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一過已到七月份,去年這時候我還在圖書館的自習室苦戰。回首從備考到擬錄取的這段時光,恍若一場夢,距離越遠越夢幻,愈發感覺不太真實。許多焦慮和迷茫當前已不復感受,仿佛莫名其妙就走到了今天。然而記憶卻真實地告訴我這一路的坎坷。借著撰寫經驗分享這個機會,記錄下這近一年來的備考時光,以供勇敢拼搏的後來人參考。
個人情況:本科普通一本高校,藥學類專業。大學期間主持和參與過大創項目,前後有兩年多實驗室實習經歷。由於實驗室的氛圍良好,對科研生活有一定的嚮往,遂在大三確定了讀研的想法。下面我將從各個方面詳細分享下備考的心路歷程。
一、擇校與定專業
1.擇校歷程
每個考研人或長或短都在擇校和專業選擇這一關卡上駐足停留。寒假期間在了解到往年師兄師姐以及身邊同學的大部分報考意向後,我最初對某所211高校有了興趣,畢竟對於藥學生而言,「兩院三系」是殿堂的存在。不過三月份時我偶遇了之前保研到北大化學基因組學專業的一位師兄,他剛保研時我對其做過採訪。這一下勾起了我對該專業的嚮往。在聊天中偶然得知該專業也有統招名額後,我便按捺不住那顆報考北大的心了。一想起昔日對這所名校那些不太實際的嚮往,腦海閃過一幕幕未名湖面的陣陣漣漪和博雅塔的倒影,我便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談到該專業不得不提及的有兩個點,五年碩博連讀以及深圳研究生院。當你真心看上某個專業時,它任一點看起來都是優點。作為一名一心跳入生化環材大坑、以後想進高校的科研狗而言,在看到碩博連讀時有一些慶幸。畢竟省了考博或申博的階段,五年能更扎紮實實地出成果。而作為廣東本土人士,能去北京後回來本地發展,也是相對不錯的選擇。再加上不斷自我催眠「清北不看出身只看實力」後,我的目標異常的堅定,以至於備考期間不曾動搖。
2.報錄情況與難度分析
該專業每年計劃統招12人,考生可選擇化學或生物任一方向考題考試。2019年報考人數約60人,錄取最低為355分;2020年報考人數約100人,錄取最低為353分;單從數據看,該專業的報考難度目前相對還不會太多,與其中碩博連讀這一特性有一點相關。不過報考人數將越來越多,且其中往屆考生比例佔大多數,近兩年約2/3。而生源上,考生有來自清華、南大、中大、武大等985高校,也有211和普通一本的學生。
報考該專業的主要難點在於,由於北大不提供真題和大綱,且該專業招生時間短、招收人數少,市面暫未有回憶版真題流通可供參考,需要在搜集資料以及確定複試備考方向等方面下苦功夫,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考研資料網站:考研文庫。
二、初試複習經驗
在初試備考上,我始終相信著「規避的坑多了,成功就不遠了」的理念。每一科目,備考初期我在根據成功上岸者的經驗擬定好大致規劃後便著眼於實踐,後期找了新祥旭的學姐,也幫了我很多。
1.考研英語
英語每個人的基礎都不大相同,但相信只要肯下苦工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本學渣備考前未過六級,經過備考期間的訓練後,英語一70分+,12月的六級也有500分+的成績,雖然比不過那些大神,但就自身而言已經有不錯的提高。英語學習方法其實基本在知乎、公眾號等都可以看得到,看完幾篇經驗貼後便大概知道應該怎麼學了,根據自己的習慣選擇合適的方案即可,自己一個人複習不下去的也可以去新祥旭看看有沒有喜歡的老師,我就不一一贅述。我個人覺得主要還是在於執行力方面,要肯下苦工,單詞多背,真題多練。面對困難時我們可能會習慣性逃避,然而直面困難也許遠比總找捷徑會來得簡單高效。比如我在開始記單詞時總是背了一兩頁就堅持不下,總想著找輕鬆的背誦方式來記憶。可惜要嘗試了很多方法後才明白困難依舊存在,的的確確幹就完事了。做真題的時候不要急,花上一兩天弄懂一篇閱讀比一下午做完一套要有用得多。整個暑假我在英語上花了一半的時間,但是也只做了四十篇閱讀。其中手譯和琢磨解析就花了絕大部分時間。有時候你覺得花費的時間太多了,但其實欲速則不達,尤其考研英語的各個板塊都是相通的,需要有一個比較好的基礎,因此在閱讀的一階段掌握好單詞基礎、鍛鍊閱讀時的思維習慣,後面的很多板塊學習下答題技巧就可以掌握了。
