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有一個「嵩山區」, 儂曉得伐?

2020-12-23 騰訊網

上海老底子有一個

嵩山區

儂曉得伐?

如今講到嵩山區,可能除了上了年紀的老人,絕大多數的上海人都已經勿曉得了。

嵩山區範圍

嵩山區,在啥個地方呢?

嵩山區,位於上海市區中南部,原盧灣區東南部,即在現在的市中心黃浦區範圍內。

至浙江南路、人民路、方浜西路、西藏南路、肇周路、製造局路、高雄路、江邊路,與黃浦、邑廟、蓬菜區毗鄰;

西沿重慶中路、重慶南路、魯路,與盧家灣區接壤;

隔黃浦江與楊思區相望;

抵延安東路,與老閘區、新成區交界。

面積4.1平方公裡。

這裡,是中國共產黨開始的地方。

中共一大會址,上海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

嵩山區簡史

嵩山區,因嵩山路得名。

1900年

嵩山區境北部(自忠路、順昌路、太倉路以北部分)淪為法租界。

1914年

法國殖民統治者第三次擴界,又將徐家匯路以北地區併入法租界。

20世紀30年代八仙橋區片航拍全景圖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戰爭後,日軍控制租界,將原法租界部分以泰山路(今準海中路)命名,定名為泰山區。

熙熙攘攘的八仙橋鬧市

1945年

抗戰勝利,又將除家匯路以南部分併入,沿用舊名。

1947年初

改名為嵩山區。

上海市衛生局嵩山區衛生事務所《嬰兒營養指南》

1949年

上海解放,仍稱嵩山區。

1951年上海市嵩山區順昌防疫中隊服務紀念章

上海市嵩山區婦聯第六識字班第二屆六年級畢業師生合影

上海市嵩山區民主改革第二中隊第六小隊全體合影留念

上海市嵩山區選舉委員會第三十三選區工作隊全體同志合影

結婚證(上海市嵩山區人民政府頒發)

選民證(上海市嵩山區選舉委員會發)

上海市嵩山區商店糾察隊袖章

上海市嵩山區第一職工業餘學校徽章

1956年

撤銷嵩山區,其北部連雲路、馬當路、黃陂南路以東,復興中路、合肥路以北地區劃歸邑廟區;連雲路、馬當路、黃陂南路以西、復興中路、合肥路以南地區劃入盧灣區。從此,嵩山區不復存在。

盧灣區人民政府

嵩山區概貌

1949年,嵩山區人口35,51萬人。區公所成立於1945年12月20日,設在蒲柏路145號。下轄10個辦事處,1953年增加為12個辦事處。

蒲柏路479號至483號(現太倉路) 上海法科大學宿舍

嵩山區北部,商店林立,市面繁華,大都集中在西藏南路、金陵東路、金陵中路、八仙橋及淮海中路一帶,有協大祥、寶大祥、信大祥三大綢布店等。

1944年八仙橋地區圖

1912年的八仙橋一瞥

1929年從大世界塔頂俯瞰八仙橋地區

八仙橋(今淮海中路、龍門路、金陵中路之間)舊景

舊時八仙橋鬧市路口東望大世界

上世紀四十年代金陵路的協大昌和華洋雜貨鋪

協大祥寶大祥總店當年門面

公私合營寶大祥

法國人、葡萄牙人和中國人一起擺攤。筍乾、豆腐和奶酪、麵包——中、洋產品一起上市的獨特奇景,漸漸形成一個著名的「八仙橋小菜場」

八仙橋菜場邊的露天食攤

娛樂場所有共舞臺、大世界、黃金大戲院、南京大戲院、滬光大戲院、恩派亞大戲院、新華、新大華、維納可舞廳等。居民以陽式裡弄為主。

1917年建造初期的大世界遊樂場外景八裡橋南堍正門

南京大戲院

南京大戲院在1959年更名為上海音樂廳

黃金大戲院

黃金大戲院於1954年更名為大眾劇場

嵩山區街景

民國初年的順昌路街景

1932年龍門路街頭牙醫

1947年金陵中路龍門路東望(八仙橋)

