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購物指南裡,我們會裡裡外外地告訴你如何選擇能滿足你個人需求的最佳軟殼。我們發現這些軟殼適用於寒冷條件下的有氧活動。他們在一件衣服裡很好地權衡了舒適度、透氣性和耐候性。當你劇烈運動、產生大量熱和汗的時候,他們尤其適用。此外,他們比硬殼衝鋒衣更好的透氣性使得他們穿起來更加舒服。如果你需要一件能夠提供出色的靈活性和耐用性的軟殼,抑或你喜歡好看的休閒軟殼,那麼接著看下去吧,了解怎麼找這類衣服。
軟殼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奢侈品,我們不建議第一次參加戶外活動就買它。它們在某些活動中表現出色,但也有些活動不適用。比如,黑雲壓城的時候,你會希望你身上穿的是防雨夾克。
另外,當氣溫下降的時候,你會希望你之前買的是有夾層的夾克。儘管這麼說,如果你已經有這兩層衣服了,軟殼會是你裝備體系的一個很好的補充。軟殼在裝備體系中發揮著與眾不同的作用。我們將會在文章的開頭列出它的用途,拿它們和其他外套進行比較,然後繼續詳細闡釋不同的種類,以及指導你下次應該買什麼。
如果你想要關於戶外活動的穿著更加詳盡的建議的話,可以看看我們對穿衣系統作介紹的文章。
▲哪一款軟殼最能滿足你的需求?或者說除了軟殼之外有沒有更好的外套?我們這篇文章的目標就是回答這些問題。
軟殼衣 vs. 其他外套因為這些夾克有各種各樣的款式和用途,他們應該拿來和幾種其他類型的戶外衣服比較。
硬殼衝鋒衣和防雨夾克硬殼和防雨夾克是防水的。而軟殼不是。軟殼比硬殼和防雨夾克更加透氣和舒適。硬殼和防雨夾克幾乎總是防風的,而軟殼僅僅是有時防風。硬殼和防雨夾克提供了更多的耐候性。▲Alpha FL是一件完美適用於野外滑雪、攀冰和爬山的硬殼。Peter Denver都不情願把衣服還回來。
防風夾克防風夾克和軟殼是抵抗風和完全防風的區別。防風夾克的重量僅為軟殼的一部分(113克和369克比)。通常軟殼比起防風夾克更加透氣,更加舒適,以及更加耐用。▲穿著Patagonia Houdini防風夾克攀爬半圓頂的西北巖壁。
抓絨衣抓絨衣基本上沒有防水能力。如果下雪或下雨的話,穿著抓絨的話肯定會溼透。大多數軟殼都有一定防潑水能力。軟殼有一定防風能力,最好的抓絨也幾乎不防風。不颳風的話,穿抓絨會變得暖和些,而且其重量小。抓絨衣和防風外套的組合比單件的軟殼更多用,但是透氣性會稍稍遜色。▲Patagonia’s R1套頭衫很久以來一直都受專業攀爬者的青睞。現在巴塔哥尼亞出的Capilene 4 Expedition Weight 1/4 Zip Hoody重量更輕、外觀更休閒,而性能不減。
夾層棉夾克兩者均或部分防風或完全防風。兩者都通常有一定防水性。夾層夾克更加暖和以及通常更輕、更容易打包。最有透氣性的夾層夾克的透氣能力和軟殼一樣。大體上,夾層夾克不如軟殼耐用和有彈性。▲在約書亞樹雪暴中登頂失馬牆。選擇用於攀爬的夾層夾克時,我們最關注其保暖性、重量和靈活性。約書亞樹冬天很冷,像Arc’teryx Atom AR這樣重一點的外套正好合適。
軟殼的需求在完美世界中,戶外穿著具有好的防水防風性,而允許所有汗液帶來的水汽迅速散失。然而,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防水性和透氣性是一對永恆的矛盾。橡膠防雨夾克防水,但是穿著它去爬山的話你會被汗水浸溼的。相反地,透氣性好的抓絨衣讓你不會被汗水浸溼,但是雨水會打破你對溫暖和乾燥的希望。
