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給孩子講真正的童話故事

2021-02-19 芳療與親子

前幾天,閨蜜們組織了一次「沒有娃」的線下聚會,大家偷得浮生半日閒,享受著沒有孩子的輕鬆時光。其中一位卻愁眉苦臉地翻著手機,我們都勸她「都出來了,就別惦記孩子了。」

 

當媽的都知道,有了孩子,全部精力都會放在了ta身上。嘴裡說的,耳裡聽的,眼裡看的,都是和孩子有關的一切,這場聚會真的是來之不易。

 

這位媽媽一臉沮喪地說道:「現在是輕鬆了,但是晚上回家就難了。我們家有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習慣,奶奶在時,都是奶奶講,講著講著孩子就睡著了。奶奶回老家後,這故事就變成我跟爸爸的政治任務了。今天晚上輪到我了,正在愁講什麼故事呢!」

 

大家聽完,紛紛說:「這有什麼難的《格林童話》、《希臘神話》,繪本也多得數不清……」

 

 「是呀,原本以為講故事很簡單,但是孩子不買帳,這個聽過了,那個不好玩,嚷著鬧著要聽奶奶講的故事。」

 

「那你問問奶奶講的都是什麼故事?」

 

「問過了,奶奶說自己隨便講的,都是流傳下來的老故事,想起哪個講哪個。唉,中國有童話故事集嗎?有沒有專門的老故事書啊?」

 

這個問題,讓大家全都沉默了下來。

中國有童話故事嗎? 

既然是中國童話,就應該是屬於咱中國人自己的故事,並且是經過無數人打磨的精華故事。孩子看了可以了解咱老祖宗的文化,知道咱自己的根,還可以樹立正確的三觀。

 

這時候,一位媽媽默默打開了一段音頻。當聲音流出來的時候,閉上眼睛,畫面仿佛就在眼前,耳邊有海浪在翻滾,有百鳥在爭鳴,有草原的風聲,有蟋蟀的噓噓,故事結束後,大家紛紛說這就是我們小時候聽過的故事啊!

這套音頻,原來是臺灣《漢聲》雜誌社出版的《漢聲中國童話》的廣播劇。這家已有半個世紀歷史的雜誌社在海峽兩岸都非常有名,他們致力於建立起「中國民間文化基因庫」,努力留下了最純正的中華文化經典。

 

聽完這一系列的廣播劇後,我被深深的震驚了,這就是我童年的回憶。童年,外婆給我講的董永和七仙女,還有那棵老槐樹,雖然記不清楚當時到底講了那些細節,熟悉的感覺卻如此的鮮明~

 

這才是我心中最好的中國童話呀!

 

這套《中國童話》廣播劇

包含了362個傳統經典故事,

匯聚了26位大師深情朗讀,

集合了100多名編輯深情演繹。

 

用每分鐘都至少有3種原聲的「3,000」分鐘,

打磨一部可以聽的動畫片,

還原四季輪迴的中國文化!

這些故事素材,是北大和中大學者教授,從戰火動亂,「搶」回來的國寶!歷經十一年(1920-1931),他們脫下了長衫,走到了田間地頭,和農民、老人們,一起挽救了這些中國的童話,讓千年的文化火種不「失聯」,讓後代聽得懂、記得住這個民族的絢爛。

這些故事編輯,是臺灣最負盛名的《漢聲》團隊。1981年,出版業泰鬥黃永松、著名民俗學家郭立誠主策劃,動用100名編輯,細心入微地逐字演繹,他們跑去遊樂場,一呆就是幾周,「抓住」小孩子,邀請他們當「耳朵」,繪聲繪色地讀,蹲在孩子身邊,觀察眼神兒寫童話。

 

好童話,一定是孩子聽得懂、愛得上、有好奇的文化!

而不只是,大人想買,覺得孩子需要,看起來很好!

給孩子的東西,一定要是最好的!

