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10月例行記者會

2020-12-1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原標題:2020年10月國防部例行記者會文字實錄

  10月29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

10月29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李曉偉 攝)

  記者:

  10月23日,習主席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個特殊時代背景下,應如何學習領會習主席講話的重要意義?

  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

  10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習主席的重要講話,全面回顧總結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巨大貢獻,深刻闡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精闢揭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啟示,鄭重宣示了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和統一、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立場和決心。

  第一,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必須永續傳承、世代發揚。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了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這一偉大精神,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第二,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這就是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砥礪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杆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

  第三,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鐵一般的事實告訴世人,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支軍隊,不論多麼強大,如果站在世界發展潮流的對立面,恃強凌弱、倒行逆施、侵略擴張,必然會碰得頭破血流。戰火硝煙散去,天下仍不太平。中國一貫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我們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一旦發生這樣的嚴重情況,中國人民必將予以迎頭痛擊!

  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氣昂昂,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奮力投身新時代強國強軍偉大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記者:

  近日,習主席在視察海軍陸戰隊時強調,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備戰打仗上,保持高度戒備狀態。請問海軍陸戰隊在貫徹落實習主席講話精神方面採取了哪些舉措?能否進一步介紹這支部隊的情況?

  吳謙:

  10月13日,習主席視察海軍陸戰隊並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海軍陸戰隊調整組建以來建設發展和完成任務情況,明確加快海軍陸戰隊轉型建設的戰略指導、方法路徑和關鍵重點。海軍陸戰隊認真學習領悟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精準謀劃建設路徑,重點聚焦練兵備戰,加快提升作戰能力。一是加強頂層設計、突出特色發展,進一步理清目標、方向、路徑、重點,加強全維全域、海上海外力量運用等方面研究探索;二是著眼「合成多能、快速反應、全域運用」建設目標,加緊提升聯合登陸作戰核心能力,從難從嚴摔打和鍛鍊部隊;三是推動作戰理論、訓練模式、任務編組等方面創新,加強所屬作戰力量、作戰單元、作戰要素融合集成,加強同其他軍兵種部隊協同配合,深度融入聯合作戰體系。

  海軍陸戰隊是2017年調整組建的一支兩棲精銳作戰力量,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維護國家海外利益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近年來,海軍陸戰隊加快推進轉型建設,加快提升作戰能力,在不同戰略方向、不同戰場環境、不同任務區域有效遂行多樣化任務,赴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護航並緊急赴葉門撤離中外公民,參加中外聯演聯訓聯賽等,全面展現部隊過硬軍事技能和良好作風形象。

  記者: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方正在研究川普總統選情出現不利時,使用MQ-9無人機襲擊中國南海有關島礁的方案,以製造所謂「十月驚奇」。請問對此作何評論?

  吳謙:

  近日,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通過軍事外交渠道專門就此作出澄清,表示有關報導與事實不符,美方無意對華製造軍事危機,願與中方建立穩定的、建設性的、以結果為導向的兩軍關係,建立必要機制,降低風險、加強溝通、在擁有共同利益的領域開展合作。

  我們認為,當前形勢下,保持中美兩軍溝通十分重要。我們要求美方言行一致、信守承諾,切實採取措施,停止在中國當面海空域的軍事挑釁行動,停止損害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行為。任何人如果膽敢在海上挑起衝突,中方將堅決予以反擊,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加強溝通,管控風險,增進互信,防止誤判,推動中美關係回到協調、合作、穩定的正確軌道上來。

  記者:

  有評論認為,當前中美兩國關係面臨不少挑戰,加之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在這種形勢下,中美兩軍交往是否能夠正常進行?請發言人介紹情況。

  吳謙:

