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馨育兒
作為產婦首先懷孕的時候就十分辛苦,需要顧慮的地方很多,等到終於能夠卸下身上的擔子了,以為自己就熬過了整個時光,就靜享為人母的快樂了。
可惜,不但沒有這個,甚至在坐月子的時候,還會遭到委屈的事情。
小麗在生完孩子之後就開始坐月子,可是在這坐月子的時候,婆婆對其有了不滿,兩人爭執起來,婆婆轉念又咽不下這一口氣,告訴了兒子這一件事,讓他去打小麗。
照常說,這就是一件妯娌之間的拌嘴的事情,可是發生在還在坐月子的小麗身上就不那麼美麗了,而且婆婆竟然能夠指使兒子去幹毆打自己妻子的事情,可見,小麗嫁過去的那段時間也並不好受。
結果,這個兒子不僅沒有去調解兩人之間的矛盾,也不去維護一下剛生娃的妻子,而是奔著妻子那裡過去,扇了她一巴掌。
小麗的怎麼能忍下這口氣,娘家人過來了,丈夫和婆婆這時候就全部都開始認錯,說是自己的不對,也說以後絕對不會再打小麗。
可是這樣的話,你信嗎?
從做出了那種過分的事情開始,這些種子就註定了會埋在那個「媽寶」丈夫和蠻橫的婆婆裡。
打了別人一巴掌,事情已經犯下,而且是有預謀的,有計劃的,明確的,我就是要打我的老婆,我就是要在媽媽和老婆有矛盾的時候,不分青紅皂白地去打我的老婆,這樣的人會悔改嗎?
他的基因裡已經流淌著殘暴的血液,無法改變。
而那個婆婆呢?不體諒剛剛生完孩子,剛從鬼門關裡面回來的媳婦,不肯理解一點,還要找事兒。這樣的婆婆還是婆婆嗎?還能指望她將來會做出什麼體恤媳婦的事情嗎?
根本不可能。
他們兩個人之所以認錯,不過是在一時的強威之下認得,等到這件事情過去了,等到娘家人走了,小麗還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原諒是不可能原諒他們的,永遠都不要有原諒這種想法。
小事情,無意中犯下的過錯,去原諒,這個沒有問題。
可是大的問題上,還是自己身邊的人有意的故意的非要給自己不痛快,沒事找事,這就是不可原諒的了。而且對方也不是發自內心的認錯,他們只是迫於小麗家裡人的壓力,才不得已的做出了承諾。說難聽點,這樣的承諾根本就不是承諾,是口頭上的一種敷衍,是最不能信的一種話。
那麼,該怎樣正確處理妻子和媽媽之間的問題呢?
調和
有些男子是「媽寶」,遇到事情總是無條件地偏向自己媽媽那一邊,這就會讓妻子很受傷,也會讓家庭變得破裂。作為男子漢,妻子嫁過來了,離開了自己的家,所有能夠依賴的對象也就是自己的丈夫了,如果在這個家裡連自己的老公都不愛自己,不護著自己,那麼其他的人就更不會體諒和尊重這個妻子,所以,老公對待妻子的態度很重要。
媽媽永遠是自己的媽媽,可是妻子不一定會是自己一輩子的妻子,假如真的愛她的話,就不要讓她傷心,給她一個溫暖的環境,讓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愛著她的。
這樣也有助於整個家庭的和睦,因為如果一個家裡妻子不開心的話,那麼,我相信,整個家裡的一切都不會協調。
態度明確
有時候只會含糊其詞,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態度要堅定,只會和稀泥是不行的。要搞清楚這件事情是婆婆在故意找事情,小事放大,還是就是不會體諒妻子,又或者是妻子不耐煩婆婆,對於婆婆的行為舉止也不滿意,反正萬事以和為貴,互相體諒,都好過。(作者:wxc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