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氣象局」示警:大臺北飆38度以上高溫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7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受太平洋高壓影響,今(24日)天氣穩定晴到多雲,加上西南風較增強,將大陸華南一帶暖空氣往臺灣吹送,在臺北盆地、花東縱谷都有機會出現37、38度高溫,其中大臺北地區由於盆地地形加上熱島效應,局部區域有可能出現38度以上高溫,大臺北地區整體感受將十分炎熱,民眾須留意熱傷害。

    據報導,「氣象局」表示,今中午前後花蓮縣、臺東縣縱谷,臺北市、新北市盆地為橙色燈號,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嘉義市地區,南投縣、雲林縣、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近山區或河谷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基隆市地區、金門縣地區,桃園市、新竹縣、彰化縣、臺南市近山區或河谷則為黃色燈號。

    氣象專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表示,最新歐洲模式顯示,今白天起臺灣低層風逐漸轉為西南風,中層「太平洋高壓」漸減弱,天氣「晴朗酷熱」;各地區最高溫約在36、37度,地理環境較特殊的地點,有升至38左右的機率;要持續注意防曬、防中暑。清晨上午中南部有零星降雨的機率;午後對流發展,局部地區仍有「大雷雨」發生,應持續注意。

    臺灣颱風論壇表示,高壓要減弱了,理論上不會那麼熱,但今天大臺北將會直攻38度以上,其他各地起碼也有33~36度,熱的部分還是沒有少。

    雖然隨著高壓減弱,午後雷雨會變多,但臺灣還是在高壓邊緣,加上韓國的溫帶氣旋「幫忙」調整風向,大陸華南的暖熱空氣全被捲來臺灣!不過等到周末,全臺午後雷雨確實會變多,各地午後都有機會遇到消暑的雨勢。提醒民眾,周末出門尤其是要前往山區,雨具要準備!

 

