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護膚品琳琅滿目,王大發就一味只跟風只追求大牌,可惜啊~終究還是被誤導了啊!
如何選擇護膚品
如果問「你的護膚流程是怎樣的」,我們多半會得到這樣的回答:
⭐清潔
⭐水
⭐精華
⭐眼霜
⭐乳/霜
⭐防曬
以上流程循環往復,還會有「面膜」的姓名。
如果繼續問「你的護膚流程裡用的是什麼水/精華」,那得到的回答很可能就五花八門了:
「我用的是高機能水……」
「美白精華呀……」
「我已經xx歲了,當然是用的抗衰老精華了……」
「光用精華怎麼夠,我要先用一步肌底液,再用精華…..」
幾個回合下來,各種功效和產品名穿插著出現,基本就暈了。
那麼到底什麼產品屬於「水」,什麼產品屬於「精華」,又想美白又想抗老又想抗氧化是不是就要用三種「精華」?
護膚品的名稱以及俗稱,主要是市場需求和宣傳目的定的,有時候並不能明確地表現出產品的效果。
在選擇護膚品的時候,不需要糾結護膚品到底叫什麼,而要看它是什麼。
怎麼看呢?
看質地和成分。
論被問到最多的,分不清到底是水還是精華的產品,必然是「神仙水」。
明明被親切地稱呼為「神仙水」,大名卻叫「護膚精華露」。如果說它是款「水」,它又有控油等「精華」才應該有的效果。
撇開它的名稱,首先達成共識的是,它是「水」的質地。
然後再看它的成分表,最核心的就是pitera,即半乳糖酵母樣菌發酵產物濾液,可以調節皮膚菌群,控油的效果更適合於油皮使用。
所以總結下來,這是一款適合油皮的控油調理產品,質地很水。
如果它的特點正好符合你的需求,那這就是適合你的一款產品。同時按照一般情況下從稀薄到厚重的使用順序來看,和別的乳霜質地產品搭配使用時,就先用「神仙水」。
按照上面這個思路,不管產品叫什麼,只關注它的功效和質地,那麼「要不要用」「什麼步驟用」這類的問題,就很容易解決了。
怎麼使用護膚品
解決了以後,我們很快又會掉入下一種糾結中:
「XX我在爽膚水的步驟用了,那我保溼水還要用嗎?」
「肌底液是在水前面用嗎?」
「水前精華用了,後面的乳用什麼呢?霜用什麼呢?」
「我已經用了美白精華,抗老精華用什麼呢?還想抗氧化…..」
「先用隔離還是防曬?」
這一步我們糾結的重點,在於「是不是所有的護膚步驟都必須要做到?」
答案很明確:不需要。
上面已經說到,不管產品叫什麼,只管產品是什麼、能幹什麼,以這個思路來修改一下最初的那個「護膚流程」,就可以精簡成這樣:
⭐清潔
⭐保溼
⭐功效
⭐防曬
每一點稍微展開:
⭐清潔
■日常防曬和淡妝不需要卸妝(防曬塗不對,錢會被浪費,防曬霜怎麼洗乾淨?);
■很多情況下清水就夠了(草單:我愛過的那些清潔產品);
■清潔面膜不要頻繁,前提是屏障健康(面膜開扒:千萬別踩雷)。
⭐保溼
■做好保溼是後面進階護膚的基礎((保溼專題)沒有掩護的皮膚,孤苦無依);
■保溼有三種途徑:封閉、增強保水能力、加快屏障修復(美白抗皺的基本功,保溼也有三重境界);
■「補水」只能即時水合角質層,真正想做好保溼工作要有健康的屏障功能(你知道啥是「外油內幹」嗎?)。
⭐功效
■不同的功效成分在原理和作用上是有區別的(成分小講堂:護膚中的「酸」,怎麼用?,你以為你以為的刷酸就是你以為的嗎,這倆產品搭一套,效果比強更強);
■功效產品第一次嘗試要從低濃度開始,並且注意耐受問題(不敢用高功效產品怎麼辦?1步1步教你建立耐受);
■一款功效類產品不一定對所有的皮膚都有其宣稱的效果,對產品的效果或者不良反應要做好心理準備( 怎樣正確選擇護膚品,避免踩雷? );
■按自己的需求來選擇產品,不要過於糾結某一個條件(不同年齡,該怎麼選護膚品)。
⭐防曬
■推薦一年四季都做防曬,但要根據實際場景來選擇不同的防曬措施(6步錦囊選防曬,學會不踩雷,詳解:購買硬防曬時,如何挑選);
■防曬霜的使用有不少細節需要注意的地方(防曬塗不對,錢會被浪費,防曬霜怎麼洗乾淨?);
■用了防曬霜還是黑了要找一下原因,針對性地改善(防曬幾大使用誤區,你中了幾招?)。
上面這四步,有分別對應的產品或者措施,使用下來沒有不適,就是適合自己的。
清潔,有合適的步驟就可以,不需要每天都做滿「卸妝+二次清潔+清潔面膜」這種會損傷屏障的「全套」;
保溼,如果油皮用爽膚水就不覺得乾燥,那就足夠了,不需要再疊加乳霜,反而會油膩;如果幹皮用水和乳都不夠,那麼可以把水換成油或者封閉性更強的乳霜,或用兩種保溼霜;
功效,不需要每個需求(控油、抗氧化、抗老)都單獨用一個產品,最後導致疊加過多,反而造成刺激還沒達到效果。按照護膚需求的優先級使用產品,一段時間內都專注於這個需求,先不要急著考慮別的問題,能一次性變得「完美無瑕」的方法只有修圖;
防曬,具體的細節在上面提到的文章裡已經有比較全面的覆蓋了,這裡不再贅述。
所以,「護膚步驟」自己把控就好,不需要把市面上宣傳的步驟做到一步不落。
護膚應該「個性化」
綜合上面詳述的兩點,就很容易得出這個結論了——護膚是一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別人的經驗可以借鑑,但不需要盲從。
當被問及「這個產品怎麼樣,我適不適合用」的時候,我們最常用的回覆是「因人而異,一款產品適不適合,只有自己嘗試了以後才知道」。
因為個人的膚質、現狀和目前的訴求不同,還有使用場景的差異,所以對於使用護膚品,無所謂貴婦還是平價,無所謂繁複還是簡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符合需求的產品範圍內嘗試,試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就堅持使用,逐步形成護膚流程,再根據內外界環境的變化(最便宜的護膚推薦,不!花!錢!)以及皮膚的反饋來隨時調整,慢慢就能建立起合理的「個人護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