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丹跟秦王嬴政決裂,真的是因為呂不韋從中作梗嗎?

2020-12-14 騰訊網

近日,《大秦賦》熱播讓許多人對戰國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在《大秦賦》第21集中,燕國太子丹作為使者來到秦國,並試圖說服秦國與燕國聯手出兵攻打趙國。可關鍵時刻,秦相呂不韋卻擅自做主與趙國和解,被擺了一道的燕國不得不獨自面對比自己強大很多的趙國。太子丹因此遷怒於秦王嬴政,認為他出爾反爾,背信棄義,兩人因此決裂。那麼在歷史上,太子丹與秦王嬴政的矛盾真是這樣結下的嗎?其實不然。

嬴政從小隨父親子楚在趙國當質子,當時燕國太子丹也在趙國當質子。兩位年齡相近,處境相同的少年在異國他鄉很自然就成為了好朋友。嬴政、太子丹早年的這段經歷與《大秦賦》中基本相同。

時過境遷,嬴政後來回到秦國,並在13歲的時候成了秦王。太子丹則回到燕國,繼續當他的燕太子。當時秦國在「戰國七雄」中一家獨大,其他諸侯國都想討好秦國以為自己爭取生存空間。《大秦賦》中太子丹是以秦王嬴政好友兼燕國使者身份去秦國。可在真實歷史上,燕國方面是考慮到太子丹與秦王早年關係很好,所以把太子丹送到秦國去做質子而不是使者。

太子丹原本以為憑自己和嬴政早年的關係,他在秦國會得到厚待。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當年嬴政和太子丹在趙國都是人在屋簷下,兩人同病相憐自然相處融洽。可如今一個成了秦王,一個成了秦國質子,兩人地位完全不同,關係當然也不可能還像當年那樣。事實上,太子丹在秦國的日子並不好過。當時嬴政已有吞併六國的雄心,所以早就把與太子丹這些可有可無的友情拋諸腦後了。為了給燕國施加壓力,嬴政故意給太子丹難堪,甚至連正常的禮遇都沒有給予。太子丹覺得自尊心遭到嚴重踐踏,於是找機會偷偷跑回了燕國,並在心裡發誓定要洗刷這一恥辱。

值得一提的是,太子丹跑回燕國發生在公元前332年,而秦相呂不韋在三年前,即公元335年就飲鴆自盡了,所以太子丹跟嬴政決裂與呂不韋沒半毛錢關係。

太子丹回到燕國後一直想伺機報復,他把想法告訴了太子傅麴武,麴武建議「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媾匈奴以圖秦」。太子丹覺得此計曠日彌久,而且諸國各懷異心,難以做到。所以他開始在私下招募刺客,打算刺殺嬴政。於是中國歷史上便出現了一段家喻戶曉的刺客故事——荊軻刺秦王。

荊軻刺秦王的結果大家應該都很清楚。荊軻行刺失敗當場被誅,秦國以此事為由發兵攻燕,並最終將燕國吞併。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評價太子丹「不勝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輕慮淺謀,挑怨速禍,使召公之廟不祀忽諸,罪孰大焉!」

