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每周都要見一面
蘭大志願者特殊時期不忘和13個山裡娃的約定
蘭大開設的萃英雲課堂「戰疫版」。圖片由蘭大志願者協會提供
每日甘肅網3月18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大哥哥大姐姐們每周都和你們見面好不好呀?」「好!」一問一答之間,一個被稱作山口村的美好約定,自去年冬天起,深深地烙在了山口村教學點13個小娃娃和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的心裡。即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時期,這個約定也從未中斷過。
「大孩子」和13個小孩子的約定
山口村,地處平涼市崆峒區南部山區,隸屬於峽門鄉。
峽門鄉下轄24個行政村,2017年,300多公裡外的蘭州大學,派出幫扶工作隊進駐該鄉山口村、白楊溝村、白家山村等6個村子,通過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多種幫扶形式,著力改善貧困村窮困面貌,強化貧困戶「造血」功能。不到一年的時間,除兩個深度貧困村外,其餘4個貧困村各項指標均已達到脫貧要求,已完成省級脫貧驗收和第三方評估待國家驗收。
在山口村,有一個由1位教師和13個學生組成的山口村教學點。13名學生來自山口村和白楊溝村,小學1年級2人,小學2年級1人,學齡前兒童10人,最大的7歲,最小的4歲,大家集中在一間大教室裡,耕耘著智慧和希望。2019年冬的一天,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和往年一樣,來到山口村教學點發放暖流計劃物資,臨走時,這些「大孩子」和13個小孩子口頭約定:每周都見面!
為了這個美好的約定,返程中,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討論了一路,最後決定通過線上線下雙互動的方式來實現諾言。
推出萃英雲課堂「戰疫版」
眼看就要冬去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了。本著特殊時期更不能讓孩子們失望的初心,蘭州大學團委根據防疫實際情況積極推出萃英雲課堂「戰疫版」,以研究生支教團力量為依託,組建蘭州大學「約定山口」志願服務隊,組織了一批青年志願者骨幹,對延遲開學的孩子們進行線上授課。
3月9日,萃英雲課堂「戰疫版」第一節開講啦,主題是「了解病毒怪獸」,授課老師是蘭大碩士研究生呂孟凡。通過網絡視頻,山口村的13個娃娃們如約見到了蘭大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他們透過屏幕認真地聽大姐姐講打「怪獸」的故事,不時發言互動——「我以後一定講衛生、勤洗手,把病毒怪獸打跑!」一個娃娃說。
「開展萃英雲課堂,就是嘗試突破傳統支教模式的時空束縛,搭建起持續同孩子們進行心靈溝通的平臺。」蘭州大學團委書記李華龍介紹道。
除了防疫知識,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還教娃娃們學唱《紅星歌》、朗誦《祖國媽媽》、一起做手指舞、學習古詩……生動有趣的課堂形式讓娃娃們開心不已,他們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期待著和大哥哥大姐姐們在春暖花開時再次相聚在山口村。
針對山口村13個娃娃而誕生的萃英雲課堂「戰疫版」小課堂開啟已有一周時間。雖然,每天上課時間是上午9時,但在300公裡外的山口村,13個娃娃們每天都是早早地就上線等待,這是喜歡,是期待,更是一種無聲的肯定。
屏幕前,是孩子們憧憬的臉;屏幕那邊傳來的,是知識,是力量,更是希望。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馬文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