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江詩潮第243期」上海竹枝詞第十四輯:史濟民竹枝詞寫法芻議之...

2021-01-10 群山立一峰

上海竹枝詞

上海竹枝詞第十四輯

作者簡介

史濟民,上海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上海詩詞學會會員。上海詩言志詩詞社副社長,上海稻香詩社副社長,上海楓林詩詞社副社長。出版有《劍膽琴心集》詩集。

竹枝詞寫法芻議之二

六、李涉、孫光憲、姚鼐三家《竹枝》

1、李涉《竹枝》四首

竹枝

李涉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年少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雲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

下牢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雲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獨自嬋娟色最濃。

十二峰頭月欲低,空濛江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春風憶建溪。

2、孫光憲《竹枝》二首

竹枝

孫光憲

門前春水白蘋花,岸上無人小艇斜。

商女經過江欲暮,散拋殘食飼神鴉。

亂繩千結絆人深,越羅萬丈表長尋。

楊柳在身垂意緒,藕花落盡見蓮心。

3、姚鼐的《竹枝詞》

江上竹枝詞

姚鼐

東風送客上江船,西風催客下江船。

天公若肯如儂願,便作西風吹一年。

竹枝詞的特點是抒寫愛情,比喻、諧音是它常用的表現手法,但仿作者也往往背離原意,把竹枝詞寫成風俗雜詠,那就與一般七言絕句沒有多大差別了。

姚鼐這首江上竹枝詞,是符合竹枝詞的寫作要求的。題目是「江上」,所以就「江上」著想。一、二用疊句,平仄相同,「風」、「客」、「江船」相同,「東」、「西」、「送」、「催」、「上」、「下」相異,表現了相反的動向。詩就在家的女子而說,「客」是「儂」的丈夫,丈夫西上作客,應該是經商,如李白《長幹行》中所寫的那樣。因為出外經商,所以久久不得東返。「儂」的願是日思夜想盼望夫早早回家。因此寄希望於西風,要它整年的吹,吹得上江的夫船下江。這樣寫,委婉中有力量。置之劉禹錫《竹枝詞》中也是上乘。

七、歷代文人對《竹枝》的評價

明代陸時雍《唐詩鏡》:「竹枝詞俚而雅。」明敖英《唐詩絕句類選》:「竹枝絕唱,後人苦力不逮。」明黃生《唐詩摘鈔》:「諸詩生成《竹枝》聲口,與絕句不同,即其調以想其聲,真足動心悅目。」清毛先舒《詩辯坻》:「詩有近俚,不必其詞之閭巷也。劉夢得《竹枝》,所寫皆兒女口中語,然頗有雅味。」清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竹枝詞》本始自劉郎,因巴渝之舊調而易以新詞,自成絕調。然其樂府諸作,篇篇皆佳。」

八、對《竹枝》正體的總結

1、體式接近民謠。

2、多用拗句(最好四句均用平起式,其次則前三句為平起,至少前二句平起)。

3、多人吟唱《竹枝》時,最好手持竹枝,伴以歌舞,並以「竹枝」、「女兒」為和聲。

4、要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最好能寫出作者的獨特感受,亦即在民情風俗之記敘中寄寓高遠的情致或理趣。

5、就「唐聲詩」的角度看,《竹枝詞》應劃入「曲子詞」,而不宜歸入七絕。

九、竹枝詞的寫作

1、竹枝詞究竟是什麼

竹枝詞原本等於是山歌,屬於民間小調,或者也可以叫做民歌。一般來說,歷史上的竹枝詞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純粹民間的竹枝詞,因為被文人記錄下來,流傳至今;另一類則是文人寫的竹枝詞。

文人寫的竹枝詞又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完全文人的原創,這種竹枝詞帶有很濃的文人氣,基本上與文人的絕句沒什麼區別,所以我們今天常常會困惑:為什麼竹枝詞跟七絕一樣?或者竹枝詞和七絕的區別究竟是什麼?可以這樣說:如果是文人寫的竹枝詞,他就是七絕,唯一的區別僅僅是作者「認為」它是竹枝詞而已,也就是說,只因為它的題目是「竹枝」。

另一種則是文人在記錄民歌的時候,會覺得原作中的某些句子不夠「雅」,所以他們忍不住就會去「改造」它,這種被改造過的民歌、山歌,在很大程度上被雅化,但多少還會帶有一點民歌的痕跡。