什麼叫最好,就是時間變了,你我變了,

聲音和回憶還是你最初見到的樣子,有著最初的溫暖。

就像參與製作的文化名人蔣勳老師說的:

"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遇見比我母親更會講故事的人。小時候我們家孩子最高興的事,就是母親今天心情好,能講個故事來聽。"

【(7月5日)孫悟空偷吃人參果【試聽】】

製作團隊:

編寫:《漢聲》雜誌社 。   

製作:樊曼儂,長笛教母,著名音樂家。

白先勇《牡丹亭》、金馬獎開篇曲,都有她的作品。

音樂:陳揚,知名作曲家,作曲人。

參與甄妮的《魯冰花》、劉文正的《誰在眨眼睛》、周華健的《我站在全世界的屋頂》等諸多名曲製作。

2015年,獲得第26屆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過往獲獎者-鄧麗君、張雨生、江蕙等)

音效:彭達煙,臺灣著名音效師。

發行:大觀家庭

 

收聽方式:

簡直適合工作累慘了的我,每天下班回家,做飯洗刷,哪裡還有精神講故事。但是讓人開心的是,這套廣播劇出了小程序,362天,每天一個故事,每天晚上20:00會準時提醒,以後就可以和寶寶一起聽故事啦,再也不用愁每天講什麼故事了。

 

廣播劇搭載小程序,按農曆日期,每晚20:00,系統自動推送到微信,不用下載App、更不用擔心忘記。

節氣的由來、秋天的童話、自然的聲音、孩子的笑聲……

漢聲廣播劇逐一收錄其中。先給大家介紹一下11月和12月的故事概覽:

(點擊↑圖片可以放大看哦~) 

誠然,這不是一段故事音頻,這是一份誠意獻上、交響樂級的《漢聲中國童話》!

當然,這更是第一部微信-小程序上的廣播劇,給孩子,給你自己,給我們的記憶!

在給親朋好友推薦了很多次這個廣播劇後,我終於聯繫到這套音頻的發行方為「在家華德福」的讀者們爭取到了友情團購價!

適合年齡:2歲以上

團購價:

原價362元,領取專屬優惠券享團購價312

掃描下圖二維碼,領取50元專屬優惠券: 每天不到1元,無限次回聽*,回味一個童年,開啟新的一天!

葉掉了可以再長,根斷了就散了。

今天推送的第二條,是這部《漢聲中國童話》的詳細目錄哦!


《漢聲中國童話》CD © 1983 英文漢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漢聲中國童話》有聲音頻 由 臺北英文漢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

圖文: 

發行:

*  註:購買廣播劇年度版,可收聽至2019年12月31日。

聲明:【故事知道】為全網唯一購買收聽、渠道,請各位愛惜《漢聲中國童話》的個人、單位、平臺,尊重版權、珍惜老師們的付出。一經發現侵權事項,【大觀家庭】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維護授受權雙方和讀者的合法權益。

有獎舉報:legal@thedaguan.com

 

