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

2020-12-12 子鈴千千語

有的人,明明一身絕望,卻近乎偏執地去熱愛這個世界;

明明一個人強忍著堅強,總是踽踽獨行,形單影隻,卻也要一條路走到黑;

明明顛沛流離,感受了零落與滄桑,卻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活下去。

這樣的人,是現實生活中的柯本,是劇裡的魏無羨,是「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這句話最真實的描寫。

前者柯本,心裡懷著熾烈的愛,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結束,然又將愛與祝福留給世界。

後者魏無羨,經歷了一生滄桑,半生零落,經歷了九死一生,來到窮途末路。他的一生,來時顛沛流離,去時慘烈不堪,回時卻心有陽光。

他在接觸到溫氏旁系事件之時,選擇了縱情燃燒,一條路走到黑,在邪魔外道這樣人人不屑的處境裡,向陽而生。

在那段時間裡,和親人兄弟處於兩地,忍受著思念之情深深刺痛心扉的感覺,承受著傷悲侵襲的苦澀,在往日夥伴漸行漸遠的背影裡,變得沉默,強迫著堅韌。

那些走出他視線的人,江澄、師姐也好,藍忘機也罷,都成為了他現在處境下思之不得的天涯。

因為選擇了要保住溫寧他們,所以很多東西都只能自己忍受。這場「捨生忘死」的選擇,從一開始就沒了退路。

既然無法違背初心,不顧溫情他們,而苟延殘喘的活著,那就只有縱情燃燒自己了。而這把燃燒的火,不是燃了自己,就是燒了他們,他不怨也不悔。

有一句話說「人生會經歷三次成長:第一次是發現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第二次是發現即使再怎麼努力,有些事終究還是無能為力;第三次是在明知道有些事可能會無能為力,但還是會盡力爭取的時候。」

