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可,文章原創,禁止搬運、抄襲、洗稿。
隨著漢服文化逐漸發展起來,不少年輕人紛紛鼓起勇氣穿上了漢服,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不顧他人怪異的目光而大膽穿漢服上街。穿漢服成為了當代年輕人追求自由的一個體現,穿上漢服便意味著隨心而動,即便周圍很多人會投來很多不解疑惑的目光,我們仍然選擇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但是近期一位網友分享的一個問題卻引起了我們的深思:穿漢服是否要注意場合?
這位網友分享道,自己穿著白色的漢服去參加朋友的西式婚禮,一路上卻被周圍的人指指點點,她心裡感到非常難受,並且覺得不解:明明自己穿的是漢服,怎麼就不能在西式婚禮上出現了?對此,網友的評論給出了解答。
一、婚禮不是日常,習俗要遵守
雖然說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服飾的權利,但是「想穿什麼就穿什麼,想什麼時候穿就什麼時候穿」的這種想法肯定是不對的。像是婚禮這樣的大型場合,就算那位網友提到的類型是一個「西式」婚禮,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還是建立在中國傳統習俗上的一個具有西式特徵的婚禮,很多中國的習俗都是避免不了的。
在中國傳統的風俗規定裡,在一對新人結婚舉辦的婚禮上,沒有誰有資格比新娘穿得更出風頭。那位網友選擇的在西式婚禮上穿漢服的高調行為,確實是足夠出風頭的了。
這樣下來,一場婚禮結束,說不定有的人連新娘都沒記住,光記住那個因為穿漢服而格格不入的人了!那些新娘特地請來的伴娘就更是沒人記住了……在婚禮上堂而皇之地搶新娘的風頭,就算這本來不是她的本意,但是作為當事人,她必須重視這個問題。
二、和穿的顏色沒關係
那位網友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明明自己穿的也不是紅色的漢服,怎麼就搶新娘的風頭了?」但是這根本上並不是因為顏色的原因,而是因為漢服本來就是一種比較繁瑣而華貴的服飾,在婚禮的場合上很容易引人注目的。
對於每一個參與者來說,一場重大的婚禮,特別是別人的婚禮,自然是別人想要銘記一生的日子。而無論是對於新娘還是新郎來說,這個日子很有可能一生只有這一次,所以作為出席這次重大場合的人都應該儘可能的順應新郎和新娘的需求。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新郎和新娘就是場上獨一無二的主角,任何以不成文的理由搶奪新娘風頭的行為都是沒有道理可言的。
出席婚禮的時候,如果新娘穿的是白色的婚紗,那麼不穿白色的豪華禮服應該是一個女性參與者的基本素養,更不用提白色的漢服了。本來穿著漢服走在街上就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存在,更不用說穿著漢服去參加人家的婚禮了。
三、喜愛漢服也需要理智
當今在漢服圈內存在兩個極端,一個叫做「漢服是奇裝異服,我打死也不會穿的。」另一種叫做「我太喜歡漢服了,所以我要天天穿漢服,每時每刻都要穿漢服。」這兩種顯然都是不合適的,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現代的社會,穿漢服不是生活的基本需求,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把它當做一種愛好,在和日常生活的禮儀需求相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出合適的選擇,不要喧賓奪主,不要本末倒置,不要因為自作主張的舉動傷了和氣,還給漢服帶來汙名。
這兩種顯然都是不合適的,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現代的社會,穿漢服不是生活的基本需求,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把它當做一種愛好,在和日常生活的禮儀需求相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做出合適的選擇,不要喧賓奪主,不要本末倒置,不要因為自作主張的舉動傷了和氣,還給漢服帶來汙名。
我們本身並不反對穿漢服,我們反對的是因為自作主張穿漢服而給他人帶來困擾和麻煩的行為。
不僅僅是漢服,不論穿什麼衣服都應該注意場合,假如今天去參加婚禮穿得不是漢服而是一套超級豪華的禮服,或者是一套性感火辣的比基尼,都是不合適的。
這件事情判斷的本質並不在於穿漢服對不對,而在於在特殊場合該不該按著自己的主觀想法去穿衣服。
每一種不同的場合對於服飾都有不同的要求,就像是在婚禮的場合上,穿的比新娘更加出風頭,就是不合適的。其實網友對於她的批判也並不在於「穿漢服對不對」這件事情上,而是在於那個提出疑惑的網友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了其他人,這些事情跟漢服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只是在於提出問題者是否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心和大局意識。
穿漢服是個人的選擇,但是即便是個人的選擇,也應該是在有限範圍內的自由發揮。知道在什麼場合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這是一個人基本的教養和道德素質。如果穿漢服的時候做不到這一點,那麼無疑對於漢服文化來說,就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