民歌和文人詩的最大區別在於:民歌每每都是很生活、很天然、很質樸,常常會有一種天籟的作品出現;而文人詩則每每字面華麗、典雅、構思精巧,但也因此就沒有了一種質樸的詩味了。

2、竹枝詞不需要與絕句那麼拘謹

竹枝詞作為民歌,天然就有一種自由的屬性了,完全不必受格律的約束。我們看前人的作品就可以看到這一點,比如劉禹錫的三首竹枝詞。但我們不能反過來說,不符合平仄的七言四句就是竹枝詞。而劉禹錫後來補寫的兩首竹枝詞,就純屬文人竹枝詞,全部符合格律,與七絕的格律一模一樣。

3、竹枝詞寫作的難度在哪裡

創作竹枝詞的難度在於風味。風味是竹枝詞區別於七絕的主要特性。無論適用格律寬嚴和是否標明體裁,有風味者乃真竹枝,無風味者乃偽竹枝。詩詞韻味可分為意味、情味、理味、趣味和風味五種。

風味是指詩詞作品呈現出的事物特有的狀態,包括風土人情、地方風物、自然風景、社會風貌、時代風尚、愛情婚姻、家庭人倫等;其審美作用在於讓人察世,為竹枝詞所必有。

本節下面採用的竹枝詞均出自楊發興先生。竹枝詞源自土家族先民巴人的歌謠並流傳於土家族地區,楊發興為長陽竹枝詞的第五代傳人。

寫風土人情的如:

太陽落土唱竹枝,犬吠雞鳴鵲噪時。

男女荷鋤歸唱晚,月輪粘住柳千絲。

寫地方風物的如:

難捨資丘下碼頭,清江流水送行舟。

壯歌激越寒崖應,兩岸霜林一望收。

寫社會風貌的如:

而今碩鼠為啥多?大小官倉可做窩。

堪嘆貓咪全變懶,整天陶醉喊春歌。

寫時代風尚的如:

菜蔬一擔顫悠悠,滿面春風哪解愁。

靚麗恤衫牛仔褲,而今村妹愛風流。

寫愛情婚姻的如:

樓上姑娘望遠方,手機懷裡響叮噹。

請問今夕何處見?笑答還是小河旁。

寫社會大事的如:

登月成功喜氣洋,眼觀火箭入穹蒼。

從今月姊不孤寂,有了中華小老鄉。

寫國際大事的如:

一朝天子一朝臣,七字真言貫古今。

布希登基克林遁,白宮上下換新人。

4、口語化,將鄉土氣寫出來

因為竹枝詞是民歌,所以能更多地讓讀者聞到一股鄉土氣息,無疑是成功的快捷方式,很多人都知道這一點,所以都在嘗試,希望自己寫的能更多些鄉土氣,或者說更口語化一些。但如何才到位?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因為絕大部分詩友是缺乏「簡單化」基因的,這就導致沒法使自己更鄉土氣了。

比如有位詩兄有這樣一個竹枝詞:

番薯藤葉蘊商機,漁婦攜籃到鹿西。

價比鯧魚高一倍,今人口味古來稀。

很明顯不像竹枝詞而像七絕。如果改成:

番薯藤葉青又青,阿儂提籃鹿西行。

兩斤葉值半斤酒,為我哥哥換一瓶。

就比較像竹枝詞了。因為竹枝詞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淺顯易懂,要讓人讀一次就明白,即便是完全文人雅化的竹枝詞也是如此。

能把鄉土氣息寫出來的竹枝詞如:

麗水竹枝詞

姚泉名

龍泉寶劍

百鬼驚心夜遁形,龍淵冷鐵雪鋒青。

持歸莫訪猿公處,仇怨如今仗法庭。

龍泉青瓷

處州兄弟是何人?造玉生涯泣鬼神。

同樣泥胎同樣火,出爐別駐萬年春。

遂昌菊米

石練山中菊米黃,秋風收貯一團香。

盛來玉盞餐英罷,再看紅塵眼亮堂。

遂昌竹炭

遂昌爐火煉烏金,魂在高山翠竹林。

待到人間寒凍日,一枚便識此君心。

慶元香菇

仙品應推灰樹花,黃田香蕈世稱嘉。

請君試問瑤池宴,缺此誰來王母家?