數十年來,人們投入了大量資金來研發能夠兼顧防水性和透氣性的薄膜,然而事實證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劇烈運動時,很快就會意識到防水面料的透氣性不足以保持你乾燥。因此就有了對既能在你劇烈運動時足夠透氣,但保持一定防水、防雪、防風能力的外套的需求。歡迎來到軟殼繽紛世界——極端透氣性和極端防水性折中的產物。
多虧了工業的發展,防水又透氣的產品正變得更加透氣、更加輕以及更加耐用。有的產品甚至有彈性!十年前那令人窒息的、笨重的硬殼衝鋒衣已經為227克重的、適用於各種各樣條件的硬殼所取代。儘管這麼說,我們仍然認為軟殼可以滿足這個特殊的需求。如果你認為硬殼或是防雨夾克無法讓你保持乾燥的話,我們推薦你買軟殼。
戶外穿搭法:軟殼衣和什麼一起穿?當你快速移動、產生熱的時候,軟殼的透氣性應該足以散失汗水產生的水分了。當你停下來的時候,你應該在軟殼外添一件夾層夾克或是羽絨,以防著涼。在攀冰或野外滑雪時尤是如此——你移動時軟殼的表現很好,但是你減速或是停下來的時候需要和更加暖和的衣物搭檔。惡劣天氣下,軟殼可以和硬殼衝鋒衣或者防雨夾克搭配不同的軟殼有不同層次的防水防風能力,但是沒有完全防水的。如果有可能下雨的話,一定要帶上完全防水的衣物穿在軟殼的外面。最後一點,記得軟殼在貼近皮膚的時候才能最好地發揮作用。在寒冷條件(氣溫在零下)下快速移動時,諸如Patagonia R1 Hoody這樣的輕量級抓絨是穿在軟殼底下的好選擇。▲穿Rab Vapour-Rise時穿一件夾層夾克在上面表現好好。移動的時候,只穿一件軟殼可以發揮其透氣性好的優點。停下來時,要穿上夾層夾克來保持體溫。
什麼是軟殼衣每年,服裝製造商推出新材料然後用新的流行語營銷它們,多少讓人摸不著腦袋到底什麼是軟殼。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把軟殼定義為:有一定防水能力而非完全防水,高度透氣,靈活性好以及通常有一定彈性的衣服。這一部分我們將看看市場上不同種類的軟殼。然而要記住這些分類並不是非此即彼的。比如說,一件夾克可能同時有隔膜內襯和彈力織物。
彈力織物這些夾克依靠編織尼龍面料來阻擋大部分的風和水。這種夾克的基本款更多的像防風夾克,但是通常有彈性、更重以及有更好的耐用性和透氣性。因為彈力織物夾克是空氣滲透的,乾燥的空氣可以穿過衣服,取代汗水造成的溼氣,以保持我們的乾燥。實際操作中的情況與理論相符。織料的厚度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防風性能和透氣性。以防降水,衣服運用了DWR防水塗層,使得水只能在衣服表面流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DWR最終會被滲透,衣服還是會被打溼。這是軟殼的最大缺點。如果有人可以研製出不被滲透的DWR的話,將會是戶外裝備界的大變革。與此同時,顧客必須用像Nikwax的售後產品來再次運用DWR。這種防風夾克的例子包括Outdoor Research Ferrosi Hoody,Black Diamond Dawn Patrol LT Shell和Arc’teryx Gamma MX Hoody。
裡襯隔膜市面上的很多軟殼都在尼龍面料的裡邊都有隔膜以提供防風性和在DWR防線被攻破後的一定防水性。這些衣服以犧牲一定透氣性為代價,有較好的防水性(溼氣不像有著空氣滲透彈力織物的夾克那樣輕易地散失)。隔膜有好幾種,其中有些是空氣滲透型的(Polartec Power Shield Pro),有些則不是(Gore Windstopper)。隔膜越不具空氣滲透能力,夾克就越依賴由於衣服裡外的溼度差滲透隔膜的水蒸氣。這一透氣的過程比空氣滲透的衣服的效率低多了。如果面料溼透了,水蒸氣穿透面料就會難得多,以及隔膜的透氣能力也會大打折扣了。這種軟殼的一個例子是Patagonia KnifeRidge Jacket,它使用了Polartec Power Shield Pro。
