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款式越來越多了!給這麼多手機命名也是夠麻煩了吧?有沒有發現很多廠商喜歡用 「Max、Plus、Pro.」 等一些洋文作為後綴來給手機命名?
其實有些手機長得差別並不大,比如 魅藍3 一個帶 「s」,而另一個不帶 「s」,僅僅是加了一個後綴而已,其實還是有差別的,那有沒有想過其中的含義呢?就來揭秘下:
S:升級版(小幅度升級)
這個「s 」一般是小寫,較早使用的莫過於蘋果 iPhone 系列,例如 iPhone 4 → iPhone 4s,iPhone 7 → iPhone 7s。s 是升級的意思,不是是中文拼音 「shēng jí 」,而是英文 「strengthen」,意為加強、改進版本之意。
每一代 iPhone 後綴 「s」 有著不同的含義,iPhone 3GS 的 「s」 代表 「speed(速度)」;iPhone 4s 的 「s」 代表 「Siri" ;iPhone 5s 的 "s" 代表「安全(security)」。
再看看魅族,魅藍 3s 對於魅藍 3 有哪些升級呢?
Plus:豈止於大
譯為「加、外加」,這個後綴也是從蘋果流行起來的。iPhone 6 和 iPhone 6 Plus 的英文宣傳語是 「Bigger than bigger」,中文是「比更大還更大」很 low 的翻譯,後改為「豈止於大」。帶 Plus 的後綴表示該手機比牛X更牛X,配置彪漢無敵。
魅族有一臺 Plus 為後綴的手機,就是 PRO 6 Plus,集 PRO 6 和 PRO 6s 的優點,大陸唯一能買到的行貨三星 Exynos 8890,不愧為 PRO 6 Plus 成為 2016 年的真旗艦。
Pro:專業級
Pro 其實是取自英文 「professional」,譯為專業的,專業版的意思。Pro 作為後綴(「r」「o」是小寫),多用於筆電的命名,如 MacBook Pro,Surface Pro 等。
而 PRO 作為前綴(三個字母全部大寫),魅族在 MX4 之後推出了 MX4 Pro,後來索性將 PRO 打造成一個系列,從 PRO 5 一直到 PRO 6 Plus,代表著魅族高端機型,強悍的配置,帶來極致的體驗。
左:MX4 右:MX4 Pro
Max:比大更大
Max 是 「maximum」 的縮寫,譯為最大,比較早使用 Max 作為後綴是 HTC。在 13 年推出的 HTC One Max,屏幕達 5.9 英寸,所以 Max 一般指屏幕變大,當然配置上也不會差。
魅族也在去年推出了一款屏幕尺寸為 6.0 英寸的魅藍 Max,不僅屏幕大,電池也大,注重於商務方面的體驗,定位於年輕人的商務手機。
Mini:小而美
有大就有小,小而精緻,小而美,濃縮就是精華。最早使用 Mini 為後綴的,大概是諾基亞的 N97 Mini。不僅是屏幕的縮小,配置也會略有縮水。不過,廠商並不太樂意 Mini 版,畢竟大屏手機已經普及,差不多的配置,幹嘛不買個更大的,大屏看著更爽。
Note:筆記「本」
「Max」 和 「Note」 共同特點是屏幕大,但區別是 「Note」 有筆記的意思,所以除了手機本身之外,會配備一隻手寫筆。最早由三星在 2011 年推出的 Galaxy Note 系列手機而被熟知,界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之間的產物,商務性能強大。也只有三星的 Note 系列比較成功,雖然小米也有 Note 系列,但沒有手寫筆,名不副實。
Edge:曲面屏
Edge 譯為邊緣,鋒利的意思。也是源於三星,率先推出曲面屏的手機,比如 Galaxy S7 Edge,雙曲面,研製頗高。如果屏幕有沒有一定弧度,還不敢稱為 Edge。
盡然有手機型號可以有這麼後綴,有點暈,很考驗記憶力啊。或許廠商也有難處,可能是因為產品線太多需要後綴加以區分?或者就是為了跟風?對我來說,不管命名成什麼,用戶體驗才是重要的,你覺得呢?
本期編輯|梁前坤 李俊
山水洪雅|微信號sshongya|免費訂閱
投稿|圖文/歷史/遊記/美食|有稿費
-投稿聯繫-
微信| 13540962555