1948年中正東路( 延安路)龍門路口看大世界

1984年八仙橋淮海中路龍門路

80年代龍門路郵局

1992年八仙橋金陵路龍門路口,12路站

1992年延安中路建高架前西望龍門路(新華書店圖書門市部、童涵春堂、音樂廳)

尚賢坊, 信箱上沒有門牌號,而是各家各戶的姓氏:錢、陳、方…巴洛克式建築裡還流傳了鬱達夫夫婦的愛情韻事。

八仙橋菜場

邑廟市場

位於呂宋路(今連雲路),臨近八仙橋區片西側。1941年秋開始建造,1942年2月14日(農曆除夕)開業。因緊鄰新邑廟(俗稱新城隍廟),故稱「邑廟市場」。市場內有簡陋木屋約210間,設店面和攤位120多個,經營小百貨、花炮、小玩具、化妝品等,還有年畫、飲食、照相、算命等攤點分布其間。商場中門內建有百花廳,日作茶館,夜作書場。邑廟大門附近還有花鳥、金魚出售。1945年抗戰勝利後,這裡成了美軍剩餘物資傾銷市場。大量罐頭食品、奶粉、巧克力、藥品、服裝、毛毯、膠鞋、雨衣、望遠鏡、餐具等充斥店鋪,一時人滿為患。

1956年,邑廟市場進行店攤調整,共有商鋪113戶,其中玩具業40戶,百貨業、飾品業、文具業各10戶,牙骨塑膠業、竹器業、照相業、剪刀業各3戶,還有蠶絲業、寬緊帶棉紗線業、料器業、橡皮筋業、熱帶魚業等商戶。1966年上半年,這裡依然是小商品、舊貨和花鳥蟲魚較為集中的市場。

「文化大革命」爆發後,花鳥魚蟲被斥為「資產階級生活方式」,舊貨也被驅逐出市場,這裡僅剩幾家文具、百貨小店,市面極為清冷。1972年,邑廟和邑廟市場均被拆除,新建了四排五層的新居民住宅樓,住宅樓底層開設了南苑飯店、連雲食品商店、革新皮革商店等。臨近的延安東路口有著名的洪長興羊肉館和新廟花圃店,近金陵西路口開設了新城隍廟點心店。1982年起,連雲路上沿街設攤,供應鳥食、鳴禽、肉鴿等,後又開設了小商品綜合商場。21世紀初,這裡成為延中綠地。

淮海公園(1958年)

1954年市第十一人民醫院在普安路創設,為首家市立中醫醫院。1960年,與第十人民醫院合併為曙光醫院。圖為曙光醫院大門

八仙橋區片的石庫門裡弄住宅在20世紀初已頗具規模。據1909年《上海指南》記載,在今蘭生大廈處有吉祥裡、芝和裡、鼎新裡,金鐘廣場處有慈蔭裡,上海廣場處有長興裡、長福裡、榮昌裡、鼎吉裡,大上海時代廣場有文慶裡、平安裡、樹德裡、鼎康裡,上海音樂廳東有太平裡、首安裡,西有敦厚裡。其中,敦厚裡建於光緒二十一年(1895),首安裡(即後來的恆茂裡)也建於同期。

延中綠地三期原址的石庫門住宅(左側為金陵中路)

延中綠地三期原址的石庫門住宅近景

原寧海西路嵩山路口東北轉角(圖上半部分)可見寧海西路180-182號杜公館

嵩山區南部大部分是自然村,溝浜縱橫,間有菜園、荒地,廟宇、會館、殯儀館等。龍華路以南有我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江南機器製造局。在自忠路有「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發布命令地點」革命遺址。

江南機器製造局

江南造船廠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發布命令地點」革命遺址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時的工人糾察隊