◎讓孩子在玩耍中感受到自然和韻律

◎讓父母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

◎讓我們用自己的行為滋養孩子的成長

相關焦點

  • 童話故事可不只有安徒生,這些經典童話故事,你給孩子講過幾個?
    即使沒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相信家長們也都會給孩子買幾本童話故事,以供孩子在閒暇時間翻閱。那麼10個家庭當中,有8家的童話故事都會是安徒生童話或者是格林童話。因為知名度夠高,也是家長熟悉的故事。安徒生童話固然好,但是童話故事也不止有安徒生,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看各位家長都給孩子講過幾個?
  • 鹹素媛給孩子講童話故事,中國婆婆極力配合表演,孩子的表情亮了
    你給孩子講過童話故事嗎?為了讓孩子聽得津津有味,你用過哪些有趣的方法呢?讓我們來看看韓國明星鹹素媛和她的中國婆婆是怎麼做的吧。婆媳講童話故事,用盡渾身解數這天,鹹素媛和婆婆一起在家帶孩子。看孩子們有些無精打採,鹹素媛打算給孩子們講個童話故事《三隻小豬》。她怕乾巴巴地講故事會讓孩子睡著,便給婆婆分配了任務,請她扮演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幫忙把劇情演出來。
  • 「白雪公主就是傻白甜」,給孩子講童話,我是這樣開啟的
    看他依舊有些不解,我繼續說:「我來問你一個問題,假如你需要幫助了,正好前面有兩個人,一個是很漂亮的小姐姐,一個是全副武裝的警察,你會選擇像誰求助?」小寶直覺的回答:「找媽媽!」我笑著點點頭:「找媽媽是正確的,可是正好媽媽不在身邊。你要找誰幫忙呢?」
  • 為什麼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講故事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孩子喜歡聽故事,可以說是天性使然,裡面包含著孩子對未來的探索和思考。好的故事有什麼魅力呢?我們先來一起聽一個故事。在《一千零一夜》裡面,有一個故事講了這本書的由來。從前,有一個國王,因為遭遇了感情的背叛和挫折,從此拋棄了感情,變成了一個暴君。
  • 白雪公主童話故事的背後,是真正的童話還是暗黑童話?
    迪士尼版的白雪公主的故事是改編自英國的《格林童話》。而格林童話中很多故事都是有暗黑童話的感覺的,所以近來幾年大家開始深扒,白雪公主這個童話故事是否真的像表面那樣無害和純真呢?在《格林童話》最初的手稿中,想要殺害白雪公主的繼母本來是生母,後來發現這樣的故事並不適合給小孩子閱讀,不是真正的童話所以才給改成了繼母想要傷害白雪公主。這個繼母有一塊神奇的鏡子,能夠說話,據說只說實話。在白雪公主還是小孩子時,這塊鏡子一直說的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這個繼母,也就是惡毒的王后。
  • 你經常給孩子講故事嗎?講故事對孩子有什麼好處?需要注意什麼?
    奶奶愛講故事,只要孫子瞪著眼睛聽,她就不停地講,什麼童話故事呀,成語故事呀,小動物長什麼樣啊,怎么喝水呀,都吃什麼呀,講得津津有味。寶媽感覺用體溫計給孩子量體溫,確定孩子發燒了。想到孩子總說「嚇人」,寶媽覺得可能是奶奶講可怕的故事了,於是去問奶奶。
  • 可以變出小星星還會講童話故事的神奇寶貝
    孩子一般睡前都愛聽父母講故事,好,那睡前給孩子講講吧。但往往情況是,你越講越困,孩子卻越來越精神.它非常巧妙的在裡面安置了投影卡片槽,還附贈了8個主題卡片(能投影64個場景)和一本對應的童話故事冊(中英對照版本)。
  • 從兒童文學的4大特徵,淺析童話創作要點,做會講故事的媽媽
    ······媽媽也很想給你講,可是很多時候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講。對於孩子來說,童話故事是他們成長路上的必需品。一個美好的故事,能帶給他們一段奇妙的旅行,甚至教會他們豐富的人生哲理。但是,關於童話故事,孩子也常常有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常常期待著媽媽能將他們心中的這份美好講述出來。因為,為了能給孩子們講述他們心中的童話,媽媽們需要注意這幾點:減少敘述,情節緊湊在兒童文學的藝術特徵上,引人入勝的情節是最重要的一個。
  • 原來格林童話原版,都是講給少女聽的西方女德故事
    01   很多童話故事  不過是歐洲以前的女德女訓故事  歐洲以前的所謂童話,不是講給孩子聽的,而是講給少女,很多童話故事不過是歐洲以前的女德女訓故事罷了。而格林兄弟為了故事集的出版量而刪除了很多黃暴橋段,以使童話故事也適合孩子閱讀;  第二,格林兄弟在世時發行的七個版本格林童話都是獻給一個女人的 – 貝蒂娜.馮.阿尼姆 (Bettina von Arnim, 德國浪漫主義時期女作家,與同時期的格林兄弟關係甚篤);  第三,格林童話最著名的幾個篇目的主人公都是女性,且以其命名, 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萵苣姑娘》、《
  • 《反叛的童話》這究竟是故事,還是童話背後的現實?
    《反叛的童話》又被稱之為《駭人聽聞的童話故事》,將很多童話故事融合在一起,從《小紅帽》開始,到《灰姑娘》、《白雪公主》、《三隻小豬》、《傑克與豌豆》。當所有耳熟能詳的童話角色,都出現在同一部動畫中,或許會演繹出一個我們根本不知道的故事。《反叛的童話》這部動畫評分高達8.7,已經遠遠超出於同類型的很多動畫了。
