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 Chakram 滑鼠體驗:旗艦級性能和售價,全能便捷的體驗

2021-01-07 愛範兒

萬萬沒想到,滑鼠也會成為辦公室裡面的易耗品。事情是這樣的,作為一個曾擁有上十把機械鍵盤好幾個滑鼠的堅定 Windows 用戶和鍵鼠交互擁躉,因為不斷地借給同事滑鼠忘了借給誰,後來我只剩下一款滑鼠了,那就是 ROG Spatha 這款雙模無線滑鼠。

作為此前 ROG 旗下最高端的滑鼠,ROG Spatha 的質量確實沒得說,超高強度地用了三年之久只是滑鼠微動壞了,在淘寶花了十幾塊買來一對微動換上就繼續服役。所以,當 ROG Chakram 到我手上的時候,我更多的好奇是,它能否替換掉 Spatha,成為我的常用滑鼠?

更小,也更大眾

作為接替 Spatha 的旗艦無線滑鼠,Chakram 和前者有著截然不同的氣質風格,它們更像是兩款並列產品,而非迭代關係。這首先就體現在它們的外觀和重量上,Spatha 體形巨大,線條凌厲,重量墜手,而 Chakram 體形適中,線條柔和,重量也不誇張。

▲ 左:Chakram;右:Spatha

可以這麼說,Spatha 是我能夠舒適掌握滑鼠的體積極限,三圍是 137 x 89 x 45 mm,並且它 173 克的重量帶來的是滿滿的厚實感,因此對於滑鼠墊的要求其實也很高,鋁合金或者塑料表面更適合它。

至於新品 Chakram,三圍是 132.7 x 76.6 x 42.8 mm,握持起來就剛剛好了,這也照顧了一部分手比較小的用戶,並且 122 克的重量也不算很重,加上針對手型做了人體工程學上的優化,以及磨砂表面的處理,所以整個握持感受還是比較不錯。

不過我的肌肉記憶還是屬於坦克型的 Spatha,所以剛使用 Chakram 的時候,會有一種滑鼠太輕,DPI 設置太高的錯覺。

從二者外觀上的區別獲取也能感知一二,重型坦克型滑鼠 Spatha 使用感受是步步為營,更適合 RTS 即時戰略遊戲,這種遊戲對精準度有更高要求;而相對輕盈的 Chakram 則比較適合 FPS 射擊遊戲,強調的是速度和反應。當然這種分類而言是針對頂尖遊戲高手的,絕大多數的玩家的水平還沒到去觸摸外設性能瓶頸的程度。

可能是最方便的滑鼠

在我相當年輕的時候,相當關注電競賽事,那個時候就聽說,魔獸爭霸的選手們都使用有線滑鼠,因為無線滑鼠連結有延遲,會影響操作。

後來才發現,那拉拉扯扯的線纜才會影響操作,尤其是現在很多滑鼠的連接線真是又粗又硬又長(比如 Chakram 自帶的這根),拖拽起來感覺滑鼠前面頂著根竹竿,而採用無線連接方式之後,對比之下就有一種「隨風奔跑自由是方向」的無束縛感。

除了這個硬邦邦的有線連接方式,Chakram 還有無線 2.4GHz、低功耗藍牙兩張連接方式,這兩種方式各有優缺點。

無線 2.4GHz 連接的延遲相當低,低到了 1ms,已經到了絕對不會影響選手操作的程度,事實上的使用感受也是如此,滑鼠指針的跟手度如絲般順滑,不過接收器得單獨佔一個電腦的 USB A 口,並且相應的滑鼠的耗電也高一些。

而藍牙連接就方便多了,直接進行配對就可以連接,省電也省接口,不過在藍牙連接模式下,就不能使用 Armoury 軟體進行滑鼠的燈光性能宏鍵設置了。至於藍牙連接的延遲提高,我倒是沒有感覺到,畢竟人的感知極限在 100ms 左右,藍牙連接的延遲仍要遠低於這個數值。

三種連接模式也是照顧到了各種用戶需求,需要說明的是,有些用戶感覺滑鼠跳幀漂移,這一般不是滑鼠硬體的問題,而是滑鼠供電的問題,所以 Chakram 滑鼠接收器得單獨佔據電腦的一個 USB A 口,不能和其他外設共用一拖三一拖四的拓展 USB 接口,不然就會供電不足。

不得不說 ROG 的產品因為不省用料壽命確實挺長,以至於滑鼠微動成了耗材,再加上不少用戶喜歡 DIY 給自己的滑鼠換上適合自己的微動,所以在滿足 DIY 用戶上也花了點心思。

