聲稱中方延緩澳海產品通關一事
  • 澳大利亞政客又開腦洞:我們乾脆承認臺灣為「國家」算了
    為此,澳大利亞昆士蘭自由國家黨(LNP)議員克裡斯滕森(George Christensen)15日接受採訪時竟建議稱,政府應該通過所有的貿易和外交途徑來結束兩國持續爭端,包括考慮「正式承認臺灣」。在談及原因時,克裡斯滕森聲稱:「中國最不想見到,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正式承認臺灣是一個『國家』……中國如果要來硬的,那澳大利亞也可以。」
  • 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雙語閱讀)
    大量閱讀是提升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新東方在線英語頻道整理了《澳大利亞將中國告到WTO 中方回應(雙語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彭博社記者: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周三稱,澳方將就中方對澳大麥加徵關稅事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並稱未來不排除就紅酒等在世貿組織提起訴訟。外交部對此有何評論?中方應訴有何依據?
  • 澳方媒體態度轉變,表態:沒有哪個國家十全十美,我們需要中國
    導語——澳方媒體態度轉變,表態:沒有哪個國家十全十美,我們需要中國近日,隨著澳大利亞多個出口到中國的商品被喊停,澳方有些急了,甚至準備跑到WTO告狀,認為中國在搞貿易限制。事實上,中方做出的所有措施,都是符合相關規定,澳方的商品被下達禁令,是因為商品本身不合格。然而,澳方不反思自己的問題,還任由澳媒炒作,認為中方在「公報私仇」。對此,英國媒體曾經指出,中國是全球多個國家的重要貿易夥伴,而對於澳大利亞來說,中國卻是唯一。與其指責中國,不如嚴格把關自己的出口商品。
  • 配合美國政治需要對中國指手畫腳,澳大利亞政府被批非常愚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9日表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記者會上稱讚澳政府沒有「屈服於」北京的施壓,然而外媒稱,坎培拉正不斷經受的壓力來自於美國,作為跟隨華盛頓反華腳步最緊的國家,它的處境愈發艱難。澳外長佩恩2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澳方無意損害與中國的關係。下一個需要與美國站在一起就中國議題展現團結的是誰?華盛頓在歐洲、亞洲的盟友都不想選邊站。
  • 大麥:澳大利亞又生事端!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截圖據英國路透社報導,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罕12月16日表示:「在保護我們穀物種植者和大麥生產者的完整性和所有權方面,澳大利亞有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強有力的理由。中澳當前現狀澳大利亞是全球第三大大麥生產國,該國的大麥通常佔據全球啤酒大麥貿易的40%,佔飼料大麥的20%。而中國是澳大利亞大麥作物出口的主要客戶。根據澳大利亞政府的統計,澳大利亞約70%的大麥都出口到中國,2018年的貿易額一度達到15億澳元(約合人民幣70.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