嵩山區記憶

嵩山電影院

嵩山電影院,位於淮海中路85號,是一座西歐古典式建築物。佔地面積551平方米,建築面積910平方米。

前身是恩派亞大戲院,建於1921年,初系西班牙電影商人雷瑪斯(A Ramos)開設。他在1926年回國前,把在上海所開設的恩派亞等幾家電影院,一起出租給張石川等人經營的中央影戲公司,1931年售絕。1948年,又由多人合股經營,但戲院名稱未改。1951年改名為嵩山大戲院。1953年由政府接管。1956年改名為嵩山電影院。1965年5月改名為嵩山新聞科教電影院,1967年又改名為紅光新聞科教電影院,1976年恢復使用嵩山電影院原名。

1983年5月,停業大修,除建築物外形還保持原有風格外,將樓下觀眾廳內的兩根立柱拆除,並重做了磨石子地坪。舞合上下及項部全翻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同時改善了音響和燈光設施,加裝了通風冷氣設備。沙發座位共有788隻。從1984年5月份起,改為可供放映新片的電影院。

上世紀90年代被拆除。

嵩山飯店

嵩山飯店,位於金陵西路55-57號。佔地面積3417平方米,建築面積6258平方米。

它的前身是私立南洋醫院舊址。1960年改建為嵩山飯店。因原來房屋陳舊,年久失修,曾修葺三次,並先後翻造鋼筋結構的新東大樓、南大樓、西大樓。有四個樓層,設置房間176間,床位545隻,每樓各層有淋浴室一間,並設有行政、總務、財務、消防、醫務等科室。

該店設計合理,內外有綠化地帶,內部設有餐斤,兼辦酒席。另設賣品部,為方便旅客,有代購火車票業務。

嵩山路

嵩山路,位於上海市區中部,跨盧灣、黃浦兩區。北自延安東路,南至太倉路,全長540米。在盧灣區路段,北起金陵中路,向南經準海中路、興安路迄於太倉路。長300米,寬17.4—19,5米,其中車行道寬10.4-10,5米,瀝青混凝土路面。路兩側植懸鈴木。

築於1901年,初名嵩山路。1914年以法國駐華公使名命名,稱葛羅路( RUEBARON

GROS)。1943年,恢復原名為嵩山路。路址原系農田,間有塘潭、村落,初築時系泥石路。1902年,改鋪磚石路。1906年,逐段改鋪碎石路面。1914年,開始改鋪柏油。1922年,改鋪地瀝青。1934年,改鋪新柏油路。

沿路主要為居民區,有三層混合結構的振平裡,二層磚木結構的康福裡,三層混合結的新式裡弄蘿村,分別建於本世紀初至三十年代之間。準海中路以北,有華亭餐廳及上海友誼綜合貿易部,上海華文經營部等單位。準海中路以南有東風中學、盧灣區職業教育中心(法租界霞飛捕房原址)、南市區體育館(外國墳山舊址)、區財貿職工中等專業學校、《現代家庭》、《為了孩子》雜誌社等文化教育及出版等單位,還有市糖業菸酒公司倉庫,金波服裝家用電器經營部,盧灣區飲食公司第二中心店,南市體育服務公司經營部,淮海百貨商場,上海露伊日化實驗廠,上海日化制罐實業公司等單位。

嵩山路救火會

嵩山路救火會,位於淮海中路193號。

公共租界工部局建立「火政處」後,法租界公董局在1869年5月17日(同治八年四月初六)建立了救火會。法租界救火會原與公共租界合建,1908年5月1日(光緒三十四年四月初二)始獨立。1931年1月1日,公董局設火政處,下屬消防站多分駐各捕房內。界內消防站附於顧家宅捕房,有消防員2人,工役2人,馬1匹,水龍捲帶1000尺。

寶昌路(嵩山路)救火會舊影

1911年 (宣統三年),寶昌路新建一消防站,瞭望臺上安裝報警鐘。該站先後更名霞飛路和嵩山路消防站(隊),備有消防車3輛,救護車1輛,電動泵浦高壓水槍1支,備用放帶機1部。日偽政權接收租界後,嵩山路消防隊隸屬偽市警察局消防處。抗戰勝利後,屬市警察局消防處,並改稱嵩山路消防區隊。解放後,嵩山路消防區隊改稱消防中隊,屬市公安局消防處。消防監督由公安分局治安股(科)設消防組負責。1980年1月公安分局設消防科。1983年1月消防科納入武警序列,受市公安局消防處(局)和公安分局雙重領導。現為消防黃浦支隊嵩山中隊。