Chakram 外殼採用了模塊化磁吸結構,完全不需要螺絲刀進行拆卸,直接動手就可以卸下外殼,然後送附贈的鑷子取出和換上微動,整個過程一分鐘內就可以完成。

滑鼠包裝中隨機附贈一對微動,和本體的微動都是來自於歐姆龍,型號不同,但都屬於市面上中高端的微動產品,手感比較大眾化,脆綿均衡。有更高追求的用戶也可以去選購更高端的微動產品進行替換。

其實最困擾無線滑鼠用戶的不是延遲,不是指針漂移,更不是什麼換微動,而是充電。

900mAh 的電池容量對於一款滑鼠來說不算小了,所以它的續航成績還算不錯,按照每天正常使用十小時的強度,支撐一個禮拜沒什麼問題,畢竟我是硬生生的看著它最後 25% 的電量支撐了兩天的使用。

無論是早先的換電池,還是後面的觸點無線充電方式都不那麼完美,這表現在換電池需要常備乾電池,而觸點無線充電的方式一般充電速度相當慢。實際上先前使用 Spatha 的時候每次滑鼠沒電的時候,就意味著我有了順理成章摸魚一小時的機會。

在接入了 Qi 無線充電協議之後,Chakram 就兼容了市面上各種 Qi 無線充電底座,充電速度能大幅提升,加上 USB Type-C 有線快充的加入,使得這款滑鼠能夠「充電五分鐘,遊戲四小時」。

▲ Balteus Qi 滑鼠墊的無線充電區域

另外,ROG 還出品了一款 Balteus Qi 滑鼠墊,內置了 Qi 無線充電區域,接上電源之後,把 Chakram 放到對應充電區域就可以無線充電,所以在午休中下班後,隨手把滑鼠往那兒一放,電就來了。

不過在 10W Qi 無線充電模式下,Chakram 充電的速度就大打折扣了,從電池耗盡開始充電,充到 75% 大概用了一小時十分鐘,充滿用了接近 2 小時。需要說明的是,在 ROG 通用的 Arm0ury 軟體上顯示的滑鼠電量其實是 25%。50%,75% 和 100% 四檔顯示的,所以以上的充電速度並不十分精確。

燈與性能

對於一款遊戲滑鼠來說,性能和燈光哪個更重要?

雖然多數人嘴上說的是當然是性能最重要,但是心裡估計想的是「燈光才是遊戲滑鼠的靈魂」。

在 Chakram 上,有三個地方可以亮燈,分別是尾部的 logo,滾輪和左右鍵下方的燈帶,整體來說燈效還算克制,沒有太過於殺馬特,選個小清新的粉色淡藍色甚至還有點兒可愛。

系統自帶了七種燈效模式,也支持用戶針對三個燈光分區進行分別定製,應該能滿足玩燈愛好者的需求。

至於性能這塊,不妨來看幾個數據:100 至 16000 DPI 傳感器能以高達 40g 的加速度,追蹤每秒 400 英寸 (IPS) 的移動速度。2.4GHz 及有線模式中,輪詢率為 1000 Hz 。

不過說實話,16000DPI 的性能上限幾乎沒人用得到,對於 FPS 玩家來說,一般比較合適的 DPI 設置會在 1000 左右(1080P 屏幕下),40g 的加速度和 400 的 IPS 也都是為了用戶在高速移動下保持滑鼠指針穩定不丟幀不漂移,這兩個性能指標的上限也很高,畢竟沒有人能握著滑鼠在滑鼠墊上一秒移動 400 英寸(10 米多)。

在軟體中可以設置四種 DPI 數值,然後通過滑鼠底部的 DPI 按鍵進行切換,也可以通過 DPI 按鍵和滾輪的組合進行無級調節。

另外輪詢率關係到的是滑鼠在無線連接下的延遲,1000Hz 意味著延遲最低能壓到 1ms,當然這個輪詢率包括案件的延遲也都是可以調節的。

最後,來說結論,毫無疑問,去年發布最近才上市的 Chakram 已經全方位地超越了四年前的 Spatha,在 1000 元以上的旗艦滑鼠陣營裡, Chakram 加上 Balteus Qi 滑鼠墊能夠提供非常不錯的使用體驗,也更適合大眾用戶,若說有什麼不足的話,那就是 1399 元的價格了。