  中美兩軍關係是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保持中美兩軍關係穩定符合雙方的利益,需要共同的努力。10月20日,中央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領導與美國防部高層官員通電話,就兩軍關係及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雙方同意兩軍加強溝通,管控分歧,開展在共同利益領域的合作。10月28日至29日,中美兩軍舉行危機溝通工作組視頻會議。此外,雙方商定於11月中旬以視頻會議方式開展2020年度中美兩軍人道主義救援減災研討交流活動。年底前,兩軍還將舉行海上軍事安全磋商視頻會議等。中方願繼續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努力推動中美關係在協調、合作、穩定的軌道上向前發展。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減少敵意,不搞挑釁,加強溝通,管控風險,為兩軍關係穩定發展發揮建設性作用。

  記者: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10月17日,在第7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習近平主席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務必保持攻堅態勢,善始善終,善作善成,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請介紹軍隊助力脫貧攻堅的有關情況。

  吳謙:

  反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脫貧攻堅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加大扶貧投入,創新扶貧方式,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全軍部隊堅決貫徹落實習主席和中央軍委決策部署,把參與脫貧攻堅作為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全力以赴抓好各項任務落實,為助力脫貧攻堅作出了重要貢獻。截至目前,全軍定點幫扶的4100個貧困村、29.3萬戶貧困戶、92.4萬名貧困群眾已全部實現脫貧。

  今年入汛以來,洪澇災害影響我國多地,116個部隊幫扶村的群眾面臨因災返貧的風險。在此形勢下,部隊官兵努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方面積極救助受災群眾,抓緊搶修基礎設施,協助恢復生產秩序,一方面還開展專項消費扶貧,加大定向採購力度,幫助銷售積壓農產品,保證群眾收入可期,脫貧穩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這116個幫扶村的群眾生產生活已恢復正常,沒有發生因災返貧致貧的情況。

  習主席多次講到,「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全軍官兵將在完成好軍事任務的同時,繼續支持打贏脫貧攻堅戰,譜寫軍民魚水情深的時代新篇。

  記者:

  有媒體近日報導,為震懾「臺獨」,解放軍又有新動作,殲-20戰機現身距臺灣僅500公裡的浙江衢州機場,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部署東南沿海。請予以證實並評論。

  吳謙:

  武器裝備的具體部署地點事關軍事秘密,但我可以告訴大家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挫敗任何形式「臺獨」分裂勢力的能力始終都在,意志堅定不移。在此,我要正告那些「臺獨」分裂分子,搞對抗沒有出路,以武謀「獨」更是死路一條。不要試圖螳臂當車,否則只能是自取滅亡。

  記者: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個國家出現反彈。請問中國軍隊尤其是海外任務部隊將採取哪些措施,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

  吳謙: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全球大流行階段,嚴重威脅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國內出現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

  習主席和軍委領導高度重視軍隊疫情防控工作,各級持續強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進一步健全全鏈條風險管控機制,完善快速高效應急處置流程措施,最大限度阻斷疫情輸入渠道和傳播途徑,切實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一是繃緊常態防控思想。堅決杜絕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和鬆勁心態,壓緊壓實疫情防控責任,慎終如始、再接再厲,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二是落實防控制度措施。加強呼吸道傳染病病原監測、分析和預警,堅決做到「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堅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強化食品衛生監督,加強流感等秋冬季常見、多發、高發傳染病防控;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築牢群防群控的健康防線。三是做實應急處置準備。強化底線思維,加強預想研判,立足最複雜最困難情況,做好有效應對的各項準備;完善突發疫情應急處置機制,建立監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響應、快速流調、隔離收治、現場處置等閉合鏈路;落細落實人員、技術、床位和物資等準備,加強應急處置訓練演練,確保一旦出現疫情,迅速有效處置。四是強化駐海外軍隊人員防控。結合任務區和駐在國疫情形勢,嚴格落實營區管理、人員管控措施,加強防疫物資補給儲備,做實回國人員登機前核酸檢測、返回途中防護措施及入境檢疫隔離。

  記者:

  日前,中央軍委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決定》,明確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總體要求、著力重點和運行機制等。請進一步介紹有關情況。

  吳謙:

