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畫外桐塢」:當藝術浸潤鄉村

2020-12-21 人民網

原標題:「畫外桐塢」:當藝術浸潤鄉村

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外桐塢村,風景如畫,還有個美麗的別稱——「畫外桐塢」。

這座「鋤頭」與「畫筆」可以交相輝映的茶村,三分婉約、七分靈動,無限的鄉間風情裡徜徉著濃濃藝術氣息,而這種獨特,也讓外桐塢村先後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全國文明村、2019年度浙江省善治示範村。

從市區(以市民中心為例)駕車前往外桐塢村主要有右圖三種方案——

時已入冬,陽光尚好,拿著鋤頭去地裡的厲萍與背著畫板的中國美院藝術家鄭秀珍剛好相遇,圍繞如何畫好煙霧朦朧的外桐塢,她們在茶園裡聊了好一會兒。

這樣的場景,在外桐塢已是常見。

茶村改造請來藝術家

在村子裡,只要碰到熟悉的藝術家老師時,厲萍都會跟他們聊上兩句。「現在村子越來越漂亮,配套設施越來越全,不少藝術家先後入駐,我們還能跟著他們上課咧。」在厲萍的書房,記者看到牆上掛著多幅藝術作品。「這個是我剛畫的《採茶女》——『背著竹簍採茶』,像不像我們這裡?」指著牆上的畫,厲萍說:「我從來沒有想過這拿鋤頭採茶葉的手,也能拿起筆畫畫;其實,這也是我一直嚮往的生活,現在夢想成真了。」

1996年,厲萍從紹興上虞來到外桐塢村。談起過去,厲萍感嘆:「當時村莊環境還沒整治,離主城區又遠,發展緩慢,主要收入來自茶葉,有時還要去附近的工廠打零工補貼家用。」2009年,外桐塢村終於迎來了重大轉折——這年11月,杭州決定要創建十餘個「風情小鎮」,外桐塢村為其中之一。因緊鄰中國美院象山校區,村子確定了藝術文創類的發展方向,還邀請美院教師參與村子提升改造。大到村容村貌的設計,農舍的風格的定製,細到街巷綠化,路邊小景,甚至是院裡的一棵石榴樹,都留下了美院設計師們的點化。歷時三年整治,一個氤氳著藝術氣息的「畫外桐塢」有了雛形。

高雅藝術入村潤農

事實上,邀請藝術家設計師直接參與村子改造,只是外桐塢「引藝術入村」的起步;之後,外桐塢村更是一直緊抓發展機遇,加速集聚藝術工作者,王鴻、黃俊等一大批中國美院的名家,都在這裡設立了油畫、國畫、雕塑等藝術工作室。

中國美院教師鄭秀珍也是慕名而來的藝術家之一——2019年,在多地考察後,鄭秀珍決定將工作室遷至外桐塢村。在村委會幫助下,她在文化禮堂內打造了「秀空間」生活美學館,讓文化禮堂與藝術相融相生。「外桐塢村離我們學校僅3公裡,離錢塘江、西溪溼地也都很近;這樣一個適宜生活又適合創作的地方,我找了好多年。」鄭秀珍說道。確實,蔥鬱的茶園、清新的空氣、齊全的設施,不管是村民還是藝術家還是遊客,只要在外桐塢生活,都有一種陶淵明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覺。

而隨著藝術家及各種工作室、藝術館紛紛在外桐塢安營,很多普通農居房也得到了藝術化的改造、加工與點綴,而這不僅增加了村民房租收入,還帶動了旅遊業發展;「畫外桐塢」的名氣打響後,連帶著茶葉也不愁賣了……如今,村子163戶村民,年人均收入達7萬元左右;收入提高了,生活更幸福了,而村子、村民的整體精神面貌、文化素養也在藝術家們的「潤物細無聲」中獲得了提升。今日的外桐塢村,已從一個小山村躍身西湖區首個「全國文明村」。濃鬱的藝術氣息,讓它實現了由外及裡的深層次蛻變,完美詮釋了物質小康與精神小康的雙贏。

