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7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他叫太平
一個生活在烏拉蓋草原的蒙古族漢子
從放羊娃到坐擁30萬粉絲的博主
通過努力
太平2018年直播帶貨銷售額達到450萬元
成為大家眼中的「草原李佳琦」
他不僅讓家人過上了好日子
還無償幫助牧民直播帶貨
越來越多的人
因為他的幫助有了穩定的收入
與狼玩耍、騎馬趕羊
……
數十萬網友在線圍觀他的大草原生活
通過他的直播間
很多人迷上草原風光
不遠千裡來到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
烏拉蓋大草原
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36歲的太平自己也沒想到
網絡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家境貧寒
為了生計輟學外出打工
太平出生在內蒙古通遼市的一個貧困村,從小吃不飽穿不暖,住在泥巴房裡,甚至沒有洗過澡。因為交不起學費,小學四年級時,太平輟學了。
在外打工期間,他放過羊,拉過磚,背過草,刷過油漆,當過保安,還跑去礦山裡當過司機。儘管太平很努力工作,可收入也只能勉強養活自己。
太平和媽媽合影
不顧旁人眼光
身背巨債開始創業
太平的老家在廣闊的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烏拉蓋草原上,因地處偏遠,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和外界幾乎沒有交流,貧困是當地人的普遍狀態。
2014年,《狼圖騰》在烏拉蓋大草原開拍,隨著電影的上映,這裡逐漸被公眾熟知,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一線生機。當時,還在打工的太平不止一次被遊客問:「哪裡有最好看的草原?哪裡有最正宗的特產?」
對太平來說,這是機會,更是希望。他借錢開了一家土產店,僅用一個月就賺回了打工一年的收入。
資料圖
可是好景不長,冬天來了。草原零下40 ℃的低溫讓遊客望而卻步,太平的生意隨之一落千丈。
面對冷清的門店,太平整宿睡不著,他只能想到用最「笨」的辦法——去大城市推銷,可最終卻一無所獲。
為了還債,太平只能再次回到礦山,重新做回大車司機。他早上去礦山開車,晚上8點回家加工牛肉,凌晨3點睡覺。即使這樣,太平一家每個月也只有三四千元的收入。還完借款,一家三口只能靠幾百元勉強維持生活。
太平一家三口
靠短視頻走紅
成為「草原李佳琦」
在朋友的建議下,太平偶然接觸到了短視頻平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他註冊了帳號。
2017年,太平做了第一場直播,時間僅有5分鐘。
因為從小說蒙語,不會漢語,太平無法順利跟網友交流。雖然出師不利,直播事業受阻,但他沒有放棄。
太平開始利用空閒時間,翻字典學習漢語,同時看別人的直播學習經驗。七八個月後,太平漢語水平突飛猛進,直播慢慢有了起色,也有不少回頭客點名買他的牛肉乾。
靠著真誠和勤奮,太平的粉絲越來越多,開始有了名氣。當地政府和牧區都來找太平幫忙,這個仗義的內蒙古漢子一口答應:「草原上的東西我都賣,只要是對當地對群眾有幫助,牧區給我多少貨我就能賣多少。」
除了牧區,太平還幫村民賣貨,只要產品質量沒問題,他從不拒絕。
為了給牧區和村民帶來更多收益,太平建起了工廠,收購農牧產品,員工大多是當地牧民。
短視頻和直播為當地拉來遊客,烏拉蓋草原經濟有了良性循環。
對於成為網紅,太平說自己就是個普通人,因為以前吃過不少苦,更能理解生活的不易。他從沒把自己當網紅,覺得自己更像家鄉代言人。
他希望家鄉越來越多的人能通過直播致富,把草原上的好產品推向全國各地。
帶領牧民一起致富
讓所有人都能幸福生活
「幫助別人自己心裡知道就行,我覺得現在已經很幸福了。我希望在家鄉辦一個透明化的工廠,讓這裡有自己的品牌,帶動更多人富裕起來,不能讓現在的孩子再經歷我們以前的生活。」
因為經歷過苦日子,現在的太平會儘自己所能幫助那些貧困家庭。
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孩子們都能好好上學,獲得更多機會。他也希望走出去的年輕人可以回來,一起助力家鄉發展,讓草原變得更美更好。
原標題:《「草原李佳琦」,是網紅,更是家鄉代言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