相關焦點

  • 分離式搖杆+16000DPI,旗艦級電競滑鼠ROG魔刃標準版評測體驗
    熟悉電競外設特別是ROG的粉絲朋友相信都知道,今年上半年ROG發布了一款重磅級的旗艦級電競外設——ROG魔刃三模無線電競滑鼠,除了首次將搖杆設計引入滑鼠外,還支持快速充電和Qi無線充電,以及加入了個性化的磁吸上蓋搭配客制化的炫酷徽章和便捷化的可更換微動開關設計,可謂真正打造出了一款高端玩家心目中最為理想個性化的旗艦級電競滑鼠。
  • 618超值旗艦級滑鼠推薦,ROG烈刃2遊戲滑鼠半價預約!
    華碩ROG烈刃2遊戲滑鼠也將於6月11日0點,開啟半價搶購的活動,如此巨幅的優惠力度實在是令許多玩家頓時眼前一亮,紛紛加入了預約購買的行列。作為一款擁有三模連接方式,且電競性能異常強悍的ROG旗艦級遊戲滑鼠,烈刃2可謂是非常超值了。
  • 華碩ROG Chakram無線遊戲滑鼠評測:遊戲搖杆+可切換開關
    gray開關的聲音更大,當我按下按鈕時,我能聽到金屬丁當的聲音,這是我在Blue-topped開關上沒有體驗過的。是的,這兩個開關有明顯不同的感覺,但差異並不大,不足以讓我選擇一個。gray開關與Blue-topped開關並排排列,整體上感覺更緊湊。但blue dotted開關感覺更靈活,所以我把它們用於遊戲。
  • 性能全面的無線滑鼠 雷神ML701評測體驗
    提起雷神這個品牌,應該大部分用戶都有了解,作為主打遊戲的PC產品和配件裝備的品牌,雷神旗下的產品都有著很高的性價比。通過在遊戲領域的多年積累和發展,近年來更是推出了除遊戲本之外的其他周邊產品,比如滑鼠,鍵盤。
  • 日常與遊戲,我都能滿足:ROG影刃2無線滑鼠上手體驗
    本身也用了6年了,加上自己手上活兒也不太細(上回折騰筆記本無線網卡翻車),所以就打算乾脆換個新滑鼠。正好,ROG出了影刃2的無線版,有朋友搞到了幾個,被我厚著臉皮從他那裡搶了一隻過來,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這滑鼠好不好用吧!
  • 榮耀30S首發麒麟820,全面普及旗艦級5G體驗,2399起!
    作為2020榮耀潮流先鋒5G手機第一彈,美由「芯」生的榮耀30S不僅首發搭載了最新一代5G「神U」——麒麟8系列首款5G SoC麒麟820,帶來旗艦級綜合性能及5G通信體驗,同時,延續榮耀數字系列潮美基因,升級夢幻3D蝶羽光效,實力演繹潮流美學;拍照方面,首發配備旗下首款6400萬像素全焦段AI四攝模組,攝影實力再次進階;結合40W超級快充、細緻入微的Magic
  • ROG發布多款筆記本新品 輕薄全能本幻13支持360°旋轉
    此次發布會中,ROG幻系列「全能本」,包括ROG首款13英寸翻轉觸控屏幕的輕薄高性能全能本--幻13,新一代幻14、幻15新品重磅發布; ROG冰刃5雙屏旗艦級電競本以及專業電競信仰裝備ROG槍神5、槍神5 Plus、ROG魔霸5、魔霸5 Plus等新品也悉數亮相。
  • 萬元土豪機什麼體驗?ROG光刃G35開售,顏值與性能同時在線
    對於一個熱愛電競的遊戲玩家來說,誰不想擁有一臺有著極致性能的ROG電腦主機呢?ROG曾公布了光刃G35這款專為電競玩家打造的「特色」主機,也終於正式開售。在當前的旗艦主機中,ROG光刃G35就是硬核機型,根本無法低調,售價和性能一樣殘暴。2W多元起的售價有什麼配置?
  • ROG影刃2遊戲滑鼠體驗
    滑鼠十幾元真划算?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十元以內,十幾元的滑鼠大把的存在,好用麼?蘿蔔白菜吧。一般要求不高、僅僅段時間辦公使用可用,但是體驗好的非常少。要麼太硬、要麼沒有彈性,而滑鼠的微動往往不知道什麼牌子,質量?看緣分和運氣吧。一款好滑鼠像一道菜的色香味,需要具備觀感、手感、壽命長的特點。
  • 獵殺開始 海盜船Katar Pro Wireless滑鼠開箱體驗
    提起美商海盜船(Corsair),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其旗下除了擁有大家所熟知的高端機電、內存、散熱等產品外,在外設領域同樣有非常多的經典旗艦之作,例如K70/K95旗艦級機械鍵盤等,因此在個別玩家心中就留下了海盜船門檻高的印象。
  • 達爾優雙模無線遊戲滑鼠給你多重購物體驗