青田石雕

美材何故眷青田?凍彩生香質若煙。

更借天機到人手,一朝破璞羨神仙。

5、「豔」是竹枝詞的魅力所在

竹枝詞的個性,或者說竹枝詞的魅力,「豔」字可排第一位。豔有二義:情與色。情指男女之間的愛戀。色指天地之間的美景。寫得最精彩的竹枝詞,非情即色。

儘管唐以後文人體竹枝詞的寫作,「或抒過眼之繁華,或溯賞心之樂事」,「借眼前之聞見,抒胸際之牢愁」,寫作題材越來越廣泛,不單是吟詠風土、男女戀情,也涉獵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事民生,無不一一入詩,但通常最能動人心弦的,其一是寫男女之間的情感,其二是寫自然山水的景色。這是竹枝詞可言「豔」的兩大類詩作。下面我們分別予以敘述:

(1)寫男女之間情感的如:

杜湖(三意吟者)

十裡春堤西埠頭,浣紗姑婦柳腰柔。

梨花帶雨肌侵雪,惹得東風吹綠綢。

此詩的構思巧妙,二三句寫村姑,一四句寫湖景,環環相扣,首尾相接,一氣而下,渾然成篇,看不出雕琢的痕跡,是為佳作。

比三意吟者更有能耐的是清江野老。你看他這首:

響鈴裙(清江野老)

舉步動裙搖響鈴,多姿巴女有金聲。

裙鈴本是儂情系,誰欲解鈴當細聽。

再如:

新婚小姑回門(桑榆)

新婚三日急回門,姑嫂親如久別人。

貼耳悄悄一聲問,小姑雙頰綻紅雲。

又如:

春夜聽雨(山村竹子)

(一)

牽情縷縷復絲絲,聲著花枝與柳枝。

夜立東窗人不寐,偷聽天地訴相思。

(二)

淅瀝聲輕燈火朦,東風逗雨入簾櫳。

偷聽天地談情久,羞得窗花臉也紅。

總之,豔而不淫,這是竹枝詞的一大特色。

(2)寫自然山水的景色的如:

竹枝詞起源於戀情民歌,但後來蔚為大觀的卻是村俗風土人情及山水風光的摹寫和吟唱。只要翻開宋明以後的竹枝詞個人專集,詠風土描世俗畫山水的詩作份量最大。一些詩人通常還就某一風景勝地或某一鄉村世俗寫出竹枝詞專輯,洋洋灑灑幾十篇乃至百韻之多。

先看這一組。

江秋感賦之十八(文正清風)

夕別

夕照輕帆過海山,西風吹散一灘煙。

無言再囑歸期速,有淚多從別後彈。

夜泊

秋風寒夜宿江河,長笛聲中客夢多。

千裡鄉關何處是?孤鴻眷戀舊時窠。

曉行

暝朦煙樹水雲低,帆影風高一帶齊。

蘆花隔岸鳥猶靜,曉日沉江山自移。

《江村漫興》組詩,也多有構思精巧、景象清新、意境深遠、詩味雋永的佳作。例如下面這幾首:

江村漫興

文正清風

落霞孤鶩水雲間,江上漁舟去復還。

星滿天壇潮瀉影,月離海峽柳生煙。

一片煙光漾落暉,風清雲淡半開扉。

千山緣結東江月,直照孤帆到曉西。

漫江翠竹倚堤居,數點梅花夕照疏。

我是煙波蓑袂客,持竿撐月問江湖。

百花潭上鯽魚肥,五柳堤邊野鳥飛。

一串歌鈴風水動,輕舟初泊碧橋西。

輕寒乍暖杪春天,曉日臨窗尚穩眠。

野岸桃花招翠鳥,枝頭啼破白楊煙。

這些竹枝詞在寫山水自然景色方面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詩人置身於景中,以心象和意緒來組織、安排、融合物象,情與景融為一體,所有的視覺性景象均賦予主觀的感情色彩,不但寫出了風景之美,也寫出了心境之美。這樣的詩,也夠上美「豔」之列了。

6、創作竹枝詞時,平仄是否與七絕相同

關於竹枝詞是否要按照七絕的格律來寫,歷來見仁見智,頗存爭議。有人認為,判斷一首竹枝詞好不好,重要的不是看它是否符合七絕格律,而是看它是否有竹枝風味。在保證風味不減的情況下,如果同時又能夠符合七絕格律,那豈不是更好?基於此種考慮,很多文人在創作竹枝詞時,自覺地按七絕格律來寫,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絕式竹枝詞」稱謂的提出,得到了很多竹枝詞創作者的認同。唐代劉禹錫曾將巴渝一帶的「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揚袂睢舞」的竹枝歌,改造成名為「竹枝詞」的文人詩體,並引來其後無數的文人紛紛加入到竹枝詞的創作隊伍中來。時隔千年,而今的詩人進一步提出「絕式竹枝詞」,並身體力行,筆耕不輟,此舉正是對這種獨特的文人詩體的繼承和發展。