消防嵩山中隊

嵩山區第一中心小學

嵩山區第一中心小學,校址為:淡水路416號。前身為民國21年創辦的法租界公董局華童公學,後名薩坡賽小學。抗戰勝利後,更名為第五區中心國民學校。解放後,校名為嵩山區第一中心小學。1956年改名為盧灣區第一中心小學。1993年有38個班級,2033名學生,111名教職員工,其中特級教師1人,中學高級教師3名。 2000年7月盧灣區合肥路第二小學併入成為分校。

嵩山區第二中心小學

嵩山區第二中心小學,校址為:瀏河路50號。原名私立喇格納小學,創建於1935年。1943年,改名為市立崇德路小學。1945年又更名市立喇格納小學。1946年改為市立第五區第二中心國民學校。1952年更名為為嵩山區第二中心小學。1956年私立育材小學併入,改名為邑廟區第二中心小學。1960年改名為盧灣區第三中心小學。「文化大革命」中改為凌雲中學,1981年恢復盧灣區第三中心小學。1993年有29個班級,1329名學生,82名教職員工,教師62人。 佔地面積2676平方米,建築面積5497平方米。新華學校小學部、吉安路小學、黃陂南路第三小學先後於1994年、1999年、2002年併入該校。

嵩山區淮海路段沿線店家

整個嵩山區裡最有名的,肯定就是淮海路沿線了。以前這裡是法租界,不僅建築漂亮,而且也聚集著許多商店、戲院,是當時文化和時尚的高地。

國泰藥房,位於淮海中路、龍門路口,你或你的父母有沒有來這裡配過藥?

1916年,大東食物號創辦於霞飛路寶康裡弄堂口(今瑞安廣場處),後移至霞飛路近葛羅路(嵩山路)口,更名大東糖果食品店。解放後更名大東食品店。1978年大東食品店改作大東快餐店,即上海第一家大眾快餐店。大東快餐店西側為東風百貨店(隸屬於東風農場橡膠二廠,經營家電、服裝、鞋帽等商品)。

上海西服廠門市部,淮海中路313號。上海西服廠前身為培康出口服裝工場,1956年建於南京西路成都路口,1958年,遷址南京西路278號。1962年,該廠劃歸上海市服裝用品工業公司,更名環球服裝廠。1968年,遷址南京西路4號。1984年10月,改名上海西服廠。

海影攝影圖片社,淮海中路485號。專業承接各類攝影圖片,科技工藝資料,電化教學幻燈片,印製電影戲劇,歌曲,年曆圖片等。當年海影攝影圖片社開設攝影初學者諮詢講座,介紹攝影、保養相機基本知識。商店利用櫥窗普及商品科學知識。手頭暫時沒有該店面的老照片,只得用海影社拍的照片和照片封套充充數。

人民照相館,很多盧灣人的全家福、證件照,都是在這拍的吧!民國29年,俄商於環龍路(今南昌路)創設,初名喬奇照相館,民國36年遷茂名南路131號。民國37年,由國人經營,更名喬士照相館。1959年遷址淮海中路829號,改名人民照相館,為特級照相館。2003年4月,因淮海中路商業網點調整關閉並遷出。

萬裡服裝商店,淮海中路352號。1956年,由鈞益、美孚、舒美等服裝店合併組成,名舒美服裝店。1969年改名「萬裡」。經營男女服裝。1985年被國家商業部命名為文明單位。

上海鐘錶商店,被譽為「中華第一鐘錶城」,很多人的第一塊手錶就是在這裡買的吧。民國12年開設,原名西門子鐘錶眼鏡行,民國26年遷霞飛路(位重慶中路與淡水路之間段,即「淮國舊」東側旁)。公私合營後改今名。1996年遷至淮海中路478號,即麒麟百貨商店原址(1989年淮海中路商業版圖上還有「麒麟百貨」,後被關停並轉了)。

