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了一些大灣區服裝展的展臺現場圖,作為一個展覽行業內的半專業人士,覺得不管大展臺和小展臺,大部分的展臺設計都差強人意,覺得可惜的同時,心中也充滿了無奈。
一、參加招標以量取勝,廣撒網
會展行業內的人都知道,其實這個行業在一個惡性競爭的狀態。參展商們就像發布海選一樣,八九十來家展覽設計公司免費提供一套兩套設計,一輪一輪的篩選,最後還要進入比價的狀態,乙方的服務極度沒有保障。
在這種情況下,乙方為了參加各種招標,只圖又快又省,也不會花時間去琢磨創意設計,總要養人養公司的,出來作品的效度就有待考量了。
二、壓低價格導致服務縮水,展臺效果一般
也有很多客戶拿著設計好的圖到處比價,價優者得之。當下展覽行業市場行情很透明,便宜接單的供應商自然有控制成本的方法,材料、人工、效率、服務的不同,現場還原率也有很大差別。
這種結果,就是我看到的展會現場各種臺子,寫滿了大大的浪費。這裡放幾張現場圖,大家從觀眾的角度來看看,有什麼樣的感覺?
這個展臺是否顯眼?
這個企業提供什麼產品/服務?
他們家的主要產品/服務是什麼?
他們家產品/服務的特色是什麼?
拿著這幾個問題去一個個的比對,美與醜在其次,能回答上來的就是好的展臺設計。回答不上來,客戶在現場也看不出來,看不出來就不會動心,有可能就走向下一個展臺了,這個時候也像選秀一樣,明明有才藝有顏值,偏偏被一身不合體的衣服給毀了大半,這要流失多少潛在客戶,這才是最大的浪費。
總結
參展是一個非常系統的工程,要明確參展目的,提煉展示主題,挑選展示產產品/服務,創意展示方式,設計展臺布局,最後才是搭建。一套流程下來直接關係著展臺在現場的效果以及對客戶籤單的影響。如果從控制成本去做這個事情,那麼整套流程就割裂了,對結果就是打折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