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突然爆發並迅速蔓延至全國……
企業停工……
學校停課……
限制出行……
焦慮情緒不免滋生……
但是,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微笑重新回到人們臉上……
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慶祝人類行為表情的節日。
如果說,有一種語言是世界通用的,那就是微笑。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世界藝術之謎,據說法國已故總統戴高樂遇到棘手問題時,便會前往羅浮宮賞畫,當他從蒙娜麗莎展廳出來時,煩惱就會蕩然無存。
微笑竟有這麼神奇的治癒能力?
是的。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大笑或是運動30分鐘以上時,大腦會分泌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這種被稱為「快感荷爾蒙」或「年輕荷爾蒙」的物質可以降低焦慮感,讓人體會到一種安逸的、溫暖的、親密的、平靜的感覺。
以上所說的微笑或是大笑,指的是發自內心的笑,也就是真笑。
標準的真笑是這樣的!嘴角上揚,露出8顆牙齒,臉頰肌肉參與運動,眼角出現微笑的魚尾紋。這時,我們感受到的是真正的快樂。
然而,科學家研究中發現,日常生活中每個人臉上大多數的表情基本都屬於社交性微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職業假笑」。這種笑可能是出於禮貌、尊重、隱忍或是習慣而發出的,並不能真正表達內心感受,也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微笑,因此也不會感受到內啡肽釋放帶來的快樂。
但是,「習慣性微笑」並不能消除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帶來的壓力、煩惱、憂愁,反而可能使這些負面情緒埋藏得更深。長期的不快樂會刺激人體產生過多的有毒活性氧,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荷爾蒙,容易導致人體衰老以及引發一些疾病。如果一個人長期使用社交性假笑,而沒有真笑,很容易引起「微笑抑鬱症」。
微笑抑鬱症是啥?
微笑抑鬱症也屬於抑鬱症。和典型抑鬱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鬱症的患者並不是每天癱軟在床上,喪失與人交往的能力,反而,他們可能看似擁有比普通人更好的社會功能,因為他們習慣隱藏自己的真實狀態,以「微笑」示人,表現出更為積極的社交活躍性。
哪些人容易「中招」?
調查顯示,微笑抑鬱症多見於有較高學歷、較好的身份地位、事業有成的職業人士,以服務行業最為典型,他們帶著微笑的面具,很少向他人傾訴情感。
不幸「中招」怎麼破?
只有扯下微笑的「偽面具」,直面消極事件和消極情感,表達真實情緒,才能實現行為表現與情感體驗的一致性。
專家建議多運動,多與人交流,當然還有多一些發自內心的笑,讓身體適應真實的快樂感受,讓有益的荷爾蒙佔領高地,把快樂的情緒傳遞到全身的每個細胞裡去,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生活的真諦。
當你想笑時,盡情地笑!
當你不想笑時,不要勉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