五星公司商場,淮海中路424號。因成都路高架道路工程,1993年遷址魯班路386號。後又遷順昌路411號至今。原名五星百貨有限公司,1949年9月創,1954年9月改名淮海舊貨商店,俗稱「淮國舊」,區內第一家國營舊貨店。1985年更名淮海貿易信託商場,1989年12月改上海五星公司。

徐重道國藥號,淮海中路413號,初名徐重道國藥號第九分號。徐芝萱(1895-1973),又名徐重道,1921年在派克路(今黃河路)571-572號,開設徐重道國藥店。後陸續在市內設十幾家分店。首創「代客煎藥,送藥上門」。1956年,藥號公私合營。1966年改名盧灣參藥店,1992年復名。

歡迎網友們留言指正和補充。。。

往事似煙

歲月如歌

嵩山區已消失64年了

謝謝儂今朝一道來回憶

編輯:老底子君

相關焦點

  • 虹口老底子有條「百老匯路」,儂曉得伐?
    虹口老底子有條「百老匯路」,儂曉得伐? 2020-09-28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 為啥只有上海人頂愛吃鮮肉月餅,儂曉得伐?
    為啥只有上海人頂愛吃鮮肉月餅,儂曉得伐?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據說,1955年的上海買豬肉要用「肉票」,市區居民平均每月每人有2元錢肉票,大概只可以買1公斤豬肉。
  • 上海老底子有一個「新成區」,儂曉得伐?
    60年前 上海老底子有一個 新成區 儂曉得伐? 歲月如飛,往事如煙。
  • 儂曉得伐?在上海,有些新村只有「一村」
    張淵源 上海老底子儂曉得伐?在上海,有些新村只有「一村」哦,來看看這裡有沒有儂居住的地方1塘子涇新公房:凱旋一村凱旋一村在徐家匯街道西部,1989年所建,有6層樓房15幢,因近旁的凱旋路而得名,屬西塘居委會管轄,而這「西塘」就是西塘子涇的簡稱。
  • 儂曉得伐?1960年,上海人就開始上「網課」了
    上海老底子 小曹曹和小章章歷史學出身的逗逼夫妻,在離開學術的紅塵世界中,奔走生計,但仍放不下曾經的書生情懷。不求流量,不做網紅,只是給自己一個不斷寫作的動力和督促。
  • 「零拷」醬油不算什麼,上海還有「零拷」洗衣液,儂曉得伐?
    「零拷」醬油不算什麼,上海還有「零拷」洗衣液,儂曉得伐?扇牌洗衣液、白麗洗潔精、蜂花檀香沐浴露,都是老上海熟悉的老牌子。而在價格上,確實也比瓶裝的洗衣液要便宜不少。
  • 儂曉得伐,阿拉徐匯的家庭醫生老優秀啦!
    儂曉得伐,阿拉徐匯的家庭醫生老優秀啦!一句提醒、一個安慰都能讓他們備有安全感今天是第10個「世界家庭醫生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認識下徐匯的優秀家庭醫生朱蘭▸ 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團隊長,全科主任醫師▸
  • 盤點已撤銷的上海34個行政區,只有老上海人才曉得
    上海老底子十九世紀大上海行政區劃調整:1912年1月,中華民國期間,上海地區屬江蘇省,有上海、華亭(後改名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1925年,北洋政府將上海改為淞滬市。
  • 儂曉得伐?62年前,上海有一個「真如區」……
    在62年前上海還有一個真如區今天,就讓我們來聊一聊吧真如區範圍真如區,曾經在什麼地方呢?民國10年商科遷至上海,位於真如鎮之東北首。華東師範大學20年代創辦的工廠企業,有天廚味精廠、上海火柴廠等單位。1953年起,國家在地境南部闢建了北新涇工業區;隨後又在綠楊橋附近闢建了桃浦工業區。
  • 【周知】儂曉得伐,阿拉「早餐工程」也要「上牌」啦!
    【周知】儂曉得伐,阿拉「早餐工程」也要「上牌」啦!詳見↓「hello」圖樣logo由英文單詞「hello」組成,代表了上海早餐向市民的第一聲問候:你好!美好的一天從上海早餐開始;字母e上的「東方明珠」造型,既代表了上海,也形似廚師帽,代表餐飲。字母e和o與下方圖形組成「笑臉、舔嘴」造型,代表美味、安心、健康,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零拷」醬油不算什麼,上海還有「零拷」洗衣液!儂曉得伐?!