  中央軍委《關於加快推進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決定》是深入貫徹習主席在全軍院校長集訓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引領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重要綱領性文件,要求全軍以人才強軍戰略為牽引,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歸正為戰育人核心指向,充分發揮軍隊院校固本強基、部隊訓練實踐轉化應用、軍事職業教育拓展提高的獨特功能,健全完善歸口統籌、聯教聯訓、監察評價、人才訓用、獎勵激勵等一系列配套機制,打通院校與部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鏈路,形成一體聯動育人格局,為加快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提供重要支撐。

  記者:

  據媒體報導,加拿大防長本月稱,北約需要「監視」中國的活動,因為中國「在南海的表現令人擔憂」;另據臺灣媒體報導,加海軍飛彈護衛艦在中國國慶期間過航臺灣海峽。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吳謙:

  加拿大與南海地區遠隔萬裡。作為一個域外國家,加方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對中方進行無端指責,這種表現確實令人擔憂。我們也提醒加方,在鼓譟監視他國之前,先認真審視一下自己。

  關於加軍艦高調過航臺灣海峽並在過航期間採取挑釁性的行為,我們認為這是一種不友好的表示。中方已向加方提出嚴正交涉。毫無疑問,這使得原本已困難的中加兩國兩軍關係雪上加霜。我們要求加方採取負責任的態度,謹言慎行,以免危害中加共同利益和地區和平穩定。

  記者:

  本月,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南海開展反潛演習。日媒稱,日本和越南有意加強防務合作,以應對中國在南海的活動。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吳謙:

  在中國東協國家的共同努力下,當前南海局勢總體是好的。我們希望有關國家能為地區局勢的穩定提供正能量,而不是相反。

  記者:

  本周,美印在新德裡舉辦第三次「2+2」部長級對話會。有評論稱,此舉意在應對「中國威脅」。美防長此前還在演講中鼓吹美盟體系的強大,並對中俄提出批評。請問發言人有何評論?

  吳謙:

  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我們認為,美印關係的發展應有助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不應針對任何其他國家。

  關於所謂美盟體系,這是冷戰時期的產物,體現出的是過時的冷戰思維和你輸我贏的零和博弈理念,中方一向對此堅決反對。當今世界已經進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新時代,追求自身的絕對安全而置他國的安全關切於不顧,這種做法根本是行不通的。

  記者:

  媒體近日報導了中國軍隊使用高科技手段改善高原邊防官兵訓練生活條件的情況。請發言人作進一步介紹。

  吳謙:

  近日,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等有關部門在深入一線調研的基礎上,創新運用高科技手段,著力改善官兵在高原高寒氣候環境下的訓練與生活條件。在住宿方面,配發新型拆裝式自供能保溫方艙,可官兵自建,能源自足。在室外溫度-40℃、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區,可保障室內溫度高於15℃;在被裝方面,研發新型單兵睡袋、羽絨作訓大衣和棉衣褲、防寒靴等被裝,防寒保暖功能強且輕便舒適,適用於高原高寒地區;在夥食方面,配備新型食品保溫器材,試用高原高寒新型野戰食品,海拔3000米、氣溫-30℃以上條件可有效自熱。一批集防潮、抗凍、保鮮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保溫菜窖建成投入使用,運用無人機裝載新鮮果蔬,定點投送至執勤點,解決徒步接力背運物資等補給不便的問題。

  後勤保障能力直接連通戰鬥力。高科技手段的運用將助力後勤保障能力建設,推動部隊備戰打仗工作走深走實。

  記者:

  據媒體報導,美國防部長埃斯珀近日稱「中俄已成為美接近勢均力敵的對手」,美方尤其需要充足的預算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埃斯珀還要求美國防大學一半的課程必須是關於中國的。請問對此有何評論?

