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將結束,庚子年三百多天的經歷,相信會是我們一生都難以磨滅的記憶。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全球經濟一片灰暗,但在逆境之中,不少中國企業仍然表現出色,品牌價值和品牌影響力逆勢上揚,成為可貴的亮點與熱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勾勒了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遠景目標。這個目標的制定,對於中國企業來說,既指明了方向,也發出了號令。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們這一代企業從業者,一直受「四個現代化」激勵,從求學到工作,一起見證並參與了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站在「2035」這個宏偉背景下討論品牌與發展,意義非常深遠。為此,我想結合茅臺集團的實踐,分享對品牌、對文化建設的一些思考。
第一,跑向新賽道,中國品牌需要抓住趨勢,創新破局。
隨著2021年的到來,我們即將跨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對標國家遠景目標,身處複雜多變的外部經濟環境,中國企業需要冷靜分析周期趨勢。從長遠來看,中國正在向高收入國家邁進,人均GDP從早年的幾百美元,上升到2019年的1萬美元。
儘管「黑天鵝」不斷,我們國家仍然在2020年即將結束時,脫貧攻堅取得重大勝利。全民小康時代的到來,必將進一步增強中國這個超大規模市場的活力與潛能。因此,在「雙循環」這個賽道上,中國企業需找準定位,釐清趨勢,儲備更強大的品牌勢能,向全球優秀企業學習,同世界一流企業對標,不斷在品牌建設與發展上彌補短板、破解束縛,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通過培育更多具有跨文化、跨國界影響力的大品牌,進一步提升「中國製造」的生命力,以創新思維實現創新破局,培育更具穿透力的文化認同感。
第二,融入新格局,中國品牌需要抓住品質這個根本。
信息化時代,有很多新創企業藉助數據科技,特別是移動端應用的對接,迅速成為獨角獸公司。對於茅臺這樣以傳統釀造工藝為核心、以工匠精神為靈魂的企業而言,品質永遠是發展的生命線。「視質量為生命,釀造世界上最好的美酒」,已經成為茅臺人最堅定的信仰和追求,並伴隨企業的成長和發展,從產品打造到企業治理,再到品牌塑造,全方位推進企業價值觀的自我進化。
對標打造世界一流,融入新的發展格局,最根本的就是把品質做到極致。公眾對於茅臺品牌的認同,正是來源於對茅臺品質的高度信任。從這個層面看,認認真真釀好每一滴酒,就是我們打造品牌最核心的價值觀。
第三,奔向新未來,中國品牌需要成為增進交流的橋梁。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斷了往來,增加了猜疑。越是這樣的時刻,具有親和力的品牌文化,往往成為增進交流、促進理解、優化氛圍的特殊媒介。
從可口可樂進入中國、迪士尼走向世界等案例可知,殘冰消融前,來自企業的品牌互動,往往是理解與合作交流的前奏。茅臺從1951年的幾間手工作坊起步,發展成今天全球單品銷售收入第一、股票市值第一的烈酒企業。在這個漫長的過程當中,我們一方面汲取了全球眾多知名企業的智慧營養,另一方面也得到了世界各國夥伴方方面面的幫助。茅臺品牌的成長,離不開外部商業文明,尤其是一流企業在品牌創新上給我們帶來的啟發。
全球一流品牌在長期發展積澱中,已經構建形成豐富多元的品牌文化體系。這個體系裡,來自中國的貢獻雖然剛剛起步,但必將成為強化中外合作、推動全球經濟復甦的亮點。「質量立國、品牌強國」是當下中國企業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路徑,也是一個事關國家經濟走向的重大事業。這份事業的完成,需要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共同攜手,在保持競爭力的同時,著眼於共識與價值的強化。無論是什麼時候,茅臺都願與國內優秀品牌一起,為共同推動「品牌強國」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