「絕式竹枝詞」這一提法同時說明,我們對「非絕式竹枝詞」也是認可的。你自願按照「絕式」的標準來寫,那是你的自由;你若願意按「非絕式」來寫,那也沒有問題。選擇「絕式」,還是「非絕式」,全憑作者自願。關於「絕式竹枝詞」的提法,對於止息竹枝詞格律的爭議,具有非同尋常的作用和意義。

(續完)

END

主編:範立峰

製作:張雪梅 勵雨婷

校對:卞祖君

組稿:賀正芳

上海竹枝詞徵稿:

1、內容具有上海地域特色和鄉土氣息。既可寫滬上民間日常生活、風土人情,也可寫社會歷史人文變遷。

2、語言具有民歌特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於傳唱,可以適當用滬語入詩。但也不能寫成順口溜,要有一定的文學性。

3、體裁以七言絕句格式創作,如因內容需要,在格律方面可以突破絕句的格律約束。

4、投稿郵箱:2384707908@qq.com。

【申江詩潮第240期】上海竹枝詞第十三輯:史濟民竹枝詞寫法芻議之一(總612期)

【申江詩潮第186期】史濟民:《二十四詩品》學習札記(22至24)(總543期)

【申江詩潮第180期】史濟民:《二十四詩品》學習札記(19至21)(總536期)

【申江詩潮第174期】史濟民:《二十四詩品》學習札記(16至18)(總529期)

【申江詩潮第168期】史濟民:《二十四詩品》學習札記(13至15)(總522期)

【申江詩潮第162期】史濟民:《二十四詩品》學習札記(10至12)(總515期)

【申江詩潮第155期】史濟民:《二十四詩品》學習札記(7至9)(總506期)

【申江詩潮第149期】史濟民:《二十四詩品》學習札記(4至6)(總499期)

【申江詩潮第143期】史濟民:《二十四詩品》學習札記(總492期)