在複習資料的選擇方面上,在單詞方面我個人比較喜歡直接用墨墨背單詞的APP,每天早上和晚上固定時間背誦即可。軟體中的有專門的考研詞庫,且每一個單詞都會有拓展,背誦的時候可以結合著看,而且這個軟體能夠根據遺忘曲線幫助我們複習,這可以幫我們節省下很多的時間,我們只需要好好的記憶就可以。真題推薦選擇買張劍的黃皮書。其中閱讀一刷時好好地啃真題並琢磨解析,二刷的時候可以跟九、十月份唐遲的羅漢班視頻整合閱讀技巧,相信你會有很大的收穫。小三科可以只圍繞真題和解析,根據版塊逐一攻破,黃皮書在這一方面還是挺詳細的。前面的閱讀以及手譯做到位的話,小三科上手會很快,當然有時間也可以看宋逸軒老師的課。作文方面不管是選擇哪一位老師,只要好好學相信都是有不錯的結果。作文主要還是需要自己按照主題積累一下語料,並根據一些範文構建好自己的行文框架。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多演練,避免出現背了很多然而寫的時候頭腦空白的情況。
2.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最好早點開始。七、八月份用肖秀榮的精講精練和1000題,並跟著徐濤視頻學習。九、十月份的時候開始記憶當年選擇題的要點,十月下旬開始背誦分析題考點和記憶當代時政內容。十一月看肖八,十二月份背肖四。個人覺得考研政治的時間節點按照肖秀榮系列書籍的發行時間來安排最好。溫馨提示肖老師在考前一星期會有一個點題班,會在肖四肖八的基礎上再畫重點內容,而且今年還有一份第五卷,很適合模擬。
考研政治的分數差異主要在選擇題得分上。因此前期的基礎學習是十分重要的。選擇題的各種考點理解起來也需要時間,而且一些比較細緻的點往往會隨著時間而愈發模糊。這需要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做好筆記和反覆回看。
此外建議備考的時候千萬別把政治複習時間拖到最後,十一、十二月份的壓力非常大,積壓太多容易崩潰。另外背誦大題也需要技巧,多從如何應用的角度思考,可以考慮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個角度,並針對主題進行標籤組合,當遇到材料時解析好即可以直接配對使用了。
3.專業課
專業課的官方參考書目如下:
該專業是交叉學科,因此考生可選擇化學或者生物方向備考,考試報名時選擇一個方向考試。需要說明的是,兩個方向的考生是不劃分開的,按照名次分配12個名額,不存在等分情況。由於筆者是生物方向考生,下文將針對兩門課程分別闡述。
在分述之前,我簡單提下專業課複習規劃。對於生物方向,複習一般可分為3-4輪。第一輪地毯式複習,細緻地了解和弄清楚每一個要點,並搭配習題鞏固。第二輪整合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強調的是聯繫。第三輪結合真題演練,明確考試角度與考察方式,同時規範化自己的答題方式。第四輪根據自己整理的材料並衝刺背誦。
由於每個人的進度和起點不同,方式與計劃也不同,因此下文僅推薦參考書目以及強調一些備考要點,供計劃制定時參考。
656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官方給出的版本是人衛版而非常見的王境巖版,在備考範圍上會相對輕鬆一些。