世人皆以為荊軻刺秦王是燕趙慷慨悲歌之士的無奈壯舉,可實際上這卻是一樁王子復仇記。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呂不韋猥瑣?太子丹活膩?李斯穿越?《大秦賦》能不能再爛一點?
    幾個槽點,不吐不快:1、歷史上,燕太子丹被派往秦國做質子。雖然少年時,太子丹和嬴政一同前往趙國為質,但是如今做了大王的嬴政對他很不友好。太子丹幾次要求回國,嬴政說:「等烏鴉變白,馬匹生出犄角,就準許你回國」。後來丹歷經劫難,才逃回秦國。
  • 大秦賦:砍斷渭陽君手臂,阻止呂不韋誅殺嫪毐,皆是秦王嬴政下棋
    秦王嬴政割發道歉,斷其臂另有深意對於這一段劇情也是遭到了很多人的吐槽,因為大家覺得渭陽君這是在幫助嬴政揭露嫪毐淫亂後宮的鐵證,嬴政就可以趁勢除掉嫪毐,同時也可以讓趙姬無法把持朝政,從而達到自己親政的目的,但是實際上真的有那麼簡單嗎?
  • 呂不韋的護衛樊於期,為何甘願犧牲自己,也要幫荊軻刺秦王?
    首先,我們回到刺殺行動一開始,荊軻若想刺殺秦王,必須要有近距離和秦王接觸的機會,而為了取得秦王的信任,荊軻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用樊於期的人頭討好他。因為樊於期背叛秦國之後,秦王嬴政多次下令捉拿樊於期,巴不得有人能提著他的人頭來見自己。而樊於期正投奔於燕國太子丹門下,可以說到了走投無路的地步,早晚都是死,何不以死明志呢?
  • 大秦賦的權力鬥爭:嬴政拔劍殺甘羅,但殺嫪毐為什麼那麼困難?
    甘羅當時認識到了此次出使不需要太多說詞,憑藉對大事的研判,趙國就會獻給秦國五座,在這種戰略問題上,甘羅的眼光是獨到的,而且也徵得了這一份榮譽,出使趙國,成功為秦國贏回五座城池,對於很多人而言,甘羅是功臣,至少沒有錯誤,但是在劇情方面來看,秦王嬴政是想和燕國共同夾擊趙國的,而且秦王嬴政一直急於統一天下。
  • 嬴政與權相呂不韋的「愛恨情仇」?呂不韋真的是機關算盡太聰明
    近日,大秦賦也終於迎來了在秦歷史上極為高潮的一段,嫪毐飄了,自稱是秦始皇的「假父」,並要廢了嬴政。這操作神了,蜜汁自信呀!而嫪毐事件牽連呂不韋,嬴政罷免呂不韋相位,將他趕回了他河南的封地。那這件事結束了?告一段落了?並沒有!
  • 秦王嬴政的殺伐果斷:車裂嫪毐 摔死同母異父的弟弟
    看熱播電視劇《大秦賦》,估計有一大群人在等著太后趙姬的男寵嫪毐人頭落地,還有一大群人等著看秦王嬴政摔死他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能不能有點愛心,這可是人倫慘劇。最近追劇,發現劇中的秦王嬴政快成聖人了,又重情又重義,這還能成為孤家寡人嗎?
  • 長安君成嶠為何聯合樊於期造秦王嬴政的反?全怪丞相呂不韋使壞
    秦莊襄王子楚死後太子嬴政即位,秦王嬴政就是後來鯨吞六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由於呂不韋和秦莊襄王和嬴政的關係非比尋常,所以在莊襄王執政時期以及秦王政執政初期,呂不韋都得以獨攬大權以。然而,儘管呂不韋權勢薰天卻也有讓他憂慮不安的事兒。是什麼事兒會讓堂堂秦國丞相憂慮不安?當然是為秦王嬴政的王位擔心啦!難道的還有人還能夠威脅秦政的王位嗎?
  • 《大秦賦》:代王嘉和太子丹,縱無法改變歷史進程,亦要奮力搏擊
    歷史上除了統一天下的嬴政之外,同時期還有眾多配角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箇中著名代表就是燕國的太子丹和末代趙王嘉。 他們都生活於燕趙大地,本來都是王孫貴胄,結果亡國後連自己性命都沒能保住,讓人不勝唏噓。 戲中的兩人亦是如此。太子丹和嬴政一樣,從小為質於秦,最初相似的經歷讓二人惺惺相惜。
  • 嬴政和呂不韋都不在鹹陽,嫪毐攻打蘄年宮的意義何在呢?
    蘄年宮之變是秦朝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經此一事,嬴政誅殺嫪毐、驅逐趙太后、逼死呂不韋,這才算是徹底掌握了秦國的軍政大權!那麼,此次事件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作為本次叛亂的主角,嫪毐為何選在秦王嬴政和呂不韋都不在鹹陽的時候發動政變呢?難道他的攻擊目標不是嬴政嗎?
  • 大秦賦嬴政母親的一生 大秦賦趙姬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趙姬第一次的愛情,就被呂不韋出賣了。可有什麼辦法呢!趙姬只能認命。這個時候,持續了三年之久的長平之戰進入了尾聲,異人在趙國的處境十分艱難。趙姬跟著他,隨時都有被殺的可能性。皓鑭傳裡的異人懷胎十月之後,趙姬生下了異人的兒子,因為是正月出生的,所以取名政,也就是秦始皇嬴政。