這話用來理解魏無羨在亂葬崗那段日子的心情再合適不過。雖然他沒有選擇苟延殘喘,而是選擇了縱情燃燒,但是最後他的確在盡力爭取後,發現了無能為力的失落感。

這份無力一直延伸到後來重生的時候。前生努力的獲取一席之地,發現世界那麼多,容不下他們,後來努力的想要淡然面對相連過去的人與事,發現是枉然。

很多東西他真的在努力,在盡力爭取,但結果真的是無能為力。關於他所堅持的情義和道義,有太多現實阻撓,他在其中掙扎,也在其中成長。

也許他阻擋不了世事無常,但他可以選擇繼續堅持,總有一天能夠乘風破浪。他就是羅曼羅蘭口中的英雄主義,即便認清生活的本質,仍抱著積極的態度生活。

這在他言行中表現為:面對仙門百家的責難與逼迫,魏無羨為了道義,也是恩情,選擇了一個人抵抗仙門的威脅陰謀,奮不顧身地在金陵臺質問,並前往窮奇道救援。

他沒有為了保全自己,沒有為了一時的安穩,沒有捨棄來時的初心,在是與非,正與邪的問題,堅持心中的準則,一直保持清醒自我,不去同流合汙。

他就是弗朗索瓦絲·薩岡那句話所說的一塵不染的人,「這個世紀瘋狂,沒人性,腐敗。你卻一直清醒,溫柔,一塵不染。」

他可以染痛苦,染悲傷,染上滄桑,只要不染世俗的汙氣,他就會永遠是他,那個溫柔清醒的人。

幸好,前生的悽苦慘烈,已往事隨風,後來的魏無羨其不可治癒的傷和似乎沒有結束的沉淪,在藍忘機的守護下,以另一種方式得到了治癒。

那些他失去的,在16年歸來之時,因為藍忘機的原地等候,他還可以走的灑脫恣意。

連著那前前後後歲月,經歷的流年迷離心事的感傷,經年往事下滄桑心扉的悽涼,也有了慰藉。

其內涵在我們身上而言,就是不要選擇安逸,如此青春年華裡,就應該去縱情燃燒。

因為年輕,便有可以接受失敗的資本,無論被打倒多少次,能夠站得起來,不負年少時光,就是我們最好的前行。

相關焦點

  • 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
    關於未來的夢想,我從來沒選擇放棄,即使付出所有的青春也心甘情願,生命的路上帶著一份最美好的理想向前跑,哪怕這一路上無盡的冷眼和嘲笑,就算鮮血灑滿了懷抱,生命的閃耀不堅持到底怎能看到,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吧。
  • 一直跑迎著冷眼和嘲笑,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阿甘正傳》
  • 《陳情令番外篇》第112章:魏無羨苟延殘喘,藍忘機最後相守
    #陳情令番外篇#《陳情令番外篇》第112章:魏無羨苟延殘喘的時候,藍忘機給了最後的相守魏無羨的臉色讓在場的人無一例外變了臉色,原本有些調皮的紅雕,更是忍無可忍,發出一聲悽悽慘慘尖嘯的聲音,便立刻衝著魏無羨的臉啄了過去。「不要,不要!」
  • 刺蝟樂隊:炸開自己,縱情燃燒吧
    《生之響往》先是訴說了城市生活中那份壓抑、無助,「何以未來」;後是街燈下孤獨落寞的背影;結尾,即便如此,人們依舊相信未來會更精彩,最後升華「炸開自己縱情燃燒吧」。讓聽者感受到,唱的是自己,也坦然接受自己,更能從歌中獲得鼓舞和力量。正如歌詞最後一句:「人生絕不該永遠如此彷徨,它一定不僅是夢幻覺和暗月光」。對,它還有堅定和希望!
  • [肖戰][新聞]200630 《陳情令》導演陳家霖髮長文:《陳情令》導演...
    [肖戰][新聞]200630 《陳情令》導演陳家霖髮長文:《陳情令》導演陳家霖髮長文 2020-06-30 16:28:18 來源:微博 1244次閱讀
  •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抱怨是一種負面情緒宣洩,只能解決情緒問題,不能解決現實問題抒發了情緒,出了怨氣,現實的問題怎麼辦?做人,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 與其生氣,不如振作起來,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求人不如求己
    路邊不起眼的石頭時,誰也不會放在眼裡,你要做展廳裡昂貴的鑽石才能受到人們的景仰翻臉不如翻身振作起來,生氣不如爭氣做好自己只有能力強的人,才能有實力反擊的所有不公平力量人一輩子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挫折或不公平的待遇
  • 與其抱怨 不如改變
    與其抱怨 不如改變 2020-07-02 03: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與其等人撐傘,不如自己打傘
    而我認為是員工沒有前進的欲望,只要把員工的欲望激發出來,一定會是雙贏的效果,讓員工充分認識到「與其等人撐傘,不如自己打傘」。心靈雞湯文很多,激勵自己的語言也常說,但正如我昨天的文章「你的朋友圈不能代表你有多努力」。
  • 與其卑微戀愛,不如獨自生活
    生而為人,與其卑微戀愛,不如獨自生活。01行走在陽光下,我們的眼中是關於世界的溫柔。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在期許著美好的時光,但是,生而為人,有誰知道未來在何處?有誰知道未來的方向在什麼地方?沒有人知道,我們只是隨著人群向前罷了。但是,我們在人生的路上,因為緣分相遇,所以我們走進了愛情。
  • 與其抱怨,不如放下
    與其終日抱怨,不如學著放下,心裡不積怨,命裡才能積福。抱怨,是最不該養成的習慣三毛說:「偶爾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某種情感的宣洩,並無不可,但習慣性地用抱怨解決一切,就是不聰明的人了。」一個把抱怨當成習慣的人,最容易被這個世界所孤立和放棄,因為再美的風景都配不上他的挑剔,再寬容的朋友也承受不住那份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