相關焦點

  • 「申江詩潮第235期」旌旗輕拂冰輪面 宇宙飄揚中國紅(總607期)
    學詩偶感之三十五史濟民詩國天空仰巨星,佳音偶自枕前聽。壯懷萬裡吟邊遠,好句五更望外馨。學海應求風雅頌,騷壇須有老中青。5、郵箱:2384707907@qq.com 【申江詩潮第234期】上海竹枝詞第十一輯(總605期)【申江詩潮第233期】小路幽幽追月影 可來共醉玉壺冰(總604期)【申江詩潮第232
  • 「申江詩潮第172期」胡曉軍:好景莫嫌遲(總526期)
    作者簡介:胡曉軍,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理論研究室主任,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上海詩詞學會會長。著有《戲出海上·海派戲劇的前世今生》《中國戲曲史話·滬劇》,詩集《有戲人生》,散文集《願隨所愛到天涯》等。曾任《上海戲劇》雜誌社主編。主編《上海文化漫步》《上海文化觀察》《戲折書痕》《淮夢繞梁》《譚京論戲》《戲劇的巨擘》等。
  • 「申江詩潮第233期」小路幽幽追月影 可來共醉玉壺冰(總604期)
    是上海地區現存1300多棵古樹名種中最為古老的,在「上海古樹名木」中編號「001」,榮稱上海「樹王」。沁園春庚子大雪張耀明大雪節氣日,在魯迅公園賞看紅葉,如雲如陣,心有所感,奈時日延宕,只今日付之書。學詩偶感之三十四史濟民自笑年年碌碌忙,卻思辭賦返虞唐。朝尋妙構夢無跡,夜讀佳文手有香。漫道窮途懷屈氏,安能生子像孫郎。
  • 竹枝詞歷史悠久,它的來源是什麼呢?
    竹枝詞是中國文學史上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最早是作為一種民歌的形式,在今天的四川、重慶和湖北西部的沿江地區廣泛流傳。唐代詩人的筆下就時有描寫,如顧況的《早春思歸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淚》,詩中這樣描寫竹枝詞民歌在楚地的盛行:「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齊唱竹枝歌。」中唐樂府詩人張籍在《送枝江劉明府》詩中,更是將楚地竹枝詞盛行的情況寫到了極致:「老著青衫為楚宰,平生治業有誰知?
  • 「申江詩潮第138期」談詩說詞:範立峰:蓬萊閣上 「 海市詩 」(總...
    作者簡介:範立峰,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上海詩詞學會會員,《浦塘詩苑》《申江詩潮》微刊主編。在國有大型企業長期從事宣傳、黨務和行政管理工作。喜愛閱讀和寫作,近年來熱衷于格律詩詞的學習和創作,筆耕不輟,有創作詩詞發表於報刊、雜誌以及公眾號。
  • 「竹枝詞」的前世今生,劉禹錫推動此詩體在流行!其功不可沒!
    01在唐詩中有很多冠於「竹枝詞」的詩。而這竹枝詞卻是來源於民歌。聆其音,中黃鐘之羽,其卒章激訐如吳聲,雖傖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轉,有《淇奧》之豔。昔屈原居沅湘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於今荊楚鼓舞之。故餘亦作《竹枝詞》九篇,俾善歌者颺之,附於末,後之聆巴歈,知變風之自焉。
  • 「申江詩潮第140期」悼念吳承曙先生專輯(總488期)
    作者系上海詩詞學會會員、上海楹聯學會會員、鐵沙詩詞社社員、上海楓林詩詞社副社長兼楓林詩詞社《楓林苑》主編。曾多次在全國詩詞、楹聯大賽中獲獎。2020年7月31日因病辭世,享年68歲。讀之不勝感傷。悼吳承曙張忠梅噩耗傳來難信真,默望蒼旻淚沾巾。思如霧海不成句,惟願雲程多自珍。
  • 竹枝詞的來源是什麼,為什麼白居易、劉禹錫,一個個都痴迷
    至於「竹枝詞」因何而得名,這恐怕已經很難講得清楚了,有的人認為,竹枝詞來自四川,而四川乃是熊貓的故鄉,竹子甚多,所以便有了竹枝詞這樣的一個名稱,這話聽起來倒是有幾分道理,不過,是否真的是竹枝詞得名的原因,還未嘗可知。白居易詩中嘗云:「幽咽新蘆管,悽涼古竹枝」,由此可見,竹枝詞不僅已經從唐朝開始就已經有了,而且,就算是在唐朝,也已經屬於一種「古」調了。
  • 「申江詩潮第072期」詩詠陶都潤紫玉(總407期)
    上海詩詞學會與宜興陶都行業協會共同舉辦了「陶都杯」宜興紫砂詩詞大賽。申江詩潮詩友參與大賽,積極投稿,多人獲獎入圍。獲獎作品已由陶刻大師、專業技術人員製成陶藝作品,現將詩詞作品及陶藝作品編成專輯以饗讀者。
  • 攻略|竹枝詞、春江花月夜,我全都要!