  吳謙:

  美方有關言論充斥著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觀念,我們對此堅決反對。近年來,拿中國說事、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已成為美防務部門爭取國防預算的一個拙劣藉口,中方對此已多次批駁。至於所謂「勢均力敵」,中方對自身建設發展水平有著清醒的認識,任何忽悠中國、欺騙國際社會的做法都是不能得逞的。

  記者:

  近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敬獻花籃儀式在瀋陽、丹東,朝鮮平壤、檜倉四地隆重舉行,請介紹有關情況並評價。

  吳謙:

  10月23日,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名義敬獻花籃儀式在遼寧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丹東抗美援朝紀念塔和朝鮮平壤中朝友誼塔、檜倉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等四地隆重舉行。黨政軍有關部門、各界代表深切緬懷,並向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習主席說,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部抗美援朝戰爭史,就是一部英雄的史詩。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19萬7千多名英雄的中華兒女在開滿金達萊的土地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沒有先輩浴血犧牲,何來今日繁華盛世!我們始終堅信,一支軍隊,對英雄最好的紀念就是英雄輩出;一個國家,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一個崇尚英雄、日新月異的新時代中國,是對先烈的最好告慰。

  記者:

  據媒體報導,八一男女籃今後不再參加CBA聯賽和WCBA聯賽。請介紹一下這樣安排的主要考慮。

  吳謙:

  近期,中央軍委部署展開全軍專業體育力量調整改革,我軍「八一」軍體隊伍在職能定位、規模結構、參賽方式等方面都將發生重大變化。在職能定位上,進一步突出軍事屬性、轉變發展方向,推動軍隊體育建設由面向賽場為主向面向部隊為主轉變;在規模結構上,保留部分軍事特色鮮明的專業項目隊,不再保留群眾性強、社會資源豐富的競技體育項目隊;在參賽方式上,軍隊不再參加全國綜合性體育運動會和單項賽事,參加世界軍人運動會和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單項賽事。

  「八一隊」是一個光榮的稱號,有著優秀的傳統和深厚的底蘊,在國內外賽場創造了輝煌戰績,為我國體育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是幾代中國人的美好回憶,我們要向軍體官兵致敬。同時,我相信,這支隊伍一定會在轉型重塑的新徵程上再立新功、再創輝煌。