我為外桐塢代言

外桐塢村黨總支書記張秀龍

今日的外桐塢村,風景如畫,靜謐幽美,生活愜意,仿佛李白那句「朝涉外桐塢,暫與俗人疏。村莊佳景色,畫茶閒情抒」穿越千年時光重現眼前。未來五年,外桐塢村將進一步發揮入駐的155名藝術家的引領作用,讓村民和藝術家們互通有無,幫助外桐塢村走出去、「美出去」,也幫助藝術家們在藝術創作上有更多的突破;外桐塢村還將集合黨員、鄉賢等骨幹力量,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質,讓村莊成為真正的世外桃源。

(責編:康夢琦、王麗瑋)

相關焦點

  • 杭州西湖區畫外桐塢:藝術情懷值千金
    【摘要】位於杭州西湖區的外桐塢村,有個美麗的別稱「畫外桐塢」,顧名思義,這是一個與畫、與藝術息息相關的地方,正是這份獨特的藝術氣息,讓外桐塢村的美別具一格。  為近距離、真實了解美麗鄉村的現狀,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組織採編團隊深入每個報名的美麗鄉村,挖掘鮮活的故事,體驗「農村讓城市更嚮往」的慢生活,搭建美麗鄉村和外國遊客之間的互通橋梁,向全世界推廣浙江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  美麗鄉村名片:「朝涉外桐塢,暫與世人疏,村莊佳景色,畫茶閒情抒」。這是一千多年前,唐代大詩人李白對外桐塢絕美風光的描寫。
  • 詩人高高興興地唱著歌,傳播著茶聖悠閒煮茶,品茶,畫外桐塢
    一千多年前,詩仙李白從桐塢外面經過,面對美麗的風景,怦然心動大聲唱著:「朝涉外桐塢,暫與世人疏。村莊佳景色,畫茶閒情抒。」圍桐塢村不僅是一個環境優美的古村落,而且在村名後面加了「畫」一個字,叫做「畫外桐塢」,就像擁有一隻強大有力的手,改變著村莊的面貌和內涵。他們緊握著手,與中國美院專家交流。中國的中國被邀請參與中國設計。
  • 最美畫卷是桐塢,杭州這個村的娃娃們唱起了村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祝家林 李林峰 「最美畫卷是桐塢,看山看水看家鄉……」在杭州桐塢村文化禮堂裡,一陣陣稚嫩清脆的童聲,打破冬日夜晚的清冷寂靜,在鄉間迴蕩。近日,杭州轉塘街道桐塢村開展首屆「小學生唱村歌」活動,每周日晚,16位來自本村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同坐共唱村歌。桐塢村置於素有「萬擔茶鄉」之美譽的龍塢茶鎮中,背靠老焦山,南朝丘陵緩坡,如一把太師椅,青山環抱、深邃幽絕,是杭州城郊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
  • 杭州這個村改造請來藝術家,還有不少名家在這裡開了工作室
    2009年,外桐塢村終於迎來了重大轉折——這年11月,杭州決定要創建十餘個「風情小鎮」,外桐塢村為其中之一。因緊鄰中國美院象山校區,村子確定了藝術文創類的發展方向,還邀請美院教師參與村子提升改造。大到村容村貌的設計,農舍的風格的定製,細到街巷綠化,路邊小景,甚至是院裡的一棵石榴樹,都留下了美院設計師們的點化。歷時三年整治,一個氤氳著藝術氣息的「畫外桐塢」有了雛形。
  • 文明鄉風薪火相傳 杭州西湖區桐塢村的娃娃們唱起了村歌
    央廣網杭州12月19日消息(記者曹文君 魏煒 通訊員祝家林)「最美畫卷是桐塢,看山看水看家鄉……」在杭州桐塢村文化禮堂裡,一陣陣稚嫩清脆的童聲,衝破冬日夜晚的清冷寂靜,在鄉間迴蕩。桐塢,位於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置於素有「萬擔茶鄉」之美譽的龍塢茶鎮中,背靠老焦山,南朝丘陵緩坡,如一把太師椅,全村家家戶戶的房屋全都坐北朝南而建,青山環抱、深邃幽絕,是杭州城郊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
  • 中國美術學院附中所在的杭州西湖區轉塘鎮介紹