參考書目使用:習題可以選擇配套的第八版練習冊使用,不過題目相對簡單,只適合一輪複習時鞏固新知識用。在二輪知識整合的階段上,生化這一塊我比較推薦賀銀成的《西醫綜合輔導講義》中的生化部分,該書對於一些考點的整合是十分詳細且易於記憶,用來二輪複習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不過由於該書我們僅需要看生化這一部分,購買的話相對不划算,可以考慮在圖書館借閱。分子生物學我沒購買練習冊訓練,顧未能推薦。
由於那時手中沒有真題,我收集了其它兄弟學院的來琢磨,其中主要是中科院歷年真題。由於都是回憶版,未能了解到中科院的考查問法是怎樣的。北大的題目出題角度比較靈活,一般由材料背景引入,且考察的相對綜合,結合有一定時事和實驗技能,在去年的試題中也比較偏愛各種機制的考察。但萬變不離其宗,基礎紮實了還是可以應對。
後期我比較建議能夠逐章地對每一個考點進行整理,以問答題的方式,用自己的文字進行演繹描述。這樣在答題時,能夠更加體現行文的邏輯,也便於加強記憶和作為衝刺階段的背誦材料。
936細胞生物學:
細胞的書目我推薦章靜波的第二版《細胞生物學複習綱要與題解》以及姜益泉的《細胞生物學輔導與習題集》。章靜波老師的書相對久遠,有極個別知識點未能輻射到,但是題目考察的角度非常不錯,很適合訓練,尤其是其中的實驗題。姜益泉老師的書搜集了多個學校的真題,可以橫向比對後對一個考點的考察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其答案相對詳細,可以適當修改後用於答題。真題依舊選擇中科院等的真題作為參考。細胞的學習方法和上方的生化還是挺接近的。而且有趣的是兩門課有許多共同的地方,可以結合著複習。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科我沒有學過這門課程,七月份開始看書時十分焦慮,沉不下心來。當時為了追求進度有些不求甚解,導致後面第二輪時重新回顧時還得花費更多時間重新學習,浪費了很多時間,因此希望大家在備考時能夠調整好心態,慢慢來比較快,弄懂知識點比純粹的趕進度要重要的多。
此外,建議兩門專業課的名詞解釋能夠提前背誦,最好十月份能著手,在記憶時僅需要了解定義的方式和描述的關鍵詞,在回答的時候能夠演繹出來即可。筆者當時積壓太多,到十一月份時專業課背誦與政治等夾雜一起,非常難受。
總之,專業課需要打好堅實的基礎。在了解完書本的內容後,有精力再去了解常見的實驗原理、結果分析等。在複習時最好能訓練自己解答的思路,養成好的思維習慣,寫出更高標準的答案分析。
三、複試準備經驗
該專業招收人數為12人,一般按照1:1.5的比例確定複試人數。近幾年複試形式主要為20分鐘/人,其中8-10分鐘PPT匯報個人科研情況,之後進行英文文獻翻譯或專業問題抽題問答,最後進行專家答辯。
由於初複試分數佔比為五五開,複試後人員的變動還是比較大的,面試十分重要。英文能力不用贅述,PPT匯報時主要看的是講解問題的思維邏輯、從展示的材料判斷科研潛力等。答辯主要針對科研方面進行提問,整個感受類似於論文答辯。導師們都非常和藹,提問問題答不上來時也會引導我們去解答,我們只需正常自信地展現好自己即可。
四、最後結語
洋洋灑灑地就幾千字了,仍然有許多經歷與感受無法書寫出來,每個考研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都將會有自己美好的故事。我衷心希望每一個考研人都能始終堅定一戰必勝的信念,不去想任何退路,也能希望聚焦內心,傾聽自己的聲音,忽略他人的質疑。只要每一天都是有收穫的,那結果如何又將怎樣呢?
我們都因為考研,更了解自己,奔赴著更美好的自己。
加油!北大等你!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