相關焦點

  •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迎來記者會「首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9月24日下午,國防部例行記者會在線上舉行,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大校答記者問。這是譚克非作為國防部新聞發言人首次亮相。昨晚,國防部網站更新新聞發言人信息,顯示譚克非2019年12月任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1975年出生於遼寧,1994年考入解放軍外國語學院,1998年畢業後歷任助理翻譯、秘書、法制員、副庭長等職,曾就讀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律碩士學位。
  • 【蔡英文稱深化美臺關係 國防部回應】據國防部發布官微消息,11月...
    【蔡英文稱深化美臺關係 國防部回應】據國防部發布官微消息,11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答記者問。記者: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聲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深化臺美夥伴關係。請問對此有什麼評論?
  • 蔡英文稱深化美臺夥伴關係 國防部回應
    原標題:蔡英文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國防部回應新京報快訊據國防部發布官微消息,11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答記者問。記者: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聲稱,臺將持續爭取美對臺支持,深化臺美夥伴關係。
  • 國防部回應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6月24日電據國防部官方網站消息,6月24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
  • 國防部:以心相交 成其久遠 中俄兩軍關係持續保持高位運行
    【以心相交 成其久遠 中俄兩軍關係持續保持高位運行】12月31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大校答記者問。記者:據報導,中俄兩國防長於12月中旬籤署議定書,將雙方於2009年籤署的《關於相互通報發射彈道飛彈和航天運載火箭的協定》有效期延長10年,中俄兩軍12月下旬開展了第二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有評論稱,中俄密集開展軍事合作,展示了雙方的高度戰略互信。請問如何評價當前中俄兩軍關係?
  • 國防部:印方應以真誠態度和積極行動維護邊境地區和平穩定
    據國防部網站消息,11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答記者問。記者:據媒體報導,11月6日,中印兩軍再次舉行軍長級會談。請介紹軍長級會談後中印邊境情況。
  • 美批准對臺軍售計劃,國防部、國臺辦、外交部回應
    外交部用6個「嚴重」回應美對臺軍售 今天(22日)下午,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就美方最新通過三項對臺軍售計劃一事作出回應。
  • 郎鳳娥 環保廳資訊分享 生態環境部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內容
    郎鳳娥 環保廳資訊分享 生態環境部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內容 10月28日上午,生態環境部召開主題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10月15日,慄戰書委員長親自作了土壤汙染防治法實施情況執法檢查報告。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土壤汙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報告並開展專題詢問。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法》,以此次執法檢查為契機,深入推進土壤汙染防治工作。
  • 國防部:印方應以真誠態度和積極行動維護邊境地區和平穩定
    11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答記者問。
  • 香格裡拉對話丨國防部:中美防長會談後交換了禮品
    香格裡拉對話丨國防部:中美防長會談後交換了禮品 澎湃新聞記者 謝瑞強 辛恩波 2019-05-31 19:55 來源:澎湃新聞
  • 國防部介紹2020年全軍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文職人員工作進展
    本文轉自【國防部發布】;11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答記者問。
  • 華春瑩:我來記者會之前,特地請同事列印了幾張照片
    她進一步表示,這張插畫依據的是澳大利亞國防部自己已經證實的調查報告,雖然是畫,反映的是事實,事實上我注意到昨天中國網民都在熱議澳方的有關的表現,那麼這幅畫的作者好像也出來接受了媒體的採訪,我看到有報導說這個畫的作者對媒體表示,「莫裡森先生,你們士兵做的事比我畫的畫殘忍多了」。
  • 每天一分鐘 知曉安徽事|國防部向全球講述一個發生在安徽的故事
    國防部向全球講述一個發生在安徽的故事據了解,在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現場,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說到一個關於安徽的故事,他說,在安徽歙縣,孩子們的高考因暴雨推遲一天,剛剛執行完堤壩搶險任務的官兵不顧疲勞,立即投入到高考保障工作中。
  • ...上記者會:「這些都是事實」!澳方「我可以,你不可以」的心態...
    12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昨天澳大利亞總理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有關澳軍人的推特配圖是「假照片」,澳大利亞駐華使館的官方微博在昨晚發布一條微博,說該推特的配圖是「偽造照片」,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美媒爆料國防部挪用10億美元抗疫資金造軍備
    來源:環球網當地時間23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爆料稱,今年3月,美國國會曾向國防部撥款10億美元(約68億人民幣),以擴充美國的醫療設備供應能力。然而,國防部卻把這筆錢的大部分用於生產飛機零件、防彈衣等軍事裝備。
  • 國防部:作業服正在一定範圍內組織試穿試用
    12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 12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答記者問。
  • 核查|美國國防部否認衝擊國會是「暴亂」?假!
    微博、微信、網易等平臺流傳大量有關國防部對1月6日衝擊國會事件表態的內容:網絡上流傳的這份公開的備忘錄文件於1月8日發表,是美國國防部辦公室在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6日的日程安排,其中主要是華盛頓特區求助國防部派出國民警衛隊支援的請求。
  • 美國國防部體系架構框架
    基於對體系架構的重要性的認識,美國國防部在對其C4ISR體系架構的統一描述的基礎上,開發了DoDAF(美國國防部架構框架),成為目前全世界體系設計人員普遍遵守的架構框架描述標準。本文主要對體系架構的重要性以及DoDAF進行解讀,以作為開展體系工程研究的參考。
  • ...亞塞拜然國防部周三表示,亞美尼亞的八臺BM-21「冰雹」火箭炮在...
    【亞塞拜然國防部:已摧毀亞美尼亞八臺「冰雹」火箭炮】 亞塞拜然國防部周三表示,亞美尼亞的八臺BM-21「冰雹」火箭炮在納卡地區的晚間衝突中被摧毀。 文/爾東琛2020-10-01 10:39:07來源:FX168 【亞塞拜然國防部
  • 美國防部暫停過渡,四方譁然
    然後國防部一位高級官員出面說明,這只是因為很多高級官員日常工作加上過渡團隊的會議要求太多,導致負責過渡會議的工作人員負擔太重,已經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剛好聖誕假期即將到來,因此國防部只是把過渡會議的日期推遲到假期之後再重新安排。這位官員最後說:「我們仍然致力於進行富有成效的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