▲The Mountain Hardwear Fairing(灰色)有著比Black Diamond Dawn Patrol LT(綠色)更緊緻的編織。
混合軟殼有些衣服有著混合結構,在肩膀和手臂處用的是更加防水防風的面料,而身體主幹部分則運用更加透氣的材料。Patagonia Adze Hybrid Hoody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在主幹、肩膀、兜帽處使用了防風隔膜,而在手臂底下則運用了非常輕的彈力織物來增加透氣性。
抓絨夾層 vs. 沒有夾層我們測評的很多軟殼都有抓絨裡襯。毫不奇怪,這些有夾層的衣服比沒有夾層的同行又暖和得多。測評中大多數有夾層的衣服很適用於休閒穿著或是冬季遠足這樣的活動。對於高強度的戶外運動和溫和天氣,我們一般會選用沒有夾層的軟殼以保證不會太熱。要記住,你總是可以在軟殼裡面穿點什麼,像抓絨衣,尤其是不帶夾層的。因此,我們發現沒有夾層的衣服更多用。
▲Patagonia Adze Hybrid Hoody使用了幾種不同的面料。石灰綠的是抓絨。墨綠色的面料非常輕、有彈性以及透氣。灰色的抓絨又軟又舒服。
總結:防風軟殼以犧牲一定透氣性為代價,能夠阻擋大部分的風和水。然而,他們確實比防水/透氣殼更透氣,但是沒有那麼好的防水防風性。單單依靠面料編織的防風軟殼是最具透氣性的,但是不如他們那些有隔膜裡襯的防水防風性好。沒有哪一種是必然比另一種好的,他們各有特色,有各自適用的條件。活動越有氧,我們越傾向於選擇沒有隔膜的夾克。但是在低氣溫條件下和低強度的活動中,你很可能會更喜歡防風防水的夾克,它們要麼有抓絨裡襯,要麼容許你在裡面穿一件打底抓絨。
其他的考慮設計特點就軟殼而言,我們關注的設計有:袖口設計、兜帽的可調節性、口袋的設計、兜帽與安全帽的兼容性以及事關靈活性的剪裁。對於輕量級軟殼,我們喜歡彈性袖口,這樣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拉起來到肘部。如果你喜歡滑雪,你可能更喜歡可以覆蓋手套的魔術貼袖口。如果你喜歡攀爬或滑雪,當天氣惡化時,兜帽最好在戴著安全帽的情況下也能戴上。如果你參加的戶外活動用不到安全帽,那麼直接和頭部兼容的兜帽會適合,也沒那麼笨重。
▲如圖所示,Vapour-Rise的兜帽在不戴安全帽時完美兼容,但是戴著安全帽就會很緊。另外,兜帽的調節器是外置的,容易操作。
合身性如果衣服不合身的話,再新款的衣服也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對於技術性的使用而言,軟殼應該提供非常好的合身性。不能太緊而影響移動,也不能太松以致安全帶和腰帶都系不住。衣服應該能容得下一件打底的衣物,但也不能太多。要記住的是,軟殼在和抓絨、防水夾克搭配時最能發揮作用,穿軟殼的目的主要不是要幫你保暖抑或抵擋降水,而是在參與高強度活動時幫你透氣、保持乾爽。
軟殼適用於我們在山上遇到的大多數情況。如果你參與的活動天氣不是太惡劣,那麼你會很可能會愛上軟殼。軟殼尤其適用於攀巖、攀冰和春季滑雪。但是請一定要閱讀我們完整的測評,以了解軟殼和其他衣服比起來的競爭優勢。
本文譯自裝備實驗室,系識器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識器致力於戶外運動裝備的測評和裝備知識的推廣。微信公眾號:識器(ID:shiqilab)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