    25個粽葉可兌換江戶櫻之淨土禮袋,有機率開出江戶毗沙淨土、江戶櫻之夜舞服裝部件;30個粽葉可兌換端午竹枝詞服飾袋,有機率開出竹枝詞套裝部件;福利二:金典時裝上架內容:新品商城上架蘇幕遮、繁星之城、沉香、ikun等套裝;寶寶商城上架竹枝詞套裝套裝。
  • 【申江詩潮・第254期】心期家釀小康酒 一醉豐年煙火紅(總630期)
    猶盼來年春色滿,小詩寫罷醉屠蘇。竹枝詞·牛來了範立峰迎牛辭鼠春來了,微信牛忙問候多。滿眼霸屏牛博士,牛年盡唱放牛歌。辛丑詠牛吳祈生耿耿春牛牧笛風,耕耘稻色繡晴空。心期家釀小康酒,一醉豐年煙火紅。挾裹人潮方擠進,眼花繚亂頓蒙蔫。年味黃俊民新春年味市場多,車水馬龍如織梭。電子秤頻拋媚眼,手機碼暗送秋波。通商港滿洋瓜果,環保人提土竹籮。戶戶佳餚香撲鼻,家家除夕啟油鍋。
  • 劉禹錫的一首竹枝詞,明白如話,字裡行間卻滿蘊深情
    比如李白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其中的「帆」就指代船;再如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作者就用朱門和死骨借 代富貴之家和屍體。下面介紹劉禹錫的一首竹枝詞,明白如話,字裡行間卻滿蘊深情。竹枝詞唐代:劉禹錫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譚維維把《竹枝詞》唱給你聽
    」其實看到這很想問一下大家,第一次認識這句詩是在什麼時候?小矣第一次知道這句詩是在看《新還珠格格》的時候,依稀記得是紫薇說的,不過那時候她說的是「道是無情卻有情」。而這首詩原詩呢,則是劉禹錫所作,詩名為《竹枝詞》,共有二首,這是其一。
  • 「申江詩潮第176期」湖江抱影綠搖紅 照晚斜橋小徑通(總531期)
    上海之晨【五絕】無題鄭建軍養真唯守拙,好靜每虛心。一曲清平調,朝三暮四吟。白露史濟民蒹葭在水已蒼蒼,早雁數聲堪斷腸。晚稻青黃晴弄色,秋茶清冽露為霜。遙遙故國地千裡,寂寂伊人天一方。學詩偶感之二十一史濟民詩詞微信遍神州,逐鹿騷壇意未休。海上風情來眼底,江南英氣駐心頭。人雄故國三千界,旗樹東方第一流。
  • 【群英詩會】第51期:凝香抱冷誰知我,欲種雲邊第一詩||英子評詩微刊第210期
    【群英詩會】第47輯:自是相思無泊處,空將家國說平常||英子評詩微刊第196期【群英詩會】第46輯:縱身一躍風雷起,湧動千年愛國潮||英子評詩微刊第194期【群英詩會】第45輯:一年惆悵知多少,總是春歸客不歸||英子評詩微刊第191期【群英詩會】第44輯:寫盡西園湖水春,再向高臺臥||英子評詩微刊第188期英子評詩微刊第185
  • 「申江詩潮第135期」林深幽谷裡 蟬唱有回音(總482期)
    在上海偶遇發小踏歌分別同窗少未成,似曾相識故鄉聲。重逢皆問何方客,忽憶童年笑喚名。學詩偶感之十四史濟民古賢今傑兩關心,伏案披襟星月沉。醉裡常揮有情筆,夢中還拂沒弦琴。故交獨往垂垂老,佳句相期細細吟。朋友約期敲網上,冰啤爽囗適餚甘。回文:甘餚適口爽啤冰,上網敲期約友朋。含半月留空野望,帶斜風逐競涼乘。堪閒意樂斟茶水,許靜心安落枕藤。
  • 「申江詩潮第142期」行將暑別晚吟牽 影柳池荷粉蝶憐(總490期)
    如何落筆融新意,更顯詩中古韻風。相逢孫可明擊掌當歌須縱酒,芳華已逝老相逢。鄉音依舊豪情在,蒼髮不如月色濃。註:第三句救孤指《趙氏孤兒》,是謂義也;持節指《蘇武牧羊》,是謂忠也。末句取《借東風》唱詞「一陣風留下了千古絕唱」之意。新式電扇歐陽長松盤旋一軸更如鷹,好像星條魔法僧。
  • 「申江詩潮第222期」霜風輕撥七弦琴 夕照柔鋪一抹金(總591期)
    本期上海七寶老街照片 由歐陽鶴先生拍攝【小雪】庚子小雪戲題金嗣水迷人三角梅學詩偶感之三十一淺說海派詩詞史濟民紅爐辭賦出紅塵,海派旌旗樹海濱。五四傳承開氣象,百川匯聚長精神。花前月下空懷舊,大舉包容可創新。
  • 中國詩詞大會、陳更和《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都很棒
    這首詩陳甚至在田野上說過這樣一首詩:「山桃紅花滿上頭」,Shu江春水拍打山澗。《詩經是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作品。竹枝詩[作者]劉禹錫[王朝]唐山桃紅花滿頭,四川江春水擊敗山澗。花紅易衰,如郎儀,無限水似農愁。
  • 「浦塘詩苑第582期」浦塘清風:重披蒼翠春天裡 人赴徵程不系愁
    黿頭渚黃熙源攘爭吳越話當時,潮落潮興各有期。最感黿頭佳絕景,一湖秋色一湖詩。七律秋日古杏史濟民古杏蕭然立素秋,金黃一色引回眸。盛唐氣象年輪密,大宋精神枝葉稠。唱和秋柳史濟民寒風落葉拂秋衣,三夏三春事早非。舉袂相迎曾恍惚,折枝送別已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