責任編輯:袁丹華

相關焦點

  • 今日7縣市高溫警示 各地皆35度以上
    華夏經緯網6月1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18日持續受太平洋高壓影響,環境仍舊盛行溫暖乾燥的西南風加上日照強烈,各地仍為晴到多雲,僅山區午後有零星熱對流發展,臺「氣象局」持續針對全臺7縣市發布高溫警訊,另外下周日(21)將發生日環食的天文奇景,提醒天文迷們別錯過。
  • 大臺北、高雄屏東5縣市"36度高溫警戒"
    華夏經緯網4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熱翻天!昨天台北站白天測得35.4度,刷新該站今年最高溫紀錄,今(24日)西南風增強,白天氣溫將更高,「氣象局」也針對臺北、新北、高雄、屏東、臺東5縣市已經發布「36度高溫黃燈」警戒,另針對金門、馬祖發布濃霧特報。此外,今日北部地區空氣品質不佳,外出請注意。    據報導,只是四月下旬,但天氣熱如夏!
  • 臺北花蓮連續3天現36度高溫 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中新網6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中央部門預報員林定宜26日表示,26日全臺灣天氣大致穩定,臺北市、花蓮縣已連續3天出現36度高溫,被列為高溫資訊橙色燈號,高雄也亮黃色燈號,提醒民眾注意。臺北市、花蓮縣已連續3天出現36度高溫,被列為高溫資訊橙色燈號。
  • 今天宜蘭強震「百年一次輪迴」 地震專家:臺北可能有5級以上地震
    對此,地震專家示警,該地震型態稱作,隱沒板塊內部型地震,每百年有次循環,1909年臺北也發生類似的地震,「要注意臺北可能快輪到了」。今晚9點19分左右,臺灣東北部地區附近發生有感地震。根據氣象局資料,震央在宜蘭縣政府東方27.2公裡 ,位於臺灣東部海域,地震深度76.8公裡、芮氏規模6.7,最大震度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慄縣、南投縣、臺中市、雲林縣、嘉義縣、花蓮縣震度都4級,這也是今年最大的地震。
  • 臺灣天氣預報:宜蘭或連續3天38℃以上 多地午後或下雷陣雨
    中新網8月1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氣象部門預報員劉沛滕表示,1日上午天氣晴朗,宜蘭縣可能連續3天出現38℃以上高溫;另外,臺灣山區及中南部平地午後有可能下雷陣雨。  劉沛滕說,1日臺灣各地大多為晴到多雲天氣,受水氣偏少及華中、華南地區的暖空氣移入影響,臺灣各地高溫約34-37℃,宜蘭不排除再出現38℃高溫;高溫達到36℃以上的區域相對集中在臺灣北部地區、彰化及宜蘭、花蓮的部分地方,中午前後紫外線指數也偏高,請民眾注意防曬並補充水分。
  • 美大峽谷飆至44度高溫致登山靴脫膠解體,畫面曝光!
    極端高溫讓登山靴脫膠解體。(網絡圖片)時序接近7月,北半球準備迎接酷熱盛暑,聞名全球的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近日對遊客發出特報,稱園內部分地區高溫將飈升至攝氏44度以上,警告「就連登山靴都會融化而散架」。根據報導,美國大峽谷國家公園管理局近日發布一則網文,稱園區在接下來的數日會出現極端高溫,當地時間24日氣溫將飈升至華氏112度(攝氏44.4度),而海拔更低的區域將迎來更為極端的高溫,對遊客構成實質危險。
  • 北臺灣下探20度
    華夏經緯網11月13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受梵谷颱風影響,13日起全臺有雨!臺「中央氣象局」指出,水氣移入,主要降雨集中在東半部及大臺北山區,中南部也有零星雨勢。氣溫方面,北部、東部轉溼涼,低溫下探20度;中南部高溫下滑,不到30度。好天氣要等到星期天(15日),風向轉東風,才會恢復穩定。
  • 冷空氣到北臺灣溼冷 臺灣今晚下探9度 過2天回暖
    華夏經緯網1月17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今天天氣寒冷,北部東部短暫雨。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今天桃園以北、宜花有雨溼冷,今晚至明晨下探9至10度,明天一整天北臺灣持續寒冷,周二、三氣溫回升,周五、六鋒面在臺灣附近醞釀,全臺再變有雨。
  • 北臺灣明驟降10度!連溼冷6天 最凍時間點曝光
    華夏經緯網11月2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北臺灣把握今天最後一天好天氣!臺「氣象局」表示,明天(27日)東北季風增強,一直到下周三(12月2日)連續6天都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中部以北、東北部降溫,溼冷有雨,北部溫度將從28度驟降至18度,白天最高溫也只剩20度,氣象專家吳德榮更指出,最冷時間點落在周六(28日)晚上至下周一(30日)的清晨及夜間,平地最低氣溫僅有14、15度。
  • 宜蘭今晚發生5.7級地震 臺灣氣象局:未來3天還有餘震
    據臺媒報導 今晚19點35分左右宜蘭外海發生規模5.7的有感地震,對此,臺灣氣象局指出,這次地震應為去年12月10日規模6.7地震的餘震,未來3天內要注意會有規模3的餘震。臺灣氣象局指出,今晚發生的地震和去年12月10日規模6.7地震的形成原因、深度都非常相似,而今晚的地震形成的主因是東部外海有個板塊的隱沒,一般來說板塊往下隱沒,發生地震若是比較淺層的,破裂帶是脆性,若是深層地震,由於溫度較高屬於塑性,而這種地震發生餘震的時間通常會比較短。
  • 臺灣多縣市現高溫 臺中破120年同期高溫紀錄