    地域風貌幾經變遷山水人文互相交融2007年轉塘鎮與龍塢鎮合併為轉塘街道下轄44個村社共78平方公裡造就了今天獨一無二的轉塘轉塘街道外桐塢村,有「畫外桐塢」的美稱——這座「鋤頭」與「畫筆」可以交相輝映的茶村,三分婉約、七分靈動,無限的鄉間風情裡徜徉著濃濃藝術氣息,而這種獨特,也讓外桐塢村先後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中國美麗鄉村百佳範例、全國文明村、2019年度浙江省善治示範村。
  • 浙江安吉橫山塢村:「空心村」變藝術民宿村 綠水青山生「金」
    小癮·半日村的民宿一景。王麗瑋攝 從杭長高速口下來,沿著平坦的鄉村公路一直開,距離千年古寺靈峰寺旁3公裡的一處山坡便是橫山塢村所在地。 落地在橫山塢的「小癮·半日村」原是一個空心村,多年前經過整體搬遷和藝術設計,如今已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高檔民宿集群,共規劃建築71棟、民宿20家,其中「簾青」「朝花夕舍」等9家民宿已是遊客盈門。
  • 浙江杭州市內和附近周邊旅遊,這些是可以沐仙悅色的免費景點嗎?
    杭州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因風景秀麗而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市內和周邊主要的免費旅遊景區、景點有: 1.西湖。西湖是5A級旅遊景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西湖十景是: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曲院風荷、雷峰夕照、南屏晚鐘、花港觀魚、柳浪聞鶯、雙峰插雲、三潭印月。
  • 杭州富陽新桐鄉打響土地流轉「發令槍」
    為深入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提高土地資源的配置,打造美麗田園,發展美麗經濟,推動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4月13日下午,杭州富陽新桐鄉召開土地流轉動員會議,打響土地流轉「發令槍」,計劃用1個月時間完成萬畝土地流轉,跑出美麗經濟「加速度」。
  • 紅色文化進淳安梓桐鎮「藝術版圖」再擴大
    杭州網訊 10月25日下午,流動的中共淳安縣委紀念館在梓桐鎮程家源村石門塘自然村正式開館。開館儀式上,中共淳安縣委副書記鄭志光、淳安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月煥、淳安縣政協副主席佔志明和梓桐鎮黨委書記錢紅建共同為紀念館揭牌,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朱華民向梓桐鎮授牌「淳安縣黨史教育基地」。
  • 「杭州民宿|堂庭·青芝塢」茶山連綿,著幽疊翠,堂庭再識青芝塢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雲身」這是白居易筆下吟誦的有著詩畫江南千年古韻的青芝塢青芝塢是自晉代就有的古村落>村落內靈峰水系穿村而過茶園連綿間,「堂庭」便倚此而立堂庭·青芝塢度假酒店位於青芝塢的半山腰上四周群巒疊翠,寧靜雅致茶山竹海
  • 距杭州高鐵僅0.5h!國內版「瀨戶內海」憑什麼吸引年輕人瘋狂打卡
    江浙滬自駕一小時可達,寧靜鄉村、戲水天堂、藝術小鎮,這裡統統都有。全國第一個大地藝術節即將在這裡舉辦;全國首家言幾又膠囊旅社書店坐落於此,藝術氛圍濃厚;還有數不盡的江南古村,青石板路、泥牆磚瓦,妥妥的原生態納涼仙境。
  • 巧用資源 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鄉村振興 藝術何為?)
