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即使已經時過兩年,但仍得到不是宮粉的追捧,小編也是《如懿傳的》一名忠實粉絲,這幾天呢也是重新刷了一遍,說實話,不得不被劇中娘娘們的演技感到折服,也為她們短暫的一生感到惋惜!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如懿傳中如懿一角的愛恨情仇吧!
烏拉那拉氏·如懿(別名青櫻),與弘曆二字相對,素有青梅配竹馬之意,如懿乃名門望族之後,其姑母烏拉那拉氏·宜休,未廢前曾是先帝的皇后,也可謂是大族,青櫻年少時天真爛漫,幼年時與其母入宮聽戲,與弘曆一見鍾情,那時的弘曆英俊瀟灑,還未沾染君王的怪癖,那時的青櫻純真善良,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他們兩情相悅,出雙入對,是讓宮中很多人羨慕的才男俊女,但這些都僅僅是弘曆還未登基前的浮雲罷了。
弘曆登基後成為了大清朝的乾隆帝,此時的如懿因其姑母的身份而受牽連,處處遭人嘲弄,但她都忍氣吞聲,不願給自己的夫君惹麻煩,太后因為景仁宮皇后的事對如懿也是處處打壓,更是趁景仁宮皇后薨逝為由,讓如懿以守孝為名,禁足宮中不給其名分,在後宮之中名分何其重要,倒是如懿足夠聰明設計化解了與太后的恩怨,並得到了太后的賞識,因此賜名如懿。
對如意來說這都只是人生戲劇性的開始,如懿因得到皇帝的寵愛,引得眾嬪妃紛紛對其下手,先是被人污衊謀害皇子,後又被自己的陪嫁丫環阿箬陷害,但如懿對此都無動於衷,因為她不願與人爭什麼,有便受著,無也不強求,久居深宮的太后看出了其中的貓膩,為了保全如懿便將其貶為庶人,並打入冷宮。如懿仍無半句怨言,還是每天享受著自己的生活。
後因如懿的父親去世,如懿終走出冷宮。走出冷宮後的如懿即使行為作風已經非常低調,但仍惹得其他人的別有用心, 屢屢遭人算計。
因為她說過,她不想與她人爭,只希望陪在皇帝身邊,求的就是與皇上的情義二字,可誰知這一守便是一生。
她入宮為的是與心中的少年郎相知相伴,可誰知將她葬送的就是她的少年郎!
很多觀眾,對如懿在宮中的行事非常不解,表示不理解如懿為何如此,明明是一手好牌非打的稀吧碎,
如懿是拿到了一手好牌,不說家族,首先是皇上對自己的鐘愛,單憑這一點如懿就已經幹掉了很多對手,是很多嬪妃所不能比的,身居六宮之首,兩個嫡子,一個嫡女,一個能幹的養子,一個疏遠了還是仍然偏向自己的庶長子。難道這些在宮中在不夠優秀嗎,分分鐘碾壓眾嬪妃,完全可以跟她的前輩甄嬛一樣,等著做皇太后就好了。
為什麼還要斷髮,導致再入冷宮?這與影片開始時如懿的聰敏、伶俐、沉穩相比,完全是就是兩個人。然而究竟為何如此呢?恐怕就只有如懿只知道了吧!
但這就是如懿與其他嬪妃不同的地方,她沒有魏嬿婉的兇狠;沒有阿箬的無情,更沒有嘉貴妃那般的陰毒,或許這就是她的與眾不同之處吧!觀其一生,這位不與人爭的女人,或許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那麼善良的她,從來只是求「得一人心」。
但當她曾經深愛的人,經不起奸人挑撥離間,屢次懷疑自己不忠,反覆傷害、甚至賜死自己的心腹的時候,當她發現眼前的愛人,已非彼時人,的時候,她的心真的涼了,她心灰意冷。於是,她斷髮以明志,祭奠已死的弘曆與青櫻年少之情,用自己的方式跟乾隆斷絕關係,追求自我、追隨本心去了。
如懿其實比現在很多愛情已死,仍困於婚姻、痛苦不堪的女子要聰明得多。她不願活在一個沒有影的世界裡,既然不愛就果斷選擇放棄。
如懿愛的時候濃烈,不能再愛的時候也果斷。雖然輸了情愛,但卻贏回了自己,依舊可以笑傲江湖。
如懿的一生雖歷盡曲折但不斷成長,不斷蛻變;
她的一生,曾集美貌、權力、寵愛於一身;
她的一生,失意時,不自卑,不自棄;得意時,不輕狂,能看淡。
她的一生從來都追隨自己本心而活,也從未停止過努力和成長。
如懿入宮之初,只為愛情,無心戀戰。然而,後宮之中,並無安全之地。
她屢屢縷遭人陷害,被誣陷毒殺皇嗣而入冷宮。即使身陷冷宮,仍被迫害險些身死。
如懿後來終於醒悟,就連自己最信任的皇上也無法保護自己周全,所以她只能靠自己,靠自己在這個冰冷的深宮中取得容身之地。
有很多網友評論說如懿的宮鬥能力太弱,也有網友說,是她太看重情分以至於身邊的人包括自己都受人暗算;還有網友說,她雖然有智商有手段,卻心太軟,也或許如懿就不應該嫁入帝王家吧。
如懿在劇中的一句話引得小編的共鳴:如日中天后便是夕陽西下,哪裡比得上冉冉升起的太陽呢?這是不是讓大家想到了當年《甄嬛傳》中甄嬛對皇帝說的那句經典臺詞:如果做人做事都是開頭美好而結局潦倒,又有什麼意義呢?倒不如像松柏,終年青翠,無花無果也就罷了。這兩句臺詞雖有相似之處,但也有不同,一個是太愛了,一個是太不愛了。
如懿最後對月長眠,皇帝不知是知道如懿蒙受的委屈太多,心中懷有愧疚,還是念於當年的情分,據說如懿走後,他再也沒有立新的繼後。
如懿:意為時間完滿的美好太難得,是太后為青櫻取名為如懿,然而最後竟 一語成讖,如懿如懿一生都未能如意。
如懿傳中的每個女人都是悲劇,就像宮柳牆一樣,一腔痴情到最後淪落為一個笑話,就連太后都說如懿終究是錯付了。
真的應了那句話:紅顏未老恩先斷,最是無情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