    新華社臺北5月10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臺灣多個縣市10日天氣炎熱,根據臺氣象部門觀測,南投縣下午1時30分出現40.0攝氏度高溫,為今年以來最高溫紀錄。臺中中午12時16分氣溫達36.9攝氏度,創下1900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當地5月最高溫。
  • 臺灣寒流發威水氣足陽明山降雪 今晨5點僅0.1度
    華夏經緯網1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受到寒流影響,陽明山鞍部地區在今天清晨5點時氣溫僅0.1度,雨夾雪,固態降水累積未達1公分,已有融雪現象,臺灣「氣象局」提醒,今明2天寒流影響,各地天氣非常寒冷,今天基隆北海岸及大臺北地區有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清晨至上午中部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雨;明天北部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
  • 臺灣5.8級地震造成臺北震感強烈,臺灣全島震感明顯
    據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稱,12月10日21時19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的5.8級地震,震中位於宜蘭縣海域,距臺灣島15公裡,距臺北市57公裡。
  • 臺灣氣溫驟降10度! 高山地區明天可望降雪
    華夏經緯網1月1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相較昨日的26度高溫,今天隨東北風報到,氣溫將驟降10度以上,臺灣氣象部門今晨更在花東地區發布大雨特報,臺氣象專家吳德榮也說,今、明2天隨東北風增強,北臺灣及東半部地區將轉溼冷天氣,明天上午3千米以上高山氣溫低、水氣多,有機會降雪。
  • 臺灣6月氣溫飆高 澎湖東吉嶼珊瑚大面積熱死(圖)
    原標題:臺灣6月氣溫飆高 澎湖東吉嶼珊瑚大面積熱死(圖)臺灣聯合報圖   中新網7月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澎湖南方四島公園珊瑚礁生態豐富,但持續氣候暖化已危及這座海下熱帶雨林。澎湖共生藻協會發現東吉嶼海域表孔珊瑚大面積死亡,特定區域白化情形甚至超過50%,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警告,「海水溫度異常飆高,東吉海域珊瑚進入警戒」。
  • 臺北市府中庭36℃熱烘烘 柯文哲穿長袖超淡定
    臺北市長柯文哲昨天穿長袖參加「臺北手信生活節」,當時溫度顯示33度,但他並未汗如雨下,非常淡定。記者侯永全/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8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天氣好熱,建築呈「雙十狀」的臺北市政大樓,室內空調雖規定維持28度,冷熱卻是兩樣情。空調管線前端的中央區出風較強,財政局、市長室比較涼爽;管線末端的辦公室就熱翻天,產發局、工務局常要揮汗辦公,冷、熱衙門差很大。
  • 美國海洋暨大氣總局示警:臺灣正面臨20年來最大規模珊瑚白化危機
    臺灣今年因為受到太平洋高壓的影響,目前侵襲的颱風數量較少,連帶使陸地與海水的溫度都普遍升高。隨著臺灣夏季溫度飆破歷史記錄,臺灣周邊海域的珊瑚也正經歷20年來最嚴重的珊瑚白化危機。美國(USA)國家海洋暨大氣總局(NOAA)暨7月將臺灣南部海域的珊瑚白化警告提升到最高的等級2後,8月更將臺灣北部海域也升到最高警告,意味著全臺灣的海域都面臨大規模珊瑚白化,甚至是死亡的危機。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張皪心表示,NOAA的珊瑚觀測系統以衛星監測海水表面溫度,並依據水溫示警可能發生珊瑚白化的區域。
  • 飆破攝氏45度創歷年11月高溫紀錄 澳最大洲頒全面禁火令
    (圖/路透)文/中央社雪梨29日綜合外電報導雪梨在內的澳洲部分地區昨天晚間氣溫創下歷年11月新高,氣象預報顯示今天將持續高溫,促使當局發布全面禁火令。雪梨中央商業區(Sydney CBD)昨天氣溫超過攝氏40度,而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西部、南澳州(South Australia)以及維多利亞州(Victoria)北部的大片土地的氣溫更直逼攝氏45度。預估今天氣溫會連續第2天破攝氏40度。
  • 臺北打造「自行車城市」(說臺灣)
    規劃10年路網臺灣素以優質自行車設計製造聞名,擁有像捷安特、美利達等幾大自行車品牌。自行車騎行,是臺北市最熱門的運動之一,但隨著自行車數量不斷增加,舊有的資源已逐漸無法支撐眾多愛好者日常活動。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宣布,臺北市將出臺政策,規劃10年自行車路網,只要道路寬度達到30米以上,就配備自行車專用道。
  • 臺灣宜蘭縣海域發生5.8級地震,臺北福州廈門泉州震感強烈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10日21時19分在臺灣宜蘭縣海域(北緯24.74度,東經121.99度)發生5.8級地震,震源深度80千米。地震造成臺北震感強烈,全島震感明顯,福建福州、廈門、泉州等地亦有明顯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