    圖③:浙江杭州餘杭黃湖鎮青山村「融設計圖書館」內景。 圖④:重慶渝北興隆鎮「重慶鄉愁博物館」內景。在湖南通道、重慶酉陽、四川雅安、青海玉樹等地,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通過「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新項目,與當地手工藝人、村民合作,完成了文創產品設計、兒童美術創作、APP與互動遊戲開發等工作。小規模、差異化、分布式、可持續的文化生產與傳播模式,讓鄉土文化從本土走向國際,提升了村民文化自信,豐富了「中國故事」內涵。
  • 中國旅遊報頭版報導《「畫裡」宋家溝 「畫外」致富路》
    8月19日,《中國旅遊報》頭版報導《「畫裡」宋家溝 「畫外」致富路》,關注濟寧市泗水縣泗張鎮宋家溝村走上鄉村旅遊發展路。以下為報導全文:6年前,在山東濟南打拼了十餘年的張濤回到家鄉濟寧市泗水縣,利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帶領該縣泗張鎮宋家溝村鄉親走上鄉村旅遊發展路。
  • 寧國鄉村美如畫卷
    西村是全國首家中國攝影藝術鄉村、安徽省旅遊業40年40大品牌鄉村、宣城市十大美麗鄉村。這裡自然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兼具「水陽江—千畝元竹竹海—自然農田與村落—萬畝毛竹竹海」的田園風貌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皖南花鼓戲,是藝術創意和美好鄉村建設完美融合的典範。
  • 瞄準康養和藝術,建設杭州文旅名鎮
    浙江在線12月25日訊 12月23日,杭州蕭山區樓塔鎮。  凌厲寒風蓋不住熱烈氣氛,在「浙裡綠——鄉村旅遊面對面」字樣的電子大屏下,一場關於文旅破局的頭腦風暴正在進行。  這場由浙江省鄉村振興與鄉村旅遊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文化和旅遊發展研究院主辦,蕭山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蕭山區樓塔鎮人民政府承辦,錢江晚報媒體支持的論壇,是「浙裡綠」系列論壇的第二期。「論劍」樓塔文旅未來方向,大家有說不完的內容、舉不完的案例。智慧與激情的激烈碰撞,讓與會代表受益頗多。
  • 青芝塢的夜色,等你來撩——2020青芝塢隆冬悅嶺跑山節住宿與交通指南
    青芝塢離百年學府——浙大(玉泉校區)僅幾步之遙,其緊挨著杭州植物園,靈峰探梅的花兒為遊人而馨香,不遠處便是黃龍體育中心,「中國夢」仨字在晨輝中分外醒目……      青芝塢的文化中有四「慢」,分別為慢飲、慢遊、慢活與慢樂。慢飲即有好茶喝、會喝好茶的茶文化;慢遊為四季遊賞的旅行文化、動感青春的跑山文化;慢活指皈依心靈、樂活自然的美食、民宿文化;慢樂是共建家園、共享和諧的民星文化。
  • 青芝塢民宿餐飲陸續復工開業
    杭州網訊「林老闆,我們上門來檢查一下。」青芝塢休閒旅遊慢生活特色街區管委員的兩名工作人員來到青芝塢一家民宿裡。「這是我們的復工人員的名單,一共3人,你們看一下,員工口罩備了200隻,額溫槍、酒精棉片、消毒水也都備齊了。」
  • 自治區婦聯主席到桐嶺鎮考察調研
    自治區婦聯主席到桐嶺鎮考察調研 2020-11-05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漸行漸新桐花谷
    因為喜歡戶外運動,我在萍鄉一個頗有名氣的戶外健康俱樂部兼職做管理,經常會收到很多邀請,叫我們帶著戶外運動隊伍來鄉村、大山裡徒步休閒。去年春節過後,我所在的戶外俱樂部運動群的群主發微信告訴我說,在湘東白竺有一個叫做「大豐」的村子,他們村長邀請過幾次,想請我們去大豐走走,看看村民整理出的一條徒步休閒的線路是否合適?用戶外的專業術語來說,這是叫我們去現場「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