  • 秦王並未賜死呂不韋,只是流放他,呂不韋為何要自殺?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罷免了呂不韋的宰相之位,流放他去封地河南,並寫了一封信給呂不韋,誰知呂不韋看完信,竟然喝下鴆酒自殺而死。呂不韋為何被罷官?又為何自殺呢?呂不韋,成於論壇,又敗於論壇。呂不韋開始了自己的政治投機,他先是用自己的大量金錢"投資"這名異人,為他安排好生活後,啟程去往秦國遊說,幫異人爭取到了秦國的太子之位,此人就是之後的莊襄王。至此,呂不韋的政治投機已經成功,呂不韋官拜丞相,封為文信侯,莊襄王退位秦王嬴政即位後,呂不韋受到重用,一時之間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 統一六國後,秦王嬴政為何不稱「王」,而要創立「皇帝」的尊號?
    統一六國後,嬴政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要顯示自己的地位、權力、威望都比他們大,「王」的稱呼顯然是不匹配的。二、秦王嬴政完成的霸業及其思想抱負嬴政不想稱「王」,而創立「皇帝」的尊號,這與他的成長經歷、完成統一六國及宏偉思想抱負有極大的關係。
  • 《大秦賦》之燕太子丹:戰國著名「導演」,匹夫之勇註定不能救國
    作為燕國最後一位太子,燕太子丹堪稱一代悲劇。燕太子丹,姬姓燕氏,因此稱燕丹,因導演了一場家喻戶曉的「荊軻刺秦王」而聞名於後世。最近播出的《大秦賦》中,燕太子丹也有出場,雖然大體上符合事實,但也有杜撰的部分。例如,燕太子丹和嬴政反目,並非因為「甘羅」,歷史上,太子丹到秦國的時候,嬴政早已親政。
  • 《大秦賦》:本可安享晚年的呂不韋被活活逼死,這真的不能怪秦王
    秦王嬴政獲此消息後,異常悲憤交加,並一意孤行發兵攻趙,發誓要消滅趙國,卻萬萬沒想到,此次攻趙秦軍損失過半,損失上將軍一名。這是秦王嬴政自親政以來的,吃過的最大的一次敗仗。
  • 秦王嬴政之母太后趙姬的救命恩人是誰?
    嫪毐假扮宦官進宮,與秦王嬴政之母太后趙姬私通,還私生了兩個兒子。這件事情是為秦王嬴政乃至大秦帝國最為羞恥的宮廷內幕,嫪毐甚至還自稱為「假父」,什麼意思呢?就是呂不韋是嬴政的「父親」,嫪毐也是嬴政的「父親」。也就是說,大秦帝國,有嫪毐的一半。
  • 呂不韋被罷官後,本有機會逃出秦國,卻因為嬴政的一句話而自盡
    因罪下獄,被貶出京 嬴政的母親本就是呂不韋府上的歌姬,兩個人之前就有很深的關係,在子楚去世後,忍不住深宮寂寞的趙太后又跟呂不韋走到了一起
  • 秦王嬴政去雍城加冠親政,獨留兒子扶蘇在鹹陽,其實大有深意
    一:穩住呂不韋很多觀眾在看這一幕劇情的時候,估計都沒有多想,以為真的就是如電視劇介紹的那樣,公子扶蘇因為生病,受不了馬車顛簸,所以嬴政和扶蘇的母親,也就是妻子羋華商量,勸說她把孩子留在了鹹陽。真正讓嬴政把扶蘇留在鹹陽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扶蘇生病了受不了馬車顛簸。如果真要細究,嬰兒抱在懷裡,尚且是在君王乘坐的舒適馬車中,能有多顛簸?秦王嬴政之所以把扶蘇留在鹹陽,其實是拿自己兒子的性命在暗示對呂不韋的信任,以此來穩住呂不韋。
  • 《大秦賦》之甘羅:歷史上的甘羅,真的是被秦始皇所殺嗎?
    在不少觀眾看來,電視劇《大秦賦》中,秦王嬴政最衝動的行為,或許是他直接殺了出使趙國回來的甘羅。相對於他對嫪毐的一再隱忍,秦王嬴政確實不應該殺掉為秦國立下大功的甘羅。表面上來看,甘羅最起碼幫助秦國索取了5座城池,而且是不費一兵一卒,怎麼看都應該進行封賞,秦王嬴政就算心裡有怨念,也應該用其他方式來解決,而不是這麼明晃晃的,在大殿之上殺了甘羅。
  • 大秦賦:秦王親政被延緩兩年,華陽夫人的一句話早已將呂不韋看透
    文/小凡娛影 導語:《大秦賦》秦王親政被延緩兩年,華陽夫人的一句話早已將呂不韋看透 由張魯一、段奕宏等主演的《大秦賦》正在熱播中,在劇中,秦王嬴政到了親政的年紀了,而呂不韋卻遲遲不肯還政於秦王嬴政,用盡各種手段阻止秦王親政,而成蛟之死,就是呂不韋阻止嬴政親政的第一步棋
  • 大秦賦:嬴政欲親政?呂不韋故意拖延?李斯旁觀者清?贏係傾助!
    本文,我們用【大秦賦】中本是秦王的嬴政理所應當的要回自己的權力時卻遭長久以來把持大權的呂不韋橫加阻攔的的前後劇情做案例淺述分析!以前,是因為嬴政尚在束髮之年,怕因其年紀幼小,突然坐上秦王之位,會憑藉性子做出什麼不理智之舉,導致秦國處於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