  • 睡前要給孩子講故事,否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而1—3歲為大腦智力開發最佳時間,如果在睡前給孩子講一段故事,也許是父母小時候的經歷,也許是媽媽改編的某個童話故事,真的能讓孩子受益終生。聆聽,是兒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獲取知識最有效的辦法之一!事實上睡前給孩子講故事除了有助於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之外,還有下面這兩個好處:好處1: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睡前給孩子講故事不僅能讓孩子安靜入睡,而且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有明顯促進作用。
  • 父母應不應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
    童話故事給她的影響很大,於是她把自己的經驗也用在孩子身上,給三歲的女兒買了很多童話書,一有空就給孩子講故事。受她薰陶,我也買了很多童話故事書給我的一雙兒女,因為我意識到,這些美好的故事裡藏著最好的教育。
  • 被功利主義綁架的大人,連童話故事都不放過
    有位女士/母親義正言辭地提出,她從來不給孩子講這種"經典童話",認為這是男人寫來欺騙女性的,充滿了性別歧視……說實話,看完類似的"考據"和"分析",我有點哭笑不得。不知從何時起,給所謂經典"翻案"成為一種流行時尚,一種睿智的象徵。打著"毀童年"的半面大旗,抖著半瓶子不滿的機靈,從瓊瑤劇到童話故事,一個個都要"深挖深掘",土法煉鋼似的想樹立點什麼。
  • 我翻了翻孩子的童話書:這則《豌豆公主》請你別給孩子看
    《豌豆公主》講了啥?>,而王子聽說之後便認為這就是是真正的公主,從此他們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豌豆主主對孩子的成長沒好處童話之於孩子的意義,一方面是要通過幻想故事來給孩子開拓想像力,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童話向孩子們宣揚一些樸素的善惡觀、價值觀等等的道德觀念。
  • 【線上故事會】反轉童話《白雪公主VS肚腩公主》
    >2018.4.15用心用愛講故事讓故事滋養孩子的心田今天為你帶來故事田田線上故事會2018.4.15反轉童話《白雪公主VS肚腩公主》快來聽吧!點擊綠色小喇叭就可以聽故事啦!編輯推薦  韓國消費者滿意度多年蟬聯冠軍  2012.2013連續兩年韓國教育產業大獎  2012年聰明媽媽「孩子和教育」白金品牌優秀獎……  內容簡介  這本書主要童話原著和一個根據原著改編的反轉童話構成。
  • 公主童話太洗腦?試試這樣講給孩子聽
    讀一讀這些公主童話,仿佛美麗的公主們只要負責美麗和等待,無論遇到什麼危險,王子都會來拯救。如果這套邏輯被孩子植入內心,那女兒可不就變成了電視劇裡的「傻白甜」?光想想就覺得很危險。公主只需要負責美就夠了嗎?NO!
  • 孩子每天睡前要聽故事,但你真的會講故事嗎?
    但是,孩子每天睡前要聽故事,你真的會講故事嗎?接下來,我就圍繞著這一話題,從為什麼、操作偏差和該怎麼做三個角度入手,進行探討。一、我們為什麼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1、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楊絳曾在書中提到,當自己和丈夫坐在書桌前看書時,女兒阿圓也自覺地搬了個小板凳,津津有味地看起了書來。阿圓這種對於讀書的興趣,顯然是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之下養成的。
  • 《馴兔記》:荒誕的童話故事背後,隱藏著「服從權威」的魔咒現實
    孩子一入園,就意味著孩子真正踏進了應試教育的賽場,在應試教育這個大背景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限制和約束,這可不跟家裡的"理想國"一樣,家長也會擔心孩子是否能夠適應,是否能夠分場合自處。"應試教育"一直是近年來的熱詞,孩子和應試教育綁上繩,就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社會化。
  • 《講了100萬次的故事·法國》:在童話和故事中探尋法國的魅力之源
    童話除了是孩子們啟迪心智,激發想像力的好伴侶;也是我們了解一個國家文化淵源的重要窗口。「講了100萬次的故事」系列就給我們提供了這樣的視角,樂府文化收集了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最根源和最有生命力的民間傳說、神話和童話故事,從源頭窺探各國文化形成的秘密。
  • 為什麼我要給孩子看童話?這其中的理由,請你花兩分鐘看一看
    我記得前段時間我看《笑起來真好看》這檔綜藝節目,裡面有一期,鄭合惠子演白雪公主,講在現代社會中與白馬王子的故事,他們不停地去更換劇情,希望拯救日漸萎縮的童話世界,希望能讓人類多看童話一眼。比如《小紅帽》的故事,讓孩子懂得陌生人敲門不要開,這是多麼巧妙的安全教育。比如《狼來了》的故事,教會孩子做人要誠實。《醜小鴨》的故事,讓孩子學會在嘲笑中堅強,最終變成美麗的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