    「零拷」醬油不算什麼,上海還有「零拷」洗衣液!儂曉得伐?! 而對上海人來說, 「拷醬油」算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了。
  • 上海無線電七廠,儂還記得伐?
    上海老底子上海無線電七廠,儂還記得伐?上海無線電七廠,簡稱上無七廠,位於虹口區四達路北側,廠址為:歐陽路289號。一個老職工光榮退休了,胸前掛了大紅花,發了一個裝在鏡框裡的"光榮退體"喜報,再由工會和所在部門的同事簇擁著,敲鑼打鼓地用汽車送回其家,這是當年對退休員工歡送的標配。當然與幾個十分莫逆的同事拍張合影留念也是必不可少的!嗨!當兵的人!上無七廠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其寬闊的胸懷接納了相當數量的復員軍人,這些曾穿過軍裝的人在廠期間也為七廠盡過綿薄之力。
  • 江寧「15分鐘生活圈」,儂曉得伐?
    江寧「15分鐘生活圈」,儂曉得伐?有基本服務設施嗎?……15分鐘生活圈「15分鐘生活圈」主要指居民在出門15分鐘步行距離的社區生活圈中,配備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務功能與公共活動空間,滿足日常生活所需,主要包括便民市場、運動場地、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醫療服務機構等五大類設施。
  • 儂真的曉得伐?阿拉的上海到底有多嗲?嗲澀特了!
    儂真的曉得伐?阿拉的上海到底有多嗲?嗲澀特了!其實真正的上海, 既有燈紅酒綠,紙醉金迷, 又有文藝復古,江南煙雨; 既時尚繁華,又市井生活化, 是名副其實的魔都。
  • 上海話裡那麼多「美食」,儂曉得幾道?(今日有獎互動話題,歡迎留言~)
    ;年紀大了些,老是忘東忘西,就會調侃自己是「黃魚腦子」……上海人對「吃」可以說是愛得深沉,就連平常「噶訕胡」,也不忘把「美食」掛在嘴邊。那些藏在上海閒話裡的美食,儂曉得幾道?要是大人說「請儂吃竹筍烤肉」,那能算的上是「十大酷刑」之一了。所謂「竹筍烤肉」,就是用竹尺或者別的什麼工具打屁股,「烤肉」的肉,自然是人肉,所以要褲子脫掉,直接打在屁股的肉上。雖然每家都有「竹筍烤肉」的獨門做法,但最後的「品菜心得」都是一個字,痛!原意:一種好吃的小零食。
  • 「四史」學習教育 | 這三個紅色滬語背後的故事,儂曉得伐?
    「四史」學習教育 | 這三個紅色滬語背後的故事,儂曉得伐?· 紅色100|關鍵詞:補習班003.力量之源 · 紅色100|關鍵詞:工農聯盟004.力量之源 · 紅色100|關鍵詞:油畫005.力量之源 · 紅色100|關鍵詞:考證006.力量之源 · 紅色100|關鍵詞:通知007.力量之源 · 紅色100|關鍵詞:上海大學
  • 【群組危害】群租危害 儂曉得伐
    【群組危害】群租危害 儂曉得伐 2020-06-25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鼎豐醬園的故事,儂曉得伐?古蹟新探帶你了解這段歷史變遷
    鼎豐醬園的故事,儂曉得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關心奉賢大小事,關注「上海奉賢
  •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
    南市人,儂還記得老西門和蓬萊路伐? 2020-05-31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大霖霖 上海老底子
  • 儂曉得伐?150年前的浦東人家裡用些啥物件
    儂曉得伐?南匯博物館在惠南鎮車來車往的主幹道拱極路旁,有一條鬧中取靜的文師街,文師街上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博物館——南匯博物館。今年1月6日是南匯博物館的開館16周年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