    遊戲滑鼠還是辦公滑鼠?還在三心二意苦苦糾結嗎?NOW,一次性滿足你多個需求達爾優雙模無線遊戲滑鼠給你多重購物體驗一個滑鼠=有線+無線選有線還是無線?不用糾結了,達爾優雙模無線滑鼠,一個滑鼠即刻享受有線與無線的雙重使用體驗。
  • 這是一款真正的客制化滑鼠,ROG烈刃2使用體驗
    華碩旗下高端子品牌ROG玩家國度憑藉優秀的設計與強悍的性能樹立硬體和PC領域標杆地位後,華碩開始不停延伸ROG品牌經營範圍如手機,箱包、外設等。至於電腦外設這一領域,在ROG幾年深耕下更是成就不少。而咲今天帶給大家的則是ROG新「鼠神」ROG 烈刃2滑鼠的開箱評測。
  • 幻13全能本攜 ROG 多款重磅新品發布
    此次發布會中,備受關注的ROG幻系列"全能本",包括ROG首款13英寸翻轉觸控屏幕的輕薄高性能全能本--幻13,新一代幻14、幻15新品重磅發布; ROG冰刃5雙屏旗艦級電競本以及專業電競信仰裝備ROG槍神5、槍神5 Plus、ROG魔霸5、魔霸5 Plus等新品也悉數亮相。強大的新品陣容,讓玩家再一次享受到ROG領先業界的強大實力與滿滿誠意。
  • ROG玩家國度滑鼠&滑鼠墊
    而在對稱式滑鼠之中,ROG玩家國度SICA遊戲滑鼠因為時尚、小巧的外形設計、不錯的手感以及合理的性能獲得了不少玩家的青睞。SICA遊戲滑鼠是一款由MOBA遊戲職業玩家共同參與設計完成的,無論是外形設計、還是性能搭配都能給與MOBA遊戲最大的支持。
  • 小手玩家的福音,冰豹夜梟ULTRA輕量版滑鼠體驗
    輕量化的遊戲滑鼠移動起來更加輕鬆,長時間遊戲也不會累手,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很多遊戲玩家的追捧。冰豹是來自德國的遊戲外設品牌,通過紮實的做工和舒適的手感贏得了不少用戶的喜愛,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冰豹最新推出的夜梟ULTRA輕量版滑鼠,66g無打孔的設計也讓它成為了大名鼎鼎的「小手神器」。
  • 不像滑鼠的滑鼠,微軟Arc無線滑鼠體驗
    那麼設計這麼有創意的微軟Arc無線滑鼠,實際使用中好用嗎?體驗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也感謝新浪眾測,讓我有機會親身體驗到這款創意獨特的滑鼠。作為微軟2017年最新發布的滑鼠,微軟Arc無線滑鼠售價699元。因為其是主打移動辦公和旅行中隨身攜帶的,所以整個外包裝很小巧,真的非常小,和新浪眾測的貼紙差不多,是不是很小巧?
  • 羅技G304無線滑鼠開箱體驗,年輕人的第一款羅技滑鼠
    體驗概述羅技G304最打動人的還是它的價格,200元左右的價格就能讓你體驗到羅技高端滑鼠的lightspeed技術和羅技超級吸引人的手感,務實的風格不會像誇張的遊戲滑鼠那麼吸引別人的另類眼光,是學生黨的第一款羅技G無線滑鼠。
  • 旗艦級晶片有多亮眼?vivo X60 Pro帶來全「芯」體驗
    而在真正接觸過該款機型後,可以發現該款機型在性能方面的表現真的非常亮眼,完美詮釋了何為順滑用機體驗。#vivo X60#旗艦級體驗,更加亮眼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曾在使用手機時遇到過手機卡頓、閃退和機身溫度過高等令人煩惱的問題,而這種問題往往是因為手機性能實力不足、散熱較差所導致的。眾所周知,一款手機的性能表現優異與否,往往取決於其所搭載的晶片是否擁有強勁的實力。
  • 雷柏VT950滑鼠開箱體驗
    小編最近入手一款新外設,今天做個開箱體驗分享給大家:打開箱子就可以看到雷柏VT950的外包裝,這裡必須吐槽一下包裝,只是盒子套盒子,沒有填充物進行緩衝,希望可以改進(畢竟現在的暴力快遞防不勝防。)外包裝背部有詳細的產品介紹,整體配色黑藍,和 某技  神似。其實有點自己的風格,和其他品牌有區分度,感覺會好一些。
  • iQOO 5 Pro深度評測:全能又獨具特色的性能旗艦
    如果你想在今天的旗艦級5G智慧型手機市場中尋找一款綜合實力強勁的手機,那麼似乎會有很多產品符合你的需求。尤其是在手機性能和影像實力方面,旗艦級5G手機都具備著十分不俗的表現。不過,受制於機身工藝設計的同質化影響,多數旗艦級手機產品的外觀設計語言又未免有些過於「平庸」,對於追求個性化表達的用戶群體而言,多數旗